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吃西瓜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8884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吃西瓜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8884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吃西瓜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8884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六 认识分数吃西瓜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六 认识分数吃西瓜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吃西瓜教案
目标
1、会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探索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重点
突破
让学生通过分一分或涂一涂的方法,来计算出同分母分数的计算结果,再通过对计算过程的回忆并总结,从而得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1”减去几分之几的减法算理。
难点
突破
首先通过折一折和涂一涂的方法,明白整体“1”可写成分子和分母都相同的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教法
引导操作实验法和讨论交流总结法。通过引导学生用直观图形的合并和删除的方法来计算出分数加减法的结果,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法
动手操作法和小组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学生涂一涂,画一画的方法,得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结果,然后在小组交流中进行探究总结,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前
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笔,稿纸,图形卡片,水彩笔,圆形纸片。
过程
引入
1.引人:今天老师要介绍两位喜欢吃西瓜的朋友给大家认识,它们是大熊和小熊。大熊和小熊是一对好兄弟,星期天的早晨,熊妈妈奖励他们一个西瓜,他们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大熊说:“我吃了3块”,小熊说:“我吃了2块。”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大熊和小熊分别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吗?
(大熊吃了这个西瓜的38,小熊吃了这个西瓜的(
追问:那你们知道谁吃的多一点吗?为什么?
(大熊吃的多一点,因为38>28)
师归纳并引导:通过这个故事,我们通过比较大小解决了谁吃的多的问题。在这个故事中,我们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出示教材第75页的主题图)看一看,想一想,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后汇报:还可以解决三个问题:
(1)大熊和小熊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3)还剩下几分之几?
2.揭示课题: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板书课题:吃西瓜)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引入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既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探新
1.探索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解决问题(1):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学生回答: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38+28=?。
提问:这两个分数相加的结果是多少?你们会计算吗?
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算一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在小组内交流,最后集体汇报。
学生的汇报可能有:
算法一:借助图形,直观得出38+28=58。把圆形纸平均分成8份,每一份是这个圆的,小熊吃了这个西瓜的28,先在圆片上涂出2份;大熊吃了这个西瓜的38,再在圆片上涂出3份;数一数一共涂了5份,所以涂色部分占整个圆的58也就是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58。
算法二:根据前面的方法,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西瓜的18,38是3个18,28也就是2个18。38+28就是(3+2)个18,也就是5个18,所以38+28=58。
引导思考:现在我们对照算式,结合我们刚才的计算过程,想一想,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点,计算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引导学生回答:这个加法算式的是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它们的分母都是8,没有变,只是把分子相加。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8+28=3+28=58
2.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解决问题(2):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做什么运算?
学生回答:做减法运算,列式为:38-28=?。
追问:有了前面的加法的计算经验,你们能算出:38-28等于多少吗?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汇报:
算法一:借助画图,算出:38-28=18。大熊吃的:38,再从3份中划去2份,就是划去28。剩下1份,就是18。
算法二:38是3个18,而28是2个18,所以38-28就是(3-2)个18,所以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8-28=18
引导发现:现在我们对照算式,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分数减法算式,它们的分母都相同,我们只是把分子相减的差做分子。)
师生归纳总结: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减。
3.被减数是“1”的分数减法。
解决问题(3):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学生在独立列出算式,探索算法后,集体交流:
学生汇报可能情况:
①1-58=38
②88-58=38
提问:这两个算式计算的都对吗?为什么?
生:对。因为8份减去5份是3份,3份是这个西瓜的38。
追问:算式中“1”表示什么呢?
生:算式中的“1”表示1个西瓜。
师质问:那88又表示什么呢?它与1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88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8份,也就一个整体。所以88=1。
启示:根据上面的分数的结论,我们知道1还可以等于多少?列举:1还可以等于33、44、1010……
师小结:当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同时,它就等于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里要把1化成38?
学生可能会回答:①熊妈妈只切了八块。
②因为被减数的分母是8,化成分母是8的分数可以快速地进行计算。
师总结:在分数减法中,当被减数是1时,应把1化成与另一个分数的分母相同的分数,再相减。
师板书完整算式:1--58=38=88-58=8-58=38
4.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引导:仔细观察相加减的这些 分数,发现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观察后得出总结:它们的分母都是8,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师归纳:分母都是8,就是分母相同,我们把分母相同的分数称作同分母分数。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设计意图】通过画图的方法求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结果,再结合算理分析,进而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完成对知识形成的过程的研究。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图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
1.完成教材第75页“涂一涂,算一算”。
(1)让学生先独立涂一涂,再填算出的结果。
(2)组织学生汇报,集体讲解并订正。
2.完成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1题。
(1)先看图,再结合算式,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2)集体回顾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3题。
(1)学生先独立在草稿本上做一做。
(2)学生做完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互查一遍,并说一说计算的过程与方法?
(3)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回顾所学的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在练习中熟练地运用。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2):
(3):
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喜欢的故事情境来导入新课,并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围绕解决这三个问题展开教学,从而完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教学。本节教学让学生借助图形的合并和减去得出计算的结果,从结果出发,在观察和对比的探究中,总结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律,完成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学习方法的形成过程,也为学生自学数学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板书
吃西瓜
38+28=3+28=58
1--58=38=88-58=8-58=38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吃西瓜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六 认识分数吃西瓜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吃西瓜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新知,巩固应用,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