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8796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8796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8796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1节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1节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一、选择题(共15题)1.下列例子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砂轮磨刀具的时候,刀具的温度升高B.灼热的火炉使周围物体的温度升高C.手感到冷时,搓搓手就会觉得暖和些D.擦火柴时,火柴头上的易燃物质燃烧起来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g水和1g氧气所含分子个数相同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C.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的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在物体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中,物体内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都一定在增大3.下列关于温度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等于物体的势能和动能的总和B.一个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大,它的温度就越高C.物体的内能变化时,它的温度可以不变D.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反映,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部分子的动能都增加4.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某种气体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若认为气体分子为球形,则该气体分子的直径可以表示为B.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里的微小固体颗粒的运动C.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D.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用来表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是内能5.如图所示为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r > r1时,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B.固体相邻分子间的距离约等于r1C.分子间距由r1增大到r2,分子势能减小D.分子间距由r1增大到r2,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合力会变大6.关于物体的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多B.温度高的物体其热量必定多,内能必定大C.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其内能将减小,内能小的物体其内能将增大,直到两物体的内能相等D.内能相等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也可能发生热传递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B.两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C.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也是其内能的一部分D.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成悬浮颗粒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8.据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之一是气溶胶传播。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这些固态或液态颗粒的大小一般在10-3~103μm之间。布朗运动微粒大小通常在10-6m数量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固态或液态颗粒很小时,能很长时间都悬浮在气体中,是受到气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撞击而导致的B.在布朗运动中,颗粒无规则运动的轨迹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轨迹C.在布朗运动中,固态或液态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剧烈D.布朗运动是气体介质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9.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上,乙分子位于r轴上距原点r2的位置。虚线分别表示分子间斥力F斥和引力F引的变化情况,实线表示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变化情况。若把乙分子由静止释放,则下列关于乙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r2到r0,分子势能一直减小B.从r2到r0,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加C.从r2到r0,分子势能先增加后减小D.从r2到r1做加速运动,从r1向r0做减速运动10.关于质量相同的0°C的水和0°C的水蒸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应是 A.分子数相同,分子平均动能不相同,分子势能相同,它们的内能相同B.分子数相同,分子平均动能相同,分子势能不相同,内能相同C.分子数相同,分子平均动能相同,分子势能不相同,内能不相同D.分子数不同,分子平均动能不相同,分子势能相同,内能不相同11.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横轴交点为r1,曲线最低点对应横坐标为r2(取无限远处分子势能Ep=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r增大而增大B.当r < r1时,分子势能和分子间作用力都随r减小而增大C.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减小D.当r1 < r < r2时,随着分子间距离r增大,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12.关于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直径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mB.扩散现象证明,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就越明显D.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13.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两个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没有斥力B.两个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C.两个分子从相距很远处到逐渐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变大D.将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混在一起,发现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14.已知分子势能Ep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分子间距离分别为A、B、C时,对应的势能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处对应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为零B.分子间距离由B变化到C,分子力一定一直在变大C.A、B、C三位置最能反映荷叶上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间势能Ep的是图中C位置D.分子间距离由A变化到C,分子势能先变大后变小15.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0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下面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B.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它们之间只有引力作用C.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的作用,而且斥力大于引力D.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0时,它们之间既无引力也无斥力的作用二、填空题(共2题)16.在“用单分子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注射器滴下的一滴溶液体积约0.005mL,油酸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则配制的溶液浓度相对合理的是______(选填“10%”、“1%”或“0.1%”)。需要配制低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而不使用纯油酸滴入蒸发皿中的水面,原因是_________。17.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地表土裸露,大片土地沙漠化,加上春季干旱少雨,所以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3、4月份扬尘天气明显增多。据环保部门测定,在北京地区沙尘暴严重时,最大风速达到12m/s,同时大量的微粒在空中悬浮。沙尘暴使空气中的悬浮微粒的最高浓度达到5.8×10-6kg/m3,悬浮微粒的密度为2.0×103kg/m3,其中悬浮微粒的直径小于10-7m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北京地区出现上述沙尘暴时,设悬浮微粒中总体积的为可吸入颗粒物,并认为所有可吸入颗粒物的平均直径为5.0×10﹣8m,求1.0cm3的空气中所含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是多少。(计算时可把吸入颗粒物视为球形,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三、综合题(共3题)18.铜的密度ρ=8.96×103kg/m3、摩尔质量M=6.35×10-2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mol-1。可将铜原子视为球体,试估算:(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1克铜含有的分子数;(2)一个铜原子的直径大小。19.有人说:“当我们把一个物体举高时,组成物体的每个分子的重力都做了负功,因此分子势能增大,这就导致物体的内能增大,我们举起物体所做的功,就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量。”你说对吗?为什么?20.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地表土裸露,大片土地沙漠化,加上春季干旱少雨,所以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3、4月份扬尘天气明显增多.特别是2006年的3月26日至28日,由于南下的冷空气所带来的大风,席卷了我国从新疆到沿海的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沙尘暴天气.据环保部门测定,在北京地区沙尘暴严重时,最大风速达到12 m/s,同时大量的微粒在空中悬浮.沙尘暴使空气中的悬浮微粒的最高浓度达到5.8×10-6 kg/m3,悬浮微粒的密度为2.0×103 kg/m3,其中悬浮微粒的直径小于10-7 m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北京地区出现上述沙尘暴时,设悬浮微粒中总体积的1/50为可吸入颗粒物,并认为所有可吸入颗粒物的平均直径为5.0×10-8 m,求1.0 cm3的空气中所含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是多少?(计算时可把可吸入颗粒物视为球形,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B2.C3.C4.B5.C6.D7.B8.A9.A10.C11.B12.C13.B14.C15.C16. 0.1% 纯油酸无法散开成为单分子油膜17.9×105个18.(1)(2)19.不正确,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间距有关,与宏观物体被举高无关20.9×105个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第1节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1节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1节 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