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单元测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8076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单元测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8076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单元测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8076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单元测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单元测试卷,共6页。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测试题
一、单选题
1.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指出,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要简化操作以适应老年人使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追求绝对平等
B.践行平等就是尊重他人的生存发展权利
C.平等就应该体现在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上
D.平等也可以体现在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上
2.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下面不属于维护公平正义的是( )
A.车站设置老年人专用通道 B.干部任用公示时间不足
C.证据不足作无罪判决 D.学生免费参观博物馆
3.小福所在学习小组以“崇尚法治精神”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小福负责“自由”板块内容的编写,以下他搜集的内容适合入选的是( )
A.参加两会的代表中,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
B.小泉在商场看到小偷偷钱包,便立即冲上去制服小偷
C.小闽选择把自己发表文章获得的稿费捐给贫困学生
D.小漳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国家教育扶贫政策资助下高中毕业,考入厦门大学
4.被告人王某与陈某等人以养生养老为噱头,对老人采用封闭式培训洗脑,诱惑老人预付养老费,进行非法集资,最终导致700多名老人的“养老钱”血本无归。2021年4月8日,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王某等人4年零10个月至14年不等有期徒刑。此案例中( )
①因诱骗老人王某等人承担的民事责任
②老人因被骗可以行使物质帮助权
③法院公正司法保障老人的合法权益
④老人应远离非法集资,保护个人合法财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柏拉图说:“对一切人的不加区别的平等就等于不平等。”这启示我们( )
A.坦然面对不平等 B.要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C.追求相对的平等 D.不同情况要差别对待
6.发现工地电缆线被偷,3名工人追赶小偷,结果小偷跳水逃逸时溺亡。事后,小偷家属提起民事诉讼,要求3名工人赔偿损失。近期,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驳回家属的诉讼请求。该案件的判决( )
①彰显了社会正气维护了社会公正②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有效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④必将扭转当今社会各种不良风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下列举措能保障公平的有( )
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②坚持立法公平,保障所有公民的利益
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④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自由是珍贵的。珍视自由,我们应该( )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②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③摆脱限制,无拘无束 ④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公平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下列体现公平的是( )
①在公共场所按顺序排队 ②按照竞赛规则参加比赛
③购买商品主动索要发票 ④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下列做法体现维护公平正义的是( )
A.某饭店采用多种方式引导消费者超量点餐
B.某团伙诱骗在校大学生借网络贷款以收取高额利息
C.小涛总认为自己年龄小不用承担刑事责任而多次欺凌同学
D.国家有关部门对五家社区团购企业不正当价格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11.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下列做法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
A.出于“哥们义气”打抱不平
B.考试时为同学抄袭提供便利
C.对“被欺凌”“被孤立”的同学勇敢地仲出援助之手
D.为避免班级量化管理扣分而谎报其他班级同学姓名
12.2020年11月,教育部发文要求做好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其中要求,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这有利于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益 B.践行平等应该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C.教育部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D.这表明高校毕业生享有更多的权利
13.202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全国检察机关对因犯罪侵害等致生活陷入困境的被害人及其亲属“应救尽救”,防止因案致贫返贫。这( )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正义②表明检察机关依法追溯犯罪
③体现了司法为民理念④表明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马某到一家餐馆就餐,吃完后趁店员不注意,未结账就快速离开,老板发现后边喝止边追赶。马某在逃跑过程中摔倒受伤,住院治疗花了4万多元。出院后,马某将餐馆老板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药费。法院认为,马某在逃跑过程中自己摔伤,老板没有过错,不承担责任,驳回了马某的诉讼请求。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
①吃饭赖帐逃跑是严重违法行为 ②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基石
③法律有匡扶正义的积极作用 ④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 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要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 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有 ( )
①手机是公民合法财产,未成年人有权在课堂使用
②自由是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③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④自由就是无拘无束,这一规定是对自由的侵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上述规定( )
A.进一步弘扬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B.更好地保护了侵权人的合法权益
C.符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要求 D.公民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
17.风筝在空中的自由靠线的束缚而获得,一旦系着它的线断了,风筝就会落地。下列名言警句蕴含的思想与这一事例揭示的道理相一致的是( )
A.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B.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C.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表现。——拉布里奥拉
D.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洛克
18.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但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平等现象,下列选项体现不平等现象的是( )
A.公交车上“老弱病残孕”专座 B.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等 D.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
19.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指出,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要简化操作以适应老年人使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追求绝对平等
B.践行平等就是尊重他人的生存发展权利
C.平等就应该体现在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上
D.平等也可以体现在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上
20.2021年9月,苏州市教育局举办了“双减”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座谈会,召集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民办学校负责人,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市教育行政部门谋划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细、落实,是基于“双减”政策( )
A.将激发我市教育事业获得迅猛发展 B.显示教育决定着社会振兴、民族进步
C.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育公平 D.广受关注,是培养创新人才根本途径
二、简答题
21.【维护公平从我做起】
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维护社会公平,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从我做起。
维护社会公平,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22.材料一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搞好经济发展,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当前,我们特别强调要继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因为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建幸福中国。
材料二 一位读者在给媒体的信中说:“我高中毕业后到深圳一家企业打工,每月工资1000元左右,而与我同样工龄、同一工种的正式职工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这让我觉得很不公平!农民工和正式工一样,都在为企业发展作贡献,缘何同工不同酬?”
(1)什么是公平?
(2)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现象时应该怎样做?
(3)结合材料谈一谈,推进社会公平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23.关键词:行使权利有界限
“权利意识”的伸张,离不开“法治观念”护航。在法律的条款中去寻找依据权利的主张才能水到渠成;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权利的实现才能顺理成章。“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2021年2月,新浪微博账户“辣笔小球”发布2条微博,歪曲卫国戍边官兵的英雄事迹,诋毁、贬损卫国戍边官兵的英雄精神,引发公众强烈愤慨。5月31日下午,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依法开庭审理被告人“辣笔小球”仇某明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一案,建邺法院当庭宣判,判处被告人仇某明有期徒刑八个月,并责令其通过国内主要门户网站及全国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对此,有网友评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自由不能碰触法律的底线。
(1)结合上述案例请你谈谈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2)上述案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24.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然而,追求平等是件知易行难的事。南京一名环卫工人被狗咬伤,主人不仅没赔礼道歉,还一边殴打一边喊,“你就配扫地,你儿子也就配扫地”;某县决定从乡镇选拔部分优秀教师,消息一出,人们纷纷“找关系”;一位刚在城里买房的朋友说,由于当地初中给新生入学设置了“杠杠”,女儿上学可是犯了难;一位正在收破烂的老人,衣衫褴褛,满手黑泥,许多行人经过老人身边时,纷纷掩鼻捂口,投去嫌弃的目光……
(1)平等的含义是什么?
(2)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
参考答案:
1.D 2.B 3.C 4.D 5.D 6.A 7.B 8.A 9.B 10.D 11.C 12.A 13.C 14.D 15.C 16.C 17.D 18.C 19.D 20.C
21.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22.(1)公平通常是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2)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情合理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3)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23.(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害。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2)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公民行使权利、维护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24.(1)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2)反对特权;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