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含详解)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6《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6《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含详解),共9页。
考点规范练16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 考点规范练+高频考向练第34页 基础达标1.(河北衡水冀州中学期中,3)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人类在探索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进行了如下研究:①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答案C解析孟德尔提出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和摩尔根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运用的都是假说—演绎法。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的是类比推理。2.(湖南怀化二次质检,4)在果蝇中,长翅(B)对残翅(b)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两只雄果蝇甲、乙和两只雌果蝇丙、丁,这四只果蝇的表现型全是长翅红眼,用它们分别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如下:对这四只果蝇基因型的推断正确的是( )A.甲为BbXAY B.乙为BbXaYC.丙为BBXAXA D.丁为bbXAXa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乙(B_XAY)×丁(B_XA_),后代中出现残翅白眼果蝇(bbXaY),由此确定乙的基因型为BbXAY,丁的基因型为BbXAXa;又由于甲(B_XAY)×丁(BbXAXa)杂交后代中出现白眼果蝇,没有残翅果蝇(bb),说明甲的基因型必为BBXAY;又由于乙(BbXAY)×丙(B_XAX-),后代中只有长翅红眼果蝇,说明丙为纯合子,基因型为BBXAXA。3.( 2016北京师大附中期中,29)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染色体是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的C.减数分裂时非等位基因都会自由组合D.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答案A解析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项正确;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B项错误;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项错误;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可以是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的结果,D项错误。4.(辽宁沈阳二中月考,38)右图为某种动物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2上。现用一只隐性雌性个体与一只显性雄性个体杂交,不考虑突变。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对该基因的位置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Ⅱ-2 上B.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Ⅰ上C.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Ⅱ-2 上D.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Ⅰ上答案D解析若子代雌性为显性的基因型为XBXb,雄性为隐性的基因型为XbY或XbYb,Y染色体上可以含有b基因也可以不含有,所以该对基因可以位于同源区Ⅰ上,也可以位于非同源区Ⅱ-2上,A、B项错误;若子代雌性为隐性的基因型为XbXb,雄性为显性的基因型为XbYB,Y染色体上必须有B基因雄性才为显性,所以该对基因位于同源区Ⅰ上,C项错误,D项正确。5.(山东菏泽期中,5)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的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B.X、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X、X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男性发病率高, 且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均为患者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而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答案B解析ZW型性别决定与XY型性别决定不同,ZW型性别决定中,ZW个体为雌性,ZZ个体为雄性,A项错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中,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为患者,C项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项错误。6.(山东德州实验中学,20)下列基因的遗传无法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 )A.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C.一对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D.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基因答案A解析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A项错误,B项正确;一对性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而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C项正确;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会自由组合,遵循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项正确。7.(安徽合肥段考四,17)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据此可判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 )性状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雌蝇3/401/40雄蝇3/83/81/81/8 A.一对常染色体上 B.一对性染色体上C.两对常染色体上 D.一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上答案D解析分析表格可知灰身与黑身的比例在雌性后代中为3∶1,在雄性中也是3∶1,所以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而直毛与分叉毛的比例在雌性后代中为1∶0(全是直毛),在雄性后代中为1∶1,直毛与分叉毛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且子代雌蝇中有直毛个体,说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D项正确。8.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野生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B和b指导合成的肽链中只有第8位的氨基酸不同。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hBXb(如图所示)。h为隐性致死基因且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一起,h纯合(XhBXhB、XhBY)时能使胚胎致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是b的等位基因,B是分裂间期时碱基对替换导致的B.h基因的转录场所只能是细胞核,翻译场所只能是核糖体C.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两极的X染色体分别携带B、b基因,可能是基因重组导致的D.该品系的棒眼雌果蝇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杂交,F1不会出现棒眼雄果蝇答案C解析B和b指导合成的肽链中只有第8位的氨基酸不同,表明B是b分裂间期时碱基对替换导致基因突变形成的等位基因,A项正确;h基因在细胞核的X染色体,转录只在细胞核,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的核糖体,翻译合成蛋白质,B项正确;雄果蝇只有一条X染色体,与b有关基因型为XBY和XbY,经过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复制,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两极的X染色体分别携带相同基因B、B或b、b;如果间期DNA复制发生基因突变,则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两极的X染色体分别携带B、b基因,C项错误;棒眼雌果蝇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杂交,即XhBXb×XbY,F1为XhBY(致死)、XhBXb、XbXb、XbY,D项正确。9.(海南海口月考,12)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属XY型性别决定。其正常植株呈绿色,部分植株呈金黄色,且金黄色仅存在于雄株中,若让绿色雌株和金黄色雄株亲本杂交,后代中雄株全为绿色或者绿色∶金黄色=1∶1。若让绿色雌株和绿色雄株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A.后代全部为绿色雌株B.后代全部为绿色雄株C.绿色雌株∶金黄色雌株∶绿色雄株∶金黄色雄株=1∶1∶1∶1D.绿色雌株∶绿色雄株∶金黄色雄株=2∶1∶1或绿色雌株∶绿色雄株=1∶1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绿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绿色为显性性状;又根据后代的性状与性别的关系,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绿色雌株的基因型有两种,若是杂合子与绿色雄株杂交,后代为绿色雌株∶绿色雄株∶金黄色雄株=2∶1∶1,若是纯合子与绿色雄株杂交,后代为绿色雌株∶绿色雄株=1∶1。能力提升1.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F1中只有暗红眼;而暗红眼♂×朱红眼♀,F1中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其中相关的基因为A和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D.若正、反交的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1∶1∶1答案D解析正、反交实验既可以用来区分细胞核基因遗传与细胞质基因遗传,也可以用来区分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A项正确;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表现型始终与母本相一致,说明性状由细胞质中的基因控制;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有关,说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的性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一致,说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的常染色体上;题干中的正反交实验属于第二种情况,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项正确;正、反交实验的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C项正确;纯种暗红眼♀(XAXA)×纯种朱红眼♂(XaY)得到F1只有暗红眼(XAXa、XAY),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1(XAY)∶2(XAXA、XAXa)∶1(XaY);纯种朱红眼♀(XaXa)×纯种暗红眼♂(XAY)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XAXa),雄性为朱红眼(XaY),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1(XAXa)∶1(XaXa)∶1(XAY)∶1(XaY),D项错误。2.(山东烟台期中,19)某雌雄异株二倍体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该植物有蓝花和紫花两种表现型,由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B和b(位于X染色体上)共同控制。已知其紫色素形成的途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花色的遗传反映了基因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该植物种群内花色对应的基因型共有9种C.若蓝花雄株×紫花雌株,F1中的雄株全为紫花,则雌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D.若蓝花雄株×蓝花雌株,F1中的紫花雄株占3/16,则雄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 〚导学号93420220〛答案D解析该花色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A项错误;A、a基因对应的基因型有3种,B、b基因对应的基因型有5种,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可知,该植物种群内花色对应的基因型共有15种,B项错误;若蓝花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紫花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F1中的雄株同样全为紫花,C项错误;F1中的紫花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和AaXbY两种,占3/16,说明亲本的雌性双方均能产生四种配子,则雄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雌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D项正确。3.(海南海口一中三模,4)果蝇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均有1/8为白眼残翅bbXrY。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B.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1/8C.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均有1/8为白眼残翅(bbXrY),可知亲本中红眼长翅为雌果蝇(BbXRXr),白眼长翅为雄果蝇(BbXrY),A项正确;因此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C项正确;两对性状分开计算,可知F1出现长翅(B_)的概率为3/4,雄果蝇出现的概率为1/2,故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B项错误;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能形成基因型为bbXrXr的次级卵母细胞,D项正确。4.(甘肃天水一中三次考,42)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与眼色相关的基因用B、b表示,与体色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组合PF1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②♀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灰身白眼 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B.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果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16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果蝇中黑身白眼占1/8答案C解析对于灰身和黑身这一对相对性状来说,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雌雄都是灰身,说明灰身为显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对于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说,正反交后代雌雄表现型不同,且雌性亲本为红眼时,后代全为红眼,可判定红眼为显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A、B项正确;组合①中,F1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1/4AA×1/2XBXB=1/8,C项错误;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F1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则F2雄果蝇中黑身白眼占1/8,D项正确。5.右图为色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B.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C.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D.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答案B解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患病,其基因型为XbY,由此推出其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XBY和XBXb,再推出Ⅱ3的基因型是1/2XBXB、1/2XBXb,所以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可能生出色盲男孩,其概率是1/8。Ⅱ4的基因型是XBY,与正常女性婚配,若女性是携带者,则后代可能患病;若女性不是携带者,则后代正常。6.(河北石家庄期末调研,30)右图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 法(研究方法),将红眼与白眼基因与图中染色体 (填序号)联系起来,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果蝇的体色有灰体和黑檀体(由基因A、a控制),若多对纯合灰体雌果蝇与黑檀体雄果蝇交配,子一代均为灰体,将子代的雌果蝇与其亲本雄果蝇回交,后代灰体和黑檀体两种果蝇的比例为1∶1,则由此不能确定基因A、a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理由是与F1回交的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 。 (3)进一步实验发现基因A、a位于3、4号染色体上,现有一对红眼(B)灰体果蝇交配,其子代中出现了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黑檀体果蝇。这只异常果蝇的产生是由于亲本 (填“雌”或“雄”)果蝇在减数第 次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所致。 答案(1)假说—演绎 1(2)aa或XaY(XaYa)(三个全写出也可)(3)雌 二(Ⅱ,2均可)解析(1)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红眼基因与白眼基因位于图中1号(X)染色体上。(2)多对纯合灰体雌果蝇与黑檀体雄果蝇交配,子一代均为灰体,说明灰体对黑檀体显性,灰体由基因A控制,黑檀体由基因a控制。当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雄果蝇为基因型aa,与题意相符;当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雄果蝇基因型为XaY,与题意相符;当基因A、a位于X和Y染色体上,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a,也与题意相符。(3)一对红眼灰体果蝇交配,其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黑檀体果蝇,据题意,这对红眼灰体果蝇基因型为AaXBXb,AaXBY,后代基因型为aaXbXbY,产生的原因为雌果蝇(XBX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分离,而基因型为XbXb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bXb不分离。7.(辽宁大连八中月考,8)果蝇有长翅与残翅(相关基因为A、a)、红眼与白眼(相关基因为B、b)、灰身与黑身(相关基因为E、e)等相对性状。已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1)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表现型和比例。子代的表现型长翅红眼残翅红眼长翅白眼残翅白眼雌果蝇6200雄果蝇3131 据此,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雄果蝇 ,雌果蝇 。请解释子代雌果蝇中无白眼性状的原因: 。 (2)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灰身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黑身雄果蝇,研究得知黑身由隐性基因控制。但黑身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方案,得出相应的结论。①让此黑身雄果蝇与原种群中的灰身雌果蝇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的表现型为 ,再将子一代 ,观察其后代的表现型。 ②如果后代表现型为 ,那么黑身基因就应位于X染色体上。 〚导学号93420221〛 答案(1)AaXBY AaXBXb 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父本不能产生Xb的配子(2)①全部灰身 雌雄果蝇彼此交配 ②雌果蝇全部为灰身,雄果蝇灰身和黑身都有,比例约为1∶1解析(1)根据表中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可知,在雌果蝇和雄果蝇中,长翅∶残翅都是3∶1,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代翅型的基因型都是Aa;又知红眼对白眼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杂交后代中,雌果蝇中无白眼,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所以亲代眼色的基因型是XBY和XBXb。因此,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和AaXBXb。子代中雄果蝇眼中有白眼,而雌果蝇中无白眼,根据雄性亲本果蝇的基因型(AaXBY),可知不能产生基因型为Xb的雄配子。(2)①由于黑身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因此可让黑身雄果蝇与原种群中的灰身雌果蝇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的表现型为全部灰身,再将子一代雌雄果蝇彼此交配,观察其后代的表现型。②如果后代表现型为雌果蝇全部为灰身,而雄果蝇灰身和黑身都有,说明有性别之分,那么黑身基因就应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雌果蝇和雄果蝇都有灰身和黑身,那么黑身基因就应位于常染色体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7《生态工程》(含详解),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86,9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4《基因工程》(含详解),共8页。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5《细胞工程》(含详解),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