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2022年初中毕业生基础知识与能力质量监测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8页,包括三个部分,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
第一部分(1~5题 23 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7分)
(1)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2)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3)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
(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都避免不了最终灭亡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说》一文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刻画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倔强( )地反抗着命运。向黑暗深邃的土地探寻,理想的根基变得坚如磐石;与sì nüè( )的狂风 bó dòu( ),理想的追求变得刚韧坚定。如果你在物质上很拮据( )甚至一贫如洗( ),你有理想,你的精神( )不会空洞,你的思想就不会贫穷。
(1)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
①倔强( ) ②拮据( )
(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sì nüè( ) ②bó dòu( )
(3)给划线句子加上一组合适的关联词语。(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________的小胡同。
(2)代表们依次走向投票箱,庄严地行使宪法________他们的神圣权利。
(3)信心是一种坚强的内在力量,能帮助你________最艰难困苦的时期。
(4)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________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A.荒僻 给予 度过 去伪存真
B.荒凉 赋予 渡过 去伪存真
C.荒僻 赋予 度过 辨伪去妄
D.荒凉 给予 渡过 辨伪去妄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正确旳一项是(3分)( )
A.古代称谓有敬辞和谦辞的区别。谦辞如“拙见”“寒舍”“家君””等,敬辞如“令尊”“贵庚”“赐教”等。
B.中华诗文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青鸟”指信使,“瀚海”指大海,“干戈”指武器。
C.《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传史书,记录了从春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D.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弟子所著的《孟子》和《大学》《中庸》《礼记》并称为“四书”。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材料一: 立春,为廿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重大的拜神祭祖、祈岁纳福、驱邪禳灾、除旧布新、迎新春等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时段举行,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令。
材料二: 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5天为一候。“初候东风解冻;工候蛰虫振始,三侯鱼陟负冰。”由这三候的名称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立春的季节变化特征——告别了寒冷的冬天,然而冬天的寒冷却还未能一时消夫殆尽,它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慢慢消融,大地解冻才能使万物复苏,才能有万物生长的土壤。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材料二,请你判断苏轼这首诗描写的是立春三候中的哪一候?并结合材料二说出依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高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第二部分(6~20题 4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6-7题。(6分))
【甲】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6.下面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甲诗划线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B.甲文的三、四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描写了战争的惨烈。
C.乙词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即景抒情,借古讽今,整体情感沉郁悲怆。
D.“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写词人极目远眺,在设问中道出弦外之音,中原已非我所有。
7.试比较这两首诗词在表达爱国情感上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4分)
苑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日:“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①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③也,可以托死。吾殁④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⑤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⑥,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
(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有删改)
【注】①克:?或限定。②审:确定。③烈士:有气节的人。④殁:没,引申为死。⑤素:白色的绢。⑥瘗:坟墓。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看重号的词语。(4分)
①式谓元伯曰 谓:________
②二人并告归乡里 并:________
③妻从其言 从:________
④怆然感之 怆然:________
9.下列句子?着重号词语意义和用法和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尽欢而别 乃记之而去(《小石谭记》)
B.二年之别 何陋之有(《陋室铭》)
C.可以托死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D.身自送丧于临湘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请设馔以候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范式的信义表现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2-14题。(8分)
为什么一口锅的大小属于国家机密
①著名的“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这两件青铜器都是商代的。它们在青铜器中非常有代表性,司母戊鼎最大,四羊方尊最为精美。司母戊鼎高一米三,长一米一,宽近一米。你现在可以大致比画一下,司母戊鼎比单人书桌还要大很多。
②“鼎”这个东西,原本是一种锅,上面的大肚子用来装食物,下面竖着几条腿是为了在锅下放柴火加热。我们今天去饭馆里点个锅仔吃,那种锅仔下面带有支架的酒精锅,构造就很像鼎。总之,古人花费了大量的成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技术困难,造了那么一口大锅,总不会是为了做饭省事吧?
③当然不是,司母戊鼎并不是炊具,而是“礼器”。所谓“礼器”,就是在举行祭祀仪式时使用的专业用具。
④司母戊鼎是商代进行宗教仪式时用的礼器。古今中外的宗教,都有给神灵献祭食物的习惯。献祭食物需要炊具,久而久之,原本是炊具的鼎就变成了仪式的一部分。司母戊鼎就是专门为祭祀制作的,已经没有烹饪的功能了。
⑤中国古人把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制作成本很高的“礼器”上。
⑥世界上的几大文明古国都很看重宗教祭祀。统治者以神灵的名义告诉大众:只要听从统治者的命令,服从社会规范,就可以获得神灵的保佑,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假如大众相信这番话,那么统治者就可以省掉大量的管理人员,统治效率就大大提高了。这就是为什么商代的统治者要不惜血本铸造司母戊鼎。
⑦统治者们的宗教仪式规模越庞大、用具越精美,它对大众产生的精神影响就越强。相应的,能省下的管理费用就越高。所以铸造不能吃也不能喝的青铜鼎看上去是在浪费钱,其实是在给统治者省钱。
⑧大型的鼎耗资巨大,只有国家才有能力铸造,久而久之,大鼎本身就成了王权的象征。在周朝,鼎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周王室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九鼎,代表天下九州。其他诸侯、大夫按照相应的级别,只能用七鼎、五鼎、三鼎等。直到今天,“九鼎”这个词还用来指代王权。
⑨鼎是国之重器,我们再多说两句。如果你看到周代的鼎,会发现它和商代的司母戊鼎有明显的区别。商代的鼎造型非常硬朗,多用直角。上面的花纹都是一些张牙舞爪的怪兽,露出狰狞的面目。周代的鼎不同,改直角为圆角,鼎口是圆的,肚子也是圆形的。上面的装饰很少再有狰狞的怪兽,而代之以柔和的曲线。
⑩简单地说,周代的鼎,造型少了很多戾气,更偏向圆润儒雅。
⑪表面上看,这只是审美上的变化,实际上,这更是国体的变化。
⑫前面说过,鼎其实是王室用精神手段管理臣子和国民的工具。商鼎上刻满了狰狞的怪兽,这个思路和原始部落用怪兽的形象装饰盾牌、面具如出一辙——用恐怖的形象恐吓对手。这是控制臣民最直接的思路。
⑬商王朝用这招没什么问题,但是到了周朝就不能用了。周王室把天下分封给了自己的亲戚,对自己的亲戚怎么能用恐吓来管理呢?在我们今天的家庭里,亲戚们一同生活,互相帮助,靠的当然不是暴力和恐吓,而是血缘和感情。周王室也是一样,希望靠王室的血缘和感情来维系统治。
⑭但是,光靠血缘和感情还是有缺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周王朝逐渐发展出了一套先进的制度,叫作“礼制”。 “礼制”,简单地说就是一套人和人之间相处的规矩。“礼制”的本质,是通过道德的手段来指定一种秩序,这是一种比暴力更高效的统治手段。
⑮鼎作为“礼器”,看似毫无用处,却能成为“国之重器”,原因也在于此。以鼎为最高代表的礼制,是西周统治中国的一大法宝。
12.仔细阅读文段,试比较商朝加周朝在管理臣民方式上的区别?(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全文内容来说明鼎为什么能成为“国之重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介绍“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两件青铜器的目的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鼎,同时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古人制作成本很高的礼器,是想以神灵的名义告诉大众:要听从统治者的命令,服从社会规范。
C.文段通过比较商代的鼎和周代的鼎造型的不同说明了这种变化实际上就是审美的变化。
D.本文通过运用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鼎成为国家重器的原因。
四、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15.有人评价《水浒传》中有一个很有特色的写法,即让人物一出场就面临冲突,在冲突中显示出主要性格。请从下面三个人物中任选其一,仿照示例来分析其一出场就展示出的主要性格,注意联系矛盾冲突。(林冲、宋江、李逵)(3分)
示例:鲁智深一出场就是义,为救金氏又女,在和镇关西的冲突中显现出他的侠义本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选段,请按要求回答①-②题。(3分)
朱赫来察看了小山包,然后同托卡列夫、帕托什金坐雪橇到伐木场去了一趟,又转回来。斜坡上的人还在坚持不懈地挖木。朱赫来望着飞舞的铁锹,望着弯腰紧张劳动的人群,低声对阿基姆说:“群众大会用不着开了,这儿谁也不需要进一步动员。托卡列夫,你说得对,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①这段选文出自《______________》,这部书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
②这段话是朱赫来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17-20题。(13分)
燕子不居仇屋 许福元
①三月三,燕子来;九月九,燕子走。三奶奶至今仍住在五间老屋里。老屋砖抱角,坯填芯,屋顶垂一尺厚的秫秸。上面搭麦秸泥,挂小青瓦。堂屋烟熏火燎黑黑的脊檁上,有一个燕窝。这个燕窝又长又宽又深,做得好漂亮。燕子秋天往南飞走,开春还飞回来。只不过在旧巢之上,再啄一圈新泥。同时呼朋引类,在屋檐下,厢房里,又增新居,形成一种小气候。
②三奶奶的大儿子叫大燕,二儿子叫二燕。他们出学校门进机关门,都在外地工作,也都在外地安了家。前些年,春节回来,住上几天。现在说忙,儿子到底也上了把年纪,好几个春节没回来了。
③日常照顾三奶奶的,就是老闺女巧燕。婆家是当村。终日与三奶奶为伍的,就是燕子。
④开春的时候,打前站的燕子来了。它们先落在屋脊、门楼瓦檐上,然后在院子半空盘旋几圈儿,“唰”就从门顶窗钻进去了,看到旧巢仍在静静地等待它们,才款款地飞出来。
⑤于是,就陆续飞来了一小批燕子,它们从三奶奶的头顶、眼前身后,斜飞着,绕着圈,呢喃叫着,似乎告诉三奶奶:我们又回来了。每到这个时候,三奶奶就问巧燕:“人有人言,鸟有鸟语。你知燕子在说什么?”巧燕故意说:“不知道。”
⑥于是,三奶奶年复一年对巧燕重复着:不吃你不喝你,借个屋檐生儿女。燕窝里其实清静不了多长时间,乳燕就孵出了。先只是听到“唧唧”的叫声,没几天,就“喳喳”地喊了。
⑦三奶奶家院场大,有一亩多。青杨、香椿、刺槐、桑椹树都郁郁参天。夏天的傍晚,燕子就在葡萄架、葫芦棚、架豆秧、韭菜埂之间穿行,剪来剪去。此中情趣,三奶奶最会感受:黄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夏至红雪墙头杏,白露冬瓜霜了皮。
⑧燕子开春一来,三奶奶就让老闺女在院子南墙下起灶锅做饭烧水,怕熏着堂屋里的燕子窝。老闺女要将院子打成水泥地,三奶奶不让,说燕子垒窝要用泥,要喝水。因此,院子里三奶奶总留一个小小水坑。
⑨九月九之前,燕子要孵三窝小燕。秋风下来了,三窝小燕都要带到南方去过冬。
⑩每年燕子临走的时候,你看吧。一大群围着三奶奶飞,有几只还落在三奶奶的肩膀上、手背上。然后,绕着三奶奶的大院场,转三圈,才依依不舍向南飞去。
⑪每到这时,三奶奶都很伤感,对老闺女巧燕絮絮叨叨地说:“人哪,其实跟燕子一样。燕子垒窝,一口口叼泥。盖这老房的时候,就我和你爸爸脱水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你大哥念书的时候,吃不饱,还不是我刨了前院的白薯,自己舍不得吃,蒸了晒成干,用小驴驮着送到他学校去。为了你二哥结婚,我卖了二十多棵树。为了你上高中,连老母猪都卖了。”老闺女和三奶奶最贴心,不由得说:“您说,人啊,这可为了啥呢?”“为啥,也不为啥。”三奶奶不止一次这样说:“你看见燕子了吗?它们从南方飞到北方,生儿育女,又带回南方,不怕路途遥远。一季要孵三窝小燕,小时候要一口一口喂它们。等翅膀硬了,就出飞了。要是半道上碰见了,不一定都认识吧?还是托生人好,像你大哥、二哥,人来不了,还有电话来嘛。”
⑫这一天,老闺女巧燕告诉母亲:这里要建汽车城,要拆迁,作价至少得几百万元。是不是让我大哥、二哥回来一趟?
⑬三奶奶心里有谱:大燕、二燕会很快飞回来的。果不其然,两天以后,巧燕的大哥、二哥就回来了。大燕对三奶奶说:“妈,我现在真等着用钱。我那二小子结婚买按揭房,首付至少得几十万元,现在房价真贵。您心里最明白,我刚参加工作时,一个月挣三十八元钱,我每月往家寄二十元,给我爸爸看病,您说是不是?”
⑭三奶奶点点头,说:“是。”
⑮二燕对三奶奶说:“妈,您心里最清楚。我那丫头,您的孙女要自费留学去加拿大,得几十万元的预备金呢。我刚工作的时候,是下煤窑。我用年终奖金,盖的咱西厢房,那是用命换来的,您说对吧?”
⑯三奶奶也点点头,说:“对。”
⑰巧燕也沉不住气了:“妈,您心里明镜似的。这么多年,是谁伺候您?您一有病,我就背出背进。要不是为您,我不会不考大学吧?现在,只有我户口跟您在一块儿。再说了,女儿也有继承财产权利。怎么也得有我一个楼门吧?您说,我说得在理吧?”
⑱三奶奶还是点点头,说:“在。”
⑲大燕、二燕和巧燕,却又一齐埋怨起三奶奶来:“您别光‘对’‘是’‘在’的了。要是趁我爸爸在世时,把家分了多好,现在按分家单计算,能有这后遗症吗?”三奶奶显得挺内疚,点点头,“都是我不好。”
⑳以后的一段日子里,大燕、二燕和巧燕之间,为这笔巨额房产,磋商、谈判、争论甚至反目。最后请律师,对簿公堂。
㉑三奶奶病了,病得还挺重。大燕、二燕和巧燕,这回齐刷刷跪在三奶奶炕前,都止不住流泪。
㉒三奶奶非常平静,问他们兄妹三人:“咱家的燕子呢?”大燕、二燕和巧燕,才猛然记起:燕子呢?什么时候飞走得无影无踪了呢?他们抬头望望屋脊,又跑出去看看厢房檐下,查看了一个个燕窝,都空空落落的了。就是一窝窝刚要出飞的小乳燕,也无影无踪。原来布满树荫、燕影热闹的天空,现在死一般空寂。还有两茬乳燕没孵,燕子们就决然弃屋而去。
㉓这是怎么回事呢?三奶奶临咽气的时候,告诉她的儿子大燕、二燕和女儿巧燕:“燕子不居仇屋。”
17.文章第⑪段写到“每到这时,三奶奶都很伤感”,请结合上下文、谈一谈三奶奶因何而伤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㉒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原来布满树荫、燕影热闹的天空,现在死一般空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有人认为第⑦段可以删掉,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燕子不居仇屋”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21题 50分)
21.作文。(50分)
品花开花落,品草木荣枯。品香茗清酒,品诗词歌赋,品世间真情,品人生百态,人间事。世间情,怎一个品字了得?诗以“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022年初中毕业生基础知识与能力质量监测
语文答案
1.(7 分)(每空1分,有错不得分)
(1)箫鼓追随春社近
(2)决眦入归鸟
(3)四面歌残终破楚
(4)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5 分)(1)①jué jiàng; ②jié jū
(2)①肆虐;②搏斗
(3)只要……就
3.(3分)C
4.(3分)A
5.(5分)(1)(2分)介绍了立春的含义(1分),立春对于传统农耕社会的意义(1分)。
(2)(3分)三候(1分),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冬天的寒冷已经过去,水面的冰也开始融化,水底的鱼儿要到水面上来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春江水暖鸭先知”和“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正体现了这一特征(2分)。
6.(3分)B
7.(3分)甲诗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1分)
明思教育整理提供 明思教育整理提供乙词借古讽今,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1分),以及报国无门(或理想不能实现)的无限感慨(1分)。
8.(4分)(1)对……说
(2)一起
(3)听从
(4)悲伤的样子
9.(3分)A
10.(4分)①(元伯)请她(母亲)准备好饭食来等候他。
②(平子)于是撕开一块白绢写信,来送给巨卿。
11.(3分)范式信守承诺,按时到元伯家拜访;范式不负同窗之谊(或重情义),接受陈平子的重托。(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12.(2分)商朝用恐吓(暴力)控制臣民(1分);周朝用礼制(道德的手段)来统治国家(1分)。
13.(3分)鼎是一种礼器(1分),是王室用精神手段管理臣子和国民的工具(1分),它还是王权的象征(1分)
14.(3分)C
15.(3分)示例一:林冲一出场就是隐忍(1分),面对高衙内对妻子的调戏,他忍气吞声,没有反抗(2分)。
示例二:宋江一出场就是义(1分),当官府捉拿晁盖时,宋江给晁盖等人送信,使之逃生(2分)。
示例三:李逵一出场就是鲁莽(1分),为了找鲜鱼,惹恼了浪里白条张顺,在水里把李逵教训了一顿(2分)。
16.(3分)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2分)
②这段话是朱赫来在视察筑路工地时说的。(1分)。
17.(3分)既为燕儿将要离开,内心不舍而伤感(1分),又想起了辛苦抚养孩子们的艰辛历程而伤感(1分),同时为孩子们在外工作几年没有相见而伤感(1分)。(意思对即可)
18.(3分)环境描写(1分),写出了燕儿弃屋而去后的空寂荒凉(1分),暗示了三奶奶家的纷争、不睦的家庭氛围( 分)。
19.(3分)不能删掉,本段写出了燕儿在三奶奶家的场院里自由穿梭的活泼、欢乐的情景;体现了人和鸟相处的温馨美好(或三奶奶对鸟儿的喜爱、精心呵护);和后文老屋变得荒凉空寂形成对比。(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20.(4分) 原本在三奶奶家生活得温馨愉悦的燕子,当三奶奶家为了钱财而产生矛盾,家庭不和时,燕子也都弃屋而去了(2分),告诉我们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或:家和万事兴)。(2分)(意思对即可)
21.(50分)作文。见中考评分标准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桥西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桥西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