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2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2(原卷版)(沪粤版).doc
    • 解析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2(解析版)(沪粤版).doc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2(原卷版)(沪粤版)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2(原卷版)(沪粤版)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2(原卷版)(沪粤版)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2(解析版)(沪粤版)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2(解析版)(沪粤版)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2(解析版)(沪粤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2

    展开

    这是一份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2,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2解析版沪粤版doc、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2原卷版沪粤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沪粤版物理(解析版)(考试时间:8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A.人推墙时,人对墙施加了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同时会对人施加力的作用.不合题意;B.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不仅包括物体的速度大小的变化,也包括运动方向的改变,故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不合题意;C.人对沙发一个作用力,沙发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不合题意;D.是否发生力的作用与物体是否接触无关,如磁铁吸引铁钉,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王明同学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王明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A.三要素完全相同    B.方向相同     C.作用点相同     D.大小相同【答案】D【解析】王明同学用力提一桶水时,手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水桶给手一个直向下的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水桶和手上,所以力的三要素中,只有大小是相同的,方向和作用点是不同的故选D3.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  )。A.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B.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C.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D.被细线拉住的氢气球【答案】C【解析】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受重力和桌面支持力的作用,故A正确;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受到重力和线的拉力的作用,故B正确;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斜面对它的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及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滑的力F是重力的分力,该力不存在,故C错误;被细线拉住的氢气球受重力、细线的拉力、浮力三个力的作用,故D正确,故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4.下列结果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A.撑竿跳高运动员跳起并跃过横杆B.手中的石块释放后自由下落C.玩具手枪用弹簧将子弹射出去D.蹦极运动中落到低处的人被绳拉起【答案】B【解析】因为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而ACD均是由于弹力产生的效果,而B是由于重力产生的。故选B。5.细线OA下端悬挂一个小球,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若将底座右端向上倾斜一个角度θ,如图乙所示,则小球静止时所指的方向是  )。A.OB     B.OC      C.OD      D.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若将底座右端向上倾斜一个角度θ,重力的方向不会改变,始终是竖直向下的,小球静止时所指的方向沿着重力的方向,则小球静止时所指的方向是OC故B正确6.如图所示,两匹马各用5000N的力沿完全相反的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A.2500N    B.5000N     C.0       D.1000N【答案】B【解析】弹簧测力计两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5000N的拉力,两个拉力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所以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以弹簧测力计挂钩一端所受的拉力(5000N)为准,所以,其示数是5000N,故B正确。故选B。7.水平面上用一个拉力拉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时所有的力都消失了,则木块接下来会怎么运动  )。A.马上停下B.慢慢停下来C.做匀速直线运动D.会越来越快【答案】C【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当物体不受力时,物体将会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当所有的力都消失时,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C8.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C.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D.静止在地面上的歼-20战机,受平衡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A、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B、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加上科学的推理得出的,无法通过实验验证,故B错误;C、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静止和运动的物体都有惯性,故C错误;D、静止在地面上的歼-20战机,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D正确。9.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牛顿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B.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C.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还能继续向前行驶D.地球上物体有惯性,到了太空没有惯性【答案】C【解析】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A错误;B.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同样有惯性,B错误;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能继续向前行驶,C正确;D.惯性的大小仅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与所处的位置无关,地球上物体有惯性,到了太空一样有惯性,D错误。10.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8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则:(  A.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NB.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NC.物体速度逐渐不变,受到的摩擦力等于8ND.物体立即停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答案】B【解析】由于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和摩擦力;即这两个力的大小相同,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拉力为2N,因此摩擦力等于2N;当绳子断开后,拉力消失,平衡状态被打破,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小车慢慢停下来,但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摩擦力仍等于2N,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11.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只受竖直方向上的一对平衡力作用,则该物体( A.一定静止B.一定沿某一个力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C.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沿任意方向以任意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一定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解析】因为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只受竖直方向上的一对平衡力作用,所以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而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在水平方向上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A、B、D都是错误的,C是正确的故选C12.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2~4秒物体所受合力为3N【答案】B【解析】A.由v-t图象可知,0~2s,物体没有推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错误;B.由v-t图象可知,在4~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故B正确;C.由F-t图象可知,在4~6s的推力F=2N,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滑动摩擦力f=F=2N,由v-t图象可知,物体在2~4s做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因为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则在2~4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是2N,故C错误;D.由图可知2~4s的推力为3N,物体在2~4s的合力F=F2-f=3N-2N=1N,故D错误。13.人们应用不同的简单机械来辅助工作,正常使用下列简单机械时说法正确的是(  A.筷子可以省距离B.所有剪刀都一定省力C.定滑轮可以省力D.撬棒越短一定越省力【答案】A【解析】A.用筷子夹菜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一个费力杠杆,但费力能省距离,故A正确;B.剪铁皮用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理发用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所以,剪刀有省力的,也有费力的,故B错误;C.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不省力,故C错误;D.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省力的多少取决于动力臂的长短,撬棒越短动力臂越小,相对来说越费力,故D错误。故选A。14.天明在窗前做作业,看见小狗花花正在树下晒太阳,不一会小明再向窗外望去,发现花花已经趴在院墙下,天明笑着说 花花跑的真快,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花花    B.树下奔跑的小孩       C.院墙     D.空中飞着的小鸟【答案】C【解析】ABD参照物不能选择物体本身,奔跑的小孩和空中飞着的小鸟相对地面都是运动的,花花相对于地面也是运动的,所以不能判断出小狗跑的真快,故ABD不符合题意。C小狗花花从树下跑到院墙下,以院墙为参照物,小狗与院墙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说小狗跑的真快,故C符合题意。故选C。15.对以下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学校运动会100米冠军的速度大约是 B.正常洗澡水的温度大约C.人的正常脉搏是70次/s D.教室内的课桌高度约为【答案】D【解析】A.学校运动会100米冠军所用的时间在10s以上,所以速度小于10m/s,故A不符合题意;B.正常洗澡水的温度大约40,故B不符合题意;C.人的正常脉搏是70次/min,故C不符合题意;D.教室内的课桌高度约为人身高的一半,初中生的身高1.6m左右,所以课桌的高度约为0.8m左右,故D符合题意。故选D。16.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A.  B.C.    D.【答案】B【解析】A图中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 F1<G;B图中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F2>G;C图中使用的是定滑轮,不省力,所以F3 =G;D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省一半力,所以F4 =G;综上所述,用力最大的是B17.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细杆AB与轻杆BC用光滑铰链铰在B端,A、C两端也用光滑铰链铰于墙上,AB=BC,BC杆水平,AB杆与竖直方向成37°,此时AB杆与BC杆之间的作用力为F1.若将两杆的位置互换,AB杆与BC杆之间的作用力为F2,则F1:F2为(   A.3:5    B.5:3     C.4:5   D.5:4【答案】A【解析】如图,以A为支点,AD为动力臂,AD=AB×cos37°=0.8AB;AE为阻力臂,AE=AB×sin37°=0.3AB;杠杆AB平衡,F1×AD=G×AE,即:F1×0.8AB=G×0.3AB,F1G;如图,BAN=∠θ=37°,以A为支点,AN为动力臂,AN=AB×cos37°=0.8AB;AM为阻力臂,AM=AB;杠杆AB平衡,F2×AN=G×AM,即:F2×0.8AB=G×0.5AB,F2G;F1:F2G:G=3:5。18.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1=60N,G2=38N,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F作用下静止.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  )A.3N     B.6N      C.11N     D.22N【答案】B【解析】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分别为:n1=3,n2=2,滑轮的重力相等,设动滑轮的重力为G,不计绳重和摩擦力,则拉力分别为:F1(G1+G),F2(G2+G),由题知F1=F2,所以(G1+G)=(G2+G),即:(60N+G )=(38N+G),解答动滑轮的重力:G=6N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9.如图所示,小月用刻度尺测一物体的长度,物体的长度应为______cm 。小明去重庆欢乐谷游玩,坐过山车时,感觉天旋地转是以______为参照物。(选填地面过山车【答案】2.55cm~2.57cm过山车【解析】(1) 由图示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测量物体时从6刻度线开始,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55cm(由于每个人的估测不同,所以读数在 2.55cm~2.57cm之间都可以)。(2) 坐过山车地感觉天空和地面都在运动,则是以过山车为参照物的。20.滑板车是小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且人的两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时,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与_____是平衡力(选填人的重力车的重力人与车的总重力).【答案】相互运动状态人与车的总重力解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3)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1.小明家驾车去昆明探亲,经过某路段时,小明发现路旁一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交通标志牌是______(选填运动静止)的;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到达昆明最少需要的时间为______h。【答案】运动0.6【解析】(1)以汽车为参照物,交通标志牌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交通标志牌是运动的。(2) 交通标志牌100是限速的标志,速度不能超过100km/h,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昆明市,最少需要的时间t=0.6h22.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由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物体_____(选填不会)相撞,原因是:_________【答案】不会当小车突然停止时,两物体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在不受摩擦阻力的情况下,两物体不会相撞【解析】小车停止前,A、B物块和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并且两物块和小车具有共同的速度,当小车突然停止时,由于物块在光滑接触面上,因此两物块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大小不变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两个物体间的距离不变,一定不会相碰(2)当小车突然停止时,两物体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在不受摩擦阻力的情况下,两物体不会相撞。23.利用图甲中的撬棒撬石块时,撬林相当于_____(选填省力费力)杠杆:利用图乙中的滑轮组匀速提升900N的重物时,若忽略滑轮自重、绳重及摩擦,人对绳的最小拉力为_____N。【答案】省力300【解析】(1)用撬棒撬石头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2)由乙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n=3,拉力F=G=×900N=300N。24.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每件货物重100N,每次运送的量不定.图乙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象,则动滑轮重为_______N;当某次运送3件货物时,绳子的拉力F是_______N(不考虑绳重和摩擦)【答案】100200【解析】由乙图可知,当提升货物重G=100N时,η=50%,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解得动滑轮重:当运送3件货物时,货物的总重:由图甲可知n=2,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此时绳子的拉力为:25.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材质并不相同:蹬冰鞋的鞋底为橡胶制成, 而滑行鞋的鞋底为塑料制成,由此可以判断__________(选填橡胶塑料)材质的鞋底摩擦力较小;运动的冰壶最终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摩擦力改变了冰壶的__________(选填形状 运动状态)。【答案】塑料运动状态【解析】(1)根据题意知道,蹬冰鞋的鞋底为橡胶制成,其作用是防滑,所以要求摩擦力要大;而滑行鞋的鞋底为塑料制成,它的作用是便于在冰上滑行,所以要求摩擦力要小,鞋底为塑料制成。(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的冰壶最终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三、实验探究题(22分26.(10分)(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滑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选填转换法模型法控制变量法)。(2)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     。说明物体的运动     (填需要不需要)力来维持。(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     A.能用实验直接验证B.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C.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答案】(1)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控制变量法;(2)做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3)C。【解析】(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故选C。27.(12分)实验小组用长方体木块(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斜面、两个质量不同的钢球,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1)如图甲所示,把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_____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再把木块立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两次读数,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_____(选填有关无关);实验中被控制的变量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_____。(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去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观察木块被撞击的距离。该实验研究的是_____(选填钢球木块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比较图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越_____。 由此联想到高速公路限速牌上标明120100字样,_____(选填大客车小轿车 的限速应该是100km/h。【答案】匀速直线无关压力大小钢球越大大客车【解析】(1)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故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再把木块立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两次读数,可知测力计示数大小相同,即摩擦力大小相同,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实验中被控制的变量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2)由题意,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去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观察木块被撞击的距离,故该实验研究的是钢球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比较图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因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下滑到水平面时速度一定,质量越大,推动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物体的动能越大;因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克服摩擦力做功的越多,越不容易刹车,因大客车的质量更大,故限制的速度要越小,大客车的限速应该是100km/h。四、计算题(12分)28.(6分)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物体与动滑轮用绳子连接)匀速拉动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不同物体,物体的质量为100kg,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用80N的拉力F,10秒内把物体拉动的距离为2m.(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1)动滑轮重力(2)拉绳的速度【答案】(1)40N;(2)0.6m/s【解析】(1)在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时,由图知道,承重的绳子股数是:n=3,知道,动滑轮的重力是:(2)由知道,物体的速度是:所以,拉绳的速度是:29.(6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则:(1) 若某监测区间路程为30km,全程限速120km/h,在不会被判超速的情况下,车辆通过该区间至少需用时多少?(2) 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进入该监测区间起点,20min后,货车能否到达该监测区间终点? 【答案】(1)0.25h;(2) 货车能到达该监测区间终点【解析】(1)由 知道,全程限速120km/h,行驶速度最大时,车辆通过该区间的时间所需时间最少(2)20min=h,货车行驶的路程为s1 v1 t1 =100km/h×h=33.3km由于33.3km>30km,故能到达区间终点。答:(1)车辆通过该区间至少需用0.25h;(2)20min后,货车能到达该监测区间终点。 

    相关试卷

    物理02卷(沪粤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卷:

    这是一份物理02卷(沪粤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卷,文件包含物理02卷沪粤版八下-全解全析docx、物理02卷沪粤版八下-考试版A4docx、物理02卷沪粤版八下-参考答案docx、物理02卷沪粤版八下-答题卡docx、物理02卷沪粤版八下-考试版A3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3:

    这是一份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3,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3解析版沪粤版doc、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3原卷版沪粤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1:

    这是一份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1,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1解析版沪粤版doc、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1原卷版沪粤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