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甘肃省靖远县部分学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绝密★启用前
靖远县部分学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火星一直是人类积极探测的地外天体之一。2021年8月23日是“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平安度过的第100天,更是其行驶里程突破1000m的关键一天。图1示意“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行走的景观。据此完成1~3题。
1.火星成为人类积极探测的地外天体之一,主要原因是火星( )
A.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B.与地球有相似性 C.是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 D.与人类生活最密切
2.“祝融号”火星车探测火星得到的结论是火星比地球( )
A.昼夜温差大 B.沙尘暴天气少 C.地表水丰富 D.地势起伏大
3.“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上行走的过程中,主要能源来自( )
A.挟带的核能 B.月球重力能 C.发射火箭的能源 D.太阳辐射能
太阳黑子是在太阳大气某属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也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现象。科学家预测,2024年太阳黑子将会再次爆发。据此完成4~5题。
4.太阳黑子发生在(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电离层
5.若2024年太阳黑子再次爆发,将会使地球( )
A.全球气候变暖 B.磁暴发生频率增加 C.地表水循环加快 D.各地产生极光
穗花杉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气温为12~19℃,年降水量为500~2000mm,年相对湿度大于85%的地区。其科学家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道虎沟村的某化石层中,发现了两枚距今1.6亿年的穗花杉植物化石。图2示意穗花杉化石,表1为部分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6~7题。
表1
显生宙 | 新生代 | 第四纪 | 距今258万年~今天 |
新近纪 | 距今2303万年~258万年 | ||
古近纪 | 距今6600万年~2303万年 | ||
中生代 | 白垩纪 | 距今1.45亿年~0.66亿年 | |
侏罗纪 | 距今2.01亿年~1.45亿年 | ||
三叠纪 | 距今2.52亿年~2.01亿年 |
6.穗花杉最可能属于( )
A.蕨类植物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孢子植物
7.穗花杉繁盛的地质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的古地理环境特征是( )
A.高温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凉潮湿 D.寒冷干燥
牛轭湖是指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由于河由发育不断弯曲,最终被废弃,从而形成湖泊。图3为牛轭湖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牛轭湖形成的环节有( )
①凹岸堆积 ②河流下蚀 ③凹岸侵蚀 ④裁弯取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图示①②③④四段河流故道中,形成最晚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流动沙丘是分布在干旱地区的一种常见风力地貌。图4为某流动沙丘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类沙丘的形态特点为( )
A.迎风坡坡形微凹而平缓 B.背风坡坡形下凹且坡陡
C.沙丘呈同心圆状 D.两翼延伸指向上风向
11.该流动沙丘向( )
A.西南方向移动 B.东北方向移动 C.西北方向移动 D.东南方向移动
我国像东地区分布着大量的风沙区。图5为像东地区风沙分布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豫东风沙区的沙源主要来自( )
A.黄河挟带的泥沙 B.海洋里的泥沙 C.黄土高原吹来的风沙 D.农田里的土壤
13.豫东地区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是( )
A.开挖入海新河道 B.提高黄河冬季水位 C.营造防护林体系 D.合理分配灌溉水源
图6为某堆积地貌中颗粒物分布示意图,该颗粒物大小不均,杂乱无章的堆积。据此完成14~15题。
14.该地貌类型是( )
A.流水堆积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 C.海浪堆积地貌 D.冰川堆积地貌
15.该地貌可能分布在( )
A.喜马拉雅山山顶 B.天山山脉北坡 C.塔里木盆地 D.海南岛南部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太阳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地球生命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图7为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1)描述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特点。(8分)
(2)简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生命生存和发展的意义。(6分)
(3)列举我们日常生活中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实例。(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北京时间2021年8月28日20时27分,在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30km,震中位于(3°s,140°E)附近。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城所说的“黄金12秒”。图8为地球图层结构示意图。
(1)指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圈层,并说明判断理由。(5分)
(2)简述地震发生时会产生“黄金12秒”的依据。(6分)
(3)描述Ⅱ圈层和Ⅳ圈层的主要特点。(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进行地质考察时,在不同地区绘制了当地的地貌景观素描图(如图9)。
(1)简述甲地貌类型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6分)
(2)指出乙地貌类型的地表景观和地下景观。(6分)
(3)说明乙地貌中溶沟的形成过程。(6分)
高一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B【解析】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火星属于类地行星,运动特征与地球具有相似性;从目前对火星的探测来看,火星由于大气稀薄,不适宜人类生存;目前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天体有月球和太阳等。故B选项正确。
2.A【解析】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比日地距离远且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差,昼夜温差大;火星由于无植被覆盖,沙尘暴天气多;火星地表水缺乏;根据目前的探测,还不能确定其地势起伏是否比地球大。故A选项正确。
3.D【解析】“祝融号”火星车装有太阳能电池板,主要依靠太阳能作为其动力。故D选项正确。
4.A【解析】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中。故A选项正确。
5.B【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太阳活动能够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但不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太阳活动增加,地球上磁暴发生频率增加;地表水循环受太阳辐射影响,太阳活动对其影响小;极光一般产生在高纬度地区。故B选项正确。
6.B【解析】穗花杉生长在距今1.6亿年,结合地质年代表可以确定其生活在中生代,当时植物以裸子植物为主。故B选项正确。
7.C【解析】根据穗花杉生活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2~19℃,年降水量为500~2000mm,年相对湿度大于85%”可知,穗花杉繁盛的地质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古地理环境温凉潮湿。故C选项正确。
8.B【解析】凹岸侵蚀使图中河流逐渐变弯曲,弯曲到一定程度后,河流裁弯取直,遗留下来的河段形成牛轭湖。故B选项正确。
9.D【解析】河流裁弯取直后,形成牛轭湖的河流故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流故道与主干河道的距离会越来越远。由此可知,距离河道最近的河流故道形成最晚。故D选项正确。
10.B【解析】流动沙丘的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且较陡;沙丘多呈新月状,而不是同心圆状;两翼延伸指向下风向。故B选项正确。
11.C【解析】流动沙丘在流动过程中,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根据图中流动沙丘的形态和指向标可以判断,该地盛行东南风,流动沙丘向西北方向移动。故C选项正确。
12.A【解析】豫东风沙分布区位于黄河沿岸,由黄河挟带的泥沙在枯水期露出水面,被风力吹拂形成。故A选项正确。
13.C【解析】开挖入海新河道难度大,且不能根治黄河泥沙问题;黄河水位受上游来水以及降水影响,人为提高水位难度大;营造防护林体系,可以减少风沙的产生;合理分配灌溉水源不是豫东地区的治沙措施。故C选项正确。
14.D【解析】图中颗粒物大小不均、杂乱无章,属于冰川堆积地貌。流水堆积地貌、风力堆积地貌和海浪堆积地貌均有显著的分选性。故D选项正确。
15.B【解析】喜马拉雅山山顶以冰川侵蚀地貌为主;天山山脉北坡分布有冰川堆积地貌;塔里木盆地主要是风沙地貌;海南岛南部以流水地貌和海岸地貌为主。故B选项正确。
16.(1)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不均,地区间差异大;总体北部多,南部少;山东省北部大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在5000MJ/m2以上;山东省南部大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小于5000MJ/m2。(8分)
(2)太阳辐射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为地球提供光和热;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源。(6分)
(3)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光伏发电。(6分)
17.(1)I圈层。(1分)
理由:图中I圈层为岩石圈,其厚度在地表以下80km内,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30km,位于岩石圈。(4分)
(2)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横波快,先到达地表,人们会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破坏力更强的横波经过12秒左右才到达地表。(6分)
(3)Ⅱ圈层特点:主要由气体组成,自地表至高空大气密度迅速减小。(3分)
Ⅳ圈层特点:该圈层是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可能是地球磁场的发源地。(答出一点,3分)
18.(1)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矮小稀疏;多风沙活动,风蚀作用强;地表河流稀少,水源缺乏。(答出三点,6分)
(2)地表景观:石林、峰林、天生桥、钙化坝、钙化湖等。(答出三个,3分)
地下景观: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答出三个,3分)
(3)地表水在沿岩石表面和裂隙下渗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对岩石进行溶蚀、下切,形成石质沟槽(即溶沟)。(6分)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4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6倍,表面覆盖有液态水,此次地震震源位于,该河段丙至丁时段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淮南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A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淮南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APDF版含解析,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