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第1页
    2022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第2页
    2022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共28页。
    
    2022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生物一调试卷

    1. 膜蛋白在生物体的许多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肝脏细胞的质膜上具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蛋白
    B. 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质膜上具有主动运输水分子的转运蛋白
    C. 甲状腺细胞的质膜上具有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蛋白
    D. 肺部细胞的质膜上具有新冠病毒S蛋白识别的受体蛋白
    2. 如图表示人体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K+、Na+均顺浓度梯度进、出小肠上皮细胞
    B. 同种物质的跨膜运输可由不同的转运蛋白完成
    C.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D. 氨基酸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区别在于是否直接消耗ATP
    3. 为探究硫酸铜对植物根尖细胞的毒性效应,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对玉米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细胞总数×100%)的影响,结果如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硫酸铜浓度/g•L-1
    0
    0.05
    0.10
    0.25
    0.50
    1.00
    分裂指数/%
    6.80
    9.00
    11.90
    8.70
    7.90
    6.20
    A. 制片时应剪取根尖依次进行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 统计细胞总数时应统计分生区和伸长区的所有细胞
    C. 硫酸铜处理时间、取材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D. 结果表明硫酸铜浓度越高,根尖生长速度越快
    4.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指间的细胞凋亡有利于正常手指的形成
    B. 口腔上皮细胞形成过程中基因种类发生改变
    C. 衰老的胰腺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
    D. 滋养层细胞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未分化的细胞
    5. 叶绿体DNA分子上有两个复制起点,同时在起点处解旋并复制,其过程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脱氧核苷酸链的合成不需要RNA引物
    B. 新合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序列相同
    C. 两起点解旋后均以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链
    D. 子链合成后需DNA连接酶催化连接成环状
    6. 棉铃虫CYP67B基因发生突变使其抗药性增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CYP67B基因的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定向性、随机性
    B. 施用农药导致CYP67B突变基因的频率增加
    C. CYP67B基因的突变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 野生型棉铃虫与抗药性棉铃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7.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格里菲思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 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模型建构证明了DNA具有双螺旋结构
    C.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D.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8. 如图表示大脑海马某些区域突触在受到较长时间重复刺激后可能引起突触结构稳定性改变,形成长时程增强效应,这一现象被认为是学习和记忆的基础。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谷氨酸是一种神经递质,可与多种特异性受体结合
    B. 神经元B膜去极化是Na+大量内流引起膜外电位由正转负的结果
    C. 逆行信使NO经自由扩散作用于神经元A,进而促进谷氨酸持续释放
    D. 不断重复某种刺激可增加受体A的数量降低神经兴奋的敏感性
    9. 呼吸道、消化道等黏膜下分布有约50%的淋巴组织,组成了人体黏膜免疫系统(MIS)。鼻喷式疫苗模拟呼吸道病毒侵染,鼻喷式流感减毒活疫苗是我国首个只需要在鼻孔里喷一喷就能预防流感的新型疫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属于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B. 鼻喷式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 鼻喷式疫苗也可以是重组蛋白疫苗或灭活病毒疫苗
    D. 与注射疫苗相比,接种鼻喷式疫苗可避免触痛、骚痒等不良反应
    10. 研究人员开展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蚂蚱腿子(一种观赏小灌木)嫩枝插条生根数影响的研究,结果如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浓度/mg•L-1
    NAA处理/条
    IBA处理/条
    ABT 处理/条
    0
    11.33
    11.33
    11.33
    50
    17.33
    15.67
    11.00
    100
    24.00
    18.67
    9.67
    200
    24.33
    20.67
    8.67
    300
    19.67
    18.33
    8.33
    A. 本研究中各组插条处理方法、处理时间等应相同且适宜
    B. 与老枝相比,嫩枝扦插成活率高、生根快,有利于实验研究
    C. 插条生根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内源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 结果表明NAA、IBA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而ABT处理不利于插条生根
    11. 2021年10月,“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栖息地的碎片化有利于维持和发展生物多样性
    B. 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具有独特性,构成物种多样性
    C.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 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2. 克隆技术可用于繁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选用的“未受精的卵”一般为MⅡ期次级卵母细胞
    B. 过程②需要向发育培养液中加入抗生素和动物血清
    C. 过程③需将胚胎移入经同期发情处理的受体母牛子宫内
    D. 过程④是在特定条件下诱导内细胞团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13. 引物的设计是影响PCR扩增反应的效率和特异性的关键因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引物的碱基数量越少则退火温度越低、目标DNA获得率越高
    B. 根据需要可在引物的5'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点突变序列等
    C. 两种引物的退火温度差异较大,可减少引物与模板的非特异性结合
    D. 引物的GC含量越高,结合特异性越强,越利于目标DNA的扩增
    14. 米酒、酸奶、泡菜等都属于传统发酵制品,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米酒时添加“酵头”的目的是接种酿酒酵母
    B. 米酒发酵液中冒出的“气泡”都来源于酵母菌无氧呼吸
    C. 酸奶和泡菜制作中均需要及时通氧,保证乳酸菌的有氧呼吸
    D. 为降低杂菌污染,发酵前需要对器具、原料等进行灭菌
    15.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移向两极的机制有三种假说:假说1认为由微管发生中心端微管解聚引起,假说2认为由动粒端微管解聚引起,假说3认为由微管发生中心端和动粒端微管同时解聚引起。用不同荧光标记纺锤丝和染色体如图1,用激光使纺锤丝上箭头处的荧光淬灭(不影响其功能)如图2,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3,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过程发生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纺锤丝的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B. 图2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
    C. 纺锤丝的牵引导致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D. 实验结果表明染色体移向两极是由动粒端微管解聚引起的
    16. 某品系果蝇Ⅲ号染色体上含展翅基因D的大片段发生倒位,抑制整条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展翅对正常翅显性,且DD纯合致死。另一品系果蝇的Ⅲ号染色体上有黏胶眼基因Gl,黏胶眼对正常眼显性,且GlGl纯合致死。下图是两品系果蝇的杂交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的倒位改变了D基因和染色体的结构
    B. 子代展翅正常眼果蝇相互交配,后代展翅正常眼果蝇占
    C. 子代展翅黏胶眼果蝇相互交配,后代均为展翅黏胶眼果蝇
    D. 根据本实验能够证明杂交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交叉互换
    17. 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如图A→D表示2型糖尿病进展过程中人体胰岛素分泌量与胰岛素敏感性关系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信号通路异常均可引起IR
    B. A→B时,人体胰岛B细胞代偿性分泌增加且IR增强
    C. B→D时,人体胰岛A细胞功能减退、空腹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值
    D. D点时低胰岛素分泌和高IR,表明该个体患有2型糖尿病
    18.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南通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不同光照强度对小球藻生长影响”的探究,实验流程为:向6组等量全营养液中接种等量小球藻,并在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利用LED灯设置6个不同光照强度(含黑暗处理),每天定时照射小球藻培养液→连续7d,每隔24h检测小球藻密度。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小球藻的全营养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
    B. 预期不同光照强度下小球藻数量均呈“J”形增长
    C. 应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培养液中小球藻密度
    D. 可取样测量小球藻叶绿素总含量代表小球藻密度
    19. 如图是筛选果胶酶产生菌实验中获得的变色圈,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基应以果胶为唯一营养物质,并加入琼脂
    B. 配制好的培养基需高压蒸汽灭菌后倒平板
    C. 平板冷却凝固后应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样品液
    D. 可根据变色圈与菌落直径比初步筛选果胶酶产生菌
    20. 异戊二烯能清除活性氧,降低高温、强光等环境因素对类囊体膜造成的伤害。如图是叶肉细胞中合成异戊二烯的有关过程,其中A、B代表相关细胞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代表的细胞器分别是 ______,A中合成NADPH的场所是 ______,B中[H]还原O2的场所是 ______。
    (2)光合作用为异戊二烯的合成提供 ______(物质)。
    (3)高温下呼吸链受抑制,耗氧量下降,异戊二烯合成量增加,据图分析主要原因是高温下叶片呼吸作用降低,使 ______向叶绿体输送的数量增加,增加了异戊二烯的合成。
    (4)为进一步验证高温使呼吸链抑制,导致异戊二烯合成增多,科研人员用呼吸链抑制剂等进行了如下实验,完成表。
    实验步骤的目的
    实验步骤要点
    配制溶液
    配制缓冲液,均分为3组,第1组加适量① ______ ,第 2、3组不加。
    材料选择
    切取② ______ 一致的叶片,分为 3组。
    进行实验处理
    将叶片的叶柄浸入相应的缓冲液中,第1、2组分别置于③ ______ 下,第3组置于常温下。
    测定相关数值
    一段时间后,测定3组叶片的④ ______ 。
    预期实验结果:⑤______。
    21. 科研人员为修复稻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对照区稻田按当地耕作习惯进行日常管理,人工控制区进行如下处理:
    ①稻田冬闲期种植豆科绿肥紫云英,并在盛花期全株翻耕还田;
    ②田埂全年保留禾本科杂草,并在控制区中部设置茭白种植区;
    ③水稻生育期不喷洒杀虫剂,并控制化肥使用。
    如图是人工控制区和对照区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及其两种天敌密度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中常用 ______法调查稻纵卷叶螟种群密度。蜘蛛和寄生蜂属于生态系统的 ______(成分),它们与稻纵卷叶螟间的种间关系分别是 ______。
    (2)与对照区相比,人工控制区中蜘蛛和寄生蜂的数量 ______,主要原因:一是稻田田埂全年保留禾本科杂草、控制区中部种植茭白等可为寄生蜂和蜘蛛 ______;二是不喷洒杀虫剂,______。
    (3)生态修复实施5年后,人工控制区和对照区效益调查比较如表:
    处理
    杀虫剂使用次数/次季-1
    氮肥使用量/g•m-2
    水稻产量/g•m-2
    经济效率/元•m-2
    控制区
    0.0
    18.44
    847.93
    2.59
    对照区
    4.0
    21.29
    786.31
    2.36
    ①从物质循环角度看,稻田生态系统需要施氮肥的原因是 ______与对照区相比,控制区 ______。氮肥使用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②N元素在水稻、稻纵卷叶螟、蜘蛛间传递的主要形式是 ______。
    (4)在实施稻田生态工程修复时,可以通过保护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增加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提高生态系统的 ______,既能有效控制虫害,又能 ______,最终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协调与提高。
    22. 壁细胞(图1)是胃的外分泌细胞,其分泌胃酸(HCl)受到多种途径的调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壁细胞朝向胃腔一面的细胞膜具有许多突起,其意义是 ______。图中G细胞属于内分泌细胞,其分泌物通过 ______运输到达靶细胞。
    (2)壁细胞可以接受神经递质、多种激素的刺激,是由于细胞膜上有 ______。壁细胞分泌胃酸的调节方式是 ______。当壁细胞分泌的H+过多时,H+刺激D细胞释放生长抑素进而调节H+的分泌,上述调节机制称为 ______,其生理意义是 ______。
    (3)胃酸分泌过多会造成胃黏膜损伤等,结合图示分析:
    ①情绪过度激动、过度紧张和焦虑等引起胃酸大量分泌的主要机理是 ______。
    ②医生建议胃酸分泌过多的人多食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依据是 ______。
    (4)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喜强酸环境的细菌,能诱导胃泌素的大量分泌,是重症慢性胃炎、胃癌等的诱因。临床上使用抗生素治疗时还需同时服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主要目的是 ______。
    23. 水貂毛色有深褐色、银蓝色、灰蓝色、白色,受三对基因控制,其机理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所需的酶是 ______,过程②的原料是 ______。
    (2)P基因突变为Pr基因导致Pr蛋白比P蛋白少了75个氨基酸,其原因是 ______。Pr蛋白不能运输真黑色素,说明基因可通过 ______控制生物性状。
    (3)P、Ps、Pr基因的遗传遵循 ______定律,白色水貂基因型有 ______种。
    (4)研究人员利用3个纯系(其中品系3的基因型是HHttPP)亲本水貂进行杂交,F1自由交配,结果如图2:
    ①实验一中,F2银蓝色水貂与F1银蓝色水貂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______;F2灰蓝色水貂自由交配,子代中灰蓝色水貂占 ______。
    ②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无法确定三对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人员让实验二F1自由交配,若后代的深褐色:银蓝色:白色=______,则说明这三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4. 图1表示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主要作用机理,通过对靶基因的剪切和DNA自我修复可实现靶基因的定点突变。图2是FANCM基因结构示意图,FANCM蛋白能阻止减数分裂过程中交叉互换的发生。科研人员通过构建CRISPR/Cas9重组表达载体,以生菜嫩叶作外植体,经农杆菌转化,培育出FANCM基因的突变纯合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FANCM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______。根据图2靶序列设计的gRNA中相应序列是5′-______-3′。
    (2)构建 CRISPR/Cas9重组表达载体时主要利用的工具酶有 ______。研究中需要将gRNA和Cas9基因序列均插入到Ti质粒的T-DNA内部,其目的是 ______。
    (3)科研人员将 CRISPR/Cas9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时,为提高导入成功率,常利用CaCl2处理农杆菌,其目的是 ______。将转化的农杆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220r•min-1、28℃条件下摇床培养10~12h,其目的是 ______。
    (4)科研人员通过对生菜细胞中FANCM基因测序确定突变株,如表是野生型生菜和实验获得的生菜植株(T0)的相关测序结果。
    野生型生菜
    5′-AAAGCTCCTTTCAGCTCATGGTATACAACCAGCATTTGAT-3′
    T0植株
    5′-AAAGCTCCTTTCAGCTCATGGTATACAACCAGCATTTGAT-3′
    5′-AAAGCTCCTTTCATCATGGTATACAACCAGCATTTGAT-3′
    ①T0植株发生的基因突变类型是 ______。若T.植株连续自交两代,则F2中突变纯合体占比为 ______。
    ②获得的FANCM基因突变纯合体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价值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胰高血糖素可催化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说明肝细胞上有其相应的受体蛋白,A正确;
    B、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属于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通过水通道蛋白),B错误;
    C、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甲状腺细胞的质膜上具有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蛋白,C正确;
    D、新冠病毒主要攻击人的肺部,肺部细胞是其靶细胞,其质膜上具有新冠病毒S蛋白识别的受体蛋白,D正确。
    故选:B。
    1、蛋白质功能: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催化作用,即酶;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等。
    2、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功能和新冠肺炎、物质运输等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答案】B

    【解析】解:A、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高,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高,K+逆浓度梯度进小肠上皮细胞、顺浓度出小肠上皮细胞;Na+顺浓度梯度进小肠上皮细胞、逆浓度梯度出小肠上皮细胞,A错误;
    B、据图分析,葡萄糖和Na+的跨膜运输可由不同的转运蛋白完成,B正确;
    C、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错误;
    D、氨基酸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源可以是ATP,也可以是化学梯度,D错误。
    故选:B。
    据图分析,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均高于肠腔和组织液,则葡萄糖进入细胞是逆浓度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出小肠上皮细胞是顺浓度运输,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细胞内的钠离子浓度低于细胞外,进入细胞是顺浓度运输,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出小肠上皮细胞是逆浓度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

    3.【答案】C

    【解析】解:A、制片时应剪取根尖依次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
    B、统计细胞总数时应统计分生区的所有细胞,B错误;
    C、硫酸铜处理时间、取材时间等因素属于无关变量,都会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
    D、由表格信息可知,与CuSO4浓度为0比较,浓度为1.0时分裂指数减少,因此CuSO4对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作用具有两重性,D错误。
    故选:C。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CuSO4对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影响,据实验方案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CuSO4的浓度,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与对照组相比,用CuSO4溶液处理后,随着浓度增加,有丝分裂指数先升高后降低,说明CuSO4对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作用具有两重性。
    2、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的基本流程:
    (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在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等碱性染料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制成装片。
    本题以探究不同浓度CuSO4对蚕豆根尖有丝分裂的影响为情境,考查实验设计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相关指数,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提取有效信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属于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4.【答案】A

    【解析】解:A、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由与凋相关的基因决定的,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如正常手指的形成,A正确;
    B、口腔上皮细胞形成过程属于细胞分化,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基因种类不发生改变,B错误;
    C、衰老的细胞中大部分酶的活性降低,少数酶活性上升,如溶酶体中的水解酶,C错误;
    D、滋养层细胞已经发生了分化,D错误。
    故选:A。
    1、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3、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细胞的凋亡和胚胎发育等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5.【答案】D

    【解析】解:A、合成脱氧核苷酸链需要RNA引物,A错误;
    B、分析题图可知,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反向平行复制的,因此新合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序列互补,B错误;
    C、两起点解旋后均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子链,C错误;
    D、子链合成后需DNA连接酶催化连接成环状,D正确。
    故选:D。
    1、DNA分子的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
    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连结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
    特点:半保留复制。
    2、分析题图可知,真核细胞的叶绿体DNA分子的复制具有两个复制起点,这种复制方式加速了复制过程。
    本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和意义,准确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对DNA分子复制过程的掌握是解题的基础。

    6.【答案】B

    【解析】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错误;
    B、在农药的选择作用下,使得CYP67B突变基因(耐药基因)频率增加,B正确;
    C、CYP67B基因的突变一般是受到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或生物因素等刺激导致的,C错误;
    D、野生型棉铃虫与抗药性棉铃虫还属于同一物种,没有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B。
    1、基因突变指的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
    2、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普遍性、不定向性、随机性。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征,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识记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7.【答案】C

    【解析】解:A、格里菲思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
    B、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模型建构发现了DNA具有双螺旋结构,B错误;
    C、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C正确;
    D、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3、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积累.

    8.【答案】D

    【解析】解:A、根据题图示分析可知,谷氨酸是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一种神经递质,既可以特异性识别并结合B受体,也可以特异性识别并结合A受体,A正确;
    B、神经元B膜去极化是钠离子大量内流引起膜外电位由正转负,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减小,使膜发生去极化,B正确;
    C、逆行信使NO可经自由扩散进入突触前膜,作用于神经元A,进而促进谷氨酸持续释放,C正确;
    D、根据题意可知,大脑海马某些区域突触在受到较长时间重复刺激后可能引起突触结构稳定性改变,形成长时程增强效应,说明增强了神经兴奋的敏感性,D错误。
    故选:D。
    1、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2、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体受到刺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过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3、据图分析: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分别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B、A受体,引起钙离子通道和钠离子通道开放,其中钙离子作用于钙调蛋白,产生的NO,又返回到突触小体中,继续作用于突触小泡释放谷氨酸,达到一种持续增强的突触效应。
    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图中获取长时程增强效应产生的机制,并结合所学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做出正确判断,属于理解和应用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9.【答案】C

    【解析】解:A、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属于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A正确;
    B、鼻喷式疫苗作为抗原,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正确;
    C、鼻喷式疫苗模拟呼吸道病毒侵染,重组蛋白疫苗和灭活的病毒疫苗都不能感染细胞,所以鼻喷式疫苗不可以是重组蛋白疫苗或灭活病毒疫苗,C错误;
    D、与注射疫苗相比,接种鼻喷式疫苗可避免触痛、骚痒等不良反应,D正确。
    故选:C。
    鼻喷式疫苗是减毒活疫苗,鼻孔里喷一喷疫苗可以侵染人体细胞,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学生通过概念图、模式图等工具完成课本文字与图形转换而后理解识记是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本研究中各组插条处理方法、处理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A正确;
    B、与老枝相比,嫩枝生长旺盛,扦插成活率高、生根快,有利于实验研究,B正确;
    C、插条生根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内源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
    D、结果表明NAA、IBA的作用为促进生根,不能体现抑制生根,没有两重性,D错误。
    故选:D。
    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NAA、IBA、ABT的浓度,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数据说明在表格浓度范围内,NAA、IBA具有促进生根作用,ABT具有抑制生根作用。
    本题考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A

    【解析】解:A、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小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导致物种有灭绝可能,生物多样性减小,A错误;
    B、每个物种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地位,不同的物种构成了物种多样性,B正确;
    C、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属于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正确;
    D、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D正确。
    故选:A。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和直接价值(对人类有实用意义和非实用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2、异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3、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本题主要考查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12.【答案】D

    【解析】解:A、在核移植过程中,一般选用MI期次级卵母细胞去核,作为体细胞核移植中细胞核的受体,A正确;
    B、过程②是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加入抗生素可以防止杂菌污染,加入动物血清可提供营养物质,B正确;
    C、过程③需将胚胎移入经同期发情处理的受体母牛子宫内,C正确;
    D、过程④是进行治疗性克隆的过程,需要在特定条件下诱导内细胞团发生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组织或器官,进行疾病的治疗,D错误。
    故选:D。
    图中①是将未受精的卵细胞去核,②是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③是将早期胚胎进行繁殖性克隆,④是进行治疗性克隆的过程。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胚胎的体外培养和胚胎工程的应用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13.【答案】B

    【解析】解:A、退火温度与时间,取决于引物的长度、碱基组成及其浓度,引物的碱基数量越少变性时破开的氢键越少,则退火温度越低,但能与引物发生配对的片段就越多,目标DNA获得率越低,A错误;
    B、根据需要可在引物的5’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点突变序列等,以便更加准确地获得目的基因,B正确;
    C、两种引物的退火温度差异较大,导致不能同时退火,甚至一条链在延伸,一条链在退火,可增加引物与模板的非特异性结合,C错误;
    D、引物的GC含量越高,结合特异性越强,但GC过高,不利用退火,从而阻碍目标DNA的扩增,D错误。
    故选:B。
    PCR技术:
    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2、原理:DNA复制。
    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
    本题考查PCR技术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PCR技术的概念、原理、条件、过程等基础知识,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答题,属于考纲中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4.【答案】A

    【解析】解:A、制作米酒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添加“酵头”的目的是接种酿酒酵母,A正确;
    B、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故米酒发酵液中冒出的“气泡”并不都是来源于酵母菌无氧呼吸,B错误;
    C、酸奶和泡菜制作均利用的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故制作过程中均需要保证无氧环境,C错误;
    D、为降低杂菌污染,发酵前需要对器具进行灭菌,传统发酵技术通常利用原料中的野生菌种进行发酵,故不能对原料进行灭菌,D错误。
    故选:A。
    1、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生产中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2、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制作酒和泡菜的原理和过程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15.【答案】BD

    【解析】解:A、图示过程发生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纺锤丝由细胞两极发出,其成分主要是蛋白质,但没有DNA,A错误;
    B、图2着丝粒已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
    C、着丝粒分裂与纺锤丝的牵引无关,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是由纺锤丝牵引的,C错误;
    D、图3可知,一段时间后,动粒端荧光标记明显,说明染色体移向两极是由动粒端微管解聚引起的,D正确。
    故选:BD。
    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1)分裂间期主要变化: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2)分裂期主要变化:
    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纺锤丝。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4)末期:①纺锤体解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新形成;③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
    本题结合图示和题干信息,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能根据题干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6.【答案】BC

    【解析】解:A、倒位改变了D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但并没有改变D基因本身,A错误;
    B、子代展翅正常眼(D+++)果蝇可产生D+、++配子,形成DD++(致死):D+++:++++=1:2:1,除去致死个体,后代展翅正常眼(D+++)果蝇占,B正确;
    C、子代展翅黏胶眼(D++Gl)果蝇可产生D+、+Gl配子,形成DD++(致死):D++Gl:+Gl+Gl(致死)=1:2:1,除去致死个体,后代只有展翅黏胶眼果蝇,C正确;
    D、本实验看不出是否可以发生交叉互换,只能说明本次减数分裂未发生,D错误。
    故选:BC。
    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2、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不属于基因重组。
    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图中获取两品系果蝇的杂交结果,并结合所学染色体变异以及基因的分离定律做出正确判断,属于理解和应用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17.【答案】ABC

    【解析】解:A、由题可知,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信号通路异常都可能造成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含量并不低,但其降低血糖的功能无法完成,A正确;
    B、A→B时,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代偿性增加从而分泌胰岛素增多,使胰岛素抵抗增强,B正确;
    C、B→D时,胰岛素敏感性持续下降,胰岛素分泌也减少,此时血糖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值,从而引起胰岛A细胞功能减退,C正确;
    D、2型糖尿病胰岛素耐受高而胰岛素含量高,而D点时低胰岛素分泌和高IR,D错误。
    故选:ABC。
    1、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2、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调节方式——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3、激素调节特点包括: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以及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图中获取2型糖尿病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做出正确判断,属于理解和应用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18.【答案】ACD

    【解析】解:A、小球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因此培养小球藻的全营养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A正确;
    B、小球藻的生长条件并不是理想条件,因此不同光照强度下小球藻数量不会呈“J”型增长,B错误;
    C、小球藻属于单细胞生物,应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培养液中小球藻密度,C正确;
    D、小球藻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可取样测量小球藻叶绿素的总含量来代表小球藻的密度,D正确。
    故选:ACD。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着强度增加,小球藻光合速率加快,积累的有机物越多,小球藻生长、繁殖速度加快,单位体积中小球藻数量增加。
    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不同光照强度对小球藻生长影响的实验信息,并结合所学种群的数量特征做出正确判断,属于应用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19.【答案】BD

    【解析】解:A、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为了筛选获得果胶酶产生菌,培养基应以果胶为唯一碳源,并加入琼脂,A错误;
    B、配制好的培养基需高压蒸汽灭菌后倒平板,待培养基温度冷却至50℃时进行倒平板操作,倒平板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B正确;
    C、由图中菌落的分布情况可知,使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可根据变色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大小选择高效分解果胶的菌株,D正确。
    故选:BD。
    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而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为获得果胶酶产生菌,应选择果胶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并根据变色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大小选择高效分解果胶的菌株。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组分和作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答案】叶绿体  类囊体  线粒体内膜  ATP和C3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呼吸抑制剂  生长健壮的长势  常温、高温  异戊二烯的含量  第1,2组异戊二烯合成含量相当,高于第3组

    【解析】解:(1)A中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说明其是叶绿体;B中进行了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说明其是线粒体;A中在类囊体上进行光反应时合成NADPH;B中还原氧气,即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2)由图可知,光合作用为异戊二烯的合成提供ATP、NADPH、三碳化合物;
    (3)高温下叶片呼吸作用降低,丙酮酸消耗降低,使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向叶绿体输送的数量增加,增加了异戊二烯的合成。
    (4)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梯度和是否添加呼吸抑制剂,因变量是异戊二烯的合成量。设计思路如下:配制缓冲液,均分为3组,第1组加适量呼吸抑制剂,第2、3组不加。切取生长健壮的长势一致的叶片,分为3组。将叶片的叶柄浸入相应的缓冲液中,第1、2组分别置于常温、高温条件下,第3组置于常温下。一段时间后,测定3组叶片的异戊二烯合成量。预期实验结果为第1、2组异戊二烯含量几乎相等,高于第3组。
    故答案为:
    (1)叶绿体     类囊体   线粒体内膜
    (2)ATP、NADPH、C3
    (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4)呼吸抑制剂     生长健壮的长势     常温、高温     异戊二烯的含量     第1,2组异戊二烯合成含量相当,高于第3组
    由图可知,A中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说明其是叶绿体;B中进行了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说明其是线粒体。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要求考生掌握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各阶段发生的具体反应和反应场所,正确分析各阶段的物质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答题。

    21.【答案】样方  消费者  捕食、寄生  更多  栖息地和产卵地  增加了寄生蜂和蜘蛛的食物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不含氮肥  氮肥使用量较少  控制区种植了豆科绿肥紫云英,豆科绿肥紫云英具有固氮的功能  含氮有机物  抵抗力稳定性  提高经济

    【解析】解:(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如稻纵卷叶螟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蜘蛛和寄生蜂间接以水稻为食,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根据题干可知,蜘蛛和寄生蜂是稻纵卷叶螟的天敌,植株会吃稻纵卷叶螟,寄生蜂会寄生在稻纵卷叶螟体内,因此它们与稻纵卷叶螟间的种间关系分别是捕食、寄生。
    (2)根据中间的图和最右边的图可知,与对照区相比,人工控制区中蜘蛛和寄生蜂的数量更多,结合题干对于人工控制区进行的处理可知,一是稻田田埂全年保留禾本科杂草、控制区中部种植茭白等可为寄生蜂和蜘蛛提供栖息地和产卵地;二是不喷洒杀虫剂,不会杀死稻纵卷叶螟,而稻纵卷叶螟是寄生蜂和蜘蛛的食物,故不喷洒杀虫剂,增加了寄生蜂和蜘蛛的食物。
    (3)因为稻田中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不含氮肥,因此稻田生态系统需要额外施氨肥。题干对于人工控制区进行的处理可知,控制区种植了豆科绿肥紫云英,豆科绿肥紫云英具有固氮的功能,因此对照区相比,控制区氮肥使用量较少。物质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因此N元素在水稻、稻纵卷叶螟、蜘蛛间传递的主要形式是含氮有机物。
    (4)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其结构的复杂性呈正相关,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保护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可减少害虫的数量,则水稻的产量增多,即通过保护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既能有效控制虫害,又能提高经济,最终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协调与提高。
    故答案为:
    (1)样方     消费者     捕食、寄生
    (2)更多     栖息地和产卵地     增加了寄生蜂和蜘蛛的食物
    (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不含氮肥     氮肥使用量较少     控制区种植了豆科绿肥紫云英,豆科绿肥紫云英具有固氮的功能     含氮有机物
    (4)抵抗力稳定性     提高经济
    1、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
    本题综合考查了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区分不同物种间的种间关系、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能结合题意进行准确作答,难度适中。

    22.【答案】增加接触面积,加快物质运输的效率  体液运输  相应的特异性受体  神经-体液调节  反馈调节  为避免胃腔中氢离子分泌过多,胃酸过多,影响消化  情绪过度激动、过度紧张和焦虑等使迷走神经分支和肠促分泌神经元兴奋,促使ECL细胞分泌组胺,组胺作用于壁细胞,使胃酸分泌增多  水果和蔬菜等碱性食物能中和胃酸的酸性  抗生素抑制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形成,使细菌吸水涨破,质子泵在向内运输钾离子时,向外运输氢离子,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此过程,减少氢离子外流,减少胃酸分泌,使幽门螺杆菌活性降低

    【解析】解:(1)壁细胞朝向胃腔一面的细胞膜有许多突起,其意义是增加接触面积,加快物质运输的速率。内分泌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分泌到内环境中,故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物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
    (2)神经递质、多种激素之所以能刺激壁细胞,是因为其细胞膜表面有相应的受体。壁细胞分泌胃酸可受到迷走神经分支直接控制,也可受到生长抑素控制,故为神经-体液调节。氢离子分泌过多,刺激D细胞释放生长抑素,降低氢离子的分泌,这称之为负反馈调节,意义是为避免胃腔中氢离子分泌过多,胃酸过多,影响消化。
    (3)①情绪过度激动、过度紧张和焦虑等使迷走神经分支和肠促分泌神经元兴奋,促使ECL细胞分泌组胺,组胺作用于壁细胞,使胃酸分泌增多。
    ②胃酸分泌过多的人多食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依据是水果和蔬菜等碱性食物能中和胃酸的酸性。
    (4)临床上使用抗生素治疗时还需同时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主要目的是:抗生素抑制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形成,使细菌吸水涨破,质子泵在向内运输钾离子时,向外运输氢离子,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此过程,减少氢离子外流,减少胃酸分泌,使幽门螺杆菌活性降低。
    故答案为:
    (1)增加接触面积,加快物质运输的效率     体液运输
    (2)相应的特异性受体     神经-体液调节     反馈调节     为避免胃腔中氢离子分泌过多,胃酸过多,影响消化
    (3)情绪过度激动、过度紧张和焦虑等使迷走神经分支和肠促分泌神经元兴奋,促使ECL细胞分泌组胺,组胺作用于壁细胞,使胃酸分泌增多     水果和蔬菜等碱性食物能中和胃酸的酸性
    (4)抗生素抑制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形成,使细菌吸水涨破,质子泵在向内运输钾离子时,向外运输氢离子,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此过程,减少氢离子外流,减少胃酸分泌,使幽门螺杆菌活性降低
    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言、靶细胞。在突触上,电信号不能进行传递,因此需转变成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到达突触后膜后又转变成电信号。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长、作用范围广。
    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体液调节的特点,掌握兴奋在反射弧上产生和传导的机制,并结合题图信息准确答题。

    23.【答案】RNA聚合酶  氨基酸  碱基对的缺失,或者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转录的mRNA终止密码子提前  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  基因分离  30    27:9:28

    【解析】解:(1)过程①是转录,需要RNA聚合酶,过程②是翻译,原料是氨基酸。
    (2)Pr蛋白比P蛋白少了75个氨基酸,可能的原因是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或者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转录的mRNA终止密码子提前,所以翻译提前终止。Pr蛋白不能运输真黑色素,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3)P、Ps、Pr基因属于复等位基因,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如果生物缺失酪氨酸酶,则酪氨酸不能转变为真黑色素,呈现出白色,所以H_tt__、hhT___、hhtt__表现出白色,因此基因型有2×1×6+1×2×6+1×1×6=30种。
    (4)根据实验二的杂交结构,亲代品系3的基因型是HHttPP,但F1是深褐色,基因型是H_T_P_,所以品系2中含有T基因;由实验1中灰蓝色HHTTPrPr和品系2__TT__杂交,F1表现为银蓝色H_T_Ps_,且自交后代出现9:3:4的比例,为9:3:3:1的变式,因此F1有两对基因杂合,基因型是HhTTPsPr,结合亲代基因型,因此亲代品系2的基因型是hhTTPsPs,且Ps对Pr为显性。
    ①实验一中,F2中与F1银蓝色水貂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而F2银蓝色的比例为,所以F2灰蓝色水貂自由交配,子代中灰蓝色水貂占;F2灰蓝色水貂基因型有HHTTPrPr和HhTTPrPr,如果自由交配,只考虑Hh基因,可以产生H配子,h配子,则子代中灰蓝色H_T_PrPr水貂的比例为×+2××=。
    ②实验二中品系2的基因型是hhTTPsPs,品系3的基因型是HHttPP,F1的基因型是HhTtPPs,表现为深褐色,所以P基因对Ps为显性;如果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自由交配,子代中深褐色H_T_P_:银蓝色H_T_PsPs:白色(H_tt__、hhTT__和hhtt__)=××:××:(×+×+×)=27:9:28。
    故答案为:
    (1)RNA聚合酶 氨基酸
    (2)碱基对的缺失,或者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转录的mRNA终止密码子提前 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
    (3)基因分离 30
    (4)       27:9:28
    图中H_T_决定了酪氨酸酶的产生,如果两个基因由一个为隐性纯合子,则表现为白色,P、Pr、Ps为复等位基因,可以产生PP、PPr、PPs、PrPr、PrPs、PsPs共6种基因型。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需要分析图中代谢过程,分析各表现型的基因型,结合下面的杂交过程,分析各品系的基因型,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解答。

    24.【答案】脱氧核苷酸  UUGUAUACCAUGAGCUGAAAGG-  DNA连接酶和限制酶  T-DNA可以插入到受体细胞  使农杆菌成为感受态,易于接受环境中的DNA分子  使农杆菌恢复常态,易于大量培养增殖  缺失   增加杂交育种过程中基因重组的频率,产生更多新品种,加速生菜育种进程

    【解析】解:(1)外显子和内含子属于基因的结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A-U、T-A、G-C、C-G),所以gRNA中相应序列是5'-UUGUAUACCAUGAGCUGAAAGG-3'。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的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由于T-DNA可以插入到受体细胞中,所以需要将gRNA和Cas9基因序列均插入到Ti质粒的T-DNA内部
    (3)CaCl2处理农杆菌,可以使农杆菌成为感受态,易于接受环境中的DNA分子;转化的农杆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220r•min、28℃条件下摇床培养10~12h可以使农杆菌恢复常态,易于大量培养增殖。
    (4)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T0植株比T植株少了2个碱基,所以是基因突变中的缺失;T0植株含有一个正常基因和一个突变基因,用Aa表示,杂交后代AA:Aa:aa=1:2:1,F1自交,aa及突变型植株的比例为。
    ②FANCM蛋白阻止交叉互换的发生,降低重组频率,与野生型相比,FANCM基因突变的植株,重组频率提高,因此基因突变纯合体的作用是增加杂交育种过程中基因重组的频率,产生更多新品种,加速生菜育种进程。
    故答案为:
    (1)脱氧核苷酸     UUGUAUACCAUGAGCUGAAAGG-
    (2)DNA连接酶和限制酶     T-DNA可以插入到受体细胞
    (3)使农杆菌成为感受态,易于接受环境中的DNA分子     使农杆菌恢复常态,易于大量培养增殖
    (4)缺失         增加杂交育种过程中基因重组的频率,产生更多新品种,加速生菜育种进程
    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2、基因突变:是由于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能将基因工程和图中操作过程相联系,掌握分离定律的相关计算,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答题。

    相关试卷

    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三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三模生物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福建省中学生生物学初赛 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中学生生物学初赛 答案,共1页。

    2023年福建省中学生生物学初赛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中学生生物学初赛试题,共1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