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卷——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952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卷——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952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卷——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952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卷——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卷——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一、选择题(共16题)1.在2A + 3B = C + 4D中,已知34gA与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gC,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则D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1 B.42 C.84 D.1682.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 B.50mL水和50mL 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C.在100g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2g碳和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3.某纯净物X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X由四种元素组成 B.X是化合物 C.X中有水 D.X不稳定4.一定条件下在某密闭容器中,四种物质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17B.丁物质可能是单质C.反应后X的数值为26%D.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铝表面的薄膜能保护内部的铝,则铁表面的铁锈也能保护内部的铁B.灼烧砂糖和面粉均产生炭黑,则砂糖和面粉中一定含有碳元素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D.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6.只含有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取该混合物16g充分煅烧后将剩余固体投入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钙的质量为A.3.7g B.7.4g C.14.8g D.22.2g7.高氯酸铵(NH4ClO4)常用作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H2O B.反应生成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7:8C.NH4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8.加热固体硝酸铜粉末,生成污染空气的气体可能是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D.氨气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 质XYZQ反应前质量∕g82405反应后质量∕gX24823下列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5 B.反应后X的质量为0C.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10.在反应2X+3Y=Z+2W中,36gX与56g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Z和一定量的W。若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则Z和W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7:1 B.7:8 C.7:16 D.7:321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的质量减少是参与了反应,甲、丁的质量增多,是生成物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丁质量比为3:2D.丙的质量不变12.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请你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变化与守恒:酒精灯火焰上罩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可推测酒精中含有氢元素B.模型与推理: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氧气C.宏观与微观: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氧化铜,观察加入前后产生气泡速率变化13.某样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4.8g。实验过程中,倒扣在火焰上方干燥的烧杯中有水雾生成,测得水的质量为2.7g;同时生成4.4g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样品的成分是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B.一定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C.一定有C、O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D.一定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14.据报道,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利用多功能催化剂首次实现了 CO2直接加氢制汽油的过程。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②为化合反应C.反应②的产物(CH2)n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属于纯净物D.此技术既可以减少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又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1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逻辑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C.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D.单质中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16.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发生化合反应时,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40g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2:3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二、非选择题(共8题)17.碳酸钙是一种常见的补钙剂,人体缺钙会得______病;有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镁组成的混合物50g,测得其中含氧元素48%,则该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______g。18.某纯净物4.4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由此可以推断出该物质由______元素组成(填名称),试确定该物质的可能的化学式______。19.一定条件下,2.3gC2H5OH与3.6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7gH2O、1.1gCO2和一定量CO。则生成的CO质量为______g;该反应方程式中C2H5OH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20.“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1)从宏观知微观,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_(填符号)。从微观知宏观,如图A、B分别是镁元素、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C、D、E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格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2)C、D、E中与A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____;(3)B与元素周期表中______(填①或②或③)的化学性质相似;(4)E微粒的符号为______;(5)元素③的原子核外有______个电子层。21.铜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用途广泛。(1)以氧化铜为原料制取铜。某研究小组为探究CO的还原性,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实验1:将CuO加水制成糊状,刷在试管内壁,在试管底部加入炭粉,再向试管中通入CO2(见图甲),集满后立即用气球密封。实验2:用酒精灯加热CuO部位(见图乙),无明显现象。实验3:用网罩的酒精灯加热炭粉(见图丙);一段时间后,利用CO2传感器测得试管内CO2含量变小。实验4:加热CuO(见图丁),黑色固体变成紫红色。①实验1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②实验2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③实验3的目的是 ___________,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 ___________;④写出实验4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为原料冶炼铜。方法1:火法炼铜。Cu2S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①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_;②写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方法2:生物炼铜。Cu2S在酸性环境和微生物菌类的作用下转化为CuSO4的原理是Cu2S+O2+2H2SO4═2CuSO4+2H2O+X。 ③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2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某兴趣小组査阅资料了解到,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FeFe(OH)2Fe(OH)3;次要过程为:FeFeCO3;已知某铁锈成分为和FeCO3,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称取此铁锈样品25.4g,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各步骤均反应或吸收完全)(查阅资料)①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为110℃,FeCO3在282℃分解为FeO和CO2。②温度高于500℃时铁的氧化物才能被CO还原。③请回答下列问题:(1)连接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_________。(2)A装置中生成的气体通过B、C装置后可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体,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现控制D装置中的温度为300℃对铁锈进行加热,直至D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装置E增重3.6g,装置F增重2.2g。则样品中FeCO3的质量为_________g, x=________。(4)若缺少G装置,测得FeCO3的质量会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23.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1)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______。(2)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某实验小组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ABCD反应前的质量/g1.77.90.10.2反应后的质量/gx04.52.0反应后X的值是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①若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写出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③若选用C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气瓶中先装满水,气体从导管______端通入(4)取24.5g氯酸钾,加入2g二氧化锰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完全分解,求: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24.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I、甲图中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作出猜想)猜想Ⅰ:CO;猜想Ⅱ:CO2;猜想Ⅲ:①_______________。(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和酒精灯,打开K,再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②实验时装置A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③若B中无明显现象,D处的气体能点燃,则猜想_________(填序号)成立。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取一定量炭粉和4g氧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并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A(玻璃管+固体)m1m2B+C(广口瓶+混合液)m3m4④若猜想Ⅱ成立,则理论上(m4-m3)_____(m1-m2)(填“>““<”或“=”)。⑤若猜想Ⅲ成立且CuO全部转化成Cu,则参加反应的炭粉的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交流反思)实验开始前缓缓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II、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作为清洁能源,正逐步走进城乡居民生活。工业上以CH4为原料生产H2,制取原理如图所示:已知变换塔、洗涤塔发生的主要反应依次是:CO+H2OCO2+H2,CO2+H2O═H2CO3。(1)“转化炉”中有H2和CO产生,写出转化炉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2)“转化炉”参加反应的CH4与H2O的质量比=________。(最简整数比)(3)若有32g CH4参与反应(假设各步反应都完全转化),理论上可制得________g H2。(写出计算步骤)
参考答案1.A2.D3.C4.A5.B6.C7.B8.B9.B10.B11.B12.D13.A14.A15.C16.D17.佝偻(或骨质疏松) 22 18.碳、氢 C3H8 19.2.1 4∶9 20.(1)N、H(2)C(3)①(4)Cl-(5)321.(1)干燥二氧化碳 氧化铜不与二氧化碳反应 使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 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2) +1价
S
22.(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3)5.8 2(4)偏大
23.略24.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CO和CO2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Ⅰ = 0.3g<m<0.6g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成分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CH4 + H2OCO + 3H2 8:9 16 g解:生成氢气质量为x。 x=16g答:理论上可制得16g氢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训练专题0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含解析),文件包含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ppt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训练重难点05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 微观模型(含解析),文件包含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ppt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满分练习专题3.3.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