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广东省东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练习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474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广东省东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练习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474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广东省东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练习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474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广东省东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练习题
展开
东莞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辐射能是自然界中各种物理变化过程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并且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下图为1993—2017年昆明市年太阳辐射量及多年平均逐月太阳辐射量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昆明市月太阳辐射量最大值出现在4月而非6月,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温 B. 太阳高度
C. 降水量 D. 植被
2. 对昆明市地面接收太阳辐射量影响因素最小的是( )
A. 工业总产值 B. 建城区面积
C. 人口规模 D. 教育水平
3. 推测2009—2017年,导致昆明市年太阳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快速城市化 B. 逆城市化
C. 气候趋暖湿 D. 气候趋干旱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相继提出“工业回城”计划。2020年南京对下辖玄武等五个区各下达上百亿元的工业产业指标,“十二五”以来,工业将重新回到南京主城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关于南京主城区实施“工业回城”计划的目的,表述不合理的是( )
A. 提高城市竞争力 B. 增加就业
C. 生态优势利用 D. 优化产业结构
5. 下列产业中,属于该计划优先鼓励回城的是( )
A. 航天卫星 B. 教育文化
C. 精密仪器 D. 服装加工
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3%,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无人机技术的成熟,无人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棉花生产中。操作人员通过地图缩放,添加区域边界点并设置参数后,系统将自动生成航线,实现无人机自主喷洒农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无人机规划航线喷洒农药主要用到的技术有( )
①数字地球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④全球定位导航系统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7. 关于无人机喷洒农药说法有误的是( )
A. 省水省药,避免污染 B. 节省人力,操作简单
C. 喷洒快速,提高效率 D. 自带风速,喷洒均匀
农村就业及其空间变迁研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江汉平原某县常住农户2007年和2017年不同就业方式农户占比及变化率,就业区域划分为县城城区、集镇镇区、农村、县外四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2017年该县农户不在农村的主要就业方式为( )
A. 纯农就业 B. 兼业就业
C. 非农就业 D. 待业状态
9. 下面关于该县农村农户就业方式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户主年龄越老,劳动力越倾向农村纯农就业
B. 家庭负担越重,劳动力越倾向兼业或非农就业
C. 所在镇工业水平越低,劳动力越倾向农村纯农就业
D. 距离镇中心越远,劳动力越倾向兼业或非农就业
10. 面对就业风险与不稳定,农户的就业方式容易转化为( )
A. 县外非农就业 B. 县城兼业就业
C. 集镇兼业就业 D. 农村纯农就业
“日柱”是太阳正上或正下方垂直延伸的光柱,是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由空中大量的平板状冰晶反射形成的光学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我国东北地区偶有出现“日柱”现象,推测其主要发生季节和持续时间为( )
A. 冬季持续时间短 B. 冬季持续时间长
C. 夏季持续时间短 D. 夏季持续时间长
12. 不利于“日柱”现象形成的高空大气条件是( )
A. 温度低 B. 相对湿度大
C. 风力大 D. 能见度高
北川河流域位于黄河上游祁连山生态保护区内,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人工造林。2019年,某研究小组在此区域间距3.7km、靠近坡顶且海拔基本一致但植被覆盖度不同的天然状态位置布置土壤水分监测点D1、D2,下图为D1、D2区域6—8月土壤剖面含水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有关D1、D2区域说法正确的( )
①D1区域植被覆盖率高②D1区域土壤含水率从上到下呈微弱增加趋势
③D2区域植被覆盖率高④D2区域土壤含水率从上到下呈微弱增加趋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 造成D1区域土壤在120—350cm深度出现干层主要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 B. 下渗量 C. 植被耗水 D. 降水量
侧积体是在河漫滩上形成的一系列坝脊与坝洼交互相间的地貌,下图为侧积体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形成侧积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凹岸侵蚀作用 B. 季节性洪水周期作用
C. 凸岸堆积作用 D. 地转偏向力作用
16. 关于图中侧积体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①坝脊形成于洪水期沉积②坝洼形成于洪水期侵蚀
③侧积阶段1形成最早④侧积阶段3形成最早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第Ⅱ卷
综合题(共52分。第17~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京都市圈包含1都3县,即东京都(核心城市)、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1960年东京都总人口为890.8万人,至2015年增长为1329.5万人。1960年东京都城镇化率已高达92%,而此时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6.9%、28.7%、70.0%。从1960年以来,东京都经历了郊区化(指居民向近邻三县扩散的一种城市形态)和“都心回归”。图1为1960-201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净迁入率变化图,图2为东京都市圈行政区划范围分布图。
(1)根据图文材料,简述东京都人口迁移变化的特点。
(2)分析东京都郊区化原因,并指出促成“都心回归”的措施。
(3)推测东京都市圈内人口分布变迁与产业空间重构的关系。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或海浪)对区域的侵蚀或沉积,主要与其速度相关。山东芝罘岛由坚硬基岩构成,海岸陡峭。在岛屿西端的砾石、砂砾、砂大小混杂分布的近岸平坦海床上,形成了典型的水下“近岸凹槽”地貌。受海水侵蚀与沉积影响,海床的表层物质不再混杂分布,离岸由近及远处,海底表层物质颗粒依次主要为砾石、砂砾、砂。图1为芝罘岛位置示意图,图2为芝罘岛西端近岸凹槽剖面示意图。
(1)描述海床上“近岸凹槽”形成过程。
(2)推测该地“近岸凹槽”形成的主要季节(冬季或夏季),并阐述理由。
(3)说明“近岸凹槽”处砾石、砂砾、砂分布区差异的形成原因。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以下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9. [地理——选修:海洋地理]
渤海大规模养殖扇贝、海参等冷水海产。下图为1988—2018年夏季(6—8月)渤海及北黄海部分海域的平均海表面温度分布图。
从风向、海水运动角度分析图中冷水区形成原因,并推测该冷水区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
20. [地理——选修:环境保护]
城市河道清淤后产生的底泥因其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含水率高而处理困难。传统的淤泥处理方法是填埋或深海抛置,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改进,采用胶凝材料固化处理淤泥的方法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化学药剂的固化处理,会使淤泥含水率低,固化产物可作为土木回填材料替代砂石和粘土,在筑堤或道路工程中使用。
与传统处理方法相比,简述淤泥固化处理技术的优势。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5页。
【广东卷】广东省东莞市虎门中学等七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 这是一份【广东卷】广东省东莞市虎门中学等七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文件包含广东省东莞市虎门中学等七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pdf、广东省东莞市虎门中学等七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word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word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共16小题,本卷共4小题,共52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