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训练--情境式语用表达题综合训练
展开任务群二 情境式语用表达题综合训练
时间:60分钟 分值:121分
一、(2021·名师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11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____①____,只有加强对它的认知、认同与传承,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才能强“根”固“魂”,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并非简单复古、一味守成,____②____,即既做到援古证今、古为今用,又做到关注现实,聚焦当下,紧扣时代脉搏,努力构建中国文化的当代话语体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____③____,而是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合理内核,在守住本源的同时,对外来文化进行辩证取舍。
有选择地向世界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是我们的义务。如中华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世界大同又和而不同,包容而又坚韧的民族性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态度,还有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等。当代中国,实现了国家强盛和民族兴盛,这正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魅力和感召力所致。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研究探索中国进步之源,我们认为其内核正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要义,它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密码。当然,我们也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来逐步完善自己,如西方的创新精神、契约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我们在倡导学术走出去的同时也要注意中西融通,防止文化单一倾向与文化沙文主义。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空根据后文“才能强‘根’固‘魂’”可知,应填入“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第②空根据前文的内容,应该填一个“并非……而是……”的句式,再根据“并非简单复古、一味守成”可知,应该填入一个相反的做法,所以可填入“而是既要传承又要创新”。第③空的句式和第②空的一样,再根据“守住本源的同时,对外来文化进行辩证取舍”可知,应该是相反的做法,可填入“并非盲目排外、故步自封”。
答案 ①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②而是既要传承又要创新 ③并非盲目排外、故步自封
2.请对第二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语段文字由五句话组成,其中第一、二句是一个层次,主要表达的信息是“向世界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是我们的义务”。第三、四句是一个层次,关键信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密码”。第五句是一个层次,关键信息是“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来逐步完善自己”,压缩的句子以短句为主,去掉重复的关键词,符合字数要求。最终可确定答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密码,我们要向世界介绍它的核心要义,同时也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
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密码,我们要向世界介绍它的核心要义,同时也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
二、(2021·名师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11分)
生物多样性事关文明的兴衰。____①____,人类文明才能健康发展;反之物种贫乏,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则人类文明发展将受阻。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良好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物种能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疾病传播。然而,____②____,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2020年《地球生命力报告》指出,自1970年以来,动物的种群数量平均下降了68%。____③____,艾滋病、埃博拉等致命疾病肆虐就是后果之一。
联合国于2020年9月30日举办生物多样性峰会。中国外交部和生态环境部于9月21日联合发布了峰会中方立场文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国在行动》,从生态文明思想、国内政策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全社会广泛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系统阐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验成就和立场主张。立场文件指出,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东道国,中国将积极筹备大会,并愿与各国一道,推动达成平衡务实的大会成果,携手共建一个充满生机、清洁美丽的世界。
3.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空结合后文“反之”一词以及分号可知,这里是与后文内容相对的,后文讲“物种贫乏,生态系统严重失衡”,这里应该就是:物种丰富,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第②空由“然而”可知,此处内容是对前文“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良好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物种能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疾病传播”的转折,再结合后文“动物的种群数量平均下降了68%”可知,这里应该是说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第③空结合前文“良好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物种能……减少疾病传播”“动物的种群数量平均下降了68%”以及后文“艾滋病、埃博拉等致命疾病肆虐就是后果之一”可知,这里是说动物的种群数量下降会增加动物将疾病传给人类的风险,所以填:这增加了动物将疾病传给人类的风险。注意表达简洁,不要超过字数。
答案 ①物种丰富,生态系统维持平衡 ②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 ③这增加了动物将疾病传给人类的风险
4.请对第二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段共有三个句子。第一个句子是事件的背景,可以不压缩此句内容。第二句是主要事件。需要压缩出时间“9月21日”,可在前面加上“2020年”;事件“中国外交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峰会中方立场文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国在行动》”,文件名称可以删掉,主语压缩为“中方”,谓语是“发布”,宾语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中方立场文件”;文件内容“从生态文明思想、国内政策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全社会广泛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系统阐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验成就和立场主张”,可见“从生态文明思想、国内政策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全社会广泛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删掉。第三句是表达中国的态度和愿望,可压缩为“并表明愿推动大会达成平衡务实成果”。
答案 2020年9月21日,中方发布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中方立项文件,系统阐述了我国生物多样保护的经验成就和立场主张,并表明愿推动大会达成平衡务实成果。
三、(2021·名师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9分)
庄稼人爱玉米,玉米却从不骄傲。天南海北,山川平原,玉米入土即生,是非常好养活的“硬核”庄稼。
小麦收了镰,玉米好下田。虽说此时地里满是麦茬,但玉米并不挑栖身之处。播种其间,一两场雨水过后,田里就会齐刷刷地露出青嫩的小脸。食指中指那么长的两片小芽,虽不如豆苗那般壮实,却也清清爽爽,浑身张扬着灵气。
待到一簇簇的幼苗抱团共生,越长越密,有经验的庄稼人这时候会教导你,舍不得苗,抱不到瓢,留住最好的那一棵是不二选择。间苗后的玉米,一天一个样。六七月份雨水多光线足,一场雨水后,玉米就能蹿出几节高。地里,层层蓬勃舒展的叶子随风舞动,墨绿色的波涛此起彼伏。夜晚走到地头,“咔咔”的拔节声让人陶醉。
一天又一天,玉米茎上的包穗日渐充实,走向成熟的神态沉稳自若,当中还透出融融的暖意。转眼间,夏日的燥热渐行渐远,秋光已向田野间走来。对庄稼人来说,所有付出的日子,都在此时结成了丰硕的果实,疲劳和汗水都有了回报。
就这样,小半年忙乎乎地耕,终于到手了一大仓沉甸甸的收获。此时,庄稼人的心里都不由地发出两个字——值了!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庄稼人的心里都不由地发出‘值了’两个字。”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原句与改句相比,原句将“值了”特别指出,从而突出了庄稼人的满足感,同时“值了”是庄稼人的口语,此处特别指出则更能凸显文章的语言风格。改句“庄稼人的心里都不由地发出‘值了’两个字”语气过于舒缓,而原句中以“值了”二字结尾,语气干脆,又耐人寻味。
答案 ①强调的重点不同:原句的重点落在“值了”上,写庄稼人的满足感,改句则没有突出这种意味。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值了”用破折号突出,并放在句子最后,语气干脆,适合做段落的结尾。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
6.“硬核”原指一种力量感强、节奏激烈的说唱音乐风格,后被移用形容“很厉害”“很彪悍”“很刚硬”。请概括玉米的“硬核”表现。(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结合“天南海北,山川平原,玉米入土即生,是非常好养活的‘硬核’庄稼”可概括为:种植范围广。结合“虽说此时地里满是麦茬,但玉米并不挑栖身之处。播种其间,一两场雨水过后,田里就会齐刷刷地露出青嫩的小脸”可概括为:生长(土壤、雨水)条件要求不高。结合“一天一个样。六七月份雨水多光线足,一场雨水后,玉米就能蹿出几节高。地里,层层蓬勃舒展的叶子随风舞动,墨绿色的波涛此起彼伏。夜晚走到地头,‘咔咔’的拔节声让人陶醉”可概括为:长得快。结合“对庄稼人来说,所有付出的日子,都在此时结成了丰硕的果实,疲劳和汗水都有了回报。就这样,小半年忙乎乎地耕,终于到手了一大仓沉甸甸的收获”可概括为:收成多。
答案 种植范围广,生长(土壤、雨水)条件要求不高,长得快,收成多。
四、(2021·名师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9分)
铜城除了河南人之外,从北方黄土高原和南方平原地区贫困县漫流来的乡民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有了煤炭业,这里就成了中国西部的阿拉斯加,吸引来无数寻找生活出路的人。
在这个口音五花八门的“联合国”里,____①____。在铜城生活的各地人,都能操几句河南腔,哼几句嗯嗯啊啊的豫剧。
这城市四周全是山梁土峁。____②____。农业人口远比不上黄土高原腹地稠密,更不要说和拥挤不堪的中部平原相比了。因为事农者甚少,加之此地又不缺乏燃料,这些山山峁峁竟然长起了茂密的柴草,甚至还有一些树木梢林,显得比黄土高原其他地方更有风光。每当入秋之时,有些山上红叶如火,花团锦簇似的夺人眼目……
山梁土峁间,由于地层深处挖掘过甚而形成空洞,地表时有下陷,令人触目惊心的大裂缝往往撕破了几架山梁,甚至大冒顶造成整座大山崩塌陷落,引起周围里氏三级左右的地震。大山以北一二百华里处就是黄河,它带着成千上万吨泥沙沉重地喘息着淌向东方……
城市在这条狭长的山沟里只能摆下一条主街。那商店铺面,楼房街舍,就沿着这条蜿蜒曲折的街道,沿着铁路两侧,沿着那条平时流量不大的七水河,鳞次栉比,层层叠叠,密集如蜂房蚁巢,由南到北铺排了足有十华里长。
火车站位于城市中心。一幢长方形的候车室涂成黄色,在这座沾灰染黑的城市里显得富丽堂皇。除过南郊军民两用的飞机场,火车站不大的广场也许是市内最为开阔的地方了。
7.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依据后文“都能操几句河南腔”可知,此空关键词应为“河南人”;再依据后文“在铜城生活的各地人”可知,强调的是“各地人”,所以侧重点是“不同地方的人说河南话”。整理以上两点可概括为:由于河南人最多,因此公众交际语言一般都用河南话。②依据前文“四周全是山梁土峁”可知,此句应强调“山多”;依据后文“农业人口远比不上黄土高原腹地稠密,更不要说和拥挤不堪的中部平原相比了”可知,强调这里“农业人口少”;再依据后文“因为事农者甚少”可知,这里的现状是“不适合发展农业”。整理以上两点可概括为:山上石多土薄,不宜耕作。
答案 ①由于河南人最多,因此公众交际语言一般都用河南话 ②山上石多土薄,不宜耕作
8.请筛选整合信息,概述上面文段的大意,不超过40个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文段共6个自然段。第一段主要交代了陈述对象“桐城”;第二段具体侧重介绍的是这里的居民的交际口音,公众交际语言一般都用河南话;第三段侧重介绍的是山梁土峁间不宜耕作,长满了茂密的柴草和树木;第四段侧重介绍的是地貌情况;第五段侧重介绍的是商店铺面,楼房街舍;第六段侧重介绍的是火车站的特点。综上所述,每一段都各有侧重,叙述条理清晰,整理如下答案:铜城的居民、交际语言、山梁土峁的植被地貌、狭长山沟里的店铺楼房以及火车站。
答案 描述铜城的居民、交际语言、山梁土峁的植被地貌、狭长山沟里的店铺楼房以及火车站。
五、(2021·名师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10分)
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____①____。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的草色在黄绿之间,松是绿的,别的树叶差不多都是红与黄的。就是那没树木的山上,也增多了颜色——日影、草色、石层,三者能配合出种种的条纹,种种的影色。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
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可是被清凉的蓝空给开拓出老远,平日看不见的小岛清楚地点在帆外。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一种无目的的思虑,要思虑而心中反倒空虚了些。____②____,青岛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9.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外选择对象,写一组句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例句,“济南与青岛”为两个相关联的事物;“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明确二者不同;“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知为比喻修辞,内容又是对比的两句话,喻体为“的”连接的偏正短语。综合分析,应是用比喻修辞来描述相关联的又具有截然不同特点的两种事物,使其因比喻而生动,因对比而更鲜明。主体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人、风景、美食……。句式为“‘……’与‘……’是多么不相同!‘一个设若比作……的……’‘那一个便应当是……的……’”。成句时注意语言应较具文采。
答案 示例一:北京与上海是多么不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粗犷豪迈的壮志伟男子,那一个便是细腻精致的情调小女人。
示例二:山东的女孩和杭州的女孩是多么不同啊!一个设若比作红艳得灼目的木棉,那一个便是柔婉得可人的细柳。
1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结合“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青岛也是这样”“青岛亦然”分析,前面主要讲济南和青岛夏天和冬天的气候不同,后面用“但是”表转折,此处可以填“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结合“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的草色在黄绿之间,松是绿的,别的树叶差不多都是红与黄的。就是那没树木的山上,也增多了颜色——日影、草色、石层,三者能配合出种种的条纹,种种的影色。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的躺着,躺到永远”分析,仿照后面句子“青岛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此处主要写济南的秋带给我的安全之感。
答案 ①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 ②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
六、(2021·名师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题。(10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远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到秦汉年间,____①____。“二十四节气”不仅影响农业生产,____②____,我国民间积累了大量的气象谚语、农事谚语、生活谚语,用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比如“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等。虽然大家可能说不出具体都有哪些节气,____③____,在什么季节做什么等等,都是大有学问。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乃至国际社会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二十四节气”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应对日益恶化、发展难以持续的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在,更凸显出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共享价值。国务院参事冯骥才指出,“二十四节气”适应了自然规律,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它的申遗成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奉献,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敬。他说:“‘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有利于增强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敬畏。”
1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所给语段讲的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历史悠久,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①处从前面“中国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后文直接提到“二十四节气”的说法,据此可推断要填“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一类内容;②处前面说“不仅影响农业生产”,后文说“气象谚语、农事谚语、生活谚语”,据此可推断出要填“还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一类内容;③处从前面“虽然大家……”和后面“都是大有学问”,可推断出要填“但节气的理念深入人心”一类内容。
答案 ①“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 ②还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但节气的理念深入人心
12.根据上面第二段材料,概括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现实价值。(两处字数各不超过20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概括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首先找到相关信息,即“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再压缩,即可得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蕴含天人合一思想”。概括二十四节气的现实价值,首先找到相关信息,即“在应对日益恶化、发展难以持续的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在,更凸显出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共享价值”,再压缩,即可得到“能指导全球应对生态环境危机”。
答案 文化意义: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蕴含天人合一思想。现实价值:能指导全球应对生态环境危机。
七、(2021·名师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11分)
通常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重人伦、重群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的特点,这主要是就儒家价值取向而言。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一个整体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历史上,还存在大量的独立于儒家文化之外的文化内容,这些内容不同、类型相异的思想文化互相激荡吸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相拒而又交融,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价值体系。
弘扬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回应并解决现代问题。传统文化一方面为现代困境提供了出路,____①____,它没有现代化经历,对于很多现代问题,传统文化并没有化解的方案。如当前我们面临着市场经济问题、法制建设问题、家庭结构变化问题、城市化问题、国际交往问题等诸多新问题,____②____,需要传统文化深入理解上述问题的由来,并在自身的立场上对上述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回应和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这样,它才能在理论上立得住能服人,在实践上行得通能见效。____③____,可以进一步凸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发挥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
13.请根据文段第一段内容提取五个关键词。(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话题上看,文段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构成进行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是文段的中心话题,是应当提取的关键词。从内容上看,文段末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内涵丰富,因为它不仅有“儒家价值取向”,还有“独立于儒家文化之外”的“价值观念”,“儒家”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前文提到儒家的“价值取向”,后文提到其他思想文化的“价值观念”,因此,“儒家”和“价值取向”(“价值观念”)是应当提取的关键词。最后,儒家价值取向和其他思想文化互相激荡吸收后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这样才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价值体系,因此,“相辅相成”是应当提取的关键词。所以,文段应提取的关键词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价值取向(价值观念)、相辅相成、价值体系。
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 价值取向(价值观念) 相辅相成 价值体系
1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根据前面的“一方面为现代困境提供了出路”判断,应以“另一方面”开头,同时由后面“它没有现代化经历,对于很多现代问题,传统文化并没有化解的方案”等内容推断,应填“自身也面临着诸多困境”这样的相关内容。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面的“诸多新问题”,开启下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③是对文段的总结,可以根据后面“可以进一步凸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发挥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思考需要怎样做。
答案 ①另一方面自身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②它们(这些问题)对传统文化来说也是全新的领域(挑战)
③对现代问题的回应与解决
八、(2021·名师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10分)
关于读书,我们有两大主张。____①____:古人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原则上承认书应该活读,然而实际上我们的古人及许多自命为读书者的今人,仍多是过着书斋生活,虽有活读书的理想,但不能跳出书的范围以外。历史上凡在学问上、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绝不是只拘泥于“书”上,____②____,从而形成一种新见地。因此,第二主张是“读活书”:单读他人已有经验写成的书或是静的书还不够,尤其需要的是实际生活的经验。____③____?那就需要注意社会上的一切活动的事物,这些活的东西就是活的书。比方你,我如果要研究你,你就是我的一本书,研究后所得的知识,就是活的知识,这就叫作“读活书”。
其实,“活读书,读活书”得有个多取向的思路。世界上许多事情都不是单线的,从A到B是一种思考,从B到A又是一种思考,如果你能反复地思考、比较、对证,你对一本书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思想就会丰富许多。比如我们过去常常讲,“大河不满小河干,小河不满渠沟干”,这句话当然是对的,但是如果思考一下,反方向的道理是否也能站得住脚?即如果渠沟里面没有水,小河里面也没有水,那么大河里的水,是怎么来的呢?
15.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空结合前文“关于读书,我们有两大主张”以及后文“在原则上承认书应该活读”可知,这里是论述第一主张即“活读书”,可以填:第一主张是“活读书”。第②空结合“绝不是只拘泥于‘书’上”可知,这里应选用“而是……”的句式,结合“都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可知,这里应是讲经验与书本融合起来,可以填:而是把自己的经验与书本融合起来。第③空由问号可知,这里是提出疑问,由前文“第二主张是‘读活书’:单读他人已有经验写成的书或是静的书还不够,尤其需要的是实际生活的经验”以及后文“那就需要注意社会上的一切活动的事物,这些活的东西就是活的书”可知,这里是针对“读活书”或者实际生活的经验来提问的,可以填:如何可使实际经验丰富呢/什么叫作“读活书”呢。注意不要超过字数。
答案 ①第一主张是“活读书” ②而是把自己的经验与书本融合起来 ③如何可使实际经验丰富呢/什么叫作“读活书”呢
16.请仿照上面文段中画线部分的例证,另写一段话,要求和文段论点一致。(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确定语段的论点,结合画线句子的句式和内容特点,另外选材论述。选材的时候需要注意结合语境,不能内容重复,论证的时候要注意科学性,观点一定要正确。
答案 示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当然是对的,但是如果思考一下,反方向的道理是否也能站得住脚?即“己之所欲”就能施与他人吗?或者“己所不欲”,无论在什么情形之下都不能施与他人吗?
九、(2021·名师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10分)
科幻小说自其发微,经过近两百年的演化,踪迹遍及全球,其影响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涉及人们对世界、对未来乃至对科学技术本身的看法,作为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文化现象,我们是无法无视它的存在的。此外,科幻小说毕竟与赛先生沾亲,与科学宣传多有牵涉,并且早已形成一种文学流派,堂而皇之地在文学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因此就更有必要认真地对待它,了解它。
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就如武侠小说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____①____,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术。因此,____②____,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体裁。不过,和一般的小说相比,____③____: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被打破,通过现实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结构的精美;二是关注探索与发现,每一部科幻小说都在创造新的世界。
17.概括上面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明确概括的模式,应为主谓式,这就要求学生依据文段明确对象,从语段来看,这段话的对象是“科幻小说”;这段话共有两句,第一句话是说“科幻小说”的影响以及与科学的关联,第二句话是说“科幻小说”形成流派,两句话都指出我们应重视“科幻小说”。把这些内容概括起来即可。
答案 科幻小说影响广泛,与科学有关联且已形成流派,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8.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处根据上文“武侠小说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下文“不等于刑侦侦破”,根据句式一致性的原则,此处应写“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第②处,根据“因此”可知,后面的语句是对前文“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得出的结论,从后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体裁”来看,此处应该表达“科幻小说当然姓‘文’”之类的观点。第③处,根据上文“不过,和一般的小说相比”来看,此处是对上文的转折,后文“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被打破,通过现实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结构的精美;二是关注探索与发现,每一部科幻小说都在创造新的世界”,这是介绍科幻小说的特点,所以此处意思是科幻小说虽然是一种文学体裁,但与其他一般小说特点不同。
答案 ①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 ②科幻小说当然姓“文”/科幻小说当然是小说/科幻小说当然是一种文学体裁 ③科幻小说体现了不同的特点/科幻小说的特点截然不同
十、(2021·名师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11分)
国学经典中蕴涵着传统美德,诵读经典的孩子,不仅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而且还会提升人格魅力。另外,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孩子,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而且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甚至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 000册书的奇迹,其阅读兴趣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高出许多倍。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脑里面,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的认知世界的智慧结晶。____①____;文化亡,则民族亡。我们不仅要通过阅读,把文化之根深扎在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上,____②____,让国学经典通过我们的努力重新焕发生机,让逐日凋敝的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以现代的躯体重生。希望,不仅寄托在孩子们身上,____③____。
19.根据第一段材料,请概括诵读国学经典的六点意义(作用)。(要求:每条不超过6个字。不需加标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全文共五句话,要概括出“诵读国学经典的六点意义(作用)”要点,学生必须注意通过关联词等把握语段的层次性。提取各句主干,第一句为“国学经典中蕴涵着传统美德,诵读经典的孩子,不仅会养成……还会提升……”,因为“不仅”对应的内容“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是“传统美德”,故整合合并为“传统美德”,故此句可得出两点作用:养成传统美德、提升人格魅力;提取第二句主干为“另外……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的良好读书习惯”,由此确立要点:提高专注力(形成专心的良好习惯);提取第三句主干为“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都会很轻松”,学生注意指示代词“这种”,由此容易确立答案:获得(更好的)记忆力;提取第四句主干为“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甚至可创造……的奇迹,其阅读兴趣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高出许多倍”,由此概括出:提高阅读兴趣;提取第五句主干“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脑……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由此概括出:提升理解力。
答案 养成传统美德 提升人格魅力 提高专注力 提升记忆力 增强阅读兴趣 提升理解力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空是个展开句,可以通过下文“文化亡,则民族亡”和标点符号分号去推,这个空应填“文化存,则民族存”。第②空也是展开句,可根据上文“不仅要通过阅读”,以及下文“让国学经典通过我们的努力重新焕发生机”来推,可知应填“更要通过行动”。第③空是个总结句,可以通过上段的语意和上文“不仅寄托在孩子们身上”等信息确定,应填“也寄托在每一个人身上”。
答案 ①文化存,则民族存 ②更要通过行动 ③也寄托在每一个人身上
十一、(2021·名师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9分)
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少作品具有诗中有画、意境优美的特点。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要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中,从而____①____。
在审美想象过程中,我们既可以借助已有的____②____,和诗人取得共鸣;也可以通过联想,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比如,我们读到一首诗,它把难状之景置于目前,说出了我们以前想说却说不出的审美感受,我们这时自然会回忆起相似的经历和画面,沉浸于所熟悉的环境和气氛之中,与诗人取得心灵的审美认同。读陶渊明那些表现劳动生活、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只要在农村生活过、劳动过的人,无论如何,读来都是亲切的。王维的那些山水诗,喜欢游山玩水、热爱大自然的人,读后也无不历历在目,宛如身临其境。
但是,也有些作品想象奇特,描写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看到和经历过的情景,我们在阅读和欣赏时,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联想和类比,尽量构想出诗人为我们所描绘的奇幻的世界。具体阅读某一作品时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其独特的意境。
21.认真阅读画横线句子,请写出一句包含奇特想象的诗句,并充分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描绘所写诗句中所表现出来的奇幻世界。(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画线句子中的关键词“作品想象奇特,描写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看到和经历过的情景”,学生要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所写诗句中所表现出来的奇幻世界。要在原有诗句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手法描绘诗句,如运用修辞等手法。参考示例一:曹操在《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参考示例二:熊咆龙吟殷岩泉:耳畔回响着从山谷传来的熊的咆叫声,龙的吟啸声,巨大的声响震得山石、泉水、森林、峰峦都在发抖,这又是怎样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啊?这样的例子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比比皆是,学生可选其中的文句加以想象和描绘即可,如“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等。
答案 连峰去天不盈尺:那一座座山峰,如刀,如剑;壁立千仞,直插云霄;它们,是天庭鏖战,众神遗落人间的兵器吗?
22.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处,所要填写的文句在第一段的段尾,故所要填写的文句应是有总结性质的文句,依据前面的文句“……,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中,从而”分析可知,所要填的文句应是“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中”的“结果”或是“进一步的行为”,故可填“得到(或者获得)审美享受”;第②处,所要填写的文句在第二段的段首,故应是一个总领句,依据所要填写文句前后语境“在审美想象过程中,我们既可以借助已有的________,和诗人取得共鸣,也可以通过联想”分析可知,所要填写的文句应和“联想”是相对的,相辅相成的,故可填“生活阅历和审美经验”等文句。
答案 ①得到(或者获得)审美享受 ②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
十二、(2021·名师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10分)
湿地具有很强的蓄水能力。它能够储存和调节在时空上分配不均的降水,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避免水旱灾害。它还具有强大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当含有毒物和杂质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一些湿地植物则具有很强的清除毒物、净化水质的能力;同森林相比,湿地是同等地域森林净化能力的1.5倍。
湿地作为可直接利用的水源,可有效补充地下水,还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____①____;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为人类提供食物、能源和原材料,因此,湿地是人类____②____。我国湿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庞大的人口数量、快速的经济增长、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得湿地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角度认识其重要意义,即____③____。
23.将第一段文字概括为表明“湿地”功能的三个比喻句。每句不超过15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湿地具有很强的蓄水能力”,可知是从蓄水角度来介绍的,可以选择的喻体有“蓄水池”“水库”等,于是可以表述为湿地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由“它能够储存和调节在时空上分配不均的降水,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避免水旱灾害”,可知是介绍湿地的作用,提取关键词为调节功能,据此可以找到与之不同类且具有相似点的调节器、控制阀、稳定器、平衡仪等,故可以表述为湿地是维持区域水平衡的调节器。由“它还具有强大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可知是从清洁方面介绍湿地功能,由清洁想到清洁工或者环保卫士等,所以可以表述为湿地是生态系统的清洁工。
答案 ①湿地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蓄水角度)
②湿地是维持区域水平衡的调节器。(调节角度)
③湿地是生态系统的清洁工。(清洁角度)
2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句依据前文湿地“还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以及“从而”得知这里要补写的是前文内容产生的结果,即“改善周围环境”;②句依据前文可知,应填的是湿地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上的作用;③句属于总结性语句,前文提到了湿地生态环境脆弱,面临严峻挑战,可见这里要补写的是“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这样的语句。
答案 ①改善周围环境 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训练成语填空: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训练成语填空,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