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01
    2020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02
    2020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03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0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 1-6 章
    一、选择题
    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情况的是
    A. 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0g
    B. 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速度约90km/h
    C. 衡阳市冬季平均气温约-12℃
    D. 同学们答题用的中性笔长度约18mm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200到300g之间,故A不符合实际;
    B.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速度大约90km/h到120km/h之间,故B符合实际;
    C.衡阳市冬季平均气温约10℃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同学们答题用的中性笔长度约18cm,故D不符合实际
    2. 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B. 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C. 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D. 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与月球表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错误;
    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与月球表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玉兔二号是运动的,故错误;
    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与轨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玉兔二号”是运动的,故正确;
    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与“嫦娥四号”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玉兔二号”是运动的,故错误.
    3. 如图甲所示,乒乓球静止靠在左侧的音叉上,如果用小锤敲打右侧的音叉,我们能听到右侧音叉发出声音同时乒乓球被弹开,如图乙,如果把这个实验由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外部环境中去完成,则
    A. 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不会被弹开
    B. 不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不会被弹开
    C. 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会被弹开
    D. 不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会被弹开
    【答案】B
    【解析】
    【详解】甲图中,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会弹起这是因为声音由空气传播到左边的音叉,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在月球上做乙图这个实验,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不能传播,所以不能听到声音,声波无法传播,振动也就不会传到左侧音叉,所以小球也不会弹起.故选B.
    4. 如图所示是习近平主席在“9.3”阅兵重要讲话中握拳振臂高呼“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宣言让我们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习近平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B. 习近平庄严的声音响彻云霄说明他的声音音调高
    C. 我们能够辨别出习近平的声音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D. 习近平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B、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即我们常说的声音的大小,它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A、习近平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故A错误.
    B、习近平庄严的声音响彻云霄说明他的声音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B错误;
    C、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我们能够辨别出习近平的声音是根据音色判断的,故C正确;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习近平的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音调与响度的区别,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强化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决识记性题目的基础.
    5.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遇到凝结核后变成大水珠,然后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到地面形成的,是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
    6.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B. 有风的天气,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C. 潮湿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D.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会低于0℃
    【答案】D
    【解析】
    【分析】(1)固态的冰吸收热量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
    (2)液体蒸发是吸热过程;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3)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4)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详解】A、衣服里的冰升华成了水蒸气,所以冰冻的衣服干了,故A不合题意.
    B、有风的天气,空气流动快,加快了人身上水的蒸发速度,液体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所以使人感觉格外冷,故B不合题意.
    C、潮湿的夏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故C不合题意.
    D、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故D符合题意.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及其吸热、放热情况的分析能力,以及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难度不大.
    7. 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在玻璃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和反射,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境,反射光线的方向错误,不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符合折射定律,故A图不正确.
    B.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情境,反射光线的方向错误,不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折射定律,故B图不正确.
    C.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等于入射角,不符合折射定律,故C图不正确.
    D.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折射定律,故D图正确.
    8. 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
    B. 光将向斜上方偏转
    C. 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
    D. 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
    【答案】C
    【解析】
    【详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光将向斜下方偏折,如图所示;
    故C正确,ABD错误.
    9. 关于光现象及其解释,下列描述错误是
    A. 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立竿见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平静水面上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 水面“折断”的铅笔是光反射形成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正确.
    B、立竿见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
    C、平静水面上的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
    D、水面“折断”的铅笔是由于光从水中向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造成的,故D错误;
    10. 如右图所示为实验室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关于图中两种仪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凸透镜,物镜相当于凹透镜
    D.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
    【答案】C
    【解析】
    【详解】A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BD.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
    A. 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 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C. 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 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答案】D
    【解析】
    【详解】当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是清晰的,撤去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知开始时的像距太小;
    说明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故D正确.
    12. 图是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之所以用铝锂合金材料制作机身而不用钢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质量小
    B. 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体积小
    C. 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密度小
    D. 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密度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密度公式,飞机相同的体积,但铝锂合金材料制作机身更加容易起飞,质量更小,只要是利用它的密度小,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3. 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_____cm,平均速度为_____m/s.
    【答案】 ①. 7.50 ②. 0.15
    【解析】
    【详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7.50cm;根据题意和图示可得,物体在AB段运动的时间t=0.1s×5=0.5s;则平均速度为:v==15cm/s=0.15m/s.
    14. 如图所示为 2019 年 4 月 23 日纪念中国海军建军 70 周年海上阅兵的情景。威武的中国海军将士喊出嘹亮的口号是由声带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传播响彻云霄,彰显出了中国海军的强 大与自信。
    【答案】 ①. 振动 ②. 空气
    【解析】
    【详解】[1][2]嘹亮的口号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该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而响彻云霄。
    15. 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的“虚拟试衣镜”,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_______镜,所成的是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cm.
    【答案】 ①. 凸透 ②. 缩小 ③. 实 ④. 20
    【解析】
    【详解】摄像头和照相机的镜头相同,都是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要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凸透镜焦距是10cm,所以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
    16. 如图所示,一名游客行走在玻璃栈道上,栈道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若游客的身高是1.65m,则游客的头顶到“身影”头顶的距离为 _________ m;当她在栈道上行走时,她 的“身影”的大小将 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3.3 ②. 不变
    【解析】
    【详解】第一空.“身影”是游客在玻璃中形成的虚像,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游客的身高是1.65m,即游客头顶到镜面的距离为1.65m,因平面镜成像中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则“身影”头顶到镜面的距离也为1.65m,所以游客的头顶到“身影”头顶的距离为1.65m+1.65m=3.3m.
    第二空.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当游客在栈道上行走时,她的“身影”的大小将不变.
    17. 画出图中的BC的入射光线和AO的折射光线____.
    【答案】
    【解析】
    【详解】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其光路图如图所示:
    18. 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 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
    (2)如图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____段(选填“AB”或“BC” )其熔点为____℃.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____放出的热量(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3)用质量m1的海波实验,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_______(选填 “b”“c”或“d”).
    【答案】 ①. 46 ②. BC ③. 48 ④. 大于 ⑤. c
    【解析】
    【详解】(1)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其示数为46℃;
    (2)海波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所以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BC段;由图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其熔点为48℃,熔化过程中海波的内能增加,因此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
    (3) 海波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一定的熔点,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海波的质量变大了,加热到熔点吸收热量变大,所需时间变长,但熔点不会改变,仍是48℃,故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c.
    19. 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取了适量的这种液体的样品倒入烧杯中,进行实验:
    (1)实验前,小强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______处。
    (2)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端移动(选填“左” 或“右”)。
    (3)首先他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72.0g。再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到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 cm3。
    (4)最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丙所示)m2=______g。
    (5)他用密度公式计算得到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答案】 ①. 零刻度线 ②. 左 ③. 30 ④. 39.0 ⑤. 1.1×103
    【解析】
    【详解】(1)[1]实验前,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2)[2]如图甲所示,指针右偏,说明右边更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动,使天平水平平衡。
    (3)[3]由图乙,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正好在30mL的位置,所以在量筒的中液体的体积是30mL,即30cm3。
    (4)[4]如图丙所示,标尺的的分度值是0.2g,所以游码所对的刻度是4.0g。则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
    m2=20g+10g+5g+4.0g=39.0g
    (5)[5]液体的密度
    20. 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25 km,全程限速120 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 km/h和110 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
    【答案】(1)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不会被判超速;(2)这辆轿车该路段会被判超速
    【解析】
    【详解】(1)因为
    120km/h>110km/h>100km/h
    所以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被判超速.因为图中所示轿车在该路段所用的时间是
    t= 10:41﹣10:31=10min=
    所以轿车在该路段的速度
    v1==150km/h,150km/h>120km/h
    所以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判超速。
    21. 小明家酿造了一大缸酱油,体积2m3,为了测量酱油的质量,他用一只空瓶装满酱油,测得瓶中酱油的质量为132g,再用这只瓶子装满水,测得瓶中水的质量为120g,求:
    (1)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2)酱油的密度是多少?
    (3)这缸酱油的质量为多少吨?
    【答案】(1)120cm3;(2)1.1×103kg/m3;(3)2.2t。
    【解析】
    【详解】(1)由知道,瓶子的容积是:

    (2)瓶子装满酱油时,酱油的质量m酱油=132g,酱油的体积V酱油=V=120cm3,所以,酱油的密度是:
    (3)这缸酱油的质量:
    m总=ρ酱油V总=1.1×103kg/m3×2m3=2.2×103kg=2.2t。
    答:(1)瓶子的容积是120cm3;
    (2)酱油的密度是1.1×103kg/m3;
    (3)这缸酱油的质量为2.2t。
    八年级下册 7-12 章
    一、选择题
    22. 关于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人、车和路面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路面受到人的压力B. 人受到路面的支持力
    C. 车受到路面的支持力D. 人受到路面的摩擦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BD.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路面和人没有接触,路面没有受到人的压力,人没有受到路面的支持力,人也没有受到路面的摩擦力,A、B、D错误;
    C.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车与路面有接触,有相互作用,车受到路面的支持力,C正确。
    故选C。
    23. 如图所示,玩滑板是青少年比较喜欢的一种运动.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 人和滑板滑行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B. 滑板底部安装有滚轮,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C. 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人和滑板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解析】
    【详解】A.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
    B. 滑板底部安装有滚轮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力,故B错误;
    C.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人和滑板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是由于摩擦阻力作用在滑板上使滑板减速,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24. 如图所示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匀速行驶的小车中,有一轻质弹簧的一段固定在车厢右壁,另一端连接至与小车底板上的木块,弹簧此时处于原长状态并保持水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则小车一定在在加速运动
    B. 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
    C. 若木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则小车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D. 若弹簧未发生形变,则小车一定在做匀速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知道,原来木块、弹簧随小车一起做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
    A.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由图知道,此时小车在突然减速,木块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向右运动状态,所以才会压缩弹簧,故A错误;
    B.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说明木块相当于小车向左运动或有向左运动的趋势,这种情况应是由于小车突然加速,而木块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造成的,故B正确;
    C.木块、弹簧随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只受重力和支持力,若木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受到了摩擦力,说明其相当于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即小车可能加速,也可能减速,故C错误;
    D.若小车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即做变速运动,但木块与小车之间只是产生了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并未发生相对运动,则弹簧不会发生形变,但小车却并不是做匀速运动,故D错误.
    25. 若小球由如图所示位置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此时所有外力均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
    A. 匀速直线下落B. 匀速直线上升
    C. 静止D. 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小球由如图所示位置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速度方向是水平向右的,这时如果所有外力均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2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液体产生的压强,密度一定时,其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可以用甲图表示
    B. 水平面上静止的质量均匀、形状为正方体的物体,其对水平面的压强与其接触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乙图表示
    C. 对于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其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可以用丙图表示
    D. 流体产生的压强,其压强与流速变化的关系可以用丁图表示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成正比,图中不是正比函数图像.故选项错误.
    B、水平面上静止质量均匀,形状为正方体的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在压力一定时,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跟受力面积成反比,图中是正比例函数图像.故选项错误.
    C、对于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图中是反比例函数图像.故选项正确.
    D、流体产生的压强随流速在增大而减小,图中反映压强随流速增大而增大.故选项错误.
    27. 如图,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下端挂一底面积已知的圆柱体(带有纵向刻度,零刻度在底端),盛有适量液体的透明玻璃杯置于升降台上,调节升降台高度从而改变圆柱体底面在液体中的深度.利用该装置探究圆柱体底面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定量关系,实验中不需要测量(或读出)的是
    A. 液体的密度B. 底面所处深度
    C. 圆柱体重力D. 测力计的示数
    【答案】A
    【解析】
    【详解】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下端挂一底面积已知的圆柱体,先读出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的示数即圆柱体的重力,然后读出圆柱体浸入水中后的示数,两者的差值即为圆柱体受到液体向上的作用力(即浮力),又知道圆柱体的底面积,根据求出圆柱体底面处液体压强;圆柱体带有纵向刻度且零刻度在底端,通过透明玻璃杯读出圆柱体底面所处的深度,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多组数据,然后求出圆柱体底面处液体压强p与深度h的比值,归纳总结得出圆柱体底面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定量关系,综上可知,实验中不需要测量(或读出)的是液体的密度.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28. 潜入海底观光是人们现代旅游休闲方式之一.某潜水爱好者从水下2m深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和海水对他的压强变化的情况分别是(不考虑海水的密度变化)( )
    A. 浮力逐渐变大,压强不变
    B. 浮力逐渐变大,压强逐渐变大
    C. 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变大
    D. 浮力逐渐变小,压强逐渐变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他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海水的密度ρ海水不变,由于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由F浮=ρ海水V排g知道,他受到的浮力不变,故ABD错误;
    由于所处的深度逐渐变大,由p=ρ海水gh知道,他受到的海水的压强逐渐变大,故C正确.
    29.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5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
    B. 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C. 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5cm
    D. 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1.3×103Pa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得,正方体受到的浮力F浮=F2-F1=13N-5N=8N,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悬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则V排=V=L3=(10cm)3=1000cm3=1×10-3m3,由F浮=ρgV排可得,液体的密度ρ==0.8×103kg/m3,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正方体下表面的面积S=L2=(10cm)2=100cm2=1×10-2m2,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p==1.3×103Pa, 由p=ρgh可得,正方体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下==0.1625m=16.25cm,则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h下-L=16.25cm-10cm=6.25cm,故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30. 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在M点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小物块从斜面上P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最高返回到T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B. 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
    C.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小物块动能最大
    D. 小物块从M向T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快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动能、势能、弹性势能的转化,以及机械能变化的判断,明确各自的影响因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详解】A.小物块从斜面上P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最高返回到T点,说明接触面不光滑,则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小物块的机械能减小,故A正确;
    B.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其重力势能减小;故B错误;
    C.弹簧被压缩的过程,小物块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形变达到最大,其弹性势能最大,此时小物块的动能最小,故C错误;
    D.小物块从M向T运动过程中,动能不断转化为重力势能和内能,所以小物块的动能减小、速度变慢,故D错误。
    故选A。
    31. 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钓鱼竿
    C. 扳手
    D. 食品夹
    【答案】C
    【解析】
    【详解】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D.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 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送砂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轮组中的定滑轮能改变拉力的大小
    B. 图中动滑轮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C. 绳子自由端下拉1m,桶上升2m
    D. 质量为65kg的工人利用该滑轮组能提起150kg的砂石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定滑轮的特点知,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能改变力的大小,故A错误;
    B.动滑轮的实质相当于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所以是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故B正确;
    C.图中由两段绳子承重,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距离的2倍,所以绳子自由端下拉1m,桶上升0.5m,故C错误;
    D.工人重约G=mg=65kg×10N/kg=650N,由于是两根绳子承担着物重,所以人最多能拉起650N×2=1300N的物体,而砂石重约G’=m’g=150kg×10N/kg=1500N,故D错误.
    33. 如图所示,小敏和同学们正在水平环形跑道上进行800m跑测试,小敏对地面的压力为500N.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80c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跑弯道时小敏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
    B. 小敏相对于她正在超越的同学是静止的
    C. 测试过程中小敏对地面的压强是625Pa
    D. 跑完全程小敏受到的重力做的功是4×105J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小敏跑弯道时,其运动方向是变化的,所以她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故A正确;
    B.小敏相对于她正在超越的同学来说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小敏是运动的,故B错误;
    C.测试过程中单脚着地,小敏对地面的压强:
    ,故C错误;
    D.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可知,小敏跑完全程中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34. 用力捏下空易拉雄,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___________. 当用手推动易拉罐的下部,易拉罐会沿地面水平滑动;而推易拉罐的上部,易拉罐很容易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有关。
    【答案】 ①. 形变 ②. 作用点
    【解析】
    【详解】[1]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用手推动易拉罐的下部,易拉罐会沿地面水平滑动;而推易拉罐的上部,易拉罐很容易翻到,力的作用点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35. 航天迷小伟利用自制降落伞模拟返回舱的降落过程,将带有降落伞的重物从高处释放,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重物在离地4m高处开始匀速下落,速度为5m/s.若打开降落伞后,降落伞和重物受到的阻力f与速度v满足关系式f=kv2,k=3N•s2/m2,则重物从开始匀速下落到落地所用的时间为_____s,降落伞和重物的总重为_____N.
    【答案】 ①. 0.8 ②. 75
    【解析】
    【详解】(1)由v=,重物从开始匀速下落到落地所用的时间为:t===0.8s
    (2)由题意得,匀速下落时有:f=kv2=3N•s2/m2×(5m/s)2=75N,
    故降落伞和重物的总重:G=f=75N.
    36. 自动感应门俯视图如图所示:当有物体进入半径为2m的虚线圆(圆心为O)内时,宽度均为2m的两扇感应门立即向两边匀速开启,开启速度为0.1m/s,感应门在物体离开虚线圆后关闭.在水平地面上,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F推动宽D=40cm的货物,使货物的中央沿虚线s垂直匀速通过该门.此过程中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从门开始开启到货物被推至门处的过程中,推力F做的功为______J;为能安全通过该感应门,货物运动的速度应不超过______m/s.
    【答案】 ①. 100 ②. 200 ③. 1
    【解析】
    【详解】因为货物匀速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为100N;
    推力F做的功为:

    为能安全通过该感应门,货物到达门口时,两门之间宽度至少为40cm,即每扇门至少开启20cm即0.2m,需要时间为:
    货物运动的速度应不超过:

    37. 如图在粗糙斜面上将一个重为16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h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0N,斜面长、高.其中所做的有用功为 __ J,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__ 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__ .
    【答案】 ①. 16 ②. 2 ③. 80%
    【解析】
    【详解】[1]所做的有用功为:
    W有用;
    [2]拉力做的总功为:
    W总,
    所做的额外功为:
    W额=W总-W有用=20J-16J=4J;
    摩擦力:

    [3]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38. 如图所示,一块磁铁吸附在竖直铁板上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磁铁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磁铁处于静止状态,则受力平衡,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过重心作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并且线段长度相等.如图所示:
    点睛: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
    39. 如图所示是小南“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1)该探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小南分析甲、乙,发现,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有关,分析甲、丙,发现,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__有关;
    (3)小南在本次探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和转换法;
    (4)小南在探究后反思:操作中不能保证匀速拉动物体,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丁所示,当他拉出木板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仍然不稳定,你认为仍然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是__(填序号:A.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匀;B.未能保证匀速抽出木板)。
    【答案】 ①. 二力平衡 ②. 压力大小 ③. 粗糙程度 ④. 控制变量法 ⑤. A
    【解析】
    【详解】(1)[1]要使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拉力平衡,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的拉力,因此,这里是利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2)比较甲、乙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且,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3]比较甲、丙两图,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且,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4]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通过拉力的大小得知摩擦力的大小,用到了转换法;由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这个实验中还用到另一个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4)[5]根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可知,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即摩擦力是变化的,说明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选A。
    40.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将一个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
    b.向空烧杯中缓慢注入清水,直到没过金属体一段距离(烧杯未加满水),如图乙中①~⑤所示,待示数稳定后分别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5;
    c.如图乙中⑥所示,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盐,并轻轻搅拌,直至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为F6。
    (1)图乙中______(选填①~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图⑤中,金属体所受到的浮力F 浮=______(用测量量的字母来表示);
    (2)图乙中_____(选填①~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
    (3)因为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可知图⑤、⑥中,F5______F6(选填“>、=、<”),图⑥中盐水密度:ρ盐水=______(用已知量ρ水和测量量的字母来表示)。
    【答案】 ①. ①②③④ ②. F1-F5 ③. ①④⑤ ④. < ⑤. ρ水
    【解析】
    【详解】(1)[1]要探究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应让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并让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所以应选①②③④。
    [2]在图①中,金属体所受的浮力
    F浮=F1-F5
    (2)[3]要探究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的关系,应让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不同深度,所以应选图乙中的①④⑤。
    (3)[4]因为浮力的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而图⑤、⑥中,烧杯中的液体分别为水和盐水,那么F5[5]图⑤中,物体浸没在水中,据阿基米德原理得
    F浮=F1-F5=ρ水gV排
    此为①式,
    图⑥中,物体浸没在盐水中,那么两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同理得
    F1-F6=ρ盐水gV排
    此为②式,
    解①②两式得
    41. 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图(甲)为高压锅的构造,图(乙)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象(g取10N/Kg,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即105Pa)。
    (1)说出高压锅为什么能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
    (2)若高压锅出气孔的截面积约12mm2,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84g.通过计算并对照图象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
    (3)假若要把这种高压锅向西藏地区销售,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要达到同样的最高温度,你认为需要做哪方面的改进,如何改进?
    【答案】(1)高压锅是密封的,锅内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不能跑出去,使锅内水面上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2)116℃;
    (3)增加限压阀的质量。
    【解析】
    【分析】(1)高压锅的原理:高压锅密封好,水沸腾时锅内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容易煮熟食物;
    (2)知道安全阀的质量,可以求安全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力,再利用压强公式求安全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强,加上外界大气压,得出锅内气压,从沸点﹣气压图象上得出高压锅内最高温度;
    (3)西藏地区外界大气压低,可以增大安全阀的质量,增大锅内气压,达到同样的锅内温度。
    【详解】(1)高压锅是密封的,锅内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不能跑出去,使锅内水面上的气压增大(大于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升高(高于100℃);
    (2)安全阀对出气孔产生压力:
    F=G=mg=84×10﹣3kg×10N/kg=0.84N.
    S=12mm2=12×10﹣6m2,
    安全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强:
    锅内气压:
    p′=1×105Pa+0.7×105Pa=1.7×105Pa,
    从沸点﹣气压图象上得出高压锅内温度:
    t=116℃。
    (3)可以增加限压阀的质量来增大锅内气压,提高沸点。
    答:(1)高压锅是密封的,锅内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不能跑出去,使锅内水面上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2)最高温度大约是116℃;
    (3)增加限压阀的质量。
    42. 某型号一次性声呐,其内部有两个相同的空腔,每个空腔的容积为2×10-3m3,每个空腔的侧上方都用轻薄易腐蚀材料制成的密封盖密封密封盖在海水中浸泡24小时后,将被海水完全腐蚀.
    某次公海军事演习,反潜飞机向海中投入该声呐,声呐在海中静止后露出整个体积的1/4,声呐处于探测状态,如图甲所示,24小时后,声呐没入海中处于悬浮状态,声呐停止工作,如图乙所示.再经过24小时后,声呐沉入海底,如图丙所示.已知ρ海水=1.1×103kg/m3,g取10N/kg,间:
    (1)每个空腔能容纳海水的重量有多大
    (2)声呐整个体积有多大?
    (3)图甲中,声呐有多重?
    (4)图丙中,海底对声呐的支持力有多大?
    【答案】(1)22N;(2)8×10-3m3;(3)66N;(4)22N
    【解析】
    【详解】(1). 每个空腔的容积为:
    V空=2×10-3m3,
    每个空腔能容纳海水的重量:
    G水=海水gV空=1.1×103kg/m310N/kg2×10-3m3=22N;
    (2)(3). 声呐整个体积为V, 图甲中,声呐漂浮时:
    F浮=海水gV=G声—————————①,
    图乙中,声呐悬浮,下边的空腔进水,则此时,
    F’浮=海水gV= G声G水——————————②;
    联立①②得,
    海水gV=海水gVG水;
    代入数据得:
    1.1×103kg/m310N/kgV=1.1×103kg/m310N/kgV22N,
    解得:
    V=8×10-3m3
    声呐重力:
    G声=海水gV=1.1×103kg/m310N/kg8×10-3m3=66N;
    (4).图丙中,声呐的两个空腔全部进水,总重力为G声2G水,浮力F’浮 = G声G水,
    海底对声呐的支持力为:
    N= G水=22N.
    答:(1).每个空腔能容纳海水的重量为22N;
    (2).声呐整个体积为8×10-3m3;
    (3).图甲中,声呐重66N;
    (4).图丙中,海底对声呐的支持力为22N.
    相关试卷

    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