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考前阅读6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846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考前阅读6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846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考前阅读6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846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考前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考前阅读4 其他 7 次下载
-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考前阅读5 其他 4 次下载
-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考前阅读7 其他 11 次下载
- 中考现代文考前阅读8练习题 试卷 5 次下载
- 中考现代文考前阅读9练习题 试卷 4 次下载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考前阅读6
展开
【第6期】中考现代文考前阅读1推荐理由中考高频主题:生活感悟芦苇经风雨而不挫败的形象特征引人深思,引导学生学习芦苇般坚韧顽强、永不屈服的高尚品质。与一根芦苇站在一起王子君 ①“芦苇!”表姐亦男一声惊呼,欣喜地奔向水边的芦苇荡。河岸有坡度几许,表姐突然奔跑,实在吓坏了我们,连忙喊“小心点小心点!”要知道,表姐七十八岁了呢。 ②表姐却已站在河边,手握一枝芦苇拢在胸前,笑脸如花。 ③表姐是我姨妈的二女儿。她出生在湖南邵阳,自小和姐姐、母亲跟随祖父母一起生活,十岁又随祖父母去武汉定居。她的祖父、父亲都是教育家。亦男表姐和我大表姐,都受祖父、父亲影响,投身教育事业,且颇有建树。表姐的一家是真正的教育世家。表姐后来做了省示范中学的校长,治校口碑不错,正直开明、坚忍不拔。 ④表姐回武汉后,发来了她在奥体公园的照片。照片中,那芦苇的紫红花穗迎着光,表姐笑靥如花,明艳而优雅。 ⑤我问表姐,你为什么“最喜欢芦苇”? ⑥表姐说:我喜欢芦苇始于少女时代。最早接触它时还是幼年。那时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坐在窗前织毛衣时,常哼唱“望穿秋水,不见伊人影”,曲调有些哀婉。当时不懂何意,但日子久了我也会唱了。大学读《诗经》时才知道它出自那首《蒹葭》,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芦苇。我打小酷爱旅行,尤爱山林水泽。实地接触了太多的不同季节的芦苇,发现它生命力极强。水边、沼泽、山坡、盐碱地、湖边……不择地域,自生自长。苇秆细细的,高高的,柔柔的,却很有韧性,即使临风也不易被折断吹倒,且摇曳生姿…… ⑦表姐嘱咐我,再去奥森公园时拍几张芦苇照发给她。 ⑧我去了奥森公园。天气晴好,那芦苇,花穗已经绽开,枝叶变成明亮的黄,雪白的花絮如白云落在清洋河两岸,连绵不已,云、树、水、芦苇,影姿重重叠叠,秋色纯净无尘。 ⑨没过多久,北京突降大雪。隔天,我去看雪后的芦苇。 ⑩清洋河边,前两天还有着浓密的枯黄叶片的芦苇,大部分倒伏了,厚厚的积雪压在它们身上,乍一看,枝干折断,叶枯花败,凄迷凋零。但是,也有许多没有被压伏、带着芦花的芦苇仍在风中飘摇,低下、倾斜,就是不倒下,不折断,风一停,它们又挺立起来。红红的晚霞把芦苇染成橘褐色、暗红色、褐黄色、金黄色,有一种浩渺、魔幻、魅惑的斑斓光彩。它们舞蹈着,成为这个即将万物凋零的季节的绝美画面。 ⑪我拍了照片发给表姐,表姐激动不已。 ⑫“壮美!壮美!悲壮而不屈!看到没?风狂雨横,冰雪摧残,芦苇它就是不折腰,不倒伏,兀自昂然挺立!” ⑬表姐是个坚韧如芦苇的人。在祖父和母亲与世长辞后,最懂她的爱人又突然去世,成为永远的痛……但她像芦苇一样,痛而不语,仍勇敢而美丽地前行。 ⑭我们每一个独自奋斗、艰难前行的人,谁不是表姐,谁不是芦苇呢?在芦苇般起伏不定的生命旅途中,我们一次次被风吹雨打,一次次被雪压霜欺,承受着孤独寂寞、坎坷凄苦,但是我们从不抛掷自己的信仰和尊严,一直激励自己不蹉跎、不堕落。我们挺起腰杆,向上向善向美。 ⑮这一夜,我仿佛梦见了芦苇,梦见了表姐,梦见我们和芦苇倾心欢谈,相挽而舞。 ⑯牵挂着芦苇,第二天下午,我去看它们。 ⑰真是奇迹呀,几乎所有的芦苇都直立起来了,而且看上去比任何时候都高大密实。叶子全变成了金黄色,在晚霞的映射下,金光灿灿。多么奇妙的芦苇呀,越是深秋,越是壮阔! ⑱眼前的芦苇,是具象植物,又仿佛一个柔软而庞大灵魂的象征。 ⑲我看见在春天,万物复荣,自由生长,水面波光耀眼,湿地被芦苇和其他水草点缀得一片绿油油;我看见整个奥森公园的水系,因为许许多多这样的芦苇伴生而欣欣向荣;我也看见祖国万千江河湖海、溪边池边的芦苇,茁壮繁茂,生生不息……命题示例及参考答案1.选文以“芦苇”为线索,记录了“我”四次在奥体公园见到芦苇的场景。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4分)2.揣摩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它们舞蹈着,成为这个即将万物凋零的季节的绝美画面。3.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表姐为什么“最喜欢芦苇”。(3分)4.如何理解文章第⑱段中,作者说眼前的芦苇仿佛一个“柔软而庞大灵魂的象征”。(4分)5.文章尾段运用“我看见……我看见……我也看见……”的句式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1.(4分)①紫红花穗;②受表姐委托去拍芦苇的照片;③枝干折断,叶枯花败,低下、倾斜,就是不倒下;④牵挂着芦苇。2.(3分)该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芦苇随风晃动的情态,表现出芦苇随风晃动的姿态之美,表现出“我”对芦苇的喜爱之情。3.(3分)①为诗歌中描绘的与芦苇相关的唯美意境所倾倒。②发现芦苇具有生命力强、有韧性、不易被折断吹倒的特点,被其品质所吸引。③芦苇在风中摇曳生姿,极具美感。④芦苇有着和自己相似的经历。(任答三点即可)4.(4分)芦苇会随风摇曳,因此芦苇看起来是柔软的;但是芦苇顽强的生命力、不易被风所折断吹倒的特征,又让芦苇有着庞大的灵魂。5.(3分)文章运用相同的句式,深化文章主题,升华作者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芦苇的喜爱之情。2推荐理由:中考高频主题:至爱亲情 母爱像一束光,温暖了岁月,照亮了流年。选文能引导学生感恩父母,立志成才。世界皆为夜,唯你是光 (命题点:标题的作用。本文标题暗示了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同时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在我刚出生的时候,母亲便和父亲一同去了外省打拼,把嗷嗷待哺的我丢给了外婆抚养。所以我的学前教育和童年都是在外婆家完成的,也导致我和父母不亲近。上小学时,母亲执意回来带我,坚持送我去了一家昂贵的寄宿学校。彼时的她还是个年轻气盛的青年,脾气很坏。逼着我比别人家的孩子更独立、更成熟,那时的我和她都是光芒万丈的模样。(命题点:词语指代。找出“光芒万丈”在文中具体指代的内容。)小学三年级,父亲需要她,母亲便收拾好行囊,带着一身孤勇和爱恋踏上他乡。没有了母亲的监管,我很快就跌落了谷底,最后泯然众人,不复当年。但这一切,我都瞒着母亲,瞒了整整3年。浑浑噩噩地玩了6年,小学结束了。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母亲又回来了。可是当年那个令她骄傲的孩子已经不在了。母亲陪着我到处考试,然后一次次地哭泣、失望。这几年的漂泊磨尽了她的棱角,而我给了她最沉重的打击。那个时候我们就像两个陌生人。最先走出阴霾的人也是她。母亲是个乐观、热情,就算有千万挫折也会相信未来的人。而小学那巨大落差、孤单和贫穷的几年,最终养成了一个拧巴、阴郁和不快乐的我。母亲像一束光引着我,让我走出黑暗。(命题点:情节梳理。文中“我”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变化的过程,结合画线语句梳理相关情节和人物情感变化。)后来,母亲安心在家里做着全职太太,陪伴我。一个渴望远方和诗歌的女人,最后却被禁锢在柴米油盐里。她以前说,她小时候的愿望就是做一个老师,这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了。2012年,家里又有了一个新成员。母亲更加忙碌了,陪着我,养着妹妹。我愤愤不平,认为那个皱着一张脸、丑不拉叽的家伙抢走了家里人对我的爱。那时的我还不明白,母亲是想在她和父亲走后,还有一个人陪着我。其实,在小时候,家里的生活就像一串干枯的空笼草。但幼稚的我一直怀揣着主角的梦,认为那一切都是暂时的,就这样,辜负了年少的自己,也辜负了母亲寒门贵子的梦想。三十几岁的母亲早已经没了锋芒,教育妹妹也早已经不是当年对待我的暴力手段。可我看在眼里很不是滋味。嫉妒,是每个长子长女都会有的过程吧?讨厌那个分走一半爱却与你有血缘的人。有一天,我很不经意地对母亲说:“我真不想当第一个生的。”母亲一怔,问道:“为什么呀?”“因为第二个有更多人疼爱啊,而且父母也有教育经验了……”我滔滔不绝。“可是,我以为我们感情更深点儿,毕竟以前那么苦的日子也过去了。”心一颤,陷入以前,以前为了我的出生,为了给我一个安定一点儿的家,父母在郊外建了一座房子,什么事情都必须亲力亲为。大门还没有装好的那天,父亲还没回来,我和母亲缩在角落互相安慰,有一点儿动静都会瑟瑟发抖。而这些都是母亲和我讲的,其实我早忘了。她说:再穷不能穷孩子。她说:其实我比较偏心你。她说:我这么认真做的菜,你们都不捧场。她说:我给不了你一个好的平台,你只能靠自己挣个前途。现在,我进入了高中,即将进入最关键的一年,而母亲再度复出职场,成为了教师。这一路风雨我们相互陪伴,一起长成自己期待的样子。也很幸运,生活洗尽了母亲身上的铅华,却没有褪去她身上的光芒。妈妈,那一句“我真不想当第一个生的”并不是真心话,我很荣幸能成为和你同担风雨的那一人。世界皆为夜,唯你是光,温暖了我的岁月,照亮了我的流年。(命题点:主旨情感。表达了“我”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3推荐理由:中考高频主题:家国情怀刘付昌和老郭接力守护鲁班场红军烈士陵园五十余年,他们的坚守感人至深。我们应铭记英雄,感怀先烈,关注革命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五十余年他们接力守护苏滨 每逢清明,守陵20余年的老郭,最担心的就是天气。 这天夜里,被窗外倾泻而下的疾雨声吵醒,老郭就再也没睡着。翻来覆去熬见一丝光亮,按捺不住下了床,舀点凉水拍拍额头,扛起扫帚出了门。(命题点:词语赏析。“熬”体现了老郭担心下雨后枯叶残枝落满陵园,急于清理的焦急心情,体现了老郭守陵园的尽心尽责。) 一地枯叶残枝,让老郭忙活了4个小时,直到上午快10点,才吃上口早饭。“得赶在大家进园前扫干净。右手扭了,才多耽搁个把小时。”撸起袖子,右手手腕处,一圈黑乎乎的印子,是贴完膏药留下的。(命题点:做铺垫。老郭右手手腕处贴着的膏药留下的黑乎乎的印子与文章结尾呼应,为后文老郭拔树根时扭伤手腕做铺垫。) 老郭全名郭德刚,今年72岁,是贵州省仁怀市鲁班场红军烈士陵园守护人,再往前追溯,他还是名老兵。 “当过野战兵,枪法百发百中,还有些能耐!”因训练强度大,经常泡在水里,退伍后的老郭患上风湿,两条腿逐渐不协调,“走5里路赶场,至少歇六七次,地都种不成。” 但老郭闲不住,喜欢转悠,才发现这座陵园,并结识了守陵人刘付昌。“他的胡子白花花,头顶亮光光,缠着一圈白帕子,年龄那么大还是自个儿守。”又过两年,到了1999年,老郭也开始跟随刘付昌的脚步,守护这里的一草一木,陪伴长眠于此的革命英烈。 值班室内,一只烤火炉、一个沙发、几把凳子,隔壁房间,堆放着6种以上的扫帚,而制作扫帚的竹子,足够用半年。(命题点:环境描写的作用。此处介绍了值班室内的主要陈设,通过6种以上的扫帚,以及制作扫帚的竹子之多,侧面体现了老郭打扫陵园的勤恳。)“这是红军英雄们安息的地方,要一尘不染。”老郭告诉记者,每天清晨6点,他们打扫陵园,清理杂草,擦拭墓碑,但第一项最花时间,也最繁琐。 “从陵园广场,沿着台阶,往下打扫。光滑的地面用一种扫帚,石头台阶又是一种,抢时间时换大号的。”不同地面、不同情况,要用不同类型的扫帚,老郭每次至少带两把,只为让每个角落干干净净。 备这么多扫帚,用得完吗?老郭算了笔账:台阶磨损大,有时3天用完一把;平均下来,每年要用80把;为了省钱,自己买竹子做,一年得花千把块钱。 当上守陵人,老郭从刘付昌那儿学到两条:开园前,所有一切收拾妥当;多了解陵园背后的故事,既当守陵人,又当讲解员,一专多能。刘付昌退休前,讲解的活儿由他担着,老郭跟在后面;如今,老郭只能一肩挑。 日子一久,许多单位常请他上党课,讲的是鲁班场战斗,地点就在陵园小广场。“1935年3月15日,在鲁班场,红军与国民党军展开一场殊死搏斗。敌人提前修筑碉堡,挖壕布网。红军强攻,顿时枪炮齐鸣……”循着老郭的讲解,众人的思绪似乎回到血雨腥风的战场,“红军伤亡很大,但为三渡赤水争取了时间。现在这座陵园,共收埋146具烈士遗骸。” “关于鲁班场战斗,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打了三天三夜,后来多方查证,确定只打了一天。”有此经历,老郭对“讲解员”的角色不敢懈怠,“张口得有理有据,不能想当然。”(命题点:人物形象分析。对于“鲁班场战斗”说法不一,多方查证后确定只打了一天,老郭讲解“鲁班场战斗”时能够尊重历史事实,不敢懈怠,体现了他的严谨求实。) 老郭告诉记者,现在大家注重党史学习教育,清明期间,每天有组织地祭扫5次以上,零零散散更算不过来。“不能忘了这些英雄,没有他们流血牺牲、浴血奋战,哪有现在的好日子?得让红色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命题点:主旨情感。要铭记英雄,感恩先烈。红色精神我们应该代代相传。) 对老郭而言,2016年格外难忘。 那一年,守陵四十五载,92岁的刘付昌退休了。临行前,老人家紧紧攥着老郭的手,反复叮嘱:“我还想待,但腿脚不行,待不成了,你可一定要看好烈士墓,要百问不烦,好好讲解……” “您老放心吧,只要政策允许,就跟您一样,直到干不动为止!”50余年,两代人接力守护这座烈士陵园。如今,尽管孤身一人,老郭仍然坚持早起,清扫陵园,静待游客,“从刘付昌那儿学的,哪怕工作再不起眼,也要虔诚对待。” 几十年间,刘付昌种了几百棵树,曾经的小树苗,长势差些的也有碗口粗,整个陵园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直到2018年去世,老人家始终惦记着园子里的一切。(命题点:次要人物的形象。刘付昌守陵几十年,为陵园栽种几百棵树,清扫陵园兢兢业业,讲解时百问不烦,他对于陵园的付出影响着老郭,他临终前仍然惦记陵园的一切。这些都体现了他的尽职尽责、虔诚。) “他没做完的,我接着做!”前两天,园子里的一棵树枯死,老郭重新补种,因长在石头缝,拔树根时扭伤手腕,贴了几天膏药,“缓两天接着拔,在我手上,一棵树也不能少。”(命题点:句段理解。结尾段老郭表露心声,要接力守护陵园,这不仅是对刘付昌的承诺,也是老郭通过自己的行动对革命精神的传承。)次数去奥体公园的原因芦苇的状态第一次陪表姐去奥体公园闲游①第二次②花穗已经绽开,枝叶变成明黄色第三次天降大雪,想去看雪后的芦苇③第四次④都直立起来,叶子全变成了金黄色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