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一中学中考化学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2022年合肥市第四十一中学中考化学模拟题
温馨提示:
1、化学试卷共17小题,总分40分。化学与物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卡内。
1、北京冬奥运会被称无与伦比奥运盛会,下列行为中主要是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墩墩欢迎大家 B.冬奥运圣火在燃烧 C.滑冰赛场上比赛 D.自由式滑雪技巧
2、我国承诺:力争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沼气中含大量甲烷,可作燃料 B.煤完全燃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加剧温室效应 D.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减少空气污染
3、化学在保障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蔬菜中只含维生素和水分 B.霉变大米淘洗干净不影响食用
C.动物肝脏可为人体补充铁、锌等常量元素 D.新装修的房间内有甲醛,应先通风再入住
4、规范操作是安全进行化学实验的保障。下列关于量筒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量取液体 B.量筒读数 C.量取气体体积 D.制取氧气
5、李兰娟院士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下列有关达芦那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宏观上看:达芦那韦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每个达芦那韦分子由75个原子构成
C.从变化上看:达芦那韦发生反应只能生成碳、氢的化合物
D.从质量上看:达芦那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2022年1月26日,我国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该火箭采
用C2H8N2 (偏二甲肼)推荐剂。如图为N2O4和C2H8N2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生成3种分子 B.戊的化学式为CO2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7、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压强增大,分子的体积变小
B.芝麻麻和绿豆混匀后体积小于——分子间存在间隔
C.走近花园,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装入塑料袋中密封,塑料袋快速鼓起——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8、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模型正确的是( )
A.元素分类 B.物质组成
C.水和氢气的转化模型 D.元素、原子、离子关系
9、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B.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C.可燃物的燃烧温度要达到其着火点,则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10、硝酸钾和熟石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格。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0C | 0 | 20 | 30 | 50 | 60 | 80 | 9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31.6 | 45.8 | 85.5 | 110 | 169 | 200 |
Ca(OH)2 | 0.185 | 0.165 | 0.153 | 0.138 | 0.116 | 0.094 | 0.085 |
A.两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都较大
B.200C时,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6%
C.900C时 将150g硝酸钾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降温至300C,析出100g固体
D.室温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恢复到室温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1、识别图像是学习化学的必备能力。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设计的是( )
①电解一段时间(忽略气体的溶解) ②分别向相同的CuSO4溶液(足量)中加入质 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
③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④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氢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B.实验时先装锌粒,再加稀硫酸
C.将锌粒换成石蕊溶液,石蕊溶液会变红
D.该实验中,装置中铜丝不可以换成铝丝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渡江战役在新中国的成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位于合肥市的渡江战役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渡江战役纪念馆面向浩瀚巢湖,环境优美。园区总规划用地22万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为胜利塔、总前委群像和纪念馆。胜利塔高达99米,整体建筑从空中俯瞰呈五角星形状。总前委群像为全铜铸制,再现了革命领导人的雄才大略与宏伟气度。纪念馆内展出文物956件,其中征集来的解放军渡江时使用的枪支、指南针、子弹袋、作战笔记本等文物静静地向世人讲述着渡江故事。
(1)总前委群像为全铜铸制,则铜单质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纪念馆内展出的部分抗战时的枪支表面出现锈迹,这是铁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证明生锈枪支中仍有铁,请设计实验证明 。
(3)生活中可用稀盐酸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若选择高锰酸钾药品制取O2,则B装置试管口放一团棉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试管口棉花始终没有燃烧,其原因
(3)图F装置用途有多种,若用F装置来干燥氧气,则F装置应盛装___ (填试剂的名称),氧气应从
(填“a”或“b”)端进入。
15、钛是一种很特别的金属,质地非常轻盈,却又干分坚韧和耐腐蚀,下面是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 的一种工艺流程:
(1)写出反应II化学方程式_ ,基本反应类型
(2)反应II在高温和稀有气体保护的条件下进行,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的原因是
反应II后进行的分离操作的名称为_ 。
(3)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1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木炭还原氧化铜的产物进行探究
(1)按图1装置完成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观察到现象: ,初步得出“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Cu和CO2”的结论。
(2)有同学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生成的气体产物不一定只有CO2,也可能含有CO。为了验证这种看法,按图2与图3装置进行实验。
①图2实验的作用是 ;
②图2与图3实验中,能说明生成的气体产物含有CO的现象是 。
(3)为了进一步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原理,采用数字化传感器改进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对不同质量比的CuO与C反应产生的气体进行数据采集(1ppm=0.0001%)。
③实验前必须检查图4装置气密性,操作方法: ;
④添加药品,加热前向三颈烧瓶和硬质短试管通入足量的氦气,目的是 ;
⑤分析图5,CO2浓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若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3分,总分不超过40分】
⑥分析图6,可得出反应物的质量比与产生的CO含量的关系是
(4)从环保角度对图1装置提出改进建议:
17、烧杯中盛有由 Na2CO3 和 Na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11.4g,向其中逐滴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计算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多少克?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卡内。
1、B 2、B 3、D 4、C 5、C 6、D 7、C 8、C 9、A 10、D
11、C 12、C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答案:(1)原子
(2)氧气和水;取待测物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溶液有无色变成浅绿色,证明含有铁。
(3)Fe2O3+6HCl=2FeCl3+3H2O
14、答案:(1)集气瓶
(2)2KMnO4K2MnO4+MnO2+O2↑ 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3)浓硫酸;a
15、答案:(1)Mg+TiCl4Ti+MgCl2;置换反应
(2)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防止金属被氧化;过滤。
(3)Mg、Cl2。
16、答案:(1)A处黑色固体变红色,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①验证高温条件下空气的物质不能和氧化铜反应
②B2处黑色固体变红色
(3)③连接装置,微热试管,如果气球膨胀,说明装置不漏气
④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⑤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
⑥反应物的质量比(氧化铜和碳)越大,产生的CO含量越小
(4)在装置右边添加处理尾气装置。
17、解: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4.4g
x=10.6g
答: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一中学中考模拟题2021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一中学中考模拟题2021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共两部分,17小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5t,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