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 1495 爱美之心不必弃,求真之心不可失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 1495 爱美之心不必弃,求真之心不可失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文导写,文题展示,佳作点评,佳作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期主题:爱美之心不必弃,求真之心不可失
【作文导写】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滤镜是用来实现图像的各种特殊效果的工具。近年来,滤镜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在存留日常生活的影像时也常常使用滤镜,曾有人戏言,“照片”现在都成“照骗”了。一些热门影视剧也因滥用滤镜,致使画面失真,导致口碑崩塌。
为了更美而诞生的滤镜技术,反而成为大众审美异化的催化剂。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在求美和求真之间,在审美需求与价值取向之间,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对此,你有怎样的启发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题目从滤镜的概念起始,谈及以变美为目的的滤镜技术受到人们的钟爱,来作为引发写作的起点。滤镜衍生出的滤镜技术可以让一切变得更美,满足大众审美需求,但却也让“照片”变成了“照骗”,引导大众审美异化。更有甚者,一些热门影视剧也因滥用滤镜,致使画面失真,导致口碑崩塌。命题人对此持否定的判断。题目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在求美和求真之间,在审美需求与价值取向之间,我们应该何去何从?这正是审题的核心所在。
“‘照片’现在都成‘照骗’”和“为了更美而诞生的滤镜技术,反而成为大众审美异化的催化剂”“画面失真、口碑崩塌”这些内容都凸显命题人的否定态度。既然否定了这种求美的做法,那么“在求美和求真之间,在审美需求与价值取向之间,我们应该何去何从?”要求“美”,更要求“真”,不可为求“美”而失“真”。
可以正向立意:
用滤镜过滤一切杂质,发现生活的别样美好与新奇;
也可以反向立意:
过多使用甚至依赖滤镜,会让人陷入虚幻,迷失方向,打破滤镜才能客观清醒的认识世界;
也可以辩证立意:
该美化时用滤镜,该清醒时弃滤镜……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入手行文,只要能写出自己的启发和思考即可,就是年轻人应该正确对待“美”,认知“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爱美之心不必弃,求真之心不可失。
2.向“照骗”说不,于价值求美。
3.以真之天平,度世间美丑。
4.追求真实本味,允许锦上添花。
5.求美亦可贵,求真价更高。
6.“美”与“真”不可得兼,舍“美”而求“真”也。
……
偏题立意:
1.脸上瑕疵易滤,心灵污点难除。(题目强调的是“求美和求真”的关系,而非“外在”与“心灵”的关系。)
2.镜花易碎,美德永存。(审题偏离,写作中心偏离。)
佳作品读
【佳作点评】
【佳作赏析】
爱美之心不必弃,求真之心不可失
(双元素入题,对称句式,直接表明观点。)
近年来,滤镜技术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钟爱,不管是拍照片,还是小视频,都少不了滤镜的身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让“照片”变成了“照骗”,却是一种病态。正确的做法应是:爱美之心不必弃,求真之心不可失。(开篇直接引材点题,利落干脆。)
何为美?
很多人对美的认识很狭隘,觉得美就是年轻,就是白皮大眼长发细腿,这一认知更是为滤镜技术提供了广阔的使用空间,一个美图软件可以把凤姐变成“女神”,把“矮穷矬”变为“高富帅”,不仅让陌生人看了迷恋不已,甚至让当事人都喜欢的无法自拔,为了让自己变美,不断的把滤镜开到最大,来麻痹自己,细细思量,这种过滤后的“美”还能算“真”吗?美人在骨不在皮,虚假的美,只会害人害己。(阐述“美”的内涵,为下文论证做铺垫。)
爱美之心不可弃,求真之心不可失。(再提论点。)
与其用滤镜麻木自己,何不跳出滤镜,聚焦生活?我们要善用滤镜,滤去杂质,更要跳出滤镜,聚焦生活之“真”。美化外表的同时,更应有内在的气质和最本真的追求。新冠肆虐全球之时,剪短的头发最美、最真,逆行的身影最美也最真;洪水肆虐之时,抗洪战士沾满泥浆的迷彩服最真、最美。他们摒弃一切,回归真实,提升自我,承担责任,锻造更好的自己,这才是我们青少年应有的姿态。(分析问题,阐明论点,指明当代青年应有的姿态。)
爱美之心不可弃,求真之心不可失。
抗洪的战士,一脸的疲惫,依然是最美战士;逆行的白衣战士,脸上布满印痕,依然是最美医务人员……聚焦身边为建设最美中国献策出力的人,便可看到真善美的世界。无需滤镜,你读书的样子最美,当你打开书本,便看到真善美的世界,而你,专注地面对真善美的姿态是胜过任何滤镜的“美”。滤镜之美与生活之真如何权衡,滤镜是为了让生活之真更美,而不是画面失真,因“照骗”导致口碑崩塌。(解决问题,指明方向,提出具体做法。)
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仍然热爱生活”,爱美之心不必弃,求真之心不可失,我们青年人,应该跳出滤镜,以澄明的心灵上下求索,提升自我、聚焦生活,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呼应主题,升华主旨,利落干脆,结束全文!)
为人处世
玉兰花开
其实一直不是很喜欢玉兰花,总觉得玉兰花没有灵秀之气,厚重的花瓣没有轻盈感。花开时,枝条横斜杂乱无章,花朵就显得凌乱无序。
直到那一夜的那一幕,给我留下深刻了印象,想起来清晰如初见。那是种植在八大关小公园里的一株玉兰,小小的花园只有这一棵玉兰树。那条马路是韶关路,两边种植的是碧桃。那天偶然经过这里,夜幕已降临,蓝黑色背景下,这株玉兰的枝桠被夜色笼罩,只有白色的花朵玲珑,美得心醉。我徘徊树下,那花朵的剪影在夜色里分外清丽。许多年后,我依然清晰记得那时的情景。走远了,回头看,月悬中天,那一树白玉兰,如只只白鸽欲飞。而夜晚遮住了凌乱的枝条,只留下亭亭的花朵留在我记忆深处。
之前最爱樱花,海棠,蔷薇,这样娇小玲珑的花,尤爱浅浅淡淡的粉色。迷上摄影后,爱上所有的花朵,才发现所有的花朵都是美的,一切在于自己的心境。当你静下来细细去欣赏,所有的花朵都在用尽所有的力量,绽放美丽,不管是名贵的花草,还是不知名的野花。
玉兰花其实很特别,她从冬天到春天,用长久的积蓄,用厚重坚硬的外壳包裹娇弱的花苞。初开时,怯生生的娇羞,如闺阁小女子。沐浴阳光雨露,她俏立身姿,一身白裙,一件紫衫,美得清新淡雅。慢慢地舒展身姿,则让自己去做一只白鸽,那束缚她的树企图留住她,而她让自己自由,旋转白裙紫衫,凌空欲飞。渴望自由,渴望像一直飞翔的白鸽,凝视她时,我忽然觉得我真是喜欢玉兰花,含蓄、张扬、自由。长久的等待,换来短暂的惊艳。凝聚了一冬的深情,在春日里怒放,凋零。一枚枚洁白、粉紫花瓣投身大地怀抱,与心中至爱的土地相拥,用尽全部深情与爱恋。
春天是个期待、短暂、惊艳、欣喜、失落的季节。长久的期盼,换来短暂的美丽,可这一刻的五彩斑斓,绚丽缤纷,赏心悦目值得我们等待,春天从来都没有辜负我们。
实一直不是很喜欢玉兰花,总觉得玉兰花没有灵秀之气,厚重的花瓣没有轻盈感。花开时,枝条横斜杂乱无章,花朵就显得凌乱无序。
直到那一夜的那一幕,给我留下深刻了印象,想起来清晰如初见。那是种植在八大关小公园里的一株玉兰,小小的花园只有这一棵玉兰树。那条马路是韶关路,两边种植的是碧桃。那天偶然经过这里,夜幕已降临,蓝黑色背景下,这株玉兰的枝桠被夜色笼罩,只有白色的花朵玲珑,美得心醉。我徘徊树下,那花朵的剪影在夜色里分外清丽。许多年后,我依然清晰记得那时的情景。走远了,回头看,月悬中天,那一树白玉兰,如只只白鸽欲飞。而夜晚遮住了凌乱的枝条,只留下亭亭的花朵留在我记忆深处。
之前最爱樱花,海棠,蔷薇,这样娇小玲珑的花,尤爱浅浅淡淡的粉色。迷上摄影后,爱上所有的花朵,才发现所有的花朵都是美的,一切在于自己的心境。当你静下来细细去欣赏,所有的花朵都在用尽所有的力量,绽放美丽,不管是名贵的花草,还是不知名的野花。
玉兰花其实很特别,她从冬天到春天,用长久的积蓄,用厚重坚硬的外壳包裹娇弱的花苞。初开时,怯生生的娇羞,如闺阁小女子。沐浴阳光雨露,她俏立身姿,一身白裙,一件紫衫,美得清新淡雅。慢慢地舒展身姿,则让自己去做一只白鸽,那束缚她的树企图留住她,而她让自己自由,旋转白裙紫衫,凌空欲飞。渴望自由,渴望像一直飞翔的白鸽,凝视她时,我忽然觉得我真是喜欢玉兰花,含蓄、张扬、自由。长久的等待,换来短暂的惊艳。凝聚了一冬的深情,在春日里怒放,凋零。一枚枚洁白、粉紫花瓣投身大地怀抱,与心中至爱的土地相拥,用尽全部深情与爱恋。
春天是个期待、短暂、惊艳、欣喜、失落的季节。长久的期盼,换来短暂的美丽,可这一刻的五彩斑斓,绚丽缤纷,赏心悦目值得我们等待,春天从来都没有辜负我们。
春天就像生命中的爱情,充满激情、美好而又短暂、却可以生死相许。人生如果没有爱情岂不白来一遭?四季如果没有春天,那这世界会少了太多的色彩和美丽。每到春天,舍不得浪费时间做别的事,只想尽可能不错过春光。迎春和玉兰是春天开得最早的花,迎春玉兰都开放了,春天最美的日子就要来到。
走出去踏青吧,随我去看春光无限,把我眼中的、心中的春天带给你。
小说阅读
左手神医
北乔
在江苏东台三仓乡,朱庆树的名头很大,人称“左手神医”。
朱庆树七岁的时候,父母双亡,这以后他靠穿百家衣吃百家饭维持生活。十六岁的时候,村里来一位道人。在桥头,道人遇上朱庆树,没说上几句话,朱庆树就跟道人离开村子。他什么也没带,他也没什么可带的。九年后,在村里人把朱庆树忘得差不多的时候,他回来了。一身粗布长袍,一个大药箱,右边空空的袖子随风飘荡。
村里的接生婆一年前生了病,是种怪病,能吃能喝,就是人一天天地消瘦。朱庆树到村子里时,接生婆已经瘦得不成人样,就像树干挂个皮囊似的。朱庆树用他的左手替接生婆把脉后,开了个药方。接生婆吃了十副药,居然好了,又忙着为人们接生去了。这以后,她除了帮人家接生,还多了件事,就是到处夸朱庆树医术高明。她说:“我啊,是把人接到世上来,朱庆树能把人从阎罗王手里抢回来!”
朱庆树没有家,也不需要家,天天地这村转到那村。他给人看病,从不收钱,只要管饭管住就行。有人硬要给他钱,他坚决不收,“我从小就是乡亲们养大的,现在我有吃有住就知足了,我要钱,也没用的。”遇到一些大户人家付钱,他也不要,但让人家买上几副药。总有些人家是没钱吃药的,这时候,他存的药就会派上用场。
不管到什么地方,遇上什么病人,朱庆树只要伸出左手把把脉开上几副药,就能药到病除。有些病人,连药都不用吃,朱庆树扎扎针,就能治好。这样的人,不是神医,是什么?渐渐地,人们知道了朱庆树的一些事。原来当年他是跟着那位道人进深山学医去的。他的右胳膊,是一次采药时被老虎咬掉的。朱庆树不怎么说话,说得最多的是“医道”。人们要感谢他时,他说,不用谢,这是医道。可人们要他细讲什么是医道,他又解释不清,只说行医之人遇病就得治,就是医道。
一天,他走到一大户人家门口,从门里窜出一条狼狗,硬生生地从他腿上咬下一块肉,血流满鞋子。没等他包扎,门里跑出一个家丁,一见是朱庆树,愣在那儿不知说什么好,平日里横蛮竖野的样子全不见了。原来这人家的老爷吃午饭时突然倒在桌边不省人事,呼吸十分的微弱,就和死人差不多。家丁不是出来看狗咬着谁了,这事他才不管呢。他家的狗咬人是远近闻名的,遇到有人到门口不咬那才是怪事呢。家丁是听从吩咐去请左手神医朱庆树的,可没想到出门就撞上了朱庆树。见朱庆树被狗咬了,他有点恨狗,个破狗,你什么人不能咬,偏咬他,你什么时候不能咬,偏在这档儿咬,完了,老爷的命恐怕是被你这破狗一口咬没了。
朱庆树看出些什么,忍着痛问家丁是不是有什么人病了,家丁吞吞吐吐地开了口。朱庆树听到一半,随便找块破条缠了一下伤口,就三步并着两步进了院子,身后留下一行血印。
后来,有人说朱庆树,你啊你啊,真是傻到家了,狗把你咬成那样子,你还救狗的主人。朱庆树淡淡地说:“医道,道为术之上啊!”
这一天,朱庆树刚为一户人家的小儿子看完病,五六个日本鬼子就冲进院子,见到朱庆树,二话不说绑着就走。县城里一个鬼子大佐得了病,耳朵和眼睛总往外渗血。这鬼子,朱庆树是知道的,全县的百姓都知道,心狠手辣,杀人如麻。朱庆树花了两天的工夫,终于把鬼子的病治好了。
村里人听说,朱庆树成了鬼子的座上宾。
过了两天,村里人听说,镇里鬼子营区发生了一次爆炸,所有的鬼子全被炸死了。
朱庆树也在其中。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就介绍朱庆树为“左手神医”,名头很大,设置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且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B.朱庆树说得最多的是“医道”,可人们要他讲什么是医道时,他又解释不清,说明他并不真正懂得医道,他谈医道只是不想收别人的钱。
C.小说善于通过故事来表现人物,被大户人家的狗咬后仍救狗的主人,体现了朱庆树为人为医的高尚精神。
D朱庆树小时候父母双亡,靠众人救济才生存下来,后来跟道人进深山学医,付出巨大代价,学成后回报乡亲,这说明他知恩图报。
2.小说中朱庆树救治鬼子大佐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5分)
3.小说中表现的“医道”内涵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案与解析
1.(3分)B(“并不真正懂得医道错误”,由朱庆树的行医事迹可知他不仅真正懂得而且践行了医道。)
2.①照应前文并推动情节发展。这个情节是前文“行医之人遇病就得治”的极佳说明,更是后文鬼子被炸死的条件。②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这个情节说明朱庆树践行医道不分国籍,他在救死扶死与民族大义上均做到了完美,使人物形象更高大。③彰显了小说的主题。这个情节很好地彰显了“践行医道,救死扶伤”的主题(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3分,三点给5分。言之有理即可。)
3.①救死扶伤。朱庆树坚持“行医之人遇病就得治”的主张,在他的心目中,治病救人是超越一切的,人是第位的,哪怕是咬伤他的狼狗的主人,哪怕是日本鬼子大佐,有病都给治好。②不求回报。为了学医,他跟随道人进深山学医,右胳膊都被老虎咬掉,花九年时间学成后,回乡行医,从不收钱,造福乡亲。③爱国情怀。炸死镇里鬼子营里所有的鬼子,朱庆树也在其中,这表明他医者仁心、杀身成仁的爱国情怀。(每点2分,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1482以由外到内之心态,行由内向外之人生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文导写,文题展示,佳作点评,佳作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 1527 不忘根本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文导写,文题展示,佳作点评,佳作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1529我的偶像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文导写,文题展示,佳作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