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电磁波的海洋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8946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电磁波的海洋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8946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电磁波的海洋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8946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电磁波的海洋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电磁波的海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1年12月9日15:40,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的太空授课——“天宫课堂”开讲。他们讲课的信息传回地面是利用的( )
A.电磁波B.超声波C.红外线D.次声波
2.到2022年,郑州建成“5G”基站数量不低于3万个,实现“5G”网络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5G”手机通过电磁波与基站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5G”比“4G”传递信息更快,是因为它所使用的电磁波的波速更快
B.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C.即使先进的“5G”手机,使用过程中手机也会发热,是因为工作过程中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
D.“5G”采用了比“4G”频率更高的电磁波来传输信息
3.科技引领生活,5G时代已经来临。用于路口的红黄绿三种颜色5G指示灯的连接方式及5G通讯传递信息的形式分别是( )
A.并联;电磁波B.串联;超声波
C.串联;电磁波D.并联;超声波
4.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究生产的碳纤维无人机,它具有自动化、轻量化、微型化等特点,可广泛用于航拍、测绘等。下列应用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无人机航拍的镜头一凸透镜
B.用碳纤维材料制造一密度大
C.机载北斗导航系统一超声波
D.无人机的控制遥控一红外线
5.下列关于新材料及信息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移动电话(手机)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声呐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C.超导体主要用于制作电饭锅等电热器
D.半导体可用来制作LED灯的发光二极管
6.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12月9日,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天宫课堂”正式向全球直播,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授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
D.根据讲课声可判断出是王亚平老师在讲话,说明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7.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稳稳降落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探测器经过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等一系列减速措施后,再经过反推发电机进行动力减速,距离火星表面100m时,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后抵达火星表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悬停阶段,探测器相对于火星表面是静止的
B.探测器与地面控制系统间靠超声波传递信息
C.落地后,探测器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随探测器一起登录的“祝融号”火星车质量和地球上一样
8.2021 年 10 月 16 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火箭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后与空间站快速交会对接。对接成功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三号”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
B.以地球为参照物,“神州十三号”是运动的
C.空间站可以利用超声波向地球传递信息
D.宇航员从地球到达空间站后质量变小
9.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5月15日所搭载的火星车“祝融号”着陆火星,并成功传回影像资料。发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上升过程中是匀速直线运动
B.“祝融号”在火星上通过超声波与地球通讯
C.火箭开始升空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
D.发射现场的喷水降噪系统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0.关于能源、信息与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核反应堆发生的链式反应,速度是可以控制的
B.若用超导材料制造电烤火炉,发热效率更高
C.5G和4G通讯信号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不相等
D.化石能源和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11. 图所示的四种仪器中,属于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 )
A.倒车雷达
B.电视遥控器
C.医生用便携式B超机
D.验钞机
12.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胶片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B.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字发生漫反射
C.隐形飞机是人眼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飞机
D.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13.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不属于电磁波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D.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光纤传递信息的
14.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它们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实际上都来自太阳能,但核能不是来自太阳能
B.光纤通信是激光借助光的折射原理来传递信息的
C.中央电视台与武汉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同一区域内传播速度不相同
D.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的
15.我们要注意用电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雷雨天不在大树下躲避
B.雷雨天在室外使用手机打电话
C.手上有水时拔用电器的插头
D.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能立即用手直接将人拉开
二、非选择题
16.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歼-20飞机,可以避开雷达的探测,秘密在于它的表面涂有一层特殊材料,称为________(选填“隐形”、“半导体”或“纳米”)材料。这种材料能够__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对电磁波的吸收作用。
1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已不再是单一的通话工具。出行导航、上网浏览、遥控家电等功能一应俱全。以上信息的传递都离不开___________波,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_m/s。
18.我国的第一颗5G通信卫星已成功发射,这是我国核心技术的结晶。该卫星在太空所使用到的太阳能是________(“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它是通过________向地面传输信息的。
19.2021年12月9日15点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是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在太空授课。学生们观看电视直播时,电视收到的信号是______波,信号传播时要用通讯卫星,卫星上的“翅膀”实际是______(选填“电源”、“用电器”)。
20.ETC收费系统是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与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天线进行专用短程通讯,同时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实现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或桥梁收费站无需停车就能缴纳高速公路或桥梁费用的电子系统。现有一辆质量为1.5t的汽车在某高速路上以如图1所示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到达收费站,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如图2示,这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汽车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t1=4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边界,然后再以6m/s的速度匀速直线通过ETC收费岛,ETC收费岛长s2=36m,不计车长。
(1)车载电子标签与ETC车道上的天线间通过什么进行通讯的?
(2)到达收费站前,汽车匀速行驶时的功率是多少?
(3)汽车从到达ETC收费岛边界到离开ETC收费岛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
(4)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1.你见过戴着面罩或墨镜的工人进行电焊作业吗?电焊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产生高温,将焊条熔化,从而使两金属部件焊接在一起。电焊机工作时有很大电流,但不会连续工作,所以导线中会产生迅速变化、时断时续的电流。
(1)电焊机输出电压40V、输出功率2000W,某种橡皮绝缘铜芯导线在常温下安全载流量(长时间通电时的最大安全电流)如下表,从安全角度考虑,计算说明应选择哪种导线作为电焊机的输出导线?
(2)焊条熔点为1100℃,比热容为0.4×103J/(kg•℃)。假设电流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焊条吸收并使焊条升温,电焊机工作4s,可使一根质量为20g的焊条全部熔化吗?
(3)电焊机工作时会不会产生电磁波,为什么?
(4)电焊机工作时会对周围的居民或行人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请指出其中的两点。
22.某场比赛正在上海体育场激烈进行着,东方卫视同时通过卫星将这一赛事向全国观众进行现场直播.
(1)北京球迷张先生正在家里通过电视收看这场比赛.若通信卫星离地面高度为.则信号从上海传送到张先生家的电视机中约需要多长时间?
(2)若东方卫视所发出的电视信号的频率为500MHz,则所使用的电磁波的波长是多少?
(3)除了上述的通信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什么办法将电视信号从上海传送到北京(至少列出两种)?
23.电视台把无线电信号传递到高空中的通信卫星上,卫星再把信号传到地面的其他地区,这样就实现了电视卫星的传播,在调试过程中,电视台本身也需要接收卫星传回的信号,并和演播室用电缆传来的信号进行比较,这时发现,卫星传来的画面上,人和动物动作的变化总比电缆传来的画面上相应的变化要晚一些.同学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联系我驻外国的记者时,也能看到信号延迟的现象.
(1)解释这种时间延迟的原因;
(2)已知通信卫星的高度大约是36000 km,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估算画面延迟的时间.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BD.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他们讲课的信息传回地面需要电磁波,故A符合题意,BD不符合题意;
C.红红外线也属于电磁波,但因为它的波长非常短,绕射能力非常差,仅能进行直线传播,而且不能穿过障碍物,所以不适合作为大范围无线通信,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
【详解】
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等,都是,“5G”比“4G”传递信息更快,是因为它所使用的电磁波频率不同,5G的频率更高,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电磁波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例如微波炉就是利用电磁波传递能量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由于手机有一定的电阻,根据焦耳定律可知,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即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5G”采用了比“4G”频率更高的电磁波来传输信息,因5G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波长更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详解】
平时我们看到的用于路口的红黄绿三种颜色5G指示灯,它们是独立发光,不同时发光,所以这些指示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5G信号是电磁波的一种,所以5G通讯传递信息的形式是利用电磁波传播,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详解】
A.无人机航拍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
B.无人机用碳纤维材料制造,是因为其密度小,可以减轻机身重量,故B错误;
CD.机载北斗导航系统与无人机的控制遥控都采用的是电磁波,故C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
A.移动电话、无线电广播电视、卫星通信、光纤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错误;
B.声呐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B错误;
C.当电阻为零时,不会产生电热,所以不能利用超导体用于电热器,故C错误;
D.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
A.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响度很高,故A错误;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B错误;
C.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一般认为声速为340m/s,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故C错误;
D.音色反应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根据讲课声可判断出是王亚平老师在讲话,说明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
A.悬停阶段,探测器相对于火星表面位置没有变化,故探测器相对于火星表面是静止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而探测器与地面之间有真空,超声波无法传播,探测器与地面控制系统间靠电磁波传递信息,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物体背光一侧形成的较暗的区域,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位置无关,所以随探测器一起登录的“祝融号”火星车质量和地球上一样,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
A.对接成功后,“神舟十三号”相对于“空间站”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因此“神舟十三号”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以地球为参照物,“神州十三号”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是变化的,故“神州十三号”是运动的,故B正确;
C.真空不能传声,不能利用超声波向地球传递信息,但可以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质量不随位置、形状、物态而改变,故宇航员从地球到达空间站后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
A.火箭上升时,火箭发动机向下喷射的燃气把火箭推向高空,速度越来越大,是加速运动,故A错误;
B.火星和地球之间的空间基本是真空状态,而真空不能传声,不能通过超声波通讯,而是通过电磁波通讯,故B错误;
C.火箭开始升空时,高温的火焰喷射到发射塔下面的水池里,水迅速吸热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到空气中放热液化形成“白气”,故C正确;
D.喷水降噪是减弱噪声传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
A.核电站是核裂变的应用,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速度是可以控制的,故A正确;
B.超导体是指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某个值时,电阻变为0,由于其电阻为0,由焦耳定律可知,电流经过超导体时不会发热,故B错误;
C.5G和4G信号都是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所以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都是3×108m/s,故C错误;
D.化石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岁月由太阳能转化而成的能源,不能短时间补充,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A。
11.B
【详解】
A.倒车雷达是用电磁波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视遥控器是使用红外线工作的,故B符合题意;
C.便携式B超机是使用超声波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验钞机是使用紫外线照射荧光物质,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详解】
A.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由于黑板表面凹凸不平,字发生漫反射,所以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故B正确;
C.隐形飞机并不是人眼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飞机,而是难以被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捕捉到的飞机,故C错误;
D.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被挡到而形成日食,故D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
A.电磁波由于波长、频率不同,有不同的种类,光是电磁波中的一种,故A错误;
BC.电磁波不仅可以在介质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故B正确,C错误;
D.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是无线通信,光纤传递信息需要光缆,故D错误。
故选B。
14.AD
【详解】
A.风产生的原因是不同地区的大气受到太阳照射后温度不同,由于压力和密度的差别造成的空气流动;水能是因为太阳光照射海洋,蒸发海水,然后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再会聚成为河流,由高向低流向大海形成的水能;生物能则是由于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变成化学能储存下来;核能不是来自太阳能,利用原子核的裂变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故A正确;
B.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来传递信息的,故B错误;
C.电磁波在空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因此中央电视台与武汉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同一区域内传播速度相同,故C错误;
D.卫星通信就是利用与地球相对静止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做中继站来传递信息的,故D正确。
故选AD。
15.AD
【详解】
A.雷雨天不能在大树下躲避,站在大树下躲避,容易发生雷击现象,故A正确;
B.雷雨天在室外使用手机打电话时所发射的电磁波容易引来雷电,造成触电事故,故B错误;
C.日常生活中的水属于导体,手上有水时拔用电器的插头有可能使人体触电,十分危险,故C错误;
D.发现有人触电应该先切断电源,不能直接用手拉开,否则施救者也会触电,故D正确。
故选AD。
16.隐形 增强
【详解】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可以被吸收,也可以被反射,歼-20飞机可以有效避开雷达的探测,主要是它表面有一种特殊的隐形材料,能够增强对电磁波的吸收。
17.电磁 3×108
【详解】
使用手机时,通过电磁波实现信息传送和接受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18.可再生 电磁波
【详解】
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是可再生能源。
在太空的卫星是通过电磁波向地面传输信息的,虽然太空到地面间有真空,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9.电磁 电源
【详解】
电视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所以学生们观看电视直播时,电视收到的信号是电磁波。
卫星上的“翅膀”实际上是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卫星提供电能,所以卫星上的“翅膀”实际是电源。
20.(1)电磁波;(2)1.875×104W;(3)2.7×104J;(4)8.6m/s
【详解】
解:(1)车载电子标签与ETC车道上的天线间通过电磁波进行通讯的。
(2)由题可知汽车的质量为
m=1.5t=1500kg
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为
v=90km/h=25m/s
汽车受到的阻力
f=mg=×1500kg×10N/kg=750N
因为汽车匀速前进所以汽车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即
F=f=750N
则汽车牵引力的功率
(3)汽车从到达ETC收费岛边界到离开ETC收费岛这个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依然等于阻力,仍为750N,汽车从到达ETC收费岛边界到离开ETC收费岛牵引力做的功为
W=Fs2=750N×36m=2.7×104J
(4)已知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2=36m,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
t2===6s
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总路程
s=s1+s2=50m+36m=86m
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总时间
t=t1+t2=4s+6s=10s
所以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v1===8.6m/s
答:(1)车载电子标签与ETC车道上的天线间通过电磁波进行通讯;
(2)到达收费站前,汽车匀速行驶时的功率是1.875×104W;
(3)汽车从到达ETC收费岛边界到离开ETC收费岛牵引力做的功是2.7×104J;
(4)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8.6m/s。
21.(1)10mm2导线;(2)不能;(3)电焊机工作时能产生电磁波,因为其在工作时有变化的电流;(4)详见解析
【详解】
(1)电焊机工作时电流:
由表可知,应选横截面积为10mm2的导线;
(2)电焊机工作4s产生的热量为:
由知道,可使焊条升高的温度为:
因为气温,即焊条的初温不会高于100℃,所以焊条的末温低于1100℃,焊条不会全部熔化;
(3)电焊机工作时有很大电流,但不会连续工作,所以导线中会产生迅速变化、时断时续的电流,故其工作时是能够产生电磁波的;
(4)电焊机工作时会对周围的居民或行人的生活的影响:
①电焊机工作时有强光,会造成光污染;
②电焊机工作时会产生电磁波,被电视机等用电器接收,影响家用电器的正常工作。
答:(1)从安全角度考虑,应选横截面积为10mm2的导线作为电焊机的输出导线;(2)假设电流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焊条吸收并使焊条升温,电焊机工作4s,不可使一根质量为20g的焊条全部熔化;(3)电焊机工作时能产生电磁波,因为其在工作时有变化的电流;(4)①电焊机工作时有强光,会造成光污染;②电焊机工作时会产生电磁波,被电视机等用电器接收,影响家用电器的正常工作。
22.(1)0.24s(2)0.6m(3)还可以通过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等方式将电视信号从上海传送到北京
【详解】
(1)由公式可得
.
(2)由可得
(3)还可以通过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等方式将电视信号从上海传送到北京.
23.信号传播需要时间,距离很远时,就会看到时间延迟现象;0.24 s
【详解】
(1)电视台发出的无线电信号由电视台传到卫星,然后再由卫星传到电视台,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卫星传来的画面上,人物动作的变化总比电缆传来的画面上相应的变化发生得晚一些.(2)无线电信号的路程s=2h,则画面延迟的时间t0.24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物理中考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长度及其测量,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内能,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磁生电,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