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素养评价训练(五) 从李约瑟难题看明清的“内卷”与“变迁” 作业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素养评价训练(五)  从李约瑟难题看明清的“内卷”与“变迁” 作业第1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素养评价训练(五)  从李约瑟难题看明清的“内卷”与“变迁” 作业第2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素养评价训练(五)  从李约瑟难题看明清的“内卷”与“变迁” 作业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素养评价训练(五) 从李约瑟难题看明清的“内卷”与“变迁” 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素养评价训练(五) 从李约瑟难题看明清的“内卷”与“变迁” 作业,共9页。
    素养评价训练(五)  从李约瑟难题看明清的内卷变迁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1.明太祖朱元璋在《大浩·民陈有司贤否》中说:自布政司至于府州县官吏,若非朝廷号令,私下巧立名目,害民取财,许境内耆宿人等,遍处乡村市井联名赴京状奏,备陈有司不才,明指实迹,以凭议罪,更贤育民。这反映出明初(  )A.社会治理体系丰富和完善B.监察机构的职能得到优化C.鼓励民众对官吏进行监督  D中央职能部门进一步健全解析:C 依据材料可知明太祖准许百姓联名赴京告发贪官污吏,把民众监督作为获取监察信息的重要渠道,这反映出皇帝鼓励民众对官吏进行监督,故选C项;材料仅体现了明初鼓励民众对官吏进行监督,不能以此得出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状况,排除A项;材料是民众监督不是监察机构,排除B项;材料是民众监督不是中央职能部门,排除D项。2.明代,不经内阁票拟而直接自宫中下发的旨意,称为中旨。明武宗时,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曾矫中旨诘责数百言,令廷臣议罪,打击朝中文官。该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  )A.内阁权力的衰落  B宦官权力的膨胀C.皇权专制的强化  D监察系统的失职解析:C 材料中中旨”“矫中旨诘责数百言,令廷臣议罪体现了宦官专权,而宦官专权的根源是皇权过于集中,遇到皇帝幼小、昏庸等情况,大权就会旁落,即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故选C项。3(2021·岳阳二模)明成祖时期,诏命吏部尚书蹇义等26人分巡全国各地,安抚军民,询察利病。宣宗时,巡抚之名已经确立,并由临时派遣变为专门设置。这些举措的实施(  )A.降低了政府统治效率  B消除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扩大了中枢行政权力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析:D 巡抚由临时派遣变为专门设置,说明朝廷加强了对地方相关事务的管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故选D项;从临时派遣巡抚到专门设置巡抚,实际上提高了政府的统治效率,排除A项;中央与地方一直存在集权与分权的矛盾,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巡抚负责对地方事务的管理,不属于中枢行政权力范畴,排除C项。4(2021·武汉三模)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守。时人称:用东南之财赋,统西北之戎马,无敌于天下矣。由此可见,明朝迁都北京(  )A.开创了建都北京的先例  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C.缩小了南北发展的差距  D解决了明朝的边疆危机解析:B 据材料用东南之财赋,统西北之戎马,无敌于天下矣可知明代迁都北京,用东南财富抵御北方少数民族,这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故选B项;在明朝前,金政权曾迁都北京,排除A项;迁都北京并没有缩小南北差距,南方经济依然领先,排除C项;迁都北京只是缓和了边疆危机,但无法解决,排除D项。5.下表为清代内阁及其前身文馆、内三院的建立发展轨迹。实际掌权者机构演变皇太极将文馆改为内三院,对皇太极负责,以削弱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多尔衮内三院的权力遭到削弱顺治帝内三院对六部具有监督权,拥有票拟批红的权力。后改为内阁,大学士、学士分班入直,具有 掌议天下之政,宣布丝纶的职能康熙帝保留内阁,另设翰林院,此后成为定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与内阁抗衡,内阁权力逐渐衰落 该表说明清代(  )A.从权臣向谋臣再向私臣的蜕变B.满洲八旗国家政体逐步发展完善C.皇权向更高层次递进受到阻碍D.皇权逐步向君主集权制发展演变解析:D 据材料表格可知,实际掌权者多为皇帝,机构设置主要对皇帝负责,并且内阁的权力不断削弱,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机构,没有涉及朝臣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八旗制度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内阁权力逐渐削弱,皇权向更高层次递进,排除C项。6(2021·厦门二模)雍正之后,清朝形成了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的模式。军机处主要处理全国机密要务,具有封闭性,内阁则负责处理大量公开性政务。这说明了清初(  )A.国家行政体系最终形成  B军机处的权限大于内阁C.行政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D军机处的设置强化了君权解析:D 雍正时设军机处主要处理全国机密要务,处于皇帝的直接控制下,而内阁沦为执行性机构,说明军机处的设置强化了君权,故选D项;军机处不是法定国家行政机构,是皇帝的私人机构,排除A项;军机处无属吏,也不能领导内阁,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行政效率问题,排除C项。7.唐代以来,中国瓷器远销欧洲。明末海禁后,瓷器出口大幅减少,同时期日本学习中国制瓷技术,生产出色彩艳丽的伊万里瓷,在欧洲广受欢迎。清前期,景德镇出产的瓷器借鉴伊万里瓷的艺术设计,质优价廉,重新占领欧洲市场。中国瓷器再次畅销欧洲的原因是(  )制瓷技术保持世界领先 艺术设计注重借鉴创新 官营制瓷业占主导地位 国内民众的购买力下降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瓷器远销欧洲,主要原因在于当时中国的制瓷技术高超,领先世界,而且清前期借鉴日本的制瓷技术,技术创新,重新占领了欧洲市场,①②正确,故选A项。明中叶以后,中国的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瓷器在国内的消费量较大,错误,排除BCD三项。8.清代嘉庆《南翔镇志》卷十二载:嘉定县仅种木棉一色,以棉织布,以布易银,以银籴米,以米充兑。这反映了当地(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农业结构的变动C.农业生产已经衰退  D长途贩运业繁荣解析:B 材料仅种木棉一色,以棉织布,以布易银,以银籴米说明农业商品化的发展,由单纯的农业向商品农业的转变,属于农业结构的调整,故选B项;以布易银,以银籴米这种交易只是商品经济的表现,不代表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商品农业的发展情况,不是农业的衰退,而是农业的转型,排除C项;以布易银,以银籴米这种交易只是在附近进行,并不需要长途贩运,排除D项。9(2022·广州联考)下面分别是宋代和清代东南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示意图。这一变化(  )A.促使专门工商业市镇出现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改变了南北漕运经济格局D.加速了小农经济结构变动解析:B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是天下粮仓,但到了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出现了棉和桑与粮食作物争地的情况,粮食不能自给,这促进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之间粮食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图片表明宋代到清代东南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而农业生产结构性变迁不一定会促使专门工商业市镇出现,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由宋到清南北经济格局没有变化,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小农经济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仅农业种植的经济结构性变化不足以说明加速了小农经济结构变动,排除D项。10.明代赋役改革体现了货币税取代实物税、徭役以银代役、人头税向财产税转化三大进步趋向,清代则在此基础上彻底废止了人头税。据此可知,明清赋役改革(  )A.根本上提高了农民社会地位B.促进了信用货币推广C.顺应了社会经济转型的要求D.消除了人口隐匿现象解析:C 据材料以银代役”“废止了人头税,可知明清赋税制度改革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放松对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顺应了社会经济转型的要求,故选C项;明清时期的赋税制度改革主要目的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稳定统治秩序,并未提高农民社会地位,排除A项;白银不属于信用货币,排除B项;废止人头税能减缓人口隐匿的现象,但是不能消除,排除D项。11.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通货使用情况统计如下表:年代契约件数交易媒介宝钞白银谷物和绢布洪武年间503965永乐年间10385117宣德年间409130景泰年间300273成化年间900900 据此可知,明朝(  )A.商品经济冲击农业生产  B白银货币化趋势明显C.银钞混用现象贯穿始终  D土地兼并现象较普遍解析:B 据材料表格交易媒介中三种媒介的使用趋势可知,白银的使用在明显增加,而另外两种则相对下降,最后变为0,说明白银货币化趋势明显,故选B项。12.明中后期,以徽商、晋商为代表的地域性商人群体积累了大量财富。当国家财政和国家救济发生困难时,明朝政府会向他们寻求帮助,并授予义民”“冠带荣身等荣誉称号,以及给予国子监的入学资格作为奖励或交换。由此可见,明朝中后期(  )A.商帮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B重义轻利成为社会风尚C.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解析:C 明朝政府对于有重大贡献的商人授予义民”“冠带荣身等荣誉称号,以及给予国子监的入学资格作为奖励或交换,反映出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选C项;国家财政和国家救济发生困难时,政府会向商帮寻求帮助,不代表商帮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排除A项;重义轻利是传统的义利观,但是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逐利风气盛行,排除B项;封建社会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131573年,挂着西班牙国旗的大帆船从马尼拉港驶往墨西哥海岸的阿卡普尔科,船上载着绸缎712匹、棉布 11 300 匹和瓷器22 300件,总值30万比索,折合白银7.5吨,贸易利润高达600%。当时,从智利到巴拿马随处可见质优价廉的中国丝绸。据此可知,明朝时(  )A.白银开始成为流通的货币B.与世界贸易联系加强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D.地域性商人群体兴起解析:B 由材料贸易利润高达600%。当时,从智利到巴拿马随处可见质优价廉的中国丝绸可知明朝对外贸易量巨大,处于绝对出超的地位,体现了新航路开辟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强,故选B项;在此之前白银已经成为流通的货币,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外贸易,而非国内的区域贸易,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地域性的商人群体,排除D项。14.晚明学者讲学,大多不区分参加者的身份。思想家吕坤给初学者讲学,如市井说话一般。他曾言:讲《中庸》《大学》,须令仆童炊妇一听,手舞足蹈,方是真讲书。当时,民间出现称孔子为孔圣人老爷的现象。这反映出晚明(  )A.市民阶层的扩大B.阳明心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C.儒家学说通俗化D.心学传播抬高了孔子的地位解析:C 晚明的学者讲学大多不区分参加者的身份,并且讲学如市井说话一般,民间也出现称孔子为孔圣人老爷的现象,体现儒家学说日益走向普通大众,反映了儒家学说的通俗化趋势,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儒学走向普通大众,而非市民阶层扩大,排除A项;理学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排除B项;材料反映儒家学说日益走向普通大众,没有涉及心学传播抬高了孔子的地位,排除D项。15.《三国演义》奉刘备为正统,并着力刻画了刘备的仁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关羽的忠义,与曹操乱臣贼子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三言两拍中许多作品也被注入了宣传因果宿命和忠烈孝义的内容。这种创作风格反映出(  )A.儒释道开始走向融合  B主流价值观影响文学创作C.小说成为文学主流  D小说创作为专制统治服务解析:B 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文学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符合儒家思想中的仁、义、忠、孝等,故选B项;宋代儒释道融合成为理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小说成为文学主流,排除C项;明清时期小说创作批判封建统治,宣扬儒家主流价值观,并不为专制统治服务,排除D项。16.戴震(17241777)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材料反映了(  )A.统治者利用理学加强控制B.理学压制人性的社会现实C.批判了清政府残酷的刑罚D.批判现实社会的世风日下解析:B 据材料信息可知尊者和长者大都是以理作为教训地位卑微的人和年幼的人的手段,即使是错误的,也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地位低下的人即使是正确的观点,但是因为不符合理的要求,也被认为是叛逆,会受到惩罚,这体现了理学压制人性的社会现实,故选B项。材料并没有提到统治者的做法,排除A项;材料强调了理学的作用,并没有批判清政府的刑罚,排除C项;材料强调理学对人性的压制,没有体现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态度,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1)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材料一 洪武元年明太祖召孔子后人孔克坚(任元朝国子祭酒)觐见,克坚称疾不往。明太祖敕谕:朕率中土之士,奉天逐胡,以安中夏,以复先王之旧。虽起自布衣,实承古先帝王之统……天命所在,人孰违之?闻尔抱风疾,果然否?若无疾而称疾,则不可。谕至思之。孔克坚急忙觐见。明太祖说:尔年几何?孔克坚说:臣年五十有三。明太祖说:尔年虽未耄,而疾婴之,今不烦尔官,但尔家先圣之后,为子孙者不可以不务学。朕观尔子资质温厚,必能承家,尔更加诲谕,俾知进学,以振扬尔祖之道,则有光于儒教。过了几天,又召见孔克坚说:尔祖明先王之道,立教经世,万世之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实有赖焉。故尔孔氏高出常人。常人且知求圣贤之学,况孔氏子孙乎?尔宜勉尔族人,各务进学。又说:朕不授孔克坚以官者,以其先圣之后,特优礼之,故养之以禄而不从之以事也。——摘编自《明太祖实录·卷三十一》(当时史官记录)材料二 洪武元年十一月十四日臣孔克坚,谨身殿内对百官,面奉圣旨:老秀才近前来,你多少年纪也?对曰:臣五十三岁也。上曰:我看你是有福快活的人,不委付你勾当。你常常写书与你的孩儿,我看资质也温厚,是成家的人。你祖宗留下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你家里不读书,是不守你祖宗法度,如何中?你老也常写书教训者,休怠惰了。于我朝代里,你家里再出一个好人呵不好?二十日于谨身殿西头廊房下奏上位:曲阜进表的,回去。臣将主上十四日戒谕的圣旨,备细写将去了。上喜曰:道与他,少吃酒,多读书者。前衍圣公国子祭酒克坚记。——孔克坚所记录撰写的石碑原文(今存孔府)(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宣召孔克坚觐见的原因。(7)(2)请从两份记录中提取可信内容,简述上述召见的概况,并指出这两份记录的不同之处。(8)解析:(1)问,本题需要考虑两个角度,一个是明太祖洪武元年,是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明太祖宣召孔克坚觐见要从政权初建的角度思考原因,即明太祖为强化新政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与元政权争夺正统地位),利用儒家的天命观维护统治,重视纲常伦理,教化民众,确立明朝的统治思想;另一个是宣召的人孔克坚的身份是孔子后裔,而孔子所代表的是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这对维护统治至关重要。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洪武元年明太祖召孔子后人孔克坚(任元朝国子祭酒)觐见和材料二洪武元年十一月十四日臣孔克坚,谨身殿内对百官,面奉圣旨可得,明初明太祖召见孔子后裔孔克坚;由材料一尔年几何”“尔更加诲谕,俾知进学,以振扬尔祖之道,则有光于儒教”“尔宜勉尔族人,各务进学等和材料二你多少年纪也”“你老也常写书教训者,休怠惰了等可得,明太祖询问了孔克坚的个人情况,并诫勉其承继孔子思想,光大儒学,但却没有委任曾任元朝国子祭酒的孔克坚以官职;由材料一尔家先圣之后”“尔祖明先王之道,立教经世和材料二你祖宗留下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等可得,明太祖在此次召见中表明了对儒学的态度,肯定了儒学的重要地位,也使明政权获得正统地位。第二小问,需要从记载语言、记载的内容、材料出处进行比较。材料一《明太祖实录》以文言文书写,材料二碑记则属于口语;材料一《明太祖实录》作为官修史书,经过史官修饰,材料二较为原始(反映细节、较具体);材料一记述了召见的背景,材料二回避了召见背景;由材料一克坚称疾不往可知材料一存在孔克坚托病不应诏的情节,材料二没有;材料一与材料二对于第二次召见的内容描述不一致,材料一描述的是明太祖勉励其继承孔子思想,带领子孙多读书和提出不委任孔克坚官职的原因,材料二则是曲阜进表的,回去。臣将主上十四日戒谕的圣旨,备细写将去了,关于不委任孔克坚官职的原因,记载不详。答案:(1)原因:儒家思想(理学)是当时的正统思想,孔克坚是孔子后裔,具有象征性;明太祖为强化新政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与元政权争夺正统地位);利用儒家的天命观维护统治;重视纲常伦理,教化民众,确立明朝的统治思想。(2)概况:洪武元年(明朝初立时),明太祖召见孔子后裔孔克坚。明太祖询问了孔克坚的个人情况,并诫勉其承继孔子思想,光大儒学,但却没有委任曾任元朝国子祭酒的孔克坚以官职。明太祖在此次召见中表明了对儒学的态度,肯定了儒学的重要地位,也使明政权获得正统地位。不同之处:《明太祖实录》以文言文书写,碑记则以口语记录;《明太祖实录》作为官修史书,经过史官修饰,碑记较为原始;《明太祖实录》记述召见的背景,碑记回避了召见背景;《明太祖实录》中存在孔克坚托病不应诏情节,碑记中没有;《明太祖实录》中记述了明太祖不委任孔克坚官职的原因,碑记则记载不详。18.下表是明朝前期部分进口货物交易情况统计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材料货物名称苏木胡椒乌木檀香计量单位规定价格5003500500与琉球贸易价格1030与暹罗贸易价格5254010与满刺加贸易价格204010 1贯=1 000文;表示数据缺失。——据陈尚胜《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对表中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解析首先,指出表中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据明朝前期部分进口货物交易情况统计表可知,苏木、胡椒、乌木、檀香的实际进口价格比规定价格贵了10—80倍,这体现了明初对外贸易不计利润、厚往薄来的特点,即明前期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其次,分析朝贡贸易的原因,结合所学可从经济、政府政策、思想等角度入手,经济上: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占主导,明前期农耕经济高度发达;政府政策上:政府实施海禁政策;思想上:传统华夷秩序观念。最后,分析朝贡贸易的影响,可从积极、消极两个角度入手,积极:明初朝贡贸易密切了中外联系,强化了宗藩关系;消极:据材料可知苏木、胡椒、乌木、檀香的实际进口价格比规定价格贵了10—80倍,以经济代价换取政治认同给明朝造成严重财政负担。答案:现象:明前期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原因:经济上: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占主导,明前期农耕经济高度发达;政府政策上:政府实施海禁政策;思想上:传统华夷秩序观念。影响:明初朝贡贸易密切了中外联系,强化了宗藩关系;以经济代价换取政治认同给明朝造成严重财政负担。19(2021·石家庄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材料 清初官修《明史》的基本情况表(部分)类别概况体例沿用了传统纪传体史书的体例,其中列传部分继承了汉族政权编史的基本分类传统,如《文苑传》《儒林传》等。不同于以往把少数民族归入蛮夷传,而是更侧重从地域的视角来编撰内容《太祖本纪》记载罢相,设府、部、都察院分理庶政,事权归于朝廷。嗣君不许复立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太祖遗诏)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忠义传》共七卷,详细地记述忠义之士,并大加赞扬。除此之外,对两类人群进行详细记载,一类是孝义,记载了七十多人的孝义行为;另一类是烈女,记载也有数百人之多《流贼传》中对农民起义军处处以相称,对起义军进入北京城的情况大肆歪曲:贼又编排甲,令五家养一贼,大纵淫掠,民不胜毒,缢死相望 ——摘编自石中玉《清初〈明史〉的编撰特点》(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官修《明史》的基本特点。(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官修《明史》的史料价值。(4)解析(1)问,据材料沿用了……继承了……更侧重从地域的视角来编撰并结合所学得出继承传统体例,有所创新;据材料不同于以往把少数民族归入蛮夷传,而是更侧重从地域的视角来编撰并结合所学得出体现民族交融,淡化民族分类;据材料《忠义传》共七卷,详细地记述忠义之士,并大加赞扬并结合所学得出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据材料事权归于朝廷”“丧祭仪物……毋妨嫁娶并结合所学得出强调君主集权,树立圣明君主形象;据材料《流贼传》中对农民起义军处处以相称,对起义军进入北京城的情况大肆歪曲并结合所学得出贬低农民起义,体现统治者意志。第(2)问,据材料清初官修《明史》的基本情况表可知,《明史》为官修史书,清初距明朝较近,掌握大量一手史料,因此《明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对于研究明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另一方面,据材料对起义军进入北京城的情况大肆歪曲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编纂《明史》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体现统治者意志,在使用时应注意辨析,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答案(1)特点:继承传统体例,有所创新;体现民族交融,淡化民族分类;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强调君主集权,树立圣明君主形象;贬低农民起义,体现统治者意志。(答出其中任意四点即可)(2)史料价值:其为官修史书,距明朝较近,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对于研究明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体现了统治者意志,使用中应注意辨析,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相关试卷

    2022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素养评价训练(四) 从《清明上河图》看宋元的“雅”与“俗” 作业:

    这是一份2022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素养评价训练(四) 从《清明上河图》看宋元的“雅”与“俗” 作业,共9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素养评价训练(六) 从“东方俾斯麦”李鸿章看晚清的沉沦与转型 作业:

    这是一份2022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素养评价训练(六) 从“东方俾斯麦”李鸿章看晚清的沉沦与转型 作业,共10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素养评价训练(十) 从苏格拉底之死看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利与弊 作业:

    这是一份2022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素养评价训练(十) 从苏格拉底之死看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利与弊 作业,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