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8776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3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8776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3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8776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3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87769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3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87769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3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87769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3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备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3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备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13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要点提炼】【方法指导】一、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二、生态工程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1.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 (1)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部分微生物:如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合细菌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2)消费者除动物外,还包括营寄生生活的细菌、菟丝子、病毒等生物。(3)分解者除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外,还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蜣螂、蚯蚓等。2.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比较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比较四、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具体应用1.(1)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2)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地位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②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生产者处于主导地位。(3)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误区提醒①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②消费者除动物外,还包括营寄生生活的细菌、菟丝子、病毒等生物。③分解者除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外,还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蟑螂、蚯蚓等。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包括温度,因为温度既非物质又非能量,但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等腐殖质属于该成分。(4)生态系统的结构归纳2.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系统的反馈机制、抵抗力和恢复力实现的。反馈机制:反馈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者的作用是相反的。正反馈可使系统更加偏离动态平衡点,因此它不能维持系统的稳态。生物的生长、种群数量的增加等均属正反馈。要使系统维持稳态,只有通过负反馈机制。这种反馈就是系统的输出变成了决定系统未来功能的输入。种群数量调节中,密度制约作用是负反馈机制的体现。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自身的功能减缓系统内的压力以维持系统的稳定。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大有小,因此,抵抗力稳定性有高有低。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反之亦然。五、分析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1.三大功能比较2.特别强调(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图例(2)信息传递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下图(3)能量的利用和能量流动的区别“能量的利用”是特指ATP等直接能源物质分解所释放的能量被各类生命活动(例如,肌肉收缩等)所利用,而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合成ATP的过程,叫“能量的转移”。可见,新陈代谢中的“能量的利用”中的“能量”是有特定含义的,利用的是“直接能源中的能量”。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网);“能量流动”过程中,从第二个营养级开始的某个营养级的生物,能直接对上个营养级的生物身体有机物中能量的摄取和利用。或者说,能量流动时所涉及的能量利用是指能被机体所同化的能量。六、 有关生态环境的保护1.环境问题和环境危机环境问题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是由于各种自然过程或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海洋异常等造成的环境破坏。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环境问题,其可分两类:一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使环境受到破坏,称为生态破坏或环境破坏,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另一是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而引起的环境污染。2.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的植物,而是后来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并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生长和繁殖的物种。可以通过以下的标准定义入侵物种:(1)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一个非本源地区域;(2)在当地的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3)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地理结构造成了明显的损害或影响;(4)中国国内被引出其本源地的物种和来自其他国家的非本地物种。3.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命题点考向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典例1】 (2019全国卷II·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典例2】(2019山东东营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拓展练习】某校园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A.碳以CO2的形式沿着箭头所示渠道流动B.消费者的营养级别越高,其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C.若乌鸫被驱出校园,则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降低D.蜗牛和乌鸫之间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考向二 生态系统的功能【典例1】 图甲表示某自然保护区的能量流动过程〔单位为103kJ/(m2·a)〕,A、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都被分为E1、E2两部分;图乙表示某一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C代表分解者,E1代表的含义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B.为了保证各营养级能量的需求,随着营养级升高,人为输入的有机物应该增加,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7%C.乙图AB段表示地震后该动物数量骤减,决定其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D.为了保护该物种不至于被灭绝,在B点应采取就地保护措施,为其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典例2】 (2019天津卷·5)多数植物遭到昆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质等。烟粉虱能合成Bt56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B.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C.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比未被抑制的对照组快D.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可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拓展练习】1.生态农业是一种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如图为一个生态农业的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入该生态农业的总能量是水稻、杂草、蘑菇和蔬菜所固定的太阳能B.该生态系统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鸭,处于第三营养级C.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不断循环,因而该生态系统物质上可做到自给自足D.该生态农业中巧设食物链,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充分利用2.(2020山东潍坊4月一模)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其中甲、乙、丙代表生物成分,A、B、C、D、E、F代表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E表示的是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A流入甲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C.C/B的数值可代表能量由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D.生态系统中乙的个体数量可能大于甲考向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典例1】(2019江苏卷·15)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锁阳因长期干早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典例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B.可通过相应物质、能量的投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森林生态系统高D.在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的实验中,生态缸要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拓展练习】1.(福建双十中学2019届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生态系统“抵抗干扰,保持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D.农田灭虫除草能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2.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C.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属于就地保护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反对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考向四 考查生态系统的恢复【典例1】(2019江苏卷·24)下图为一富营养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曝气可增加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B.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净化效果C.植物浮床有吸收水体氮、磷的能力,可减少富营养化D.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工程的目标之一【典例2】(2018海南卷,2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拓展练习】1.(2018海南卷,2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专题训练】1.(2020届山东等级考模拟)互花米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入侵滨海湿地后,低矮的本地草本植物逐渐被替代。同时,互花米草入侵也可以改变蟹类等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低矮的本地植物相比,互花米草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B.某些底栖动物能够摄食植物幼根,加速物质循环,属于分解者C.采用样方法对蟹类进行调查,往往会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D.引进外来物种时应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2.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生产者,包括所有植物和蓝藻等生物B.乙和丙属于消费者,图中共涉及3条食物链C.若乙1大量死亡,则短时间内丙2的数量增多D.过程“戊→丁”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3.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B.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D.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4.如图为某果园中能量流经某害虫种群的示意图〔图中数据的单位为kJ/(m2·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要防治虫害,则应设法使该害虫种群的能量摄入量减少B.据图可知,害虫同化量中大部分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害虫与下一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图中X中的能量与M的比值来表示D.害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图中粪便和遗体残骸等中的能量5.如图曲线中相关数值沿箭头方向递增,下列生物学规律不能用该曲线反映的是( )A.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随氧气浓度的变化B.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随物种丰富度的变化C.自然生长的植物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生长素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D.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随饮水量的变化6.(2019全国卷II·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7.(2019天津卷·5)多数植物遭到昆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质等。烟粉虱能合成Bt56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B.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C.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比未被抑制的对照组快D.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可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8.(2019江苏卷·15)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锁阳因长期干早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9.(2019浙江4月选考·1)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臭氧层能降低太空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B.人类活动对大量野生生物的灭绝没有影响C.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10.(2019浙江4月选考·3)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具有多样性 B.生物具有遗传性C.生物能定向变异 D.生物具有统一性11.(2020山东烟台4月一模)“海底黑烟囱”是指海底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其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此区域是高温、高压、没有阳光和缺乏氧气的极端环境,却发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生物,包括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血红色的管虫、形状类似蒲公英的水螅、蠕虫及硫细菌(类似硝化细菌)等许多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是这里特殊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当前科学家利用该区域的某些生物研制耐热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海底黑烟囱”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等D.“海底黑烟囱”中的细菌若移到地面实验室富氧环境,其数量会呈“S”型增长12.(2020山东威海4月一模)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13.(2020山东日照3月实验班过程检测)日照市面向大海,境内河流纵横,众多的湿地为多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等,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人工湿地可以净化污水、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要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在改善无机环境基础上,应先增加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D.恢复湿地的最佳方法是减少人为维护活动,尽可能采用自然恢复的方法14.(2020山东烟台4月一模)下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乙和丙分别表示生态系统消费者、分解者和生产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双向传递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C.人工生态系统中CO2的消耗量与释放量关系往往不符合上图D.根据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在上升15.(2020山东淄博4月一模)下图表示某水生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甲~丁各代表一种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代表生产者,不一定是绿色植物B.丙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C.甲、乙、丁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D.图示捕食关系中,共有3条食物链,其最高营养级是第三营养级16.(2020山东烟台4月一模)人工养鱼是池塘生态系统的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下列关于该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元素能够在该池塘生态系统内反复循环利用B.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有多种来源途径C.若该池塘中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华,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D.该池塘中能量在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中传递效率均为10%~20%17.(2020山东潍坊6月三模)下图表示—个人工鱼塘的食物网。以下据图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浮游植物固定太阳能的总量B.图中的生物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群落C.提高光能利用率和适度增加饲料投喂量,都可以提高鱼塘的产量D.该鱼塘中消费者所含能量的总量可能多于生产者18.(2020山东泰安6月三模)图甲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图乙是对紫仓鼠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迁走,则植物的多样性不发生变化B.图甲中,猫头鹰和兔虽为捕食关系,但二者却在草原上长期共存,不断发展,这种现象属于共同进化C.图乙中,t1时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D.若在图乙t1时,该生态系统中紫仓鼠的数量是75只/hm2,则该生态系统中紫仓鼠的环境容纳量是75只/hm219.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__。(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20.(2019江苏卷·26)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2)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_____。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3)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结构。(4)下列属于该区域东亚飞蝗种群基本特征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①空间分布 ②迁入率 ③互利共生 ④物种丰富度 ⑤种群密度(5)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_________(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____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21.(2017年海南卷,28)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问题:(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2)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一样,通过迁徙在不同的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然而食草动物所处的草原生态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3)草→蚱蜢→青蛙→蛇→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有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2.(2017年江苏卷,26)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__演替。 (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___。(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_______________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_______________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4)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_______________。 (5)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有_______________。若蛙类与猛禽之间还存在1个营养级,请写出该营养级中2类不同纲的生物:_______________。 23.(2016新课标Ⅲ卷.31)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 。 24.(2016四川卷.9)(11)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蔬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蔬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1)调查豌豆群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施用蔬果剂后,预测豌豆芽的种群数量将呈 型增长。(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 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 ,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3)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 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 ,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 25.(2020山东一模)白纹伊蚊分布广泛,可传播登革病毒,雌蚊吸血,雄蚊不吸血而吸植物汁液。某科研团队培育了携带新型共生菌的白纹伊蚊,其中的雄蚊与野生雌蚊交配,产生的受精卵不能发育。该团队在试点小岛上大量释放携带新型共生菌的雄蚊,降低了野生白纹伊蚊的种群数量。该实验探索出的防治白纹伊蚊的新途径,有助于控制登革病毒的传播。(1)研究人员释放雄蚊后连续监测白纹伊蚊种群数量的变化,以检验实验效果。该实验选择封闭性较好的小岛而不是更开放的环境作为试点,从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直接因素考虑,其原因是 。 (2)有人担忧降低白纹伊蚊数量后,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而多年的实验结果表明该举措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较小,这主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其基础为 调节。 (3)雄蚊可通过感知雌蚊扇动翅膀发出的声波来辨别雌蚊的方位,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请据此原理设计一个降低白纹伊蚊种群数量的方案: 。 26.(2020山东德州4月一模)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进行了调查,并绘制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物质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流动。据图分析,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括 。 (2)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作物通过过程① 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固定在农作物体内。土壤碳库中的有机物由分解者通过过程② 转变成无机物重新被植物利用。 (3)碳元素在大气碳库、植物碳库和土壤碳库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人类活动 (填“加速”或“减缓”)了碳循环的进程。 (4)有同学认为生态系统物质是循环利用的,无须不断向农田中施加肥料。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 ,请给出你的理由: 项目理论基础意义实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循环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无废弃物农业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三农”防护林建设中的单纯林问题,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问题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太湖富营养化问题整体性原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改变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桑基鱼塘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珊瑚礁藻类和珊瑚虫的关系实例问题原理对策案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能较多地产出,以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建立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窦店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生态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因地制宜的原理运用多种原理,应用多种措施综合治理甘肃陇南地区“九子登科”模式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土地荒漠化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等“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湿地缩小和破坏控制污染、退田还湖江西鄱阳湖的生态恢复工程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修复土地、恢复植被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城市生态工程环境污染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等城市绿化、污水净化、废弃物处理、合理布局等污水及垃圾处理、城市绿化项目区别联系来源途径特点范围能量流动太阳能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食物链各营养级生物间共同把生态系统各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反复利用,循环流动、全球性生物圈共同把生态系统各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信息传递生物与生物或生物与无机环境多种途径发生生理或行为的变化(单向或双向)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把生态系统各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项目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本质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遭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因素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弱,恢复力稳定性越高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为负反馈调节关系都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二者通常成相反的关系主题 每层次相关的内容 基因 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 物种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的多样性,由物种的多样性组成。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动物种类 摄取量(I)同化量(A)呼吸量(R)生产量(P)收割蚁(植食)34.5031.0030.90.10小蜘蛛(肉食)12.6011.9010.001.90盐沼蝗(植食)3.711.370.860.51黄鼠(植食)5.603.803.690.11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3.5612.8010.300.48226.50物种分组第七天第14天第21天蝉大眼蝽对照组 0.20 0.620.67处理组0.200.100.13豌豆蚜对照组2.004.002.90处理组2.008.7022.90鳞翅目幼虫对照组1.001.310.82处理组1.132.192.0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5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备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文件包含专题05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解析版doc、专题05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2 种群和群落-备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文件包含专题12种群和群落-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解析版doc、专题12种群和群落-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7 基因工程-备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