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春季学期九下-复习卷(三)-全六册文言文解释及内容理解练习题-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2022年春季学期九下-复习卷(三)-全六册文言文解释及内容理解答题卡.docx
    • 试卷
      2022年春季学期九下-复习卷(三)-全六册文言文解释及内容理解试卷.docx
    • 答案
      2022年春季学期九下-复习卷-全六册文言文解释及内容理解答案.docx
    2022年春季学期九下-复习卷(三)-全六册文言文解释及内容理解答题卡第1页
    2022年春季学期九下-复习卷(三)-全六册文言文解释及内容理解答题卡第2页
    2022年春季学期九下-复习卷(三)-全六册文言文解释及内容理解答题卡第3页
    2022年春季学期九下-复习卷(三)-全六册文言文解释及内容理解试卷第1页
    2022年春季学期九下-复习卷-全六册文言文解释及内容理解答案第1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春季学期九下-复习卷(三)-全六册文言文解释及内容理解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春季学期九下-复习卷(三)-全六册文言文解释及内容理解练习题-,文件包含2022年春季学期九下-复习卷三-全六册文言文解释及内容理解答题卡docx、2022年春季学期九下-复习卷三-全六册文言文解释及内容理解试卷docx、2022年春季学期九下-复习卷-全六册文言文解释及内容理解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春季学期九年级语文范围:全六册文言文词语解释及内容理解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第一部分   文言文词语解释 第一组1.根据课文,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5分)(1)成枯落(《伤仲永》)(2)故人不独其亲(《大道之行也》)(3)衔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4)故患有所不也(《鱼我所欲也》)(5)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曰(《唐雎不辱使命》)第二组1.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2)小信未孚,神弗也。(《曹刿论战》)(3)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4)不能其一处也。(《口技》)(5)醉翁之不在酒。(《醉翁亭记》)第三组1.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分)(1)肉食者,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2)之人春和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3)父其然也(《伤仲永》)(4)将军以枉驾之(《隆中对》)(5)寡助之至,亲戚之(《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第四组1.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分)(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故逐之(《曹刿论战》)        (2) 一狼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3) 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4) 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词中(《陈涉世家》(5) 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第五组1.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5分)(1)然后能自。 (《虽有佳肴》)              (2)虽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公输盘。(《公输》)                           (4)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5)无案牍之劳。(《陋室铭》)       第六组1.按照课文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分)(1)非为天时,亦人谋 (《隆中对》))(2)野芳而幽香。 (《醉翁亭记》)(3)力拉崩倒之声(《口技》)(4)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也。(《伤仲永》)(5)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第七组1.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语。(5分)(1)此人可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2)温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3)小惠未,民弗从也。(《曹刿论战》)(4)媵人持沃灌。(《送东阳马生序》)(5)吾妻之美我者,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第八组1.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1)教学相(《虽有佳肴》)(2)后遂无问者。 (《桃花源记》)(3)故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4)未复有能其奇者。(《答谢中书书》)(5)甚矣,汝之不 (《愚公移山》)第二部分   文言文内容理解 第一组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 1.下列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野芳而幽香      于畎亩之中      B. 有亭翼然于泉上  执策而C. 云而岩穴瞑      男有分,女有       D. 行者休        受任败军之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2醒能述以文者 3..下面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段介绍醉翁亭的方位、建亭者及命名者是为了引出“醉翁之意”,意在饮酒及欣赏山水之乐。B.作者认为山间“晦明变化”的朝暮之景略显单调,不及山间四时景色变化之美而“乐亦无穷”。C.对“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描绘,映衬了百姓安居乐业及太守政事繁忙的事实。D.文章最后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表达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 第二组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1~3题。(10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朝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窥镜自视,又弗如远甚          禽鸟知山林之乐,不知人之乐B.皆美于徐公                    属予作文记之C.闻寡人耳者,受上赏            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D.此所谓战胜朝廷                公与之乘,战长勺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2分)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分)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了直言不易的道理。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除弊,并且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C.邹忌对齐威王现身说法,主要为了铲除齐威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D.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比美与进谏写得详,进谏的效果写得略;详得具体生动,略得余味无穷。 第三组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10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必以          大义于天下            B.衣食所       能辨我是雄雌C.不能察        我之死,有子存焉        D.又何        力拉崩倒之声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望其旗靡,故逐之。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鲁庄公提出与齐军作战的条件之一是“衣食分人”“弗敢专”,但曹刿认为这是小信用,不能凭此去打仗。 B.曹刿的远谋表现在战前问“何以战”,战时能够抓住有利战机击溃齐军,战后能准确分析战争取胜的原因。C.庄公战前能与曹刿商讨,战时能“与之乘”,战后能“问其故”,可见庄公有虚心好问、从善如流的美德。D.齐军第一次击鼓,其士气正旺,曹刿按兵不动;齐军第三次击鼓,其士气已经完全消失,曹刿才下令进攻。 第四组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10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先生不知何人也   先帝以驱驰           B.置酒而招之   遇其叱咄C.箪瓢屡空,晏   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以为号焉  高祖之以成帝业2.将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    B.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 C.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  D.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第五组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10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家贫,无从书以观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也。  B.余得遍观群书                   罔不势象形C.愈恭,礼愈至                   秦王挠,长跪而谢之曰 D.盖余勤艰若此。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年幼时虽然家贫却勤奋好学,冬天砚墨冰冷坚硬,手指冻僵,但也没有放松抄书。B.成年后,因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与自己交往,作者不惜到百里外向道德声望高的前辈请教。C.作者外出拜师求学,不仅路途艰辛,环境恶劣,而且生活艰苦,粗茶淡饭一日也只有两顿。D.作者虽生活贫寒却丝毫不羡慕同学的衣着比自己华美,因为他总能从书中读到有趣的内容。 第六组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东西          醉翁之不在酒         B奇山         不宜C蝉则千转不      其林               D鸢飞戾天       吾妻之美我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在一百里的江上行船,山光水色纷至沓来,于是随小船飘荡在江流上,以观赏美景。B.江底的细石,历历在目;游动的鱼儿,清清楚楚,两者映衬展现出富春江的水清澈明净。C.泉水激石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嘤嘤的声音、蝉叫和猿啼,交织成嘈杂的山林交响乐。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直接抒发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之情。 第七组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小石潭记    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潭中鱼可百   先生不知何人也         B.其境过清        全石为底C.记之而去      重修岳阳楼              D.皆若游无所依     谷传响2.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交代同游人为序安排材料,景随境迁,条理清楚,结构紧凑。B. 潭底由一块块大石头构成,靠近岸边,水底的石头翻卷露出水面,千姿百态,岸边有古树翠蔓覆盖,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C. 文章动静结合地描写了小石潭中的游鱼,传神地写出了鱼的活泼灵动,同时又令读者对潭水的空明澄澈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D. 柳宗元游小石潭,观潭赏鱼,虽然得到了快乐,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他被贬官后内心那种孤凄悲凉之情依然无法排解。第八组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共10分)隆中对   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先主曰        太守             B.此用武        或置酒而招C.此人可     自是指物作诗立     D.信义著四海   出没鲸波万仞中2.把“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可见诸葛亮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天才的预见能力。B.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C.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必要性。D.文章层次清晰、结构谨严,围绕“隆中对”的“对”前、“对”中、“对”后依次写来,且详略 十分得当

    相关试卷

    文言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概括(原卷+答案解释)2024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 查漏补缺纠错(全国通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文言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概括(原卷+答案解释)2024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 查漏补缺纠错(全国通用)原卷版,共8页。

    文言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概括(原卷+答案解释)2024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 查漏补缺纠错(全国通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文言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概括(原卷+答案解释)2024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 查漏补缺纠错(全国通用)解析版,共1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测练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三、内容的理解(测试)(部编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测练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三、内容的理解(测试)(部编版)(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