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最适合自己的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342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最适合自己的 试卷
展开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最适合自己的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参加歌手大赛的选手终于进入决赛,但他在决赛的第一轮比赛后就被淘汰了。离开舞台前,他请求能有最后一次机会,把准备在第二轮比赛唱的歌曲献给大家。
他的演唱非常成功,赢得了全场观众不断的掌声和叫好声。
当他准备离开舞台时,一位评委对他说:“如果你把刚才演唱的歌曲放在第一轮来参赛,被淘汰出局的不会有你。下次再参加这样的比赛,应该利用好最适合自己的歌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对于一道材料内涵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开放型材料作文题,在审题立意时,我们既可以借鉴“求全责备”的方式,也可以运用“情有独钟”的手法。
首先,应着眼于材料的整体内容,围绕材料内在的层次、脉络,将其丰富的内涵条分缕析地加以明确,即将立意的所有可能性一网打尽,力争做到“求全责备”。其次,在众多立意的角度之中,尝试发掘可以统摄材料全篇的主旨性立意,摒弃无关主旨的次要性立意,在平分秋色的主旨性立意中择善而从,选择自己驾轻就熟的立意角度,有针对性地纵深发掘,实现“情有独钟”。
认真阅读材料,运用发散思维,对材料于参赛歌手、大赛评委、现场观众这三类不同的行为主体的描述逐句推敲,可以发现材料中有四句话可以切入立意的角度。
“如果你把刚才演唱的歌曲放在第一轮来参赛,被淘汰出局的不会有你。”针对这句话,可以提炼出以下立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面对挑战时,应该认清自己,抓住机遇;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充足的实力和合理的策略都是不可或缺的:正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应该利用好最适合自己的歌曲。”针对这句话,可以提炼出以下立意:世间事物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为人处世只有善于扬长避短,方有可能“左右逢源”。
“离开舞台前,他请求能有最后一次机会,把准备在第二轮比赛唱的歌曲献给大家。”针对这句话,可以提炼出以下立意:一个人即使遭遇坎坷与困厄,也不要放弃尝试的勇气。
“他的演唱非常成功,赢得了全场观众不断的掌声和叫好声。”针对这句话,可以提炼出以下立意:对于那些遭遇了失败和挫折后却依然保有尊严和风度的人,人们应该给予应有的尊重和勉励,因为人一生中并非能永远不输,不应“以成败论英雄”。
以上主要是从“求全责备”的角度对材料中可能蕴含的作文立意进行全面的发掘和梳理,至于如何选择,就要看写作者“情有独钟”的能力和积淀,这一点自然见仁见智。不过选择前两句话解析立意角度,可能更易于把握材料的主旨或隐含的价值取向。
精选范文展示
1最适合的土壤
吕虹烨
梅花只于寒冬放,夜莺唯在夜阑啼。也许你被埋没、被打压,默默无闻藏隐于杂草间,但即使无法成为那参天大树,你同样可以寻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植根沃土,结出甘美肥硕的果实。
“田忌赛马”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同样的几匹马,经过孙膑一番调整,便扭转全局反败为胜。同样,将军若在战前把三军战士一一调遣停当,令每个士兵都被安置在最合适的位置,这样的军队自然战无不胜。遥想千余年前曹操大军顺流而下,旌旗蔽空,舳舻千里,何等威风!然而孙刘联军联手抗曹,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火攻敌船,顷刻间,浓烟烈火遮天蔽日,曹军死伤无数,溃败逃走。诸葛亮并未与曹军正面交锋,而是找到了最适合己方的战术,便使天地改色,风云变幻。
前方的路有无数条,若只能选择其一,为何不选择最适合你的路?须知星辰唯有被安放在合适之处方可于旋转中生辉,原本甘甜的橘若移种淮北也只能结出苦涩的枳。蒲松龄耗尽大半生考取功名,直至两鬓斑白依旧科场失意;李白怀一腔碧血欲造福黎民,却总教浮云蔽日,才华无处施展;苏秦怀纵横之术,苦苦游说秦王却无果,散尽T-金落魄还乡。他们,实可谓人生不得意至极也。然而,蒲松龄转著《聊斋》,“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李白游于山水,“繡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苏秦刻苦攻读《阴符》,后被燕文公赏识,终挂六国相印,风光无限。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方才被后人钦羡推崇。但后人只知羡之效之,却不知找寻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路,不免可悲!
一个人如是,一个国家亦如是。日本明治维新后,人民生活全盘西化,随之而来的即是外来文化在当地的“水土不服”与本土义化的严重衰落危机。直到日本政府在专家的呼吁下出台政策保护本土文化,将西方文化与本国国情逐渐融合,才使民族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若不及时调整,日本的民族文化恐怕早已难觅踪影。
著名的德尔斐神庙的门柱上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是的,认识你自己,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那里也许并不平坦并不十分肥沃,却有最合适你的阳光与土壤,白此,野百合也会有自己的春天。
点评
无论从个人着眼还是就国家论述,无论从文学切入还是就政治探讨,在写作素材上,本文灵活运用了古今中外的诸多人事例证;在层次结构上,文章在明确的问题意识的引领下,围绕“适合”这一主题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论证,不但素材丰富,而且语言精妙。不过,在个人例证部分,列举事例皆为古人,范围不够广泛。
2 精彩,不论成败
武向辰
选手因选曲不佳遭遇淘汰本无可厚非,评委为其惋惜亦属正常,但在之后的演出中大放异彩的选手绝非失败者,因为他精彩过、绽放过!
功成名就精彩一生者固然值得赞美,但面对那些遭遇挫折者,我们也不应一味怜悯,而应当问:他们精彩过吗?
人生不应以成败论精彩。
评人论事,科学界堪称公允典范。如爱因斯坦所言,理论产生谬误,渗误通往真理,即使理论遭到颠覆,只要激发了人类的思考,就可以称为精彩。
泊松亮斑可称一例。面对波动光学中最有名的干涉实验,泊松提出了大相径庭的亮斑猜想,借以反驳光的波动说,不料,他的实验最后反而支持了波动说。然而,泊松不但没有沦为千夫所指、众人嘲笑的对象,后人为纪念他的贡献,还将这一亮斑称为“泊松亮斑”。
理论有可能遭到颠覆,但理论可以非常精彩,因为思想性与启发性才是理论的美妙之处,而这也正是科学公允之所在。
然而,生活中以成败论英雄者大有人在,这就更需要我们坚定“精彩不论成败”的信念,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纵观历史,孔明六出祁山回天无力,却不能抹杀他是蜀国一代贤相的事实;袁崇焕烽火城头抵不住鐵蹄狼烟,仍不失为一代忠良。纵观海外,拿破仑曾横扫欧洲,虽然最后被流放荒岛,亦可称为一代枭雄;日心说遭受打压,流血无数,却引来理性之光。
种种事例给予我们一种信念:历史终归公允,民心总会昭然,只要足够精彩,必能跳脱成败的界限。
材料中的选手虽然输了比赛,但他仍不失勇敢、不失精彩——虽然无法改变比赛结果,但他选择尽自己最后的努力在舞台上绽放自己。一个人之于世界,无疑是渺小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也许我们无力改变世界、改变规则,但我们可以做到戴着镣铐跳舞,在既有框架内让自己活得精彩,即使遭遇失败也不必沮丧抱怨。即使在世俗的眼光中毫无意义,但这或许是我们对“成王败寇”的评价体制最好的反抗。
不以成败论精彩,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我们评价人也被人评价,跳脱成败,改变从我开始。
点评
论证部分首先围绕科学界的名家言论与经典实验,对“不以成败论精彩”这一主旨进行正面论证:其后,以略写的笔法对古今中外诸多领域的名家、大师的成就进行了客观、公允的评价,从而深入全面地论证了“精彩,不论成败”作为为人处世的态度的合理性与实践价值。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