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661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661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661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8分)
抱qiàn( ) 咀jué( ) 坚rèn( ) kē( )捐杂税
憎( )恶 污秽( ) 愧怍( ) 鲜( )为人知
2、根据要求填写作家作品或古诗文名句。(10分)
(1) , 。 , 。(韩愈《晚春》)
(2)独坐幽篁里, 。( 《竹里馆》)
(3)脱我战时袍, 。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
(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写诗人听到惜别的曲调,被勾起乡思之情,并由己及人的句子是: , 。
3、阅读语段,回答问题。(4分)
“风雨阴晴君莫问,有书便是艳阳天。”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拥有恒久魅力并令人( )其间,读书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坚持不辍的阅读,让我们可以寻觅到温暖的阳光地带。在那里,我们可以采撷到五彩缤纷的花朵,领略到生命的高洁与伟岸。一册在手,书里的风景、书外的故事、阅读的心境都深刻交融在一起,构成( )的体验。有书相陪,我们的生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更为宽广。
(1)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沉醉 沉迷 特殊 独特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3分)
A、《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文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B、《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随中国人民志愿军采访后写的一篇小说。一经发表,引起强烈反响。“最可爱的人”这个亲切而充满敬意的称呼,也由此广为传颂。
C、鲁迅先生所著《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阿长与》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这部作品。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后被收录在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文中的“可汗”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二、阅读(5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17分)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领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的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注释:①吕文穆公: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文穆是他的谥号。
②孝卫公:唐初功臣李靖,曾封为卫国公。
5、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有 一 朝 士 家 藏 古 镜 自 言 能 照 二 百 里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徐以杓酌油 (2)笑而遣之
(3)尤所眷遇 (4)昔贤之所难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①陈康肃公善射 ②择其善者面从之
B、 ①但手熟尔 ②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 ①不为物累 ②为人谋而不忠
D、 ①欧因公弟献以求知 ②以我酌油知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2)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9、【甲】文的陈康肃公是个 、 的人,【乙】文中的吕蒙正有着 、 的品性。(4分)
(二)阅读古诗,完成10-11题(4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0、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
1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2分)
(三)阅读名著选段,完成12-15题。(10分)
可以投靠的,可依靠的,人,在他心中,只有两个。打算努力自强,他得去找这两个——小福子与A。A是“圣人”,必能原谅他,帮助他,给他出个好主意。顺着A的主意去做事,而后再有小福子的帮助;他打外,她打内,必能成功,必能成功,这是无可疑的!
谁知道A回来没有呢?不要紧,明天到北长街去打听;那里打听不着,他会上左宅去问。只要找着人,什么便都好办了。好吧,今天先去拉一晚上,明天去找A;找到了他,再去看小福子。告诉她这个好消息:祥子并没混好,可是决定往好里混,咱们一同齐心努力的往前奔吧!
这样计划好,他的眼亮得像个老鹰的眼,发着光向四外扫射,看见个座儿,他飞也似跑过去。还没讲好价钱便脱了大棉袄。跑起来,腿确是不似先前了,可是一股热气支撑看全身,他拼了命!祥子到底是祥子,祥子拼命跑,还是没有别人的份儿,见一辆,他开一辆,好像发了红。汗痛快的往外流,跑完一趟,他觉得身上轻了许多,腿又有了那种弹力,还想再跑,像名马没有跑足,立定之后还踢腾着蹄儿那样。他一直跑到夜里一点才收车,回到厂中,除了车份,他还落下九毛多钱。
一觉,他睡到了天亮;翻了个身,再睁开眼,太阳已上来老高。疲乏后的安息是最甜美的享受,起来伸了个懒腰,骨节都轻脆的响,胃中像完全空了,极想吃点什么。
吃了点东西,他笑着告诉厂主:“歇一天,有事。”心中计算好:歇一天,把事情都办好,明天开始新的生活。
12、以上选段选自《 》,作者是 .(2分)
13、选文中的A是谁?A给祥子出了什么主意?(3分)
14、祥子后来有没有过上想要开始的“新的生活”?为什么?(2分)
15、作者在作品中写到:“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祥子最终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请你联系整部作品,举出使祥子“变成了走善”,但“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的两个具体实例(3分)
(四)阅读《阿长与》选段,完成16-18题。(7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四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地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看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16、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并说说从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个怎样的人?(2分)
17、“我”为什么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2分)
18、作者把“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山海经》,说成是自己“最为心爱的宝书”,你怎样理解?(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4分)
十里堡的黄昏
迟子建
①十里堡是都市里的乡村。
②黄昏降临时,印染厂门前那条本不清澈的河流便被夕阳的余晖给涂抹得一片灿然。这时,简朴陈旧的桥两侧就已经被郊区的菜农给占据了。这些菜农面若枣色,穿布衣,有的妇女在冬季时还包着土里土气的头巾,他们提秤的手和他们的吆喝声一样粗糙。有时他们还赶着马车或驴车来,车上载着水灵灵的蔬菜。他们有板有眼地走在黄昏里,没有比这种情景更感人的了。听完了这种来自乡间的声音,你沿着十里堡那条庸碌、闭塞的长街再走上一刻吧。卖白鲢鱼的人将期望的目光投在你身上,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胡同口的矮板凳上沐浴夕阳。如果你走路稍不留神,会被四处支起的小摊撞着。卖驴打滚的人戴着鲜亮的白帽子;卖煎饼果子的摊前总是那么热气腾腾;炸饼在油锅里发出知了一般的叫声;卖各种腌菜的老婆婆,将那一盆盆五颜六色的腌菜陈列在玻璃柜里,玻璃锃亮锃亮的,里面的每样腌菜都是老婆婆的一个通话。走在这样的街上,你会感觉到生活的气息阵阵拂来,给人的精神以一种慰藉。
③秋天尽了,苍白混沌的冬天来了。十里堡桥下的流水在傍晚时常常升腾起一团团乳白色的雾气。站在桥头买菜的农人如临仙境,但他们绝不会因雾气的影响而缺斤短两,他们在浓雾中拼命睁大眼睛去看秤星,他们的布底棉鞋踩着坚实的路面,远来的马蹄声越发响亮了。那时我们会更加怀念春季在桥头卖鲜红草莓和樱桃的小姑娘,怀念秋季挑着沙果担子的健壮汉子。他们不是京城人,他们居住在农村,种菜,种粮,也种花。农人们在城市的边缘生活着,他们不时给京城挟来新鲜的田野气息,送来最不可缺少的生命养料,送来稻谷、玉米、水果、蔬菜,也送来朴实、忠厚与善良。因为有了他们,京城就像被一股活水围绕着,富庶美丽,生生不息。
④我忘不了离开北京的那年冬天,那是圣诞节前夕的低沉的黄昏,还是在十里堡那条幽僻的长街上,我拿着一沓刚买到的散发着廉价香水气味和美丽谎言的贺卡往回走,忽然在桥头遇见一个卖竹编小摆设的乡下人。他年纪很大了,穿一件黑棉袄,目光有些迟钝,身前的篮子里放着形形色色的竹编:黑嘴巴短尾巴的狗,胖乎乎的小鸡,姿态娴雅的鸭子,有些鲜红眼珠的小兔子。我问他每件卖多少钱,他说一元。他并不看着我说话,我蓦然察觉这是个盲人。我问他这些小动物是不是他编的,他点点头。我突然觉得羞愧难当,我花许多前买来的一堆印刷精美却难掩矫情的贺卡,而对这些充满自然气息的竹编却熟视无睹。是城市要消灭一个有着故乡 的人的心中那最后一缕乡愁吗?那一刻我的眼睛发潮了。
⑤天台的参天古木、颐和园的亭台楼阁、王府井的繁华街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回忆。能让我想起北京的,总是东郊那个叫十里堡的地方,那个我生活了三年的地方,我忘不了那儿的黄昏。
(选自《我的世界下雪了》,有删改)
19、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忘不了十里堡的黄昏的原因。(3分)
20、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1、品析语言。(6分)
(1)黄昏降临时,印染厂门前那条本不清激的河流便被夕阳的余晖给涂抹得一片灿然。(从描写的角度)
(2)因为有了他们,京城就像被一股活水围绕着,富庶美丽,生生不息。(从修辞的角度)
22、试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的作用。(2分)
三、作文(63分)
23、题目:成长的滋味(63分,含书写分3分)
作为青春少年的你,正在一天一天地成长着,当然也会品偿到成长中的不同滋味,也许有错安、有痛苦、有幸福、有忧伤、有欢欣、有烦恼……
成长的过程中,你一定有着独特的感受,请以“成长的滋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同步练习】七年级初一下学期模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十 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读,说明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古诗文默写, 名著填空,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