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新华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新华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石家庄新华区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正值春耕,三月的中国,最高民主政治殿堂---人民大会堂,数千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商国是,让人民的所思所盼融人国家发展顶层设计。下面与之相关的话题是①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②中美元首视频会晤③讨论就业、住房、医疗等民生问题④审议政府工作报告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江苏大学85岁退休教职工汤国良捐出10万元设立勤读书基金,并捐出167册珍藏的医学书籍。对于汤爷爷的举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行使了对自己合法财产的使用权B.具有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精神C.重视教育,具有爱岗敬业的情操D.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3.2022年1月22日,最高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其中包括赖小民受贿、贪污、重婚案,“10·18”特大跨境电信诈骗案,百香果女童被害案,“人脸识别”第一案等,这些案件的判决让人们拍手称快。这说明①法治是民主的基础②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③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④司法机关做到了公正司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3④4.借助互联网,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不断“飞”入乡村学校课堂;在村里的卫生室,就能看上县医院的好医生……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借助互联网的翅膀进村人户。以此为论据可以论证的观点有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②公民平等的权利得到保障③正义需要法律的维护④公平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民政部、中国残联等相关部门指导在全国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各地各部门共同支持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不断加大残疾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参保支持力度………一项项社会保障措施如一条条丝线,为残疾人织就幸福生活保障网。对此认识正确的有①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体现了我国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③正义的制度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④保障了残疾人的特权的实现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6.右图两幅图片所示内容具有的共同价值是A.提高劳动者素质B.完善基本经济制度C.促进国民经济发展D.提升我国教育水平2022年北京冬奥会乘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一个个精益求精的细节,汇聚成令世人赞叹的冬奥大手笔。回答7一8题。7.“冰丝带”里,碳排放趋近于零的“一块冰”;“雪游龙”上,打破国外混凝土喷射工艺垄断的“一个弯道”;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通过智慧管理实现气温分层;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将融化雪水回收存储用于再造雪……一个个细节,凝结着冬奥建设者的匠心。这些匠心凝结着①绿色发展的理念②科技创新的能力③政治文明的成果④共享发展的智慧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8.从全城一条路,到“一条高铁、多条干线”;从国家级贫困县,到脱贫摘帽推进乡村振兴;从大山里的小镇,到全球聚焦的滑雪胜地。崇礼今昔巨变,当地百姓发自内心“感谢冬奥会”。据此可知崇礼百姓感谢冬奥会的原因是①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②为当地培养了人才③使当地基本实现了现代化④提高了当地的国际影响力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9.2021年6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反外国制裁法草案进行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认为,制定反外国制裁法十分必要、重要、及时。下面属于正确描述制定反外国制裁法的必要性的有①我国需要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国家利益②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权利③这是反击霸权主义的必要举措④经济利益是国家的唯一核心利益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10.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达11.6万亿元,同比増长23.6%。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5万列,同比分别增长22%。我国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与相关各方一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从世界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现象顺应了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合作发展的时代主题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④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回答11一12题。11.阿克苏市王三街和兴隆街367对各民族商户结对认亲、携手并进;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拉依当村8个不同民族的村民你来我往、亲如一家;拜城县村医夏忠惠用一生报答当地各民族父老乡亲……多年来,新疆阿克苏大地上演着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故事。这些故事生动地体现了A.各族人民享受着平等的权利B.各族人民平等团结互助和谐C.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各族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12.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能看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景。下列属于这样的情景的有①在西藏,有些藏族百姓学会了一些汉族的生活习惯②在云南,汉族、哈尼族和傣族群众一起过泼水节③在新疆,维吾尔族人民保护、传承民族艺术木卡姆④在宁夏,回族群众炸油香招待汉族和满族的邻居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64分)13.阅读材料,简要回答。(18分)聚焦全国两会,“依法带娃”成为今年“两高”作报告中的热点话题。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对一些父母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怠于履行抚养监护义务、为孩子订“娃娃亲”等行为进行训诫,发出家庭教育令,让“依法带娃”成为家长必修课。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十三条规定,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这部法律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1)从划线内容看国家治理.你能得出什么认识?(4分)(2)推断“依法带娃”成为热点话题发挥的功能有哪些?(6分)(3)据以上材料,概括出保障正确家庭教育的途径有哪些?(8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使我国成世界上第三个登陆火星的国家;水稻、玉米、大豆等一批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农作物良种增产贡献率超过45%。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采用高科技环保微烟化熔火减少污染,利用智能造雪技术降低水资源消耗。(1)思考材料一中科技创新对国家的影响,谈谈科技创新备受重视的原因。(3分)材料二:北京冬奥会筹办过程中曾发生这样的故事:一条雪道改变施工计划,只为保护一棵无法移植的水榆花楸古树。施工负责人感慨,以前修路心中只有路;现在修路,心中得有山、有树、有草、有动物,还有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因。(2)哪些认识促使材料二中人们修路时的理念发生了变化?(6分)材料三: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志愿者的服装上,点缀着中国民间剪纸图案;运动员入场式上的引导牌造型,融合了雪花与中国结;演唱奥林匹克会歌的孩子们,身着虎头图業服饰、脚穿虎头鞋………丰富的中国元素借助冬奥舞台广泛传播。(3)材料三中的内容给我们中学生带来哪些启示?(3分)(4)综合思考上述材料中北京冬奥会的点点滴滴归纳一条我国现代化建设坚持的原则。(4分)15.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30分)材料二:《全国人大组织法修正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20年8月和12月两次会议审议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修正草案印发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组织部署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征求代表意见,并先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最后提交到第十三次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3)材料二中划线部分的两个环节是我国法律修订必须要经历的流程,请分别写出一条经历此流程的理论依据。(12分)材料三:2022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其中增加了一条内容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坚持政务公开,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依法、及时、准确公开政府信息,推进政务数据有序共享,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4)据材料三推断新增加的内容将会发挥什么作用?(12分)(5)综合思考上述材料内容,归纳我国是怎样推动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的?(6分) 参考答案:1-5:CBCAA 6-10:CADAA11-12:BC13.(1)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2)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规范父母的行为,让父母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稳定。 (3)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加强法治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相关制度;父母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等。 14.(1)科技创新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科技创新促进我国生产カ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条件;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 (3)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进行文化创新;增强开放意识,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4)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15.(3)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或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在我国,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享有立法权。 (4)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等。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等合法权利。 (5)不断完善法律保障民主;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民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外国语教育集团中考模拟道德与法治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实验学校中考模拟预测综合道德与法治试题 (二),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