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生物复习《遗传》学案+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8329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高考生物复习《遗传》学案+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8329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高考生物复习《遗传》学案+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8329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高考生物复习《遗传》学案+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高考生物复习《遗传》学案+练习,共2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遗传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概率,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冲刺专题 遗传专题
课堂笔记:
一、 DNA的复制
㈠ 究DNA分子复制方式的实验
1958年,Meselson和Stahl( )实验。
㈡ DNA分子复制过程及其特点
1. 发生时间:_______________.
2. 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复制所需条件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表达遗传信息
1.转录
场所__________________.
模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
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录产物及去向
mR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R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R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
场所__________________.
模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
㈠两大遗传定律研究的对象
细胞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中有几对等位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位基因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中非等位基因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离定律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注两大遗传定律中出现的比例
1.分离定律需要关注的比例和遗传图解
分离定律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
2.自由组合定律需要关注的比例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需要关注的比例
三、解决遗传问题的“杂交”方法
1.如何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2.如何判断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自交实验:若自交后代发生( )则为杂合体.
测交实验:若测交后代出现( )的两种性状则为杂合体.
3.如何判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还是自由组合定律?
以能稳定遗传的南瓜品种长圆形果和扁盘形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均为扁
盘形果。设计实验检测南瓜果形的遗传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还是自由组
合定律。
若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则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
型及其比例应该是多少?若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应该是多少?若
由两对基因控制呢?
F1自交,分离比为3:1,符合( );
分离比为9:3:3:1或其变形,符合( );
F1测交,分离比为1:1,符合( );
分离比为1:1:1:1或其变形,符合( );
4.如何判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四、遗传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1.
2.
3.
4.
五、如何进行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判断?
先判断致病基因的显隐性,然后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常染色体还
是性染色体),最后根据遗传定律进行分析计算
六、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概率
理想条件下,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恒定
对应练习
一、单选题
1.北大医学部的研究人员将小鼠第 8 号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长约 30kb 的 DNA 片段进行了敲除,结果发现培育出的小鼠血甘油三酯极高,具有动脉硬化的倾向,并可以遗传给后代。该项研究最能说明( )
A.该 DNA 片段控制甘油三酯的合成
B.该 DNA 片段具有遗传效应
C.该 DNA 片段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D.动脉硬化是单基因遗传病
2.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表是对该家系中 1~4 号个体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用某种限制酶切割样品 DNA,再进行电泳)得到的电泳结果(电泳时不同大小的 DNA 片段移动速率不同)。已知编号 a 对应的样品来自图中 4 号个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编号
a
b
c
d
条带1
条带2
条带3
A.由图可知,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由图、表可知致病基因内部存在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C.3 号个体是该病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为 2/3
D.5 号个体基因检测的电泳结果是编号 b 的条带类型
3.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 ,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4.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其中“方法与现象”和“观点或结论”相匹配的是( )
选项
方法与现象
观点或结论
A
观察到植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
动植物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B
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C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D
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
DNA是遗传物质
A.A B.B C.C D.D
5.日常生活中,抗生素成功使用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病菌的耐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杀菌效果就会下降,目前这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病菌进化并形成新的物种
B.病菌变异主要是基因突变,对病菌都是有害的
C.抗生素诱发病菌基因突变,导致产生抗性基因
D.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6.ABL基因某条链的序列由TAC(编码酪氨酸)突变为TGC导致某种遗传病。根据下列所附的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推测病变基因在这一位点的氨基酸应该是( )
A.酪氨酸(UAC) B.半胱氨酸(UGC)
C.甲硫氨酸(AUG) D.苏氨酸(ACG)
7.图显示一次减数分裂中,某染色单体的基因序列出现改变,该改变属于( )
A.倒位染色体畸变 B.缺失染色体畸变
C.倒位基因突变 D.缺失基因突变
8.研究发现,果蝇的眼型受某染色体上的一个小片段控制,受精卵中不存在该片段时,果蝇会在胚胎期死亡。已知野生型果蝇均为正常的圆形眼。现偶然发现一只无眼雌蝇,欲研究相关性状的遗传,科研人员让该无眼雌蝇与野生型雄蝇杂交,得F1全为正常眼;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眼雌蝇:正常眼雄蝇:无眼雌蝇:无眼雄蝇≈12:9:4: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控制果蝇眼型性状的片段位于X染色体上
C.F1雌蝇与雄蝇的比例理论上接近于2:1
D.F2正常眼果蝇相互交配,子代中无眼果蝇占4/9
9.我国目前已开始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在提高人口生育率的同时,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提高人口质量也显得尤为重要。下列与人类遗传病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病通常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与环境无关
B.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C.产前诊断只能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
D.适龄生育可降低某些类型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10.“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下列关于科学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样方法可以用来调查种群密度,不可以用来调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B.标志重捕法的原理是基于“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和样地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假定
C.在“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中,常用95%的酒精固定和保存体型较小的动物
D.要调查一个地区某遗传病的发病率,须选择有该种遗传病的家族进行调查
1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选取低温诱导处理的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联会现象
B.观察叶绿体时可以直接镊取黑藻幼嫩的小叶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
C.若用甲基绿染液对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可观察到呈蓝绿色的线粒体
D.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能观察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的过程
12.如图甲、乙、丙三个精原细胞,其中甲为正常细胞,乙、丙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丙细胞中染色体1的部分片段转移到染色体3上,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自由组合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
B.乙经减数分裂形成2种配子,一种配子正常,一种配子不正常
C.丙中发生的变异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乙和丙的变异类型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若倒位则观察不到
13.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变异类型,其中丙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乙都表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丙中的变异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图丁中的变异有可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D.图甲、乙、丁中的变异都不会产生新基因
14.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DNA分子在细胞核中合成,RNA分子在细胞质中合成
C.同一种tRNA分子在不同细胞中转运的氨基酸不同
D.相同的DNA分子在不同的细胞中转录产物可能不同
15.玉米和豌豆的茎秆都有高矮之分,分别将两者的纯种高茎和矮茎植株间行种植并进行相关研究。若不考虑变异,可能出现的结果和相关推断,正确的是( )
A.矮茎玉米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只有矮茎,矮茎对高茎为显性
B.高茎玉米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有高茎和矮茎,高茎对矮茎为显性
C.矮茎豌豆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只有矮茎,矮茎对高茎为显性
D.高茎豌豆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只有高茎,高茎对矮茎为显性
16.某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宽叶(B)对窄叶(b)是显性,B、b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发现,含Xb的花粉粒有50%会死亡。现选用杂合的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进行杂交获得F1,F1随机传粉获得F2,则F2中宽叶雌株的比例为( )
A.9/28 B.3/28 C.13/28 D.5/16
17.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族中有多个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仅1.2米左右,下图是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家族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位于X染色体上
B.若II1和II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概率为1/2
C.若IV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一个男孩,这个男孩身材矮小的概率为1/8
D.I1、II2、IV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8
18.噬藻体是侵染蓝藻的DNA病毒,其增殖过程与噬菌体类似。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标记噬藻体;②噬藻体与蓝藻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或32P中的蓝藻,以及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蓝藻
B.标记噬藻体时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蓝藻,再用此蓝藻培养噬藻体
C.侵染蓝藻的噬藻体利用自身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藻体
D.步骤③可让噬藻体(外壳)和蓝藻分开,噬藻体(外壳)和蓝藻分别存在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
19.图是DNA转录和翻译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DNA分子上的所有基因的模板链都相同
B.图中所示翻译的方向为从左向右
C.核糖体上脱落下来的是有特定功能的成熟蛋白质
D.图中合成的4条肽链氨基酸序列组成可能不相同
20.研究发现,CyclinB3(蛋白)在雌性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当CyclinB3缺失时雌性小鼠不能产生后代个体。为揭示CyclinB3的作用机理,研究者对CyclinB3缺失雌鼠和正常雌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观察对比,并绘制了下图。据此推测CyclinB3的功能是( )
卵原细胞
间期
减数分裂I中期
减数分裂 I后期
减数分裂 II中期
正常雌鼠
Cyclin B3缺失雌鼠
A.促进纺锤体的形成 B.促进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促进DNA的复制 D.促进着丝粒的分裂
二、综合题
21.有些人体内缺乏足够的乳糖酶(LCT),无法充分消化牛奶中的乳糖,会导致喝奶后产生腹泻等不良反应。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培育出了可产低乳糖牛奶的拉克斯牛,培育过程如图所示,A~C表示操作步骤。(图中胚胎成纤维细胞是由胚胎干细胞经分裂分化后产生的一类仍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
(1)通过步骤A获取重组质粒T时,除需要限制酶BamHI外,还需要 等酶的参与。实现步骤B常用的方法是 ,步骤C中的技术被称为 。
(2)动物基因工程中常用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而在拉克斯牛的培育过程中选择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此举有何意义: 。
(3)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还不能直接将重组细胞1培养成一个新个体,而必须获取重组细胞2后才能发育成新个体,你认为原因最可能是 。
A.重组细胞2的细胞核才具有全能性
B.重组细胞2的核DNA与重组细胞1不同
C.重组细胞2中核基因的表达情况与重组细胞1不同
D.卵细胞较大,便于操作
(4)下列对拉克斯牛的分析中正确的有 。
A.拉克斯牛体内的神经、肌肉和乳腺细胞中均含有乳糖酶基因
B.除乳糖酶基因外,拉克斯牛的核基因与图中黑白花奶牛相同
C.对图中拉克斯牛进行克隆繁育,无法获得雄拉克斯牛
D.导入了乳糖酶基因的重组细胞2,一定能培育出拉克斯牛
(5)科研人员发现,拉克斯牛所产的牛奶除乳糖含量低之外,还含有高活性的乳糖酶,可用于生产工业用乳糖酶。在此生产过程中,用于将乳糖酶与乳清蛋白分离的操作技术是 。
22.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种神经遗传病,其遗传方式有多种类型,病情严重者可见小腿和大腿下1/3肌萎缩,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图为CMT单基因遗传病家庭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
(1)据图判断,CMT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 。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若1号不携带CMT致病基因,则致病基因位于 。
A.常染色体 B.X染色体
C.Y染色体 D.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
(3)经过基因诊断,1号个体携带有CMT基因,则1号的基因型是 ,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个致病基因。
(4)则3号与4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A.0 B.25% C.50% D.100%
(5)对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分析得知,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患者某蛋白中第205位的氨基酸由天冬酰胺变为丝氨酸,由此造成蛋白功能异常。则造成这种异常的基因突变类型最可能是 。
A.基因中插入一个碱基 B.基因中替换了一个碱基
C.基因中缺失一个碱基 D.基因中替换了一个密码子
23.如图①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图,图②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a过程为 ,b过程的实质是 ,其直接作用对象是 ,地球新物种形成必须经过[ ] 。
(2)图②中在 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在T点时 (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3)若A和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某个时间点统计甲种群中XAXA个体占42%、XAXa个体占6%、XaXa个体占2%,XAY个体占45%、XaY个体占5%,则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 。
答案部分
1.B 2.C 3.C 4.A 5.D
6.B 7.B 8.D 9.D 10.B
11.B 12.B 13.A 14.D 15.A
16.A 17.C 18.C 19.B 20.B
21.(1)限制酶 Hind Ⅲ、DNA连接酶;显微注射;细胞核移植技术
(2)基因工程成功率较低,而受精卵数量少。胚胎成纤维细胞能够分裂增殖,便于为基因工程提供大量受体细胞,有利于筛选
(3)A
(4)A;C
(5)层析
22.(1)A;C;D
(2)D
(3)Aa;2
(4)D
(5)B
23.(1)地理隔离;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生物个体的表现型;c;生殖隔离
(2)QR;不一定
(3)10%
解析部分
1.B
【解析】A、将小鼠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长约30kb的DNA片段进行了敲除,结果发现培育出的小鼠血甘油三酯极高,说明该DNA片段抑制甘油三酯合成,A不符合题意;
B、据题意可知,该DNA片段和抑制甘油三酯含量有关,具有遗传效应,B符合题意;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伴性遗传及人类遗传病学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辨析,填空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规律及遗传病学案,共55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