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项练习01 议论文之文本理解-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项练习01 议论文之文本理解(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项练习01 议论文之文本理解(解析版).docx
    专项练习01  议论文之文本理解-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教案01
    专项练习01  议论文之文本理解-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教案02
    专项练习01  议论文之文本理解-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教案03
    专项练习01  议论文之文本理解-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教案01
    专项练习01  议论文之文本理解-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教案02
    专项练习01  议论文之文本理解-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教案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项练习01 议论文之文本理解-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项练习01 议论文之文本理解-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教案,文件包含专项练习01议论文之文本理解解析版docx、专项练习01议论文之文本理解原卷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项练习01 议论文之文本理解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文学当助人识己
    ①古希腊苏格拉底在德尔斐神庙上刻下这一铭语:认识你自己。它成为千百年来人类自我觉醒的警句。现代人的悲剧就在于由于不能认识自己而蹈入盲区,或导致与外部世界的种种冲突,诸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科学的关系等。人类的各种危机根源于人类自身,要克服这种危机,需从人自身入手。这方面文学( ),因为文学是“人学”,正是追问和塑造人的灵魂的学问。
    ②文学要帮助人类认识自己,首先要有自审意识。真正伟大的作家本质上都是思想家,他能在人的灵魂深处发现更隐蔽的东西。鲁迅十分赞赏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的灵魂“挖掘得深”的本领,说他能在“( )”。同样,一个“洁白”的人拷问到最后,也可以挖出他的污秽来。卡夫卡在文学上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用怪诞、荒诞、悖谬等非同寻常的手法,有效地揭去长期掩饰在人们身上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让人们进一步认清自己生存的真实境况。
    ③其次,文学要有危机意识和大生态意识,以地球为背景建立一种大生命系统,关爱任何一种生命的现状与未来。卡夫卡小说《地洞》中有这样一句话:“危险迟迟不来,但又时时防备着它来。”这句话言简意赅,堪称现代人生存境况的写照。事关人类生存问题,文学可关注的空间很大。优秀的作家不仅是思想家,还是预言家。20世纪20年代,生态问题还没有突显出来的时候,德国表现主义作家德柏林就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山岳、海洋与巨人》,预言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掠夺带来的后果。
    ④与此同时,文学需有大爱意识,文学家应该具有人类良知。例如原子弹问世后,迪伦马特写出了《物理学家》一剧,追问科学家:你是不顾一切地发明呢,还是以维护人类命运为前提呢?此剧一经问世,一年半之内仅在德语国家就上演了1500多场,引起了人们的反思。还有一种大爱体现于深层的人性关怀,一个在历史学家或法学家笔下的罪人,在文学家笔下,却很可能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文学家有义务写出人的思想情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⑤可以说,人类认识宇宙真理的路有多长,人类认识自我的路就有多长。这一论断的确立当可使经常鼓噪或担心“文学死了”的人们安稳地入睡了。
    1.第①段括号里应填入的词语是( )
    A.大有可为 B.奋发有为 C.无所不为 D.有所不为
    2.填入第②段括号里,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灵魂深处挖掘出良知来 B.罪恶深处拷问出洁白来
    C.沙漠深处喷涌出清泉来 D.大海深处探寻出宝藏来
    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2)
    论点: (1) (3)
    文学需有大爱意识
    4.下列文学形象可作为第④段论据的是 ,理由是 。
    A.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 B.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5.在什么情况下文学会“真的死了”?请参照本文,选择一种情况简要回答。


    【答案】
    1.A
    2.B
    3.(1)文学当助人识己(文学要帮助人类认识自己) (2)文学要有自审意识 (3)文学要有危机意识和大生态意识
    4.评分说明:A或B均可,只要紧扣“深层的人性关怀”、“值得同情的人”或“人的思想情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中的任意一点,再结合具体的人物形象(卖炭翁或孔乙己)阐述理由。
    选A示例: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身上“衣正单”,却“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了卖炭翁思想情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本段的观点一致。
    选B示例: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鲁迅通过小说《孔乙己》表现了“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体现了深层的人性关怀,与本段的观点一致。
    5.评分说明:围绕论点“文学当助人识己(帮助人类认识自己)”进行推测和反思。
    示例一:文学不再关注人性,不再能帮助人类认识自己,文学就“真的死了”。
    示例二:人类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如人工智能等)更好地认识自己,不再需要通过文学来认识自己的时候,文学就“真的死了”。
    示例三:人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已经不需要再认识自己的时候,文学就“真的死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
    感谢对手
    ①清朝康熙皇帝在继位执政60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在宴会上,康熙端起酒杯说:“这杯酒敬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噶尔丹,还有鳌拜。”宴会上的众大臣目瞪口呆。康熙接着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朕,我感谢他们。”
    ②“我感谢他们”,康熙向对手们敬的这杯酒让人耳目一新。是的,我们应该感谢对手,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或者是将来的,因为是对手成就了我们。感谢对手,因为他是清醒我们头脑的亮睛石。
    ③“________________”,让自己有一个寝食难安的强大对手,犹如将一把利剑悬于我们的头顶,使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④据说,沙丁鱼中如果混入一条鲶鱼,不爱动的沙丁鱼为避免被鲶鱼吞食,就会不停地奔命逃亡。危机逼迫它们运动,对于沙丁鱼来说,鲶鱼作为对手带来危机,同时也提升了生存的能力。对于康熙来说,吴三桂、郑经、噶尔丹、鳌拜就是他生命中的一条又一条危险的“鲶鱼”。这些“鲶鱼”,让他在生命中的每个阶段都如履薄冰、饱经忧患、历久弥坚,终于成就一代伟业。感谢对手,因为他是提高我们素质的磨刀石。只有对手,才会不断地给你压力,逼迫你努力投入到斗争之中,并想办法成为胜利者。在同对手的对抗中,你才能真正地磨炼自己。所以说,对手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____把对手看作我们前进的绊脚石,____把对手看作使我们更加锋利的“磨刀石”。
    ⑤感谢对手,因为他是检验我们实力的试金石。在敌对竞争中,对手的坚不可摧会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弱小与不足,而对手的不堪一击则会使我们充满信心。没有比较就不会有进步。与对手狭路相逢、短兵相接时,敌方与己方的优缺点会一览无余。检验自身实力的过程,同时也是超越对手的过程。如果缺乏这种检验,那我们就只能是井底之蛙,永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⑥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微软不但没有倒闭,反而誉满全球。可见,只有将自己置于对手的包围之中,你才能清醒地分析形势,磨炼自己,检验自己,提高自己。
    (有删改)
    6.第④段横线处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
    A.即使……也 B.既……又 C.不但……而且 D.不是……而是
    7.填入第③段横线处最适合的一项是( )
    A.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围绕这个论点,文章依次阐述的三个观点是:
    (1)感谢对手,因为他是清醒我们头脑的亮睛石。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这段文字可以放在第⑤段和第⑥段之间,请简析理由。
    从努尔哈赤的十三副铠甲起兵,到多尔衮的大军入关,再到一统天下的“康乾盛世”,八旗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因为这支部队始终在杀伐征讨,时时、处处检验着自己的实力。200年后,无论是面对太平军还是八国联军,八旗子弟再也无力拿起战刀、跨上马背。200年的闭关锁国,200年的政治腐败,200年的军事懈怠,导致清王朝江河日下,一蹶不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D
    7.D
    8.我们应该感谢对手。 (2)感谢对手,因为他是提高我们素质的磨刀石。 (3)感谢对手,因为他是检验我们实力的试金石。
    9.微软要时刻保持危机感(将自己置于对手的包围之中),要能清醒地分析形势,否则将会有快速破产、倒闭的风险。
    10.八旗兵从十三副铠甲起兵,时时检验着自己的实力,所以所向披靡;200年后八旗子弟经历军事懈怠、政治腐败,导致一蹶不振。此段与第⑤段的正反说理形成照应。通过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共同论证了“感谢对手,因为他是检验我们实力的试金石”这一分论点。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15题。
    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⑴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一种相反的体验是“信息收缩”。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我们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应该学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筛选与甄别,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
    ⑵在信息的狂涌中,有些人置身迷宫之中而束手无策,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
    ⑴ ;只会浅阅读、浅吸收, ⑵ ,最终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这样的“认知取向”,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化中退化,自己的头脑变得空空如也,没了沉潜深流,徒剩一地鸡毛。
      ⑶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首先,我们要对思辨性、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不能只喜欢走捷径,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应该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作深入思考。不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还应该有不甘做“信息传播者”而愿做“思想瞭望者”的志趣。
    ⑷其次,思考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之时,我们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在这种不断“防止”的过程中,形成了思考的能力。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正如叔本华所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
      ⑸最后,我们还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芜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思考的能力。所以面对碎片化信息,需要我们系统积累有效整合,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是芜杂化信息,更需要系统地梳理,形成知识的网络,而不仅是否定肯定,而要理解分析。 
    ⑹“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11.第⑴段中加点词“信息收缩”在文中的意思是 。
    12.根据文意,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第⑵段横线处。
    A.不善思考 B.不愿思考
    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 ⑴ ;只会浅阅读、浅吸收, ⑵ ,最终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1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失去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的原因
    论点: ⑴ ⑶
    ⑵ 思考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

    14.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生活中人们把自己的头脑当作别人思想“跑马场”的现象相当普遍。
    B.不做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应做“信息传播者”和“思想瞭望者”。
    C.在容易获得信息时,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
    D.面对海量和碎片化信息,只有系统积累有效整合,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
    15.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
    当我在上下班途中刷手机时,无论我是看知乎还是微信,我一定会打开一个便签工具,随时把自己觉得有必要深究的东西在便签里记一笔,并对便签做好分类。空闲时,我就会把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成体系地加以积累和思考,使自己对许多问题有了独到的见解。



    【答案】
    11.对信息的筛选与甄别
    12. ⑴ 不愿思考 ⑵ 不善思考
    13.(1)人要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
    (2)拥有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的方法;
    (3)我们要对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产生浓厚的兴趣;
    (4)我们还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
    14.B
    15.第⑸段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我自己在碎片化阅读中,有效整合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而第⑸段阐述地是我们还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这一观点,补充的这段文字可以有力地论证第⑸段的观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
    在阅读中拥有“心力量”
    ①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②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是不竭的源泉。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条理、更有方向、更有智慧。更重要的是,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③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阅读不是为了帮助我们逃避生活,逃避与人打交道,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共读共行,才能同心同行。因此,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
    ④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好的书会让我们更年轻、更有活力。读书,应该是一种挑战,向未知世界、同时向自己智力的一种挑战。虽然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尤其对于研究问题与建构理论而言,阅读应该以学其所长为主。
    ⑤我们需要用阅读来探索世界。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近视”“老花”等原因,或者“粗心”“马虎”等心理,让我们无法清晰把握这个世界。而阅读,能够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
    ⑥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寻找到自己,从而通过行动,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⑦当然,读书需要循序渐进。不同的书会组成一个自然的阶梯,引导我们去攀登思想与智慧的高峰。所以,当我们被一本书阻拦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可以寻找另外更合适的书作为再次攀越这本书的阶梯。
    ⑧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行动。即使不能以书为友,也应对阅读的好处有所了解,对爱书人、读书人保持尊敬。我们中国人历来对于文字、书籍、读书人,都是尊敬的。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对这些保持必要的尊敬,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尊敬,是一种修养。
    ⑨对于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标准。读书也是思维与智力的体操。如果不能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能够刺激自我超越的书,很难有真正的成长。跳一跳才能摘智慧之果。同时还要注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在朱子24字读书法中,熟读精思是最主要的内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是很难真正把握书中精髓的,正如饮食,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补于身体。
    ⑩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必然创造新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6.第⑥段画线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文中的意思是

    17.下列对中心论点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B.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
    C.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获得归属感,有所寄托。
    D.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必然创造新未来。
    18.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1)
    阅读的意义 (2)
    中心论点 (3)
    (4)
    (5) 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行动。
    (6)
    19.下面两段文字,哪一段放在第⑧段画线句后更合适?请具体阐述。
    甲:据《燕京旧俗志》载:“污践字纸,即系污蔑孔圣,罪恶极重,倘敢不惜字纸,几乎与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科罪。”
    乙:民国高僧印光大师曾言:“字为至宝,远胜金珠,人由字智,否则愚痴。世若无字,一事莫成,人与禽兽,所异唯名。”


    20.“③-⑥”与“⑦-⑨”的顺序能否互换,请说明理由。


    【答案】
    16.对于同样的阅读内容,不同的读者,阅读结果各不相同(阅读看法、观点和感受不同)。
    17.C
    18.(1)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2)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
    (3)我们需要用阅读来探索世界。(4)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
    (5)阅读的方法态度。
    (6)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都要提高标准。
    19.甲段文字更合适,甲段文字表述了人们对字纸的尊敬,与画线句论述的内容相符合,而乙段文字侧重论述字对人们的重要性, 所以不合适。
    20.不能,“③-⑥”论述了阅读的意义,“⑦-⑨”论述了阅读的方法态度,这两部分内容从认识到阅读的意义,从而端正态度,掌握方法,这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客观规律。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
    劝思篇
    ①人的本质是什么?不是亿万原子分子构成的“臭皮囊”,也不是DNA长链组成的遗传基因,而是深藏在每个人脑海中的“自我意识”——思想,故而人应该思想。
    ②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人的存在区别于其他动物,在于人有思想。人有思想才会创造工具,才会劳动。失去思想,人与动物何异?
    ③人的发展更需要思想。思想之威力无远弗届、无坚不摧。
    ④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纯思想的产物,他发表狭义相对论后意犹未尽,经过十年苦思冥索又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奠定了现代宇宙学之基础。在此基础上,思想异常活跃的霍金推论出黑洞理论,黑洞引力大到连光线也无法逃脱。这已为当代天文观测所证实。
    ⑤不仅科学重思想,文学、艺术亦如是。文章之深度在于思想,我爱读《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开篇气势磅礴,正文写景抒情字字珠玑,令人击节赞赏。但全文之灵魂还在结尾那一段富有哲理的议论,杜牧在思想!
    ⑥凡高博物馆展出他的两幅名画:《吃土豆的人》中的人物再平凡不过,《麦田里的乌鸦》中的群鸦是常见之凡鸟,为什么为世人所赞赏?是因为“心有灵犀一点通”!艺术之魅力在于思想之交互。中国画坛上也有类似的情形:罗中立《父亲》脸上每一道如刀刻的皱纹,吴冠中《苦瓜家园》中每一根纠结的藤蔓,都在促人深思。
    ⑦我有一个嗜好——胡思乱想。夜阑人静万籁俱寂,思绪如离云出岫飘忽不定;时而又如飞瀑流泉一泻千里,虽然没有获得有价值的结果,但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空手而归,其乐无穷。想什么呢?
    ⑧一是想个人。回想个人的经历:幸福的童年,迷茫的青年,坎坷的中年;一生中曾有几个关节点,不同的选择可以走完全不同的道路,往者已矣,来者可追。想得更多的是未来,如何在有生之年尽情地奉献和享受?
    ⑨二是想朋友。我有一些勤思好问的素心朋友,彼此间推心置腹无话不谈,讨论问题时直言无忌,争得面红耳赤。犹如异体之撞击,相互切磋砥砺迸发出的火花,激励我想得更广更深。中宵反思,往往彻夜不眠。
    ⑩三是想宇宙万物。牛仔裤为什么历经数百年而不衰?后现代画是不是国王的新衣?新诗如何才能媲美唐诗?五百年后的新新人类是什么样子?以至于物质本质,宇宙演化,生命起源……非关功利,只是好奇。
    ⑪任思想涉足大千世界之长河,让涓涓流水在脚趾间滑过,虽然没有拾到美丽的贝壳,不亦乐乎?
    21.本文的论点是 。这个论点之所以正确是因为
    、 。
    22.第一段共五句。前四句借用 修辞手法得出一个观点 。
    这个观点与“故而……”构成 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本段观点 。
    (共4分)
    23.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两个“思想”的含义相同。
    B.第⑤段以引用论证证明文学重思想。
    C.④、⑤、⑥三个段落之间是并列关系。
    D.⑦至⑩段作者现身说法谈如何思想。
    24. “虽然没有拾到美丽的贝壳,不亦乐乎?”这句话的含义是

    25.下列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子
    B.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巴尔扎克
    C.没有思想自由,就没有科学,没有真理。 ——勒南
    D.真正的科学研究者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完全舍弃了功利观点。 ——皮尔斯
    【答案】
    21.人应该思想。人的存在在于人有思想;人的发展更需要思想。
    22.设问;人的本质是思想;因果;人应该思想。
    23.D(A.第一个“思想”是名词,第二个“思想”是动词;B.举例论证;C.作者是把科学和文艺分开说,文艺再分文学和艺术。所以看上去④⑤⑥并列,实际上是⑤⑥打包后与④并列。这三段不在一个层面上。)
    24.虽然人的思想(思考)没有带来收获,但是也有一种乐趣。
    25.D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6—30题。
    4G时代,我们应该怎样读网文?
    ①网文,不仅包含网上的经典宏文,也包括各类新闻、消息和资讯,还包含时下流行的鸡汤文,笑话等短文。十多年前,我们争论该不该读网文。而今,据工信部统计,截止2018年2月末,我国4G用户总数达到10.3亿,网民日均读网文千字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网文的话题、情感、立场,比平面媒体更多元,更难辨别。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能不思考:4G时代,我们应该怎样读网文?
    ②阅读前,要确立安全、绿色的原则底线。网络病毒、不良网站防不胜防,而网络软硬件以及我们的思想总有层出不穷的漏洞。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围猎。所以,我们看网文,必须选择安全、绿色的平台。
    ③读网文,最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判断。首先要提醒自己聚焦阅读目的。是修心,还是解闷?是找资讯,还是去充电?应该清晰定位。时常有人感叹:本来要去找某条知识,结果却变成了漫无目的网上溜达。与其如此,不如在发现“跑错道”时果断“刹车”。
    ④辨别真伪,是重中之重。青少年情感易激动、思辨少,要切记“尽信网文,则不如不看网文”,应利用常识、学科知识、消息平台去判断网文的可信度和价值。有的对照正文看标题就可以识破。如网文《玩“我的世界”帮助他中考数学大爆发》,看标题就该生疑——玩网游真的能提高数学成绩?细看,是某生玩“我的世界”,被人朝笑空间想象能力不行,于是发奋学几何,成绩提高——标题误导。还有的网文,蹭热点新闻,更要仔细辨真伪。
    ⑤保持清醒,还要读懂网文的写作意图。这不大容易——有的网文为普及知识,有的为展现情怀,有的为博得打赏……一言难尽。青少年要克服情感先入为主的倾向,避免轻信。一些感情激烈,读来仿佛“心有戚戚焉”的说理性文章,一定要推敲其逻辑。有些网文正是靠调动网民的“美慕嫉妒恨”,赚取点击率,煽动不满情绪。这样的网文,我们不能不慎思明辨。
    ⑥读完网文怎么办?无聊、无益的,作过眼烟云。如《顽皮小孩虐杀珍稀动物命丧黄泉》,
    内容是调侃哪吒闹海,大可一笑了之,而有文学性或思想性的网文,不妨点赞、打赏甚至做读书笔记,能转发吗?要慎重。毕竟,网文也受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保护。随意转发,很可能侵犯作者的著作权。而转发不良网文,则可能成为社会动荡的推手。因此,要根据价值,选择合适的对待方式。
    ⑦总之,4G时代,我们要以谨慎的态度加上清醒的判断,有辨别地读网文。如此,才能真正从网文中汲取有益的精神食粮,推动我们的精神成长。
    26.简要概括第①段中“这样的现状”所指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第③段中“刹车”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对第⑥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读完网文,需要再次判断价值
    B.博人眼球的网文,可以一笑了之
    C.经典网文,也是可以摘抄的
    D.随意转发网文,会引起社会动荡
    29.根据文章的思路与结构,完成下面的填空。
    阅读前,要确立安全、绿色的原则底线

    (2)
    论点:_______(1)_____ 阅读时,要有清醒的判断 要辨别网文的真伪
    (3)

    (4)
    30.下面这段文字,适合放入③④⑤⑥中的哪一段?请说明理由。
    2011年,日本大地震核电站事故期间,一则《食用盐可预防日本大地震核辐射云》的网文疯传,长三角城市不少超市的盐被抢购一空。为什么那么多人信以为真?因为很多网民不考察来源,一看和新闻有关,就盲目相信文中的观点。
    答:第_______段,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6.网文阅读的流行、阅读量的增大以及时下网文的多元、难以辨别(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27.停止漫无目的的网上阅读
    28.D
    29.(1)我们要以谨慎的态度加上清醒的判断,有辨别地读网文
    (2)聚焦阅读目的
    (3)把握网文的写作意图
    (4)阅读完,根据价值,选择合适的对待方式
    30.第④段。这段文字列举了网文利用日本大地震误导加碘盐能预防核辐射的事例,正好能证明第4自然段“辨别真伪,是阅读网文的重中之重”这一分论点。且与第4段中“还有的网文,蹭热点新闻,更要仔细辨别真伪。”有结构和内容上的承接关系。
    (七)阅读下文,完成第31—34题。
    “第二”的价值
    刘根生
    ①一教授在课堂上问: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大家脱口而出:珠穆朗玛峰。又问:世界第二高峰呢?台下一片沉默。这种“记得第一,遗忘第二”的现象,乃至由此衍生的“只认第一,不认第二”心理,在我们的社会上还较为广泛地存在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我们常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也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当元帅。当我们不能成为“第一”时,是否甘为“第二”?“第二”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自然界中,在胡蜂凭借“身高马大”袭击蜜蜂蜂巢时,一只工蜂会冲上去死死缠住它,更多的工蜂则会紧跟而上,工蜂最终靠集体力量战胜胡蜂。第一只冲上去的工蜂格外可敬,但其他工蜂的壮举同样可贵。毫无疑问,正是众多“第二”,成全和光大了“第一”的价值,共同铺就了通向胜利的道路。
    ③“风行草偃,从化无违”,社会道德的拔节既需要“风行”,也离不开“草偃”。江苏南京,听到电台播发有人抢劫奥迪车的消息,多名出租车司机协助警方围追堵截,成功将涉案车辆拦截。四川遂宁,看到有人抢劫,前后多人追了上去,终使抢劫者无路可逃。河北保定,“良心油条哥”刘洪安拒绝用剩油炸油条,他带了这个头,越来越多的油条店不再重复使用剩油,“良心经营”之风蔚然。无数事实表明,正义所以能战胜邪恶,光明所以能战胜黑暗,善美所以能战胜恶丑,就在于众多的“第二人”一起汇成正能量的洪流。
    ④做“第二”当然不是盲从,而是一种正向价值的选择,择其善者而从,择其不善而改,向着正能量靠拢。“上梁”歪则跟着歪,别人送礼请吃自己也不闲着,这样的盲从只会使得违纪违法绵延不断。如果第一人挤占生命通道,众多“第二人”视其不善而不从,生命通道又怎会屡屡出现被挤占的局面?如果第一个人哄抢交通事故中散落的物品,“第二人”站出来制止而不是抢得更猛,是不是就能隔断哄抢的传播链?那么,这个“第二人”择定的价值,就是正向价值,这才是我们需要大力提倡的“第二人”。
    ⑤“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人生一世,做何种人,成何种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什么环境,见贤思齐、起而行之,第二就是有价值的。
    注: 风行草偃,从化无违:典出《周书》。风吹草倒伏。比喻道德文教感化人,遵从教化不违背。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3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以下对第①段划线句的作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自然引出本文所要议论的话题。 B.作为反面的事实论据论证论点。
    C.引发对“第二”的价值的思考。 D.用生动事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2.简析第③段“社会道德的拔节既需要‘风行’,也离不开‘草偃’”一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第③段画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第④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1、(1)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什么环境,只要能见贤思齐、起而行之,第二就是有价值的。
    (2)B
    32、社会道德的提升和完善不仅需要道德高尚(位处“第一”)的人引领,还需要我们普通(身处“第二”)的人共同努力(成全和光大)。
    33、①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了社会道德的拔节既需要“风行”,也离不开“草偃”
    ②两个事例分别照应后文“正义能战胜邪恶,善美能战胜恶丑”两句议论。
    34、不能删去。第④段论证了做“第二”不是盲从,而是一种正向价值的选择。突出强调了中心论点中的要“见贤思齐”这层意思,使论证更突出重点。
    (八)阅读下文,完成第35—39题。
    贪多嚼不烂
    史中兴
    ①古话说,贪多嚼不烂。
    ②著名学者梁漱溟深谙此理。他的孙子梁钦宁接受访谈告诉我们,祖父一次一个人带四个孩子出去玩,他最小,只有四岁,最长的十一岁,下馆子吃饭,祖父给四个孩子总共只要了二两米饭。他认为,小孩得病都是吃饱了撑的。如今吃的东西好了多了,胖墩也多了,肥胖成了一种病,可证梁氏所言非虚。病从口入,你要健康,第一条就是管住你的嘴,众多医生千百遍地重复着这样的告诚。
    ③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也懂得这样的告诚,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食品再丰富,不会把盘子都搬过来,一天三顿就是三顿,不会没完没了地吃,一顿二两三两,不会八两一斤,换上肚汉,也不可能八十个馒头、六十碗面。
    ④这种过饱过撑的情形在微信群里发生了。你出去看看,车船上、候机候车室里、开会的会场里、商店的柜台里,甚至医生看病的诊室里,有多少人在低头刷屏,上班族办公的上班族办公时间不便刷,就上厕所刷。办公室以外,早晨一睁眼,晚上闭眼前,都刷个不停。我所住的院子里几个常去健身点的老人,近日不见,我转身xún mì,坐在长椅上刷屏呢!
    ⑤信息不胀肚子,胀脑子。你拥有几个、几十个微信群,一个群十来个人,就是几十、几百个人,每天从早到晚,这么多人给你发信,你也必有所回应,难怪有人一有空就刷屏,就是生怕漏了谁的信,在群中掉队落伍。这就迫使你从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全部休息时间都不敢闲着,你就是24小时不闭眼不停手,它还是没完没了,你脑子不胀才怪呢!
    ⑥信息单一的年代,人们坐井观天,不知今夕何夕,患上信息饥渴症。如今人们爱上微信上自国内外大事,小至饮食起居,看病养生、辨假防骗,里面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叫人怎么不爱它。事情总是这样,有一利就有一弊,爱之过甚,为其所累,就有可能转化为恨,或者是爱恨交加。
    ⑦老友聚会,一位退休不久的,泡微信的牛人,竟热情大减,诉说他泡微信的初衷,是让自己在朋友心目中是个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的消息灵通人士,渐渐地,他应接不暇了,潮水般的信息,一波波从群里涌来,他把全部休息时间都赔上,还是担心又漏了什么。最烦的是,有人晒私照,传小道,他觉得把肉麻当有趣,无聊,群里人却齐声点赞、回复、转发,你不吭声,人家就有看法了。至于那些炒作的、推销的,更是一种骚扰了,怎么办呢?这位老弟的结论是戒微信不再沾微信,不让微信牵着鼻子走,弄得人七荤八素,丢了魂似的。
    ⑧这位老弟是不是从一个极端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了呢?信息化时代,微信毕竟是给人际交往带来极大便利的工具。
    ⑨有自制力,掌控有度,微信是不会造成脑胀的。
    35.根据拼音写汉字。
    转身xún mì
    36.第②段加点的“此理”指的是 。
    37.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38.结合上下文,从论证的角度简要说说第⑦段的作用。



    39.下列不属于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做事情需要把握好度。 B.要学会吃一堑长一智。
    C.事情往往具有两面性。 D.因噎废食是不必要的。
    【答案】
    35.寻觅
    36.贪多嚼不烂
    37、(1)吃饭不过饱 (2)要适度地使用微信 (3)过度使用微信
    38、第⑦段列举微友沉迷微信深受其苦而彻底放弃使用微信的经历作为事实论据,一方面承接第⑥段证明做事超过限度就会转利为害,另一方面自然引出下文对上微信不能因噎废食的议论。
    39. B
    (九)阅读下文,完成第40—44题。
    读人如读书
    ①在《择书的标准》一文中,曾谈到读书实际上是读人,读写书人的才气、天分、性情和智慧,而不是读他的身份和专业知识。其实这话也可以倒过来说,读人也如读书,与人打交道,不必看重对方的身份,才学、性情、心智才是要紧的。
      ②虽说读人如读书,但在书房里读人与在生活中读人毕竟不是一回事。书房读人如单思暗恋,不管你如何心猿意马、情不自禁,人家都坐怀不乱、无动于衷,生活中读人却是人约黄昏,当面锣对面鼓,当场就要过招。
      ③生活中读人,有时候形势比较明朗,比在书店挑书省心。譬如对方一见面便递上一张名片,上面写满了各种各样的理事、会长、副会长之类的头衔,甚至还细心周到地在“副处长”后面注明“(没有正处长)”,这样的人,如同书店那些《如何获得芳心》一类书籍,一瞥之下,水落石出,无需再翻,三言两语打发走人,肯定不会留下失之交臂的遗憾。
      ④有时候情况稍复杂一点儿,双方得搭上几句腔,才好做判断。那情形有点儿像杨子荣初上威虎山,一个说“天王盖地虎”,一个答“宝塔镇河妖”,一个问“脸红什么”,一个答“精神焕发”,再紧逼一句“怎么又黄了”,忙说是“防冷涂的蜡”。外人听来是天上一句,地下一句,不知所云,但对话者几个回舍下来,属哪一个溜子的,各自心知肚明。譬之如读书,便是读序读跋,虽然是一目十行,但值不值得读,还是不难判断。
      ⑤有时候局势却是扑朔迷离了。你刚要寒暄两句说今天的天气哈哈哈,他便马上说起防汛抗旱不能掉以轻心。你正庆幸遇上了一个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志士,想跟他讨论媒体公布的SARS发病数的可信度,他却诚恳地告诉你不要传播小道消息。不谈国是,那就说点柴米油盐的家常话吧。他又可以及时从“米”字切入,说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老先生,进而说到自己并不想当官,很痛恨当官。这种人大抵都是有点儿身份的人。智商应该不低,只是性情不明,读起来有些费力。实际上,他们比那些谈“后现代”、“后后现代”的新潮读物还难读,那些书好歹把该说的都说了,这种人却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吞吞吐吐,让你一时云里雾里。
      ⑥说起身份和性情,我倒是有一帮所谓“贩夫走卒者流”的朋友,因为我曾下过乡,又在水电工地做过多年苦力,原本就是个贩夫走卒。直到现在,我还和当年生产队的社员及工地的工友过往甚密,对他们,有些百读不厌的味道。他们中许多人不只是性情中人,而且也很有天分,说着说着便蹦出一句机智诙谐或一针见血的妙诤,比书店那些厚如砖头的《名人名言》要耐读得多。
    ⑦我曾说过我的藏书不多,其原因除了钱不够多之外,还因为现在的写书人不够聪明。实际上,我的朋友也不够多,其原因却是现在聪明人太多,这些人的脸一会儿红,一会儿白,一会儿“怎么又黄了”。当然我并不是不知道。那都是演戏化的妆,或者是“防冷涂的蜡”。
    ⑧这样的聪明人,不读倒也罢。
    40、第③段“失之交臂”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下列对第⑦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 如果钱够多,“我”会买很多书。 B.如果钱够多,“我”会结交很多朋友。
    B. 现在聪明人情绪变化太快太大。 D.“我”不愿意和戴了面具的人交朋友。
    42、本文已经提到三类人,为什么还要提到“贩夫走卒者流”的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读不同的人感受不同,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有比较明朗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稍微复杂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扑朔迷离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性情中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文末提到“这样的聪明人,不读也罢”,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0、当面错过
    41、D
    42、点明作者最推崇读的是“贩夫走卒者流”的朋友
    43、(1)有详细的自我介绍,如读名片;(2)要从几个宏观的角度把握,如读序跋;(3)智商不低,性情不明,读来费力; (4)耐人寻味,常常蹦出一句机智诙诸或针见血的妙诤。
    44、认同:这种人对自己掩盖太深,读来太费力,也令人不愉快。不认同:生活中各类人都有,况乎这类人“大抵都是有点儿身份”,无法回避。
    (十)阅读下文,完成第45—49题。
    城市绿道应不断延伸
    ①如今,若在上海、武汉街头停下脚,当地人或许会告诉你:他们引以为傲的地标,除了上海中心、黄鹤楼,还有黄浦江两岸45公里贯通的绿道,还有东湖边的绿道。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点赞它们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典范之作”。
    ②城市绿道不断延伸,多少埋藏着人们对田园城市的寄望。从现代化的进程看,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大趋势,但紧接的问题便是: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种最自然不过的情感,抒发的是存于每个人心底的生活理想。南朝史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曾感叹:“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两年多前,富阳江滨大道开通,这条“最美绿道”因“望尽富春山水”引许多人徜徉其中。绿道连接了城市与田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
    ③城市绿道的延伸,不仅是种草植树,更是用绿色发展的理念铺路,从而引领城市的规划。杭州,田园城市的典范。多少年来,杭州人一直感念白居易、苏轼两位太守,庆幸他们“前人栽树”,留下“_________________”。 可喜的是,后人并没止于乘凉,绿色发展的理念在这里发扬,丹青妙手,点染了多少绿水青山,杭州现已建成各类绿道几千公里,形成了“绿芯”、“绿带”、“绿脉”、“绿点”等层次分明的田园城市格局。
    ④城市绿道的延伸,让慢行、奔跑、骑车等低碳生活方式重回都市生活,田园城市建设带给人们满满的幸福感。然而,有些城市在发展进程中,为追逐经济利益,毁木坏林现象比比皆是,城市绿道大量萎缩。民有所呼,党有所应。“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将绿色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国策。
    ⑤城市绿道不仅仅是一条路,它也对接了现代城市人的“心路”,让田园诗意可望可即;当然也预示着整个国家的“出路”,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绿色发展没有休止符。所以,这样的城市绿道,不妨长一些,再长一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45.第⑤段加点词“休止符”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联系上下文,第③段空白处应填入的诗句是_________
    A.人间四月芳菲尽 B.竹外桃花三两枝
    C.绿杨阴里白沙堤 D.何妨吟啸且徐行
    47. 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______
    A. 引山水入城是为了让居民望见山看见水。
    B. 杭州的书画家们,用笔墨点染了许多绿水青山。
    C. 满足人们在物质上的需求是当下城市发展的理念。
    D. 绿道是心灵通道,连接了城市与田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
    48. 从全文看,作者阐述“城市绿道应不断延伸”的内容不能互换的理由是________
    49. 阅读相关链接,完成下列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相关链接”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关链接材料可作第_________段的论据。
    【相关链接】瑞典斯德哥尔摩市2010年获得欧洲第一个“绿色首都”的称号,它在田园城市建设上积累了诸多经验。城市通过改造街道来增加步行和自行车道,增加通勤公交运量,93%的市民绿色出行;利用存量土地进行绿地开发,公园绿地占城市面积的36%,距公园绿地200米范围内居住着约85%居民。
    【答案】
    45.止境、停止、终止等
    46.C
    47.D
    48.从绿道是个人的生活理想到城市规划再到绿色发展的国策,论证范围逐步扩大,内容上步步递进,论证充分;和第⑤段总结相呼应。
    49.(1)“链接” 从交通、绿地开发等方面介绍了斯德丁尔市南胡器发虽周园城市上的经验。(2)第三段
    相关教案

    专项练习02 议论文之提升训练-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教案: 这是一份专项练习02 议论文之提升训练-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教案,文件包含专项练习02议论文之提升训练解析版docx、专项练习02议论文之提升训练原卷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8讲 议论文之开放性题型(关于论据)【知识梳理+对点训练】-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教案: 这是一份第08讲 议论文之开放性题型(关于论据)【知识梳理+对点训练】-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教案,文件包含第08讲议论文之开放性题型关于论据知识梳理+对点训练解析版docx、第08讲议论文之开放性题型关于论据知识梳理+对点训练原卷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7讲 议论文之议论文片段写作【知识梳理+对点训练】-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教案: 这是一份第07讲 议论文之议论文片段写作【知识梳理+对点训练】-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教案,文件包含第07讲议论文之议论文片段写作知识梳理+对点训练解析版docx、第07讲议论文之议论文片段写作知识梳理+对点训练原卷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项练习01 议论文之文本理解-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