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 1507 人生因追求而富有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046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 1507 人生因追求而富有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046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 1507 人生因追求而富有学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046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 1507 人生因追求而富有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 1507 人生因追求而富有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文导写,文题展示,佳作点评,佳作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期主题:人生因追求而富有
【作文导写】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
袁老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以“追求”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表述经历、感受,可以讲述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②书写工整,标点规范,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地名。
【解析】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是袁老的追求。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追求也就不同。有的人追求真理,有的人追求权力,有的人追求财富,有的人追求名誉,有的人追求健康,有的追求知识,有的追求事业,有的追求高尚的品格,有的追求远大的理想……人生的追求是很多的,大到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小到一块面包、一块口香糖、一个布娃娃、一首音乐、一幅图景、一声亲切的关照……实际上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只不过是追求的内容和形式因人而异罢了。努力学习是在追求,争取入团是在追求,积极工作是在追求,帮助他人是在追求……“追求”这个话题贴近我们的生活,也贴近所有人的生活。作文时,我们可写自己的追求,也可写别人的追求。写出亮点(具有正能量的追求)是写“追求”这个话题的关键。写出个性,写出自己的心声和感情能为文章增添亮色。例如,可以用真情写出自己追求体验、追求感悟、追求快乐的心声。
佳作品读
【佳作点评】
【佳作赏析】
人生因追求而富有
竹笋因追求灿烂的阳光,破土茁壮地成长;雄鹰因追求广阔的天空,开始勇敢地飞翔;蝶蛹因追求明媚的春光,破茧成蝶翩翩起舞:万物都有各自的追求。作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人类更是如此,人生因追求而富有。
追求,让自己的经历富有。他从小就想跳到美丽的月亮上,这成为了他的梦想,让他为此不断努力。终于他成功地登上了月球。他就是阿姆斯特朗。因为有了追求,他充满了动力,让自己不断向目标前进,并最终开阔了眼界,有了与别人都不同寻常的经历。他的人生经历也因追求而变得富有。
追求,让自己的精神富有。陶渊明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成为了一代田园诗人;李白不屑官场的黑暗,崇尚一身正气,尽管有时生活不如人意,却能高喊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言,成为一代诗仙;范仲淹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他们都有着不同的追求,或许人生有些不得志,却因此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领悟,让他们携着理想更执着地前进,让他们的精神更加富有。他们的精神让世人无限景仰,更激励了许多有志气的青年奋发图强。追求让精神富有,更让人生辉煌。
那些没有追求的人,人生便不充实,时常碌碌无为。爱迪生是个很伟大的发明家,他的一项项发明令人称赞,但他暮年时,沉浸在自己原来的发明中而骄傲,失去了原来对新创造的追求,再无新的发明,令人感到遗憾。他原来富有的人生因没有了追求而失去了动力,更让后来的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充实,让自己的人生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觉得可惜。可见,人生需要追求,唯有追求才使人不断前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让人生变得富有。
作为中学生,我们不应因小成绩而骄傲,或因失败而放弃追求。我们应坚持自己的追求,去不断拼搏,拓宽人生的道路。只有不断追求,生命之水方能激起绚丽的浪花,人生之路方能披荆斩棘。追求,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宽广,让我们的思想更加丰富。请记住,人生因追求而富有!
为人处世
一个偷面包的老太太
1935年的冬天,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时期。一天,在纽约市一个穷人居住区内的法庭上,正在开庭审理一个案子。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她衣衫破旧,满面愁容。愁苦中更多的是羞愧的神情。她因偷盗面包房里的面包被面包房的老板告上了法庭。
法官审问道:“被告,你确实偷了面包房的面包吗?”老太太低着头,嗫嚅地回答:“是的,法官大人,我确实偷了面包。”法官又问:“你偷面包的动机是什么,是因为饥饿吗?”
“是的。”老太太抬起头,两眼看着法官,说道:“我是饥饿,但是,我更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他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他们还是一些小孩子呀!”
听了老太太的话,旁听席上响起叽叽喳喳的低声议论。法官敲了一下木槌,严肃地说道:“肃静。下面宣布判决。”法官把脸转向老太太,“被告,我必须秉公办事,执行法律。你有两种选择:处以10美元的罚金或者是10天的拘役。你可以交选择罚金,也可以选择拘役,做决定吧。”
老太太一脸痛苦和悔过的表情,她面对法官,为难地说:“法官大人,我犯了法,愿意接受处罚。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会去偷面包。我愿意拘役10天,可我那三个小孙子谁来照顾呢?”
这时候,从旁听席上走出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向老太太鞠了一躬,说道:“请你接受10美元的判决。”说着,他转身面向旁听席上的其他人,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进去,说:“各位,我是现任纽约市市长拉夸地亚,现在,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
法庭上,所有的人都惊讶了,都瞪大了眼睛望着市长拉夸地亚。法庭上顿时静得地上掉根针都听得到。片刻,所有的旁听者都默默起立,每个人都认真地拿出了50美分,放到市长的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
按理说,一个老妇人偷窃面包被罚款,与外人何干?拉夸地亚说得明白——为我们的冷漠付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并不是孤立无关的,人来到这世间,作为社会的动物,是要遵守社会契约的: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社会公德的契约。善,并不仅仅是一种与冷漠、奸诈、残忍、自私自利对立的品质,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道德风尚。
大力推崇扶贫济困、与人为善的道德风尚,社会细胞才健康,社会结构才稳定,社会生活才和谐。
守住底线,做最好的自己(外一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你不能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更不能用自己的眼光去评价一个人。
每个人要在自己的位置上找到自己的姿态,姿态也是一种原则,记住:别人能忍你一时,不能忍你一世。
守住底线,首先要真诚,因为真诚是一种没有虚伪的坦露,有了真诚,眼光从不躲闪,有了真诚,一生没有悲哀。
一个老实人,有时候可能做出傻事甚至蠢事,但决不会做出对不起良心的事。
如果你有难时借过别人的钱,一定要按时还清,因为在这个世上没有人愿意跟个没钱还一身债的人在一起,能够借给你钱的人就是你的恩人,你不要说:“我现在没有这么多,最近用钱的地方比较多,真是不好意思。”
你这种不还钱的借口,就是触碰了你恩人的底线,贾平凹说:“没能力还钱的人是没有人借钱的。”
如果你触碰了别人的底线,脾气再好也会有绷不住的时候,所以说,别拿别人的底线当做玩笑,你轻描淡说的几句话,可能会使别人痛彻心扉,谁也不是神仙,谁也不是海水,海水发脾气了,就是洪水,何况人呢?
做人一定要坦坦荡荡,不要不守信用,动不动就耍滑,你知道吗,耍滑的人,会有良心的谴责,社会的唾弃,会有内外的夹击,这还能有好的人生吗?
人生在世,朋友的友情是无限的,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周围,只要认真地去面对,去摸索,它就像树上的果实等着你去摘,就像送到嘴边的美味等着你去品尝。
所以说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是对朋友的最大尊重,无论到什么时候不要伪着心去算计朋友,因为你住的那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你永远活在现实里面。
每一天,我们都要学会面对现实,即使朋友包容你,也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尊重别人的底线。
无论遇到任何事情要多反省自己,不要用自己的底线去改变别人,人活着,不要去埋怨任何人,一位名人说:“别人如何待你,是你的因果;你如何待人,则是你的修养。”
有时你可能会说:“为什么别人不尊敬我呢?” 如果你想让别人尊敬,不如先让自己变得更加高尚,有事自己解决,别人没有义务去帮你。
因为有的人宁愿把自己拥有多的东西荒废掉,也不愿给别人,他怕得到的不是感谢而是埋怨和多管闲事!
倘若自己没有一颗上进心,就不必羡慕别人多么富有,埋怨自己多么穷,你要用勤奋改变自己的命运,希望有一天能唱着属于自己的歌,你能站在曾经看不起你的人面前说:“我做到了我最想做的!”
小说阅读
五九
老舍
张丙,瘦得像剥了皮的小树,差不多每天晚上来喝茶。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显出他并不是因为瘦弱而完全没有精力。当喝下第三碗茶之后,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像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他要发议论了。
他的议论,不是有系统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加以批评。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说完,他自动的斟上一碗茶,一气喝完;闭上眼,不再说了,显出:“不必辩论,中国人是无望的。无论怎说!”
这一晚,电灯非常的暗,读书是不可能的。张丙来了,看了看屋里,看了看电灯,点了点头,坐下,似乎是心里说:“中国人是无望的,看这个灯;电灯公司……”
第三碗茶喝过,我笑着说:“老张,什么新闻?”
出我意料之外,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发笑的。
“打架来着。”他说。
“谁?你?”我问。
“我!”他看着茶碗,不再说了。
等了足有五分钟,他自动地开始:“假如你看见一个壮小伙子,利用他身体气力的优越,打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你怎办?”
“过去劝解,我看,是第一步。”
“假若你一看见他打那个小孩子,你便想到:设若过去劝,他自然是停止住打,而嘟囔着骂话走开;那小孩子是白挨一顿打!你想,过去劝解是有意义的吗?”他的眼睛发光了,看看我的脸。
“我自然说他一顿,叫他明白他不应当欺侮小孩子,那不体面。”
“是的,不体面;假如他懂得什么体面,他还不那样作呢!而且,这样的东西,你真要过去说他几句,他一定问你:‘你管得着吗?你是干什么的,管这个事?’你跟他辩驳,还不如和石头说几句好话呢;石头是不会用言语冲撞你的。假如你和他嚷嚷起来,自然是招来一群人,来看热闹;结果是他走他的,你走你的路;可是他白打了小孩一顿,没受一点惩罚;下回他遇到机会还这样作!白打一个不能抵抗的小孩子,是便宜的事,他一定这么想。”
“那末,你以为应当立刻叫他受惩罚,路见不平……那一套?”我知道他最厌恶武侠小说,而故意斗他。
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别说《七侠五义》!我不要作什么武侠,我只是不能瞪着眼看一个小孩挨打;那叫我的灵魂全发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胜去!我过去,一声没出,打了他个嘴巴!”
“他呢?”
“他?反正我是计画好了的:假如我不打他,而过去劝,他是得意扬扬而去;打人是件舒服事,从人们的兽性方面看。设若我跟他讲理,结果也还是得打架;不过,我未必打得着他,因为他必先下手,不给我先发制人的机会。”他又笑了;我知道他笑的意思。
“但是,”我问,“你打了他,他一定还手,你岂是他的对手?”我很关心这一点,因为张丙是那样瘦弱的人。
“那自然我也想到了。我打他,他必定打我;我必定失败。可是有一层,这种人,善于利用筋肉欺侮人的,遇到自家皮肉上挨了打,他会登时去用手遮护那里,在那一刻,他只觉得疼,而忘了动作。及至他看明白了你,他还是不敢动手,因为他向来利用筋肉的优越欺人,及至他自己挨了打,他必定想想那个打他的,一定是有些来历;因为他自己打人的时候是看清了有无操必胜之券而后开打的。就是真还了手,把我打伤,我,不全像那小子那样傻,会找巡警去。至少我跟他上警区,耽误他一天的工夫(先不用说他一定受什么别的惩罚),叫他也晓得,打人是至少要上警区的。”
他不言语了,我看得出,他心中正在难受——难受,他打了人家一下,不用提他的理由充足与否。
“他打人,人也打他,对这等人正是妥当的办法;人类是无望的,你常这么说。”我打算招他笑一下。
他没笑,只轻轻摇了摇头,说:“这是今天早晨的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我又遇见他了。”
“他要动手了?”我问,很不放心的。
“动手打我一顿,倒没有什么!叫我,叫我——我应当怎样说?——伤心的是:今天下午我遇见他的时候,他正拉着两个十来岁的外国小孩儿;他分明是给一家外国人作仆人的。他拉着那两个外国小孩,赶过我来,告诉他们,低声下气的央告他们:踢他!踢他!然后向我说:你!你敢打我?洋人也不打我呀!(请注意,这里他很巧妙的,去了一个“敢”字!)然后又向那两个小孩说:踢!踢他!看他敢惹洋人不敢!”他停顿了一会儿,忽然的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
“五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
“噢!”张丙立起来说:“怪不得街上那么多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呢!”
他好像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也没喝那末一碗茶,便走了。
【注】这篇小说是老舍为“五九”国耻日而写的,发表于1931年10月《齐大月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五九”为题,不同于现代小说以人名、物名等为题的惯常用法,标题显得较为陌生化,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引导读者思考小说的主题。
B.小说开篇描写张丙的外貌,并重点突出对眼睛的刻画,“深而很黑”,暗示他对国人国事并未失去热情,“黑眼睛开始发光”,表明他内心的激荡、不平。
C.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线索人物,起到了组织情节的作用。“我”与张丙虽然十分熟悉,但交谈时主要是倾听,并没有流露出个人情感和思想倾向。
D.小说将视角放置于底层市民的日常生活,呈现他们的生存状况,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而且笔触有所延伸,深入到对民族精神的挖掘和对民族命运的思考。
2.从全文看,张丙有哪些“出我意料之外”的言行?小说借此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6分)
3.小说主体部分由人物对话构成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案与解析
1.C(“并没有流露出个人情感和思想倾向”分析有误,从小说倒数第三段“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等语句可知。)
2.“我”问张丙有什么新闻时,不轻易发笑的他笑了笑,他为自己敢于教训欺侮小孩子的壮小伙而自豪,表明他天性善良,富有正义感。他平时“最厌恶武侠小说”“不要作什么武侠”,但当他看到小孩被欺负时能行侠仗义,这凸显了他不惧强暴、打抱不平的勇敢形象。平常他的批评结束在“中国是无望的”,这次他没有说这句话,也没有喝完茶就走了,表明他从标语中受到了鼓舞,反映出他从沉沦、失望到觉醒、看到希望的变化。(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3.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对话描写凸显了张丙爱发议论、善良、勇敢、正义的觉醒者形象,以及打小孩的壮小伙卑躬屈膝、欺压同胞的洋奴形象。使情节紧凑集中。小说的主要情节通过“我”的反复发问和张丙的回答来展开推动,不枝不蔓,简单高效,线索清晰。契合人物活动。故事写张丙和“我”喝茶聊天,以对话展开合情合理。巧点小说主题和时代背景。结尾借人物之口点出“五九”的含义,表现社会环境和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主题。提升读者阅读体验。通过独立成段的对话叙述故事,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1482以由外到内之心态,行由内向外之人生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文导写,文题展示,佳作点评,佳作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 1506 勇于“破圈”的人生更精彩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文导写,文题展示,参考立意,佳作点评,佳作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 1527 不忘根本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文导写,文题展示,佳作点评,佳作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