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实验题专题训练1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重庆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实验题专题训练1,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g/cm^3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重庆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实验题专题训练1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 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2)称量NaCl 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位置见图,则称取的NaCl 质量为______g;(3)NaCl 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g 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4)量取蒸馏水操作如下: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______(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如图观察方式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5)若用C 观察方式量取水的体积,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某同学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并用提纯后的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I.粗盐提纯(1)实验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以及计算产率。(2)在上述实验步骤中,都使用了同一仪器,它在①和③的目的不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3)利用上述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晶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液的步骤:计算、______、量取、溶解、装瓶;量取所需的水应选用______mL的量筒。(4)配制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填序号)①粗盐溶解时不充分②过滤时滤纸破损③量取溶剂水时俯视读数④配溶液时称量的精盐仍潮湿 实验室对含有MgCl2的粗盐进行提纯,步骤如图:(1)步骤①中,称量5.0g粗盐需补充的主要仪器是______。(2)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3)步骤③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除去Mg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4)步骤⑤中,为中和过量的NaOH,应滴加的“试剂a”是______(填字母)。A.稀盐酸B.稀硫酸C.稀硝酸(5)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______,当______时,停止加热。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配制该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实验步骤】(1)计算:需要氯化钠固体______g,水______mL(水的密度以1.0g/cm^3计)。(2)称量:①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______(按操作的先后顺序选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氯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②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所用量筒规格为______(填“10mL”、“50mL”或“100mL”)。(3)溶解:把量取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贴上标签。【实验误差分析】(5)配制时,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C.氯化钠固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某研究小组为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甲所示三个实验(三种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其形状和大小相同,稀盐酸的浓度和用量也相同)。(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B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且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这说明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______(选填“强”或“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A和C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3)乙同学认为仅仅通过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因此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乙同学又补做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且实现了探究目的。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______,Y是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某电镀厂的废液含有硝酸铜、硝酸银以及无色可溶性杂质(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除去杂质、得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设计实验方案如下:(1)操作①中为了保证将废液中的铜和银全部置换出来,锌粉的量应该是___(填“少量”或“过量”);(2)液体C中含有除水外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操作③中,将Ag、Cu固体与浓硝酸充分反应制得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银与浓硝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 + 2HNO3(浓)= AgNO3 + NO2↑+ H2O,请你模仿写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开始前,甲同学在最初的废液中先只加入了m克的锌粉,充分的反应后_____(填操作名称)、洗涤、烘干、称量固体B、发现仍然为m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液体可能是无色 B.液体A中一定没有AgNO3 C.固体B中一定有红色固体 D.固体B的物质组成可能有3种情况 E.液体A中一定有Zn(NO3)2和Cu(NO3)2F.若将得到的固体B继续进行操作②,发现无明显现象,则说明锌的量一定不足(5)乙同学分析实验设计后,提出:操作①不选用锌粉,而是选用_______粉,不仅可以减少步骤、省略掉操作②,而且同样也能得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溶液。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图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 (1)如图所示的操作中,错误的操作是_____(填字母)。(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填字母)。(3)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给蒸发皿加热时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垫石棉网。(4)若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字母)。A. 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 蒸发时有固体溅出C. 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D. 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A 为硫在氧气燃烧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2)B 是模拟工业制取氢氧化钠,电解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分别收集到氯气和一种可燃性气体,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实验进行,溶液的 pH 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3)实验室用 CD 装置制干燥的氢气,X 溶液应为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连接 C、E、F 进行实验。 ①若实验时 E 中蜡烛熄灭,F 中溶液变浑浊,则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时 E 中蜡烛燃烧更旺,F 中溶液变浑浊,则 F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在A装置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其中应盛放的药品为________(填名称)。(3)用B和F的组合装置,也可用来制取和收集氧气,还可以制取和收集________(回答出一种气体即可)。(4)实验室制取CO2气体时,为了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选用下图中的________装置(填编号)。 A. B. C. D.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3)实验C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__。 (4)实验D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E中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欲用含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气体,测定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杂质不参加反应),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假设过程中氧化铁全部参加反应;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气体)(1)装置C中的现象为________。(2)写出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混合气体→A1→D→C→A2→B。①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装置A2的质量变化,可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装置A1试剂足量的作用是________;如果不连接仪器A1,则这样计算出的氧化铁含量与实际值比较将________(选填“偏小”“偏大”或“基本一致”)。②实验结束后,若测得装置A1中溶液增加的质量与装置C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那么装置A1与装置A2中溶液增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装置A1、A2吸收气体完全)(4)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对化学实验的结果及安全等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先点燃装置B处酒精灯的原因是________。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的含义是______,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______(填“甲”或“乙”)相似。(2)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如图2):①实验过程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②若甲在溶于水时会有热量放出,在向B中溶液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除了感受到温度的变化,还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③现利用E配500g10%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烧杯、______。A.托盘天平(带砝码盒) B.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 G.胶头滴管。 冶铁技术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某实验小组进行了炼铁的模拟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对B装置的描述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B装置中的溶液吸收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②B装置进行了尾气收集(3)实验后,实验小组对C装置中流入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实验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猜想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实验小组讨论分析,认为猜想________是错误的。【实验设计】 操作现象结论方案一取C中样品,先滴加足量Ba(OH)2溶液后,再滴加酚酞溶液先产生沉淀,后酚酞变红猜想三成立方案二取C中样品,先滴加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BaCl2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评价】上述实验方案是否都严密?请回答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A为硫在氧气燃烧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是模拟工业制取氢氧化钠,电解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分别收集到氯气和一种可燃性气体,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实验进行,溶液的pH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3)实验室用CD装置制干燥的氢气,X溶液应为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连接C、E、F进行实验。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1)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两试管上方聚集无色气体,甲、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经检验,甲气体是______。此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两种元素组成。(2)饮用酸碱度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健康。可用______测定水的酸碱度。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______。(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2表示: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填化学式),D物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分析以上微观过程,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______。 16.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3)D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4)E中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为______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5)能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第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关问题,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冬奥会背后的化学高科技,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重庆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实验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g食盐和4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重庆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算题专题训练1,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