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课堂检测
展开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一、单选题
1.青少年要想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 )
A.感受法律的尊严 B.树立法治意识
C.守法、用法、执法 D.懂得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唯一准绳
2.2021年4月9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后上海首次以高空抛物罪提起公诉的案件,当庭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於某某因犯高空抛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罚金人民币五千元。该案件的依法审判( )
①说明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说明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③说明生活需要法律
④警示我们要依法行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每个公民必须树立法律信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背诵法律条文②尊崇法律③遵守法律④捍卫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0年12月26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把最低刑责年龄下调至12岁。这表明( )
①年龄绝不是罪恶的保护伞,低龄不是“免罪金牌”
②未成年人要依法自律,防患于未然
③未成年人应增强法治观念,远离犯罪
④未成年人不再受法律特殊保护,违法也要担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一个“孙小果”,一群“保护伞”!2019年12月15日,涉孙小果案的19名公职人员和重要关系人职务犯罪一案宣判:从孙小果的生母(在昆明市某区公安分局刑侦队供职)、继父(昆明市某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到为他违规脱罪减刑的公安、法院、监狱公职人员,分别获得有期徒刑从两年到二十年不等。孙小果案启示我们( )
A.情与法是矛盾的,要守法就不能讲人情
B.人际关系很重要,要建好自己的关系网
C.公职人员守法律,法律权威靠他们维护
D.守法护法是责任,要厉行法治、依法办事
6.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话提示我们( )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
B.自尊自信,学会坚强
C.依法律己,依法做事
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
7.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对白。
甲:“哥们儿一起干!”——乙:“真刺激!”
甲:“哥们儿一起坐牢了!”—乙:“真后悔!”
这两位同学的故事警示我们( )
A.应该从小树立法治意识,遵守法律,防微杜渐
B.受人唆使,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C.不良行为都会发展成犯罪
D.只学习法律就行了,不用在心中铭刻法治精神
8.一位哲人曾说过:“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柱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一名言说明( )
A.全民守法的重要性 B.法律对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
C.重要的法律由国家制定 D.所有公民都能自觉接受法律
9.李先生在某网站购买了一款电子产品,支付了5950元下单购买。收货当天,使用时发现产品涉嫌虚假宣传,且商家不开发票。他以此为由要求退款退货被卖家拒绝。后他将该电商诉至法院,要求撤销买卖合同,获得法院支持。李先生的做法启示我们( )
A.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通过法治方式来解决 B.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法治中国的建设
C.文化水平高的人才有较强的尊法守法的意识 D.依靠政府部门帮助才能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10.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信仰
②法律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信仰保证实施
③要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④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校园欺凌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对他人实施的肢体、言语或精神上的伤害和攻击。近年来,我国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2016~2017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达43起。遏制校园欺凌现象的蔓延应做到( )
A.坚持以暴制暴、打击欺凌者的嚣张气焰
B.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健康,学会依法办事
C.严肃校纪校规,及时将欺凌者清理出校
D.加强家校合作,监视学生言行免生事端
12.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如果你遭遇校园欺凌,你会( )
A.沉着冷静,勇敢拼杀 B.寻求师长帮助,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C.忍气吞声,尽量逃避 D.寻求社会上的弟兄帮助摆平
13.2021年3月,深圳市普法办发布了《民法典小人书》、“普法总动员小游戏”以及《法治头条》栏目,让公众在休闲娱乐之余,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熏陶和法治教育。深圳市普法办这样做有利于青少年( )
A.运用法律解决一切问题 B.尊法守法,杜绝违法行为
C.参与执法,维护法律权威. D.学会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14.青岛市天风路旁一在建小区19号楼楼顶上,情绪激动的阮某因开发商欠其工程款,多次讨要无果后想要通过跳楼的方式让政府帮他要回工程款,经过民警两个半小时的耐心劝说,终于将阮某劝说下来。目前,阮某因扰乱公共秩序已被城阳警方行政拘留。这警示我们( )
A.法律对拖欠工程款的违法行为没有办法
B.我国法律往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C.应以合法方式表达自身合法诉求和愿望
D.不能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5.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下列案例中,能够体现法治这一要求的有( )
①刘某因为涉嫌在网上散布谣言而被公安机关逮捕
②刘晓利用自己的工资,购买演唱会的门票,请自己的4个舍友一起看演出
③某造纸厂因为排放污水严重超标,被环保部门依照相关法律处以巨额罚款
④王女士在得知自己购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获得了商家的相应赔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从公民角度看,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的是( )
A.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C.国家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 D.国家建立齐全的执法机关
17.“国无常强,也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 )
A.制定法律,认可法律 B.敬畏法律,回避法律
C.尊法守法,依法维权 D.惩恶扬善,严格执法
七年级学生小伟结交了一群社会上的“哥们儿”。从他们那里,小伟学会了吸烟、赌博,此后经常逃学、旷课。当“哥们儿”参与盗窃被公安机关通缉时,小伟将参与盗窃的“哥们儿”藏了起来。小伟认为这是为“哥们儿”着想,为这个小集体着想。回答下列小题。
18.小伟的行为( )
A.正确,他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B.错误,他并不珍惜和重视友情
C.正确,他坚持原则,明辨是非
D.错误,他维护的是小团体的不正当利益
19.小伟的“哥们儿”最终当啷入狱,而小伟也因为包庇行为受到了公安机关和学校的严肃处理。这启示我们青年学生要( )
①学会依法办事
②树立法治意识
③依法维护权益
④推进依法治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广州男子韩某驾车时不礼让正在过斑马线的学生队伍,还辱骂带队老师。因涉嫌寻衅滋事,韩某受到法律制裁。这( )
①启示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不做触碰道德底线的事,不做违法的事情
②表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③启示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
④表明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作用
A.①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21.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生活在法治的国家里,我们要做到( )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依法办事
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无视他人合法利益
③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④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情境探究题
22.斑马线上,汽车呼啸而过,行人在车流中战战兢兢地躲闪,艰难地穿过马路……如此惊险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某城市的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条例中规定机动车在经过人行横道时需礼让行人,违者将受到处罚。至此,“礼让行人”从最开始的文明倡导升格为地方法规条款。这一规定实施后,车辆在遇到行人时,主动减速、停车礼让行人,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车抢行”的混乱现象,交通变得井然有序,利于行人安全,社会更加和谐,市民和游客纷纷点赞。
(1)为什么将“机动车礼让行人”写入《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2)为了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请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给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并说明。
三、分析说明题
23.【治理校园欺凌 呵护学生成长】
材料
电影《少年的你》热播:近年来,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时有发生,其手段之残忍、性质之恶劣、危害之严重,令人震惊痛心,引发社会诸多担忧……
法律大修: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0年10月17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给孩子们一个更安全、更温馨的成长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
(1)未成年人的年龄界限是多少?
(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3)除了材料中提到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有关法律,你还知道哪些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
(4)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有哪些?
(5)为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学校和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1.B
2.A
3.C
4.A
5.D
6.C
7.A
8.A
9.A
10.D
11.B
12.B
13.D
14.C
15.C
16.B
17.C
18.D
19.A
20.A
21.B
22.(1)①通过立法的形式对良好习惯和道德规范加以确认和认可,有利于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平和法治素养;②保障行人安全,规范交通秩序;③提升城市文明,创建和谐社会。
(2)①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②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法治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养成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23.(1)未满18周岁
(2)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应有之义等。
(3)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4)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
(5)学校: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校园氛围,加强校园监管力度等。
个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与同学友好相处,发现欺凌现象及时向学校和老师报告,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等。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我们与法律同行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我们与法律同行一课一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随堂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