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北京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教案

    北京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教案第1页
    北京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教案第2页
    北京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教案第3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教案,共3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等值线的基本特征,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类型,判断河流流向及流域面积,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估算坡度,计算打井深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
    考点导航
    核心素养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识别
    1.综合思维:利用等高线判读分析地形特征及其影响。
    2.区域认知:结合区域等高线分布图,认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3.地理实践力:对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进行熟练判读、绘制图示中两地间地形剖面图。
    考点二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自然地理特征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考点四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选点”“选线”“选面”
    考点五 地形剖面图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识别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某地高出① 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② 垂直距离 。 
      如下图中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海拔为③ 500 米。甲、乙的相对高度是④ 1000 米。 

    2.等高线:在同一水平面上,⑤ 海拔 相同的点的连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图中字母
    A
    B
    C
    D
    E
    F
    G
    地形
    ⑥ 山顶  
    ⑦ 山谷  
    ⑧ 山脊  
    ⑨ 陡崖  
    缓坡
    陡坡
    鞍部
      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反映地形坡度,一般来说,在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越密,地形坡度越 大 。 

    一、等值线的基本特征
    特征
    含义
    同线等值
    同一条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同图等距
    一般等值线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值是一个定值(零或等值距)
    闭合曲线
    等值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在一幅地图上受图幅所限不能全部显示
    不能相交,可以重叠
    等值线不能相交,但可以重叠。等高线图中,重叠处为陡崖
    疏缓密陡
    等值线疏密反映数值变化状况,两条相邻等值线之间的间距越小,表示变化越剧烈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等值线向高值弯曲时,弯曲中心部位比两侧数值低;等值线向低值弯曲时,弯曲中心部位数值比两侧高
    高于高值,低于低值
    当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数值与相邻等值线中高值相同时,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闭合等值线数值;反之相反
    二、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类型

    表示方法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说明
    山地、山峰
    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
    符号


    四周低中间高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
    盆地、洼地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四周高中间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
    山脊、山脊线
    等高线凸
    向低值处,
    山脊连线


    从山顶到
    山麓凸起、
    高耸部分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山谷、山谷线
    等高线
    凸向高值处,
    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
    低洼部分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
    一对山脊等
    高线和一对山
    谷等高线组成


    相邻两个
    山顶之间,
    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峭壁、陡崖
    多条等高线会
    合重叠在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为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为悬崖
    新月形沙丘
    相对高度较小,凹坡等高线密,凸坡等高线稀


    等高线形似新月
    梯田
    海拔较低,等高线疏密相间,相对高度较小


    等高线稀疏处与密集处相差很大
    火山
    等高线闭合,在中心部位由外向内递减,在外围向外递减


    从示坡线海拔变化可判断火山口
      想一想 山脊、山谷处等高线分别向地势高处还是地势低处弯曲?(见表中画线处)
      思维拓展 五种基本地形的判读标准
    (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
    (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
    (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
    (4)高原:海拔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
    (5)盆地:中间较低;四周较高。

    考向一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识别
      水准仪测量法是高程测量最精确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进行测量的方法,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题。

    1.已测得A点的海拔为53.195米,通过水准仪A标尺的读数为1.386米,B标尺的读数为0.824米,判断B点的海拔及与A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  )
    A.54.581米、1.386米 B.55.405米、2.210米
    C.53.757米、0.824米 D.53.757米、0.562米
    答案 D 首先通过水准仪A标尺的读数1.386米与B标尺的读数0.824米,算出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0.562米,在此基础上可推算出B点的海拔(A点海拔+两地的相对高度)。
    考向二 利用等高线识别地形类型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m)。

    2.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  )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答案 D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地势落差大,且呈带状分布,为典型峡谷地形,D项正确。
    考点二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自然地理特征

    一、判读地形特征:即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形的分布状况。
    二、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判断水
    系特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⑤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
    判断水
    文特征
    ①在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在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②河流的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有关;
    ③河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三、判断河流流向及流域面积
    判断流向
    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判断
    流域面积
    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四、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判断
    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进行分析
    判断
    气候差异
    气温差异
    求出高度差,再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降水差异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光照差异
    阳坡光照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想一想 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  ;阳坡比阴坡光照  ,气温  。(见表中画线处) 

    考向一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特征
      某兴趣小组在组织定向越野活动前,结合“活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设计活动路线和点标位置。据此完成下题。

    1.图示区域 (  )
    A.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B.地势自西向东倾斜
    C.山体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
    D.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答案 A 由图可知,该区域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大致自东向西倾斜,A项正确,B项错误;山体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C项错误;该区域的海拔较低,相对高度较小,植被的垂直分异不明显,D项错误。
    考向二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河流流向
      读图,回答下题。

    2.(2018北京东城期末)图中永定河的流向是 (  )
    A.自西向东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东向西
    答案 B 结合等高线地形图中永定河穿过220米等高线,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的关系可知,永定河应从西北向东南流动。B选项正确。
    考向三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其他自然地理特征
      某科考队计划在夏季赴某山峰进行路线考察。下图为该山峰的一幅手绘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3.(2020北京模拟考)队员选择从南坡登山的主要原因是 (  )
    A.光照充足
    B.坡度较小
    C.登顶距离短
    D.植被类型丰富
    答案 B 南坡等高线较为稀疏,因此坡度较小。光照和植被类型不是登山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南坡登顶距离长,故只有B项正确。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一、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1.如两点都在等高线上,直接读出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如两点不在等高线上,读取两点高度时需选取一个高度范围,采用交叉相减法,可以算出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
    如下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计算:

    图中A点的海拔为300米

    相关教案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教案:

    这是一份江苏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教案,共3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一讲经纬网及其应用教案:

    这是一份江苏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一讲经纬网及其应用教案,共2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标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教案:

    这是一份课标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教案,共3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