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单元测试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8745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单元测试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8745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单元测试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8745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单元测试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单元测试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word版含答案),共11页。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检测题一、单选题1.2020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之年,纪检监察机关也交出了扎实的答卷、1月至11月,全国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2.96万起,给予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党纪政务处分2.54万人,移送司法机关2383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②严格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③从严治党,厉行法治坚持依法治国④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监察机关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2.近几年,各地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全速推进,其中危旧房治理改造大大改善了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为此,国家和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绝对的平等B.说明我国的弱势群体都得到了平等的对待C.说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也是重要的平等理念D.危旧房治理改造违背了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的平等理念3.2020年3月20号开始,全省法院系统启动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城乡居民赔偿标准试点工作,各类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将不再区分受害人的户籍性质,城镇和农村居民采用相同的赔偿标准。实现城乡居民“同命同价”。此举有利于( )①守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②践行平等理念维护社会公平③尊重公民人格实现完全平等 ④守住法律底线保护公民自由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当你来到这个世上,众多的不公平就摆在你面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A.努力追求公平,斤斤计较,互不相让B.为了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可以不择手段C.学会接受,学会宽容,学会坦然处之D.只要不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可听之任之5.2020年2月20日,遵照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决定对孙小果执行死刑。孙小果案一波三折,从22年前的一审被判死刑,到今天被执行死刑,这说明了( )A.检察院依法行使审判权 B.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C.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D.检察院未独立行使司法权6.有位哲人说:“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公正的其他举动危害尤烈。因为这些不公正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平的判决会把水源破坏了。”这说明( )A.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法律B.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C.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性D.实施依法治国是一个长期任务7.法国思想家蒙田说:“ 皇帝和鞋匠的灵魂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这句话揭示了平等精神的要义,那就是( )A.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B.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区别的C.皇帝和鞋匠在地位上是平等的D.从古自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8.2020年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政策,即同步登记报名、同步招生录取、同步注册学籍。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表明( )A.教育质量得到飞速提升 B.公民政治权利得到保障C.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 D.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9.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以下实例符合这一价值理念的是( )①我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②允许特殊群体享有特权③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商家予以处罚④人民法院依法纠正冤假错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文义同学在上学路上遇到一外地寻亲的老奶奶,在告知其路径后,老奶奶仍然不知该怎么走,于是文义将老人送到目的地才去学校。班主任见他上学迟到了半小时,立即批评了他。文义觉得这不公平,心理委屈极了。此时,他应该( )①据理抗争以得到公平的对待②冷静下来,耐心向班主任解释原因③接受批评并深入反思,多从自身找原因④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换位思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016年1 月3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对城镇Z+X+X+K]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整合,实现城乡“二保合一”。这一做法体现了①我国已经实现了绝对公平 ②追求公平是全社会的共识 ③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④同时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条款( )A.鼓励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智为 B.有利于维护正义,匡正社会风气C.不适用于自我保护能力弱的未成年人 D.说明了违法行为无需承担责任13.漫画《感受不同》启示我们要( )A.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B.激励人们通过各种渠道增加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D.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之成果14.《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指出:“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由此可见公平( )①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 ②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③是评价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 ④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2015年前三季度,北京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4%,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收入连续七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你认为国家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大收人分配调节力度,努力促进社会公平②坚持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③引入城乡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④抑制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扶持农村居民收人增加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6.如果你遇到右图漫画中这种现象,你会( )①更加自觉地担当勇于尽职尽责 ②以坦然之心面对选择无奈接受③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大声说“不” ④采用合法手段,谋求最大限度公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申纪兰,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西沟乡,她是我国唯一连续担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巾帼英雄,她率先擎起“男女同工同酬”的旗帜,成为中国妇女解放的一块里程碑。申纪兰的做法( )A.彻底解决了男女不平等的问题B.只适合农村,不适合在城市推广C.体现了她为人类追求平等而进行的不懈努力D.体现了她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18.希望工程实施30年来,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95所。实施希望工程意义在于( )A.解决了所有贫困儿童失学的问题B.助力脱贫攻坚,服务青少年成长C.推动教育发展,建成了教育强国D.体现开放理念,实现公平和正义19.在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对法律意义上的平等的两层含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也有同学认为:“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不是存在矛盾呢?于是有了以下两种观点,请你辨析:同学甲: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学乙: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平等面前有失公平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高票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法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增“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专章,保护个人信息,防止沉迷网络,细化国家监护制度。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补齐了现有法律中的短板,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材料二 2020年12月22日,刑法修正案草案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低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再次调整低龄未成年人犯罪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材料三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由原来的57条变为68条。新法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法明确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则和机制,原则主要包括教育和保护相结合,预防为主、提前干预,分级预防、干预和矫治,机制主要包括政府组织下综合治理,专门学校、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等专门教育措施发挥独特作用,公检法司等机关和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充分发挥作用。(1)请你分析在继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道防线后,对未成年人保护又增加“网络保护”“政府保护”的原因是什么? (2)再次调整低龄未成年人犯罪规定有何积极意义?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条文(节选)进行解读。条文条文解读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①第三条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②第三十二条学校、幼儿园应当开展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珍惜粮食、文明饮食等宣传教育活动,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③ (4)联系实际,请你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2条合理化的建议。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21年1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该法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溜犬拴绳入法”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说:饲养犬是权利,拴绳入法碍自由。材料二 2021年4月1日,在“海空卫士”王伟壮烈牺牲20周年的日子,一名男子因在微信群聊中辱骂烈士王伟、侮辱烈士遗孀被依法刑事拘留。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从自由与法治关系的角度,对溜犬不拴绳的行为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二,谈谈案例给我们什么警示?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要求紧扣题意,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材料一 为期3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胜利,实现了预期目标。自2018年开展专项斗争以来,黑恶势力得到有效铲除。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3644个,涉恶犯罪集团1167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3.7万人,境外目标逃犯到案率达88.7%,43144名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人员投案自首。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20年下半年全国群众安全感为98.4%,有95.7%的群众对专项斗争成效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对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印象深刻的工作中,有84.1%的群众选择了“打伞破网”,位居首位。材料三 2021年3月22日下午,正在休假的武警战士杜彦海在包头一商场购物完准备离开。突然,一男子从他身后冲撞而过,“站住!别跑!把包还我!”随后一女子边哭边喊向男子逃跑方向追赶而去……接下来,杜彦海追击、飞扑、锁喉、摔倒、制服,仅用5秒就制服了该小偷。杜彦海帅气的5秒擒作,也引起众多网友的点赞。第二天,该女子向杜彦海送上锦旗和感谢信「在我快绝望的时候,杜彦海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抓住歹徒,真挚地感谢他,致敬女子在感谢信中写道。杜彦海表示“这是一个人民子弟兵应该做的事情”。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二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我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何重要意义? (3)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守护正义?(从个人、司法角度谈)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的感人故事。众人致敬英雄之际,"网络大V"罗某却在微博上发表对志愿军烈士的羞辱性内容,将匍匐在地上最后被冻成"冰雕"壮烈牺牲的"冰雕连"的志愿军戏谑地称为"沙雕连"。经群众举报,当地公安机关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将罗某刑事拘留,人民检察院进行立案调查。英烈不容诋毁,法律不容挑衅,正义不会缺席!(1)材料中罗某未履行的基本义务是什么? (2)请从"权利与义务"、"自由与法治"任选一个角度,分析罗某为什么要受到法律制裁。 (3)从群众举报到国家机关依法处置,这样做对"守护社会正义"有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1.A2.C3.A4.C5.C6.C7.A8.C9.C10.D11.B12.B13.D14.D15.A16.D17.C18.B19.甲同学观点正确。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是平等在法律意义上应有的意义,但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其中包含着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平等地受法律保护,如果违法或犯罪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乙同学观点错误。①“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指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它与“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平等的完整含义,缺少任意一层含义就会对平等的理解存在片面性。②公平即公允,通常是指人们基于一定的标准或规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恰恰照顾了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和机会公平。20.(1)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进步的应有之义。(2)①有利于未成年人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章守法,依法自律,远离违法犯罪;②有利于树立法治权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③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④有利于让法不可违观念深入人心,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等等。(3)①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以规范和调整;或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③我们要传承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树立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保护环境。(4)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21.(1)此观点错误,法治和自由相互联系,法治标定了自由的边界,又是自由的保障,如果不依法规范养犬行为,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最终可能失去自由的权利。(2)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时,不得侵害其他公民合法的权利;②诋毁英烈的违法行为,侵犯英雄的名誉权,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我们应该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法律禁止的事情坚决不做。22.(1)①表明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就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②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有利于确保权力不被滥用,有利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保证公权力行使的纯洁性。(2)有利于铲除黑恶势力,减少严重暴力犯罪,改善社会治安;有利于彰显法治权威,改善社会风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①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②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3.(1)遵守宪法法律。(2)权利与义务角度: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也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罗某享有言论自由的政治权利,但行使权利有界限;④罗某违反法定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自由与法治角度: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或: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③罗某行使言论自由时,侵犯了志愿军烈士的人格尊严,应受到法律制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①个人守护正义;群众举报是有正义感的表现。②司法维护正义。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要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维护公平正义。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