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句段的作用(例题+知识点梳理+实战含答案)++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展开一、专题精讲
例题:
转角遇到爱
孙道荣
①黄昏,居民楼下陆陆续续聚集了不少老人,一边摇着扇子纳凉,一边说说话唠唠嗑儿,十分热闹。
②老人都是这里的住户。这是个老小区,楼房都是6层的,没电梯,住在上面的老人,上下楼就很不方便。以前,经常能看到住在楼上的老人,手里拎着个小椅子下楼。椅子除了来到楼下坐坐外,主要的功能还是上楼回家的时候用,爬一层,放下椅子,坐一会,喘口气,养足了劲,再爬一层。有的住在楼上的老人嫌费事,干脆不下楼了,成了宅老。
③不知道从哪天开始,3楼的转角处,放了一把椅子,以为是谁忘记拿回家了,但很多天过去了,椅子一直在,显然,椅子是谁特地放那儿的。上下楼的老人,爬楼梯累了,走到3楼转角处,正好在椅子上坐一坐,歇歇脚。3楼转角处的椅子,成了楼上老人的中转站。下楼的老人,慢慢多起来了。不久,5楼、4楼、2楼的转角处,也都分别放了一把椅子。有的是木椅子,有的是竹椅子,2楼放的竟然是一张小型的旧沙发。没有人知道是谁放的,也许是哪位住在楼上的老人,也可能是某个家有老人的年轻后生。有什么关系呢。转角处的这几把旧椅子,给上下楼的老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纵使是住在最高的6楼的老人,现在也敢下楼来了。楼下有一小片开阔地,那是老人们聚集的地方。
④楼梯转角处的椅子,成了这幢老居民楼的一道风景。可是,问题也暴露出来了。
⑤老楼房,楼梯本来就窄,又放了把椅子,上下楼就有点碍手碍脚,特别是搬动大一点的家具物什的时候。某天,一位住在4楼的中年男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不知道从哪弄来了一把可以折叠收起的椅子,然后,在拐角处的墙壁上,钻了几个眼,将折叠椅安装了上去。需要坐的时候,将椅子放平,贴墙而坐,不需要的时候,就将椅子再靠墙折叠起来。一点不碍事。折叠椅受到了老人们更加热烈的欢迎。一位做小生意的居民,自告奋勇拿出了一笔经费,又购置了3把这样的折叠椅,将2楼以上转角处的椅子都换上。
⑥老人们开心极了,上下楼再也不那么艰难了。除了可以每天下楼,和老伙伴们见见面,聊聊天以外,最让他们开心的是,他们甚至可以邀请以前的老朋友,上自己的家里做做客了。并且,他们在发出邀请的时候,不忘叮嘱老朋友一声,楼梯口都有一把折叠椅,可以坐下来喘口气,不着急啊。
⑦这是发生在我所居住的杭州城的故事,这幢老式居民楼转角处的椅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让附近居民楼里的老人们艳羡不已,不过,别急啊,据说,政府已经拨出专款,在所有老居民楼里推广。
⑧转角处的一把椅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对老人的关爱和温暖。有时候,爱就这么简单。
结合全文,说说本文以“转角遇到爱”为题有何好处?
2.通读全文,概括出事件的经过。
起因:住在楼上的老人们嫌拎着小椅子下楼费事,干脆不下楼了,成了宅老。
经过:
结果:老人们开心极了,可以每天下楼和老伙伴们见面、聊天,甚至可以邀请以前的老朋友到家里做客。
从文章结构的角度考虑,请具体说说第④段的作用。
4.结合语境,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一位做小生意的居民,自告奋勇拿出了一笔经费,又购置了3把这样的折叠椅,将2楼以上转角处的椅子都换上。
5.请具体谈谈你对文章第⑧段内容的理解。
知识点
1、专题概述
真正好的文章,常常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文中的语言饱含感情,蕴意深厚,仔细体味这样的语言,作者的见解、主张就会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因此,考查考生对文章中重要语句的理解逐渐加重。所谓"重要",包括体现作者立场观点或感情倾向、文章主旨的语句,也常指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联结作用的语句,对人物形象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语句,运用修辞手法表达含蓄意义的句子,表达某种因果联系的句子等。
常见题型
eq \\ac(○,1)第×段的作用是什么;(高频考点)
②第×段的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高频考点)
③文章第一段作用是什么;(高频考点);
④文章最后一段作用是什么;
⑤文章最后一段中划线句的作用是什么;
eq \\ac(○,6)文中画线句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思路 (1)修辞角度 ----比喻、拟人、排比……
解题的三个角度 (2)表达技巧 ----记叙的顺序(顺序、插叙、倒叙),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
叙述的人称,艺术手法(主要为衬托、抑扬等)
(3)结构作用 ----开头、结尾、过渡、照应、题目
(1)文章内容
答题的三个结合 (2)文章主旨
(3)作者情感
4、句子或语段对于内容上作用的概括:
首段和尾段:字面义和象征义。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象征义、喻指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补充说明。
5、句子或语段对于结构上作用的概括 :
在文章开头:
(1)开篇点题,渲染气氛;
(2)总领全文;
(3)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在文章中间:
(1)承接上文 ;
(2)处于段末起总结上文,引起下文作用;
(3)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为后文作铺垫;标志思路、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
在文章结尾:
(1)画龙点睛,篇末点题。
(2)总结上文、全文、升华中心。
(3)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照应标题。
(4)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给人启迪,发人深思。
答案组织:修辞手法 + 表达技巧 + 文章结构 + 文段内容 + 文章主旨 + 作者情感
三、专题过关
检测题:
父亲的船
高巧林
①父亲拥有一条船。坚厚的舱壁、宽阔的舷板、稳健的橹桨……总之,无一不是我幼小心目中神圣而尊严的精神依托。
②奶奶曾经告诉我,一个旭日东升的早晨,父亲摇船去了村东的大湖,把我的胎盘扔进汹涌的浪涛里。我听了一震!奶奶却笑了——“湖神会赏你一副好胆气,长大后才可做像你父亲一样的男子汉!”
③父亲的船,驶进我的童年,在冗长蜿蜒的水道上荡漾,颠簸。悠悠的橹桨边泛起一泓泓欢乐的笑靥和委屈的泪。
④那天,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
⑤一丝纤细的牛草,悄悄地把我的睡梦牵醒。我揉开惺忪的眼帘,携上心爱的木刻小舟,还有一只赭纹密布的海碗,跃上了父亲的船。
⑥晨风中传来咿咿呀呀的橹桨曲。父亲脱下热烘烘的衣衫,披在我寒颤颤的肩背;又从海碗中取来黄乎乎的面枣,塞进我稚嫩的手窝。蓦然回首,村里的那棵银杏树,已在遥远中忽隐忽现,唯独我心爱的木刻小舟寸步不离地尾随着父亲的船绳。我仿佛第一次看见了生活中的父亲和我,继而,懵懂的心田里流过一股淡淡的酸涩。
⑦江风紧了,父亲上岸拉纤。我立在船头上看见,父亲微驼的背上拽着一根粗大的绳索,艰难的步履在尘沙飞扬的岸滩上,写下一串深沉的脚印。我再也站不住了,满腔的疚意燃成一团小男子汉的火焰——我收起舷边拖牵着的木刻小舟,蹬的一下跳上岸去,自个儿奔跑起来!
⑧父亲那血红的牛一般的双目中,顿时现出莫名的恼怒和痛苦,骂道:“才十三岁的人蛋,就不听话啦!”
⑨我流泪了,泪水流成个白亮亮的小河……
⑩傍晚,我从门槛缝里偷出一把钥匙,蹑手蹑脚地开启了父亲的船锁,第一次在村前的小河里摇开属于我的橹声。调皮的船头,顶了小河埠,又撞了竹架桥。歇橹看时,手窝里磨起了透亮的泡泡。
eq \\ac(○,11)父亲站在河岸边,投来一束慈祥而欣慰的目光,手里还捧着我那只心爱的小木舟。父亲正重温他早已逝去的童年。
eq \\ac(○,12)夜里,我在梦境中真的成了男子汉——独自摇着父亲的船,去了村东的大湖里,尽情又浪漫地摇呀摇……
为什么说“那天,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请联系全文分析。(3分)
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跃上了父亲的船。
调皮的船头,顶了小河埠,又撞了竹架桥。
从全文看,“我”眼中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3分)
文章的最后一段可以删去吗?为什么?(3分)
幸福的玫瑰
【美国】阿·戈登
①那年春天,每周六晚上我都要给凯洛琳小姐送去一朵玫瑰,那玫瑰总是花店里最好的一朵。
②我在放学后和星期六在奥森老爹的花店替他送花。从一开始我送玫瑰的时候,就觉得
这事有点儿古怪。第一次送玫瑰的晚上,我提醒奥森老爹忘记给我送花人的名片了。
③“没有名片,詹姆斯。送花的人要求尽量保密。所以你不要声张,好不好?”奥森老爹说。
④有人送花给凯洛琳小姐,我很高兴,因为大家都可怜她。我们小镇里的人都知道,凯洛琳小姐最倒霉不过,她被人抛弃了。她与潘尼曼已订婚多年,一直在等他。但潘尼曼在医院实习期间,爱上了一个更年轻漂亮的女郎,和她结了婚。潘尼曼娶的那个女郎的确是个美人,叫克丽丝汀。
⑤她在我们镇上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因为女人都鄙视她,说她的坏话。至于可怜的凯洛琳小姐,这件事可把她害惨了。一连半年,她足不出户,放弃了一切公众活动,甚至也不替教堂弹风琴了。
⑥我送第一朵玫瑰去的那天晚上,她看上去像个鬼。我把那个盒子递给她,她满脸惊
讶——“给我的吗?”第二个星期六,在同一时间,我又送一朵玫瑰给凯洛琳小姐。下个星期六,又是一朵。第四次她很快就开了门,我知道她一定在等待着我。她的两颊微红,头发也不那么散乱了。
⑦我又给她送去了第五朵玫瑰。第二天早晨,凯洛琳小姐又回到教堂弹风琴了,我看见她衣襟上别着那朵玫瑰。“多么勇敢。”我母亲说,“多么有骨气!”
⑧我照例每周末去送玫瑰,凯洛琳小姐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现在她有点儿自豪,表现出一种傲岸自尊的神气。这一晚是我去凯洛琳小姐家最后的一个晚上。我把盒子递给她,说:“凯洛琳小姐,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送花了,我们下星期要搬到别的地方去。不过,奥森老爹说他会继续送花来的。”
⑨她踌躇片刻,说:“詹姆斯,你进来一下。”她把我领到整洁的客厅,从壁炉架上拿下一个精雕的帆船模型。“这是我祖父的。”她说,“送给你。你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快乐——你和那些玫瑰。”她把盒子打开,轻触娇嫩的花瓣,说:“花瓣无言,却告诉我许多事情……”
⑩回花店后,我做了一件从来不敢做的事情。我在奥森老爹那儿找到了我所要找的东西。
只见上面是奥森老爹潦草难辨的笔迹:“潘尼曼,五十二朵美国红玫瑰,每朵两角五分,共计十三元。已全部预付。”原来如此,我暗自思忖,原来如此!
⑧直到许多年过去。有一天,我又来到奥森花店。一切都没有改变。我跟他聊了一阵,随后问:“凯洛琳小姐现在怎样了?”“凯洛琳小姐?”他点点头,“她嫁给了乔治,那个开药店的,人不错。他们生了一对双胞胎。”“哦!”我有点惊讶。我想让奥森老爹知道我当年有多精明,“你猜潘尼曼太太知不知道她丈夫送花给他的老相好凯洛琳小姐呢?”奥森老爹叹了口气:“詹姆斯,你从来就不太聪明。送花的不是潘尼曼,他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
⑩我瞪着眼睛看着他:“那么花是谁送的?”“一位太太。”奥森老爹说,他小心翼翼地把栀子花放进盒子,“她说她可不肯坐视凯洛琳小姐因为她而毁了,送花的是克丽丝汀。”
⑩“你瞧,”他最后盖上盒子的时候说,“那才是个有骨气的女人!”
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2.阅读下面两句话,结合“骨气”的内涵,联系文本分析凯洛琳、克丽丝汀这两个人物形象。
(1)我母亲说,“多么有骨气!”
(2)他(奥森老爹)最后盖上盒子的时候说,“那才是个有骨气的女人!”
3.“我”和凯洛琳告别时,凯洛琳为何送“我”帆船模型?
请分析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的表达效果。
结合文本内容,探究“幸福的玫瑰”的意蕴。
例题:《转角遇到爱》
1.题目服文章的主旨(1分),设置悬念,富有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紧扣“主旨”和“趣味”(兴趣)“要点回答即可,2分)
2.经过:居民们为了方便老人下楼,在楼梯转角处都放了椅子 (1分),后来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上下楼的便利改放折叠椅,受到了老人们的热烈欢迎(1分)。(2分)
3.作用是承上启下(或过渡)(1分),既承接上文居民们为了方便老人们上下楼,在楼梯转角处都放了椅子(1分),又开启下文,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上下楼的便利,又改放折叠椅(1分)。(作用说明必须具体,3分)
4.“自靠奋勇“写出了做小生意的居民对这项工作的热心主动(热情主动、积极主动)(1分),也写出了他做公益时的慷慨大方(1分),从而突出了他对老人们的关爱之情(1分)。(紧扣“热心主动”、“慷慨大方”、“关爱之情”的要点作答,语言顺畅即可,3分)
5. 第⑧段点明了文章主要关爱老人,给老人以温暖的中心(1分),又告诉人们奉献爱心其实很简单,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2分)。(3分)
专题过关
检测题:《父亲的船》
1.(1)父亲带“我”出航,使“我”感受到了欢乐。(2)“我”第一次感受到生活的酸涩而心存疚意。(3)父亲对“我”责骂让“强”流泪,感到委屈。(4)“我”偷出钥匙第一次一个人去划 船。( 5)夜里墩梦,“我”期盼着自己成长。(3分,答出三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2.(l)动作描写,写出了“我”第一次出航,内心的急切和激动。(2分,意思对即可)
(2)生动形象地写出船一会儿顶上河埠,一会儿撞了竹桥,不好驾驭,没有方向,横冲直撞的状态。同时写出了“我”驾驶小船很不熟练,内心十分慌张和兴奋。(2 分,意思对即可)
3.父亲质朴、稳健,是“我”幼小心目中的精神依托;父亲是有胆气的男子汉;父亲对“我”充满慈爱;父亲的生活充满艰辛;父亲对“我”充满希望。(3分,答出三点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4.不能删。(1)结构上首尾呼应,结尾写到“我”梦到驾驶父亲的船出航,与第一段心目中
父亲的船神圣而庄严,第二段祖辈父辈对“我”成长的期望相照应。(2)突出主旨:父亲的
船在“我”心目中神圣庄严,“我”渴望成长为像父亲一样的男子汉。(3)以梦境结尾,言有
尽而意无穷,引起读者的回味。(3分,答出一点给2 分,答出两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如果回答能够删去,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幸福的玫瑰》
1.(3分)设置悬念,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我”寻找真正的送花人和出乎意料的结尾埋下伏笔。
2.(1)凯洛琳遭到情感的背叛,曾一度消沉,但当她不断受到幸福的玫瑰后,受到了好心人的鼓励,从失恋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变得自尊、自强,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2分)
(2)克丽丝汀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后,却遭到了人们的鄙视谩骂,但她没有因此而心生怨恨,反而内疚化为行动,用这幸福的玫瑰来鼓励、拯救心灵受伤的凯洛琳她是一位宽容、善良又智慧的女子,集外貌与心灵美于一身。(2分)
3.(4分)(1)感谢、感恩。这艘帆船模型是凯洛琳的祖父送给她的最珍贵的礼物,在离别时将它送给“我”,感谢“我”在她最困难的时候给她带来温暖,她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回报“我”。(2)祝愿、祝福。这艘船模型寄予了凯洛琳对“我”的美好祝愿,她希望“我”以后的生活能一帆风顺。(每点2分)
4.(3分)(1)“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贯穿文章的始终。(2)用“我”作为故事叙述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3)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充分表现了小城里众多人物的人性之美。(每点1分)
5.(1)小城人们的正直善良;(2)克丽丝汀的善良;(3)凯洛琳自尊自强,找到了自己的幸福;(4)人性美的光辉;(5)幸福甜蜜的爱情;(答出三点即可,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3分。)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小说阅读之4梳理文章结构,解答句段作用(过关测试)(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小说阅读之4梳理文章结构,解答句段作用(过关测试)(含解析),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7马克,10日内付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14 记叙文阅读之句段的作用【习题精练】: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14 记叙文阅读之句段的作用【习题精练】,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突破:记叙文(句段作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突破:记叙文(句段作用),共4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文,完成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