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练习:专题一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Word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练习:专题一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Word版含解析01
    (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练习:专题一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Word版含解析02
    (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练习:专题一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Word版含解析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练习:专题一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练习:专题一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Word版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汉武帝此举(  )

    A.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

    B.强化了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

    C.削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

    D.化解了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

    解析:汉武帝改变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意在削弱贵族政治,丞相由皇帝亲自擢选也能加强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故A项正确;汉武帝改变丞相任用的方式与强化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无关,故B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主要分布在地方封国中,汉武帝改变丞相任用的方式与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无关,故C项错误;汉武帝改变丞相任用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但不可能化解君相集权的冲突,故D项错误。

    答案:A

    2.西汉武帝以侍中、尚书等组成内朝执掌国家决策大权,后又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不但掌管全国军事,还进入内朝,参与政治决策,位在三公之上。武帝驾崩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正式作为内朝的领袖执掌朝政。从此,外戚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掌控内朝成为西汉惯例。下列对这种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霍光以后三公被剥夺了相权

    B.大司马大将军掌握决策权,西汉政府从文人政府转变为军人政府

    C.大将军卫青进入内朝后,皇权受到严重威胁

    D.西汉后期内朝逐渐成为外戚专政的工具

    解析:霍光掌权位于三公之上,而非剥夺相权,故A项错误;外戚担任大将军不意味着军人执政,故B项错误;卫青入内朝加强了皇权,故C项错误;外戚专权掌控内朝成为惯例,故D项正确。

    答案:D

    3太子年幼继位,年轻的太后临朝,不得不重用她娘家父兄来协助处理政事,外戚骄横擅权,无视幼主。及至皇帝成年,结纳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皇帝亲政后,自然重用夺权有功的宦官,于是又演成宦官专权的局面。这种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成为东汉后期封建政权的一个特点。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外戚、宦官权力过大  B.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

    C.君权至上的结果  D.中央集权所致

    解析:外戚、宦官权力过大是材料的现象,不是根源,故A项错误;虽有外戚、宦官专权,但他们的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和职位,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和信任,是皇权的延伸,君主的权力并没有受到制约,故B项错误;外戚和宦官是皇帝的亲信,之所以能交替专权,关键在于他们代表的是皇帝的权威,是君权至上的结果,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C

    4.南朝时期,寒人通过充将帅,掌机要(中书舍人),任典签(代表皇帝监察地方诸王刺史)不断提升政治地位,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  )

    A.门阀氏族政治的形成  B.文化教育的逐渐下移

    C.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  D.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

    解析:门阀氏族政治的形成是在东汉,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文化教育,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南朝时期寒人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南朝历代君王为了强化皇权,任用寒人,在内朝寒人典掌机要,在外朝,寒人通过担任典签对地方进行控制和监察,此外,南朝时的将帅,大多出身寒门,根据以上分析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故C项正确;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C

    5.唐中宗任命品级较低的豆卢钦望为尚书省长官,故意不加同三品的头衔,观察他的反应。豆卢钦望果然徘徊在宰相集体议事的政事堂外而不敢进入。后来加了平章军国重事衔,豆卢钦望才真正参议政事。材料主要表明,三省六部制(  )

    A.提高了唐朝中央的行政效率

    B.降低了三省长官的行政级别

    C.是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表现

    D.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的体系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三省六部运作程序提高行政效率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三省长官行政级别降低,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豆卢钦望因品级低不敢参与政事,可知三省六部主要职责是处理军国政事,是行政权集中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三省六部的长官,没有体现出当时官僚机构的完整,故D项错误。

    答案:C

    6.贞观年间的乡贡须先经过当地尊长和州县官批准,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这一要求

    (  )

    A.凸显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点

    B.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C.说明唐朝科举资格审查严格

    D.在于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实行科举制度,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题目中牵涉的是唐朝的科举制,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可以得出扩大唐朝统治基础是错误的,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强调的是唐朝科举资格审查的严格,故C项正确;根据题意,并未提到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故D项错误。

    答案:C

    7.北宋初立,有千百个州县行政单位,后采取措施,在众多州县之上设置一级行政机构,以此达到振领而群毛理之意。这一做法(  )

    A.分化了地方行政大权  B.严密了地方监察体系

    C.可收统摄管理之功效  D.便于地方官向上奏事

    解析:在州县之上设置新的行政机构,显然是扩大而非分化了地方行政大权,故A项错误;是新设置的地方行政而非监察机构,故B项错误;相比宋初千百个州县行政单位,作为其上级行政机构的路在数目方面必然相对较少,有利于收统摄管理之功效,故C项正确;设置新的行政机构并不一定便于地方官向上奏事,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故D项错误。

    答案:C

    8.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  )

    A.拥有大权,不受中央节制

    B.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使得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解析:依据材料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可以判断是元朝的行省制度,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故A项错误;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遏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故B项错误;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严格制约,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C项正确;行省制度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不是加强皇权,故D项错误。

    答案:C

    9.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这确保了监察权力的(  )

    A.分散行使  B.法制化

    C.独立运作  D.世袭化

    解析:材料说的是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不是说监察权力分散行使,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监察权力的立法保障,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这样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监察权力的继承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C

    10明设官,开国数年一再更定,内外无偏重,大小监制,缓急繁减,咸克互济,可为尽善。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材料主要反映明朝废丞相后(  )

    A.权力过于分散  B.行政效率提高

    C.中央集权加强  D.君权空前强化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出现那种事难画一,缓急不辨局面,究其原因就是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导致的权力过于分散,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可知,明太祖罢丞相所导致的是行政效率的低下而非提高,故B项错误;明朝罢丞相之后出现的是专制皇权而非中央集权的加强,故C项错误;明朝废丞相后确实出现君权空前强化的局面,但材料中没有提及,故D项错误。

    答案:A

    11.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明朝以上举措体现了(  )

    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意图

    B.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特点

    C.宰相权力下放地方的趋势

    D.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对地方机构的改变,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体现在中央机构变化上,故A项错误;明朝是封建王朝,其机构设置虽有互相监督的作用,但不能体现出民主化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设置的布政使司等官员不是宰相权力下放后的机构,故C项错误;材料中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各行职权,权力分化,又各设左、右布政使防止专权,可知该举措的目的是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答案:D

    12.有学者对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为22.71%。这反映出(  )

    A.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B.专制主义日益强化

    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伦理教化和思想控制更多地体现在三纲五常,对百姓的控制上,而题目中强调的是,强调的是对君主的,故AC两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体现史官的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宰相是中国古代辅政首脑的统称,它上承皇帝制度下启官僚制度,是古代行政体制的枢纽。宰相及宰相制度对古代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材料一 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统计表

     

    河南

    河北

    陕西

    山东

    山西

    甘肃

    西汉

    11

    4

    7

    12

    1

    1

    63

    49

    67

    21

    44

    27

    两宋

    20

    8

    2

    8

    4

     

    7

    9

    2

    8

    4

     

     

     

    江苏

    湖北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西汉

    7

     

     

     

     

     

    20

    10

    5

    4

     

    1

    两宋

    8

    2

    19

    8

    15

    14

    15

    7

    19

    6

    10

    12

    材料二 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数目统计表

     

    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及数目(后者用括号表示)

    西汉

    咸阳(4)、沛县(7)

    唐朝

    长安(28)、咸阳(7)、西安(10)(今浙江衢州)、秦安(12)、陇西(6)、闻喜(8)、苏州(6)、安平(7)、洛阳(12)、荥阳(6)

    两宋

    开封(7)、杞县(3)、安次(3)、寿县(4)、衢县(今衢江县)(3)

    晋江(6)、余姚(3)、湖州(3)

    注:材料一、二表中宰相包括秦汉丞相、相国、三公,唐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明清大学士。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陈国生《论我国古代

    宰相籍贯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材料三 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趋势维何?时代愈前,相权愈重;时代愈后,相权愈轻。法则维何?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不断用近臣外派来掌控国家,一旦权重,即被替代闲置)

    ——李俊《中国宰相制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论证材料三中关于中国宰相制度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表格,宋以前宰相籍贯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陕西、山东、山西、江苏,宋代以后除上述地区以外湖北、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地也有分布,据此可以得出宋以前集中,主要在北方各省,宋代以后南移和均匀化;根据材料二表格,宰相籍贯分布:西汉:咸阳、沛县,唐朝主要分布在长安、咸阳、西安、洛阳居多;两宋以开封居多,明朝晋江居多,由此可以得出历代帝乡所在地,政治中心区附近分布密集;第二小问成因,可以从经济重心的转移、南方文化教育发展、选官制度的变化、政治和军事中心的特殊条件等角度回答。

    (2)首先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如:相权不断削弱;通过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使相权削弱;再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

    答案:(1)特点:宋以前集中,主要在北方各省,宋代以后南移和均匀化;历代帝乡所在地,政治中心区附近分布密集。

    成因: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文化教育发展;唐以前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导致世家大族垄断选举,科举制的实行使选官范围扩大,宰相籍贯分布均匀化;政治和军事中心给人物行政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政治中心倍受统治阶级重视,所以帝乡多宰相,宰相籍贯分布在政治中心尤为密集。

    (2)(示例1)观点:相权不断削弱。

    论证:秦代三公九卿制中宰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天下政务。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逐渐转到尚书台。魏晋至隋唐,三省六部制趋于成熟,相权弱化。北宋设三司使、枢密院和参知政事分割相权。明代废宰相设内阁,宰相制度不复存在。

    (示例2)观点:通过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使相权削弱。

    论证:汉承秦制,宰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天下政务。汉武帝为了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朱元璋加强皇权,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之职,其在位后期始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明成祖时,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康熙帝设南书房作为内廷决策机构钳制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帝创设军机处。乾隆帝时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职能,内阁也形同虚设,皇权得以空前加强。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时期

    录取数量或方式

    考试内容

    考试程序

    唐代

    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

    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代

    录取名额大为增加

    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

    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代

    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

    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开放型的论述题,从材料表格中唐代至明代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三方面都可进行作答,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等都是可以的,然后辅以相关的史实论据即可。

    答案:(示例1)论题: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

    阐述: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录取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释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如果从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三个方面任取一个角度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

    (示例2)论题: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

    阐述: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教事业昌盛。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代为平息北方士人情绪,实行南北榜

    (示例3)论题: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

    阐述: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地僵化没落。

     

     

    相关试卷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通史版: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通史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专用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 这是一份广西专用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练习:专题十四第27讲专制下的启蒙和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练习:专题十四第27讲专制下的启蒙和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Word版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练习:专题一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Word版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