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短诗五首同步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089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短诗五首同步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089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短诗五首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短诗五首同步练习,共5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短诗五首同步练习一、精挑细选。1.(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统一》---诗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聂鲁达,他曾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B.《萧红墓畔口占》---诗的作者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C.《风雨吟》---诗的作者芦荻,原名陈培迪,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D.卡之琳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与李广田、何其芳合称“汉园三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等。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B.风从/大地/卷来。C.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D.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项是( )①经年后,再回首,一切都是美好如昔。②回首人生路上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③人生的步履,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④人生这一首绵长深远的诗歌,有过婉转也有过曲折。⑤季节里留不住的,是那飞花细雨的优柔:岁月里逃不掉的,是那难以忘却的扑期与迷离。⑥不得不说时光总是太匆匆,伫立于回忆的门槛,只能遥望,而我们却再也回不到最初的原点。A.④②③⑥⑤① B.⑥④③②⑤① C.⑥②⑤④③① D.④③①⑤⑥②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和一株(zhū)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B.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tāo)闲话。C.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shì)了别人的梦。D.郊原如海,房舍(shě)如舟我有年轻舵(duò)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月夜》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B.《风雨吟》一诗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C.《断章》虽然只有四句,但它却写出了世间人事的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的关系。D.《萧红墓畔口古》一诗中,首句中诗人“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专程来拜谒萧红墓,足见诗人对她友情之深挚。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但是觉得自己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B.聪明的山寨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大山呈现一种独特的美。C.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D.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二、活动探究。7.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幕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材料二 “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类别:借月抒情诗 编号:00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李白)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南唐·李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材料三(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3)对材料三中的四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图1笔法圆润流畅,笔画均匀,粗细基本一致,特点是“因形立意”。B.图2由小篆演变而来,书写效果略微宽扁,奔放纵逸,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C.图3由隶书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画平正。D.图4是介于楷、草之间的一种书体,书写时笔画之间相互牵连。三、语言表达。8.仿照示例,任选事物,用语言解释其特点并阐发一定的道理。示例:蜡烛①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②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泪。仿写:选取事物: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精准阅读课内阅读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1935年10月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是“风景”(即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才会有灵气、更生动。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C.全诗共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中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中,“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但“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显出来。10.下面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贵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参考答案:1.A2.B3.C4.D5.C6.D7.(1)中国有悠久的“月文化”。(中国人喜欢借月寄情)(2)(示例1)月,传悠久文化;月,寄人间真情。(示例2)月,你如一位翩翩仙子,款款走进多少文人墨客的梦中。(3)B8.粉笔 一张智慧的犁,耕耘在黑土上。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9.B10.A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