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联合考练地理强化十六卷含解析
展开焦作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联合考练
地理强化十六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森林火灾是当今世界发生面广、对森林资源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影响森林火灾的气象因素有:①湿度:当空气中相对湿度低时,可燃物失水多,火灾易发生和蔓延。②温度:气温升高使可燃物温度升高,火灾容易发生。③风:风不但能降低林中的空气湿度,而且能加快火灾的蔓延。风对火灾蔓延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大风会造成“飞火”,将燃烧物带到火场外部,产生新的火源,迅速扩大林火面积。完成1-3题。
1.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因“飞火”而产生新火源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我国西北林区的防火紧要期是
A.1月-3月 B.4月-6月 C.7月-9月 D.10月-12月
3.我国东北林区的防火紧要期分别是4~5月和10月的自然原因是
A.4-5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10月雨带南移,秋高气爽
C.4-5月气温回升,风力弱 D.10月受伏旱影响,晴朗干燥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完成4-6题。
4.北方针叶林区土壤不适宜大面积作为农耕用地的主要原因是
A.淋溶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 B.气候寒冷,土壤有机质分解快
C.土壤贫瘠,土层冻结时间长 D.土壤偏酸,适宜种植作物少
5.图示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A.火后时间越长,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越高
B.过火25年后,林下植被生产力下降速度比物种的丰富度快
C.林下物种丰富度在过火后第15年达到顶峰后持续下降
D.林下物种的丰富度越高,植被的生产力就越高
6.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
A.乔木,耐火度高,生长迅速,容易恢复
B.灌木,养分需求少,根较草本、苔藓地衣深
C.草本,数量多,火后光照充足,生长迅速
D.苔藓地衣,低矮不易被烧伤,耐酸性强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各题。完成7-9题。
7.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A.北温带 B.南温带 C.北半球热带 D.南半球热带
8.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A.黑夜最短 B.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 C.南半球陆地上气温最高 D.降水量最大
9.C~E时段,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三江平原因气温低而处于农闲时期 B.塔里木河处于汛期
C.巴西高原草木枯萎 D.中山站上空极光绚丽
近年来,港航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功能不断升级并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图a为港航服务业分类示意图,图b为港口城市各类港航服务业付租能力距市中心距离变化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图a中船舶管理业集中分布在图b中的区域是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11.关于港航服务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级服务类主要位于产业链的上游
B. 代理与技术服务类产值占比最高
C. 运输仓储类利润率低但产值总量大
D. 运输仓储是港航服务业发展升级的方向
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4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澳大利亚长期以来存在露天种植西红柿的传统生产方式。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在南澳大利亚州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种“阳光+海水”的新颖农业生产方式。落日农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第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 西红柿适应性强,最适合在温度为20-250C,空气湿度45-50%的环境中生长。落日农场 利用温室进行西红柿的无土栽培,全年均可种植。该农场每年约出产1.7万吨高品质、无公害的西红柿,约占澳大利亚市场份额巧%。下图示意落日农场位置及其温室室内景观。
(1)分析落日农场选址于A处的有利自然条件。(10分)
(2)夏季,农场温室的地面铺满了饱吸海水的硬纸板。请说明该措施对西红柿生长所起的作用。(6分)
(3)在澳大利亚沿海地区,目前采用“阳光+海水”的新颖生产方式和传统生产方式均可种植西红柿。请你选择一种生产方式并说明支持的理由。(6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王金庄村位于河北邯郸涉县。元代初期,迁居此地的人们就地取材,用石头垒起房屋和梯田。后来人口增加,梯田不断增多,最多时有 8 万余块、1.2 万亩(1 亩≈666.67 平方米),占村落总面积的 70%以上,最小梯田不足 1 平方米。2014 年,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被批准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地夏季多暴雨,梯田易损毁,需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及时修缮。近二十多年,王金庄村出现了石房大多空闲、梯田大面积撂荒的现象,且撂荒情况远超石家庄周边。下图示意王金庄村的地理位置。
(1)根据梯田的数量和面积,推测王金庄村的地形特点。(8 分)
(2)与东南丘陵地区的梯田相比,说出王金庄村梯田的水土数量特点并分析原因。(6 分)
(3)从耕作角度分析王金庄村的耕地比石家庄周边更易撂荒的原因。(4 分)
(4)王金庄村的梯田作为中国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农耕地,有人提出对其撂荒的梯田进行复垦,
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6 分)
43.近年来,生态旅游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许多国家将一些珍贵的、未经开发的生态环境开辟为旅游景区。下图示意德国巴伐利亚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步道。(10分)
评价巴伐利亚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生态旅游步道的影响。(10分)
44.竹排江是南宁市主要的内河之一,由北向南贯穿市区,其上游河段叫那考河。20世纪90年代开始,沿河养殖业兴起,大量污水和垃圾进入那考河,那考河一度变成“纳污河”。从2015年起,当地政府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施了河道截污、河道生态、沿岸景观工程以及污水厂建设等,由“点源治理”转变为“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的流域综合治理。如今那考河沿岸成为水清岸绿的滨江公园。
简述采用“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模式治理那考河污染的意义。
参考答案
1-5 DCBCB 6-11 BDBAAC
36、(1)【答案】A处干旱少雨,多晴天(2分),太阳高度较大,光照充足(2分),利于西红柿生长;太阳能丰富,利于太阳能发电,为农场提供能源(2分);A处临海,便于海水淡化,为西红柿提供水源(2分);A处沙漠广布,土地面积广,便于大规模生产(2分)。
(2)【答案】夏季温室外气温高,空气干燥,室内硬纸板里的海水蒸发(2分),可起到抑制过高气温(2分),保持适宜湿度的作用(2分),有利于西红柿生长并提高其品质。
(3)【答案】选择:“阳光+海水”新颖生产方式,西红柿品质好,市场前景广阔;全年都可种植,单产高;受自然灾害影响小,产量稳定;利用清洁的太阳能,对环境污染小。(如果观点与理由不符不得分,答对3点,每点2分,本题满分共6分)选择:传统农场模式可直接利用自然资源,农场对设备要求不高;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自动化程度低,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多;可以远离海岸布局,可选择的区域广。(如果观点与理由不符不得分,答对3点,每点2分,本题满分共6分)
37、(1)【解析】根据梯田的数量和面积推测地形特点,应依据材料重点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分析。从材料看,该村梯田数量多且占村落面积大→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梯田数量多、单个梯田平均面积小→
地形坡度(地势起伏)大。
【答案】该村梯田分布较广(数量多且占村落面积大),(2 分)推测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2 分)该村梯田数量多、单个梯田平均面积小,(2 分)推测地形坡度(地势起伏)大。(2 分)
(2)【解析】注意题眼“与东南丘陵地区的梯田相比”“王金庄村梯田的水土数量特点”,应结合当地降水状况、地形坡度、人地关系作答。东南丘陵地区降水多、地形坡度小→梯田水多、土多;王金庄地处太行山区→降水少、地形坡度大、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夏季水土流失多发→梯田水少、土少。
【答案】特点:水少土少。(2 分)原因:东南丘陵处于湿润区,降水多,王金庄地处半湿润区,降水相对较少;(2 分)王金庄地处太行山区,山地坡度大且人地矛盾较为突出,水土流失严重,故相较于东南丘陵地区,王金庄的梯田水少土少。(2 分)
(3)【解析】注意限定方向为“耕作角度”,应结合两地的农田类型从农田耕作劳动量和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分析。
【答案】石家庄周边多为平原耕地,王金庄村为山区梯田,梯田易损毁,需长期维护,劳动量大;(2 分)该地梯田田块狭小、梯级多,难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耕作,生产效率低。(2 分)
(4)
【解析】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赞成、不赞成均可,但要言之有理。若赞成,可从梯田复垦的积极意义方面作答,如增加当地粮食产量;减少劳动力外流、增强农村活力,利于乡村振兴;作为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复垦有利于文化传承等。若不赞成,可从梯田复垦的不利条件和带来的不利影响方面作答,如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低、不利于山区生态保护等。
【答案】赞成。理由:梯田作为耕地,复垦可以增加当地粮食产量;(2 分)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增强农村活力,有利于乡村振兴;(2 分)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复垦有利于当地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传承。(2 分)不赞成。理由:该地梯田田块狭小、梯级多,难以实现机械化、规模化耕作,生产效率低;(2 分)梯田耕作生产成本高、产量低,经济效益低;(2 分)大面积复垦梯田,不利于山区的生态保护。(2 分)
43、【解析】从建设旅游生态步道对旅游资源、背景环境及欣赏等方面分析回答,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
【答案】利:方便游览者观赏森林美景;有利于游览者近距离接触森林环境;减少旅游活动对森林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弊:建设步道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游客的增多会加剧对森林自然环境的干扰。
44、【答案】节约治污成本;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减少污染物入河;降低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对下游的影响);改善全流域的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
2022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联合考练地理强化十七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联合考练地理强化十七卷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六环之间出现少量就业集中区,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联合考练地理强化十五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联合考练地理强化十五卷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下黄河三角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联合考练地理强化十四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联合考练地理强化十四卷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该城市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