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含答案练习题
展开哈师大附中2020级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
地 理 试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A.西北方向 B.西方 C.东方 D.东南方向
2.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为
A.5 000千米 B.10 000 千米 C.15 000 千米 D.20 000 千米
下图示意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A.a B.b
C.c D.d
4.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
A.④~⑤河段 B.③~④河段
C.②~③河段 D.①~②河段
5.图中陡崖
A.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 m
B.底部海拔可能为11 m
C.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
D.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磧物或山体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右图示意我国西南某地因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据此完成6~7题。
6.堰塞体两侧的水位差可能为
A.150 米 B.120 米
C.90 米 D.60 米
7.推测选择在图示岸坡开挖溢洪道的理由,正确的是
A.地势低,方便引流 B.易于控制河水流量
C.土石松,容易开挖 D.坡度陡,易于施工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图中沿30°纬线从106.5°至107°的地形剖面的是
9.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B.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C.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D.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下图是沿29°纬线作的太阳年总辐射量曲线图。读图, 回答10~11题。
10.①地区太阳年总辐射量自东向西逐渐增大,原因是
A.自东向西地势逐渐增高
B.自西向东大气削弱作用逐渐增强
C.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
D.自东向西大气保温作用逐渐增强
11.有关③地区和④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虽然④地区的太阳年总辐射量比③地区少,但是④地区的热量条件比③地区好
B.因为③地区的地势比④地区高,所以③地区的太阳年总辐射量比④地区大
C.因为④地区的地势比③地区低,所以④地区的太阳年总辐射量比③地区小
D.因为③地区的太阳年总辐射量比④地区多,所以③地区的热量条件比④地区好
广州(113°E)的陈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156°W) 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5:30从旭日东升的当地机场起飞,降落到夏威夷时正值日落。据此回答12~13题。
12.陈先生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A.11小时 B.10小时 C.8小时 D.6小时
13.陈先生习惯每天同时与在伦敦和悉尼(32°S,151°E)的两个女儿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已知其在伦敦的女儿当地时间6~9时空闲,在悉尼的女儿当地时间18~21时空闲。则陈先生到达夏威夷后与女儿们联系的时间是
A.当地时间19~20时 B.当地时间20~21时
C.当地时间21~22时 D.当地时间22~23时
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约113°E,34°N),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正北方有一“长堤”(图1),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利用它可以了解四季变化。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2中,当地球由丙处向乙处运动期间,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的投影逐日移动方向为
A.北 B.西 C.南 D.东
15.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夏至日该地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投影的位置有何变化
A.变近 B.变远 C.向南移 D.向西北移动
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图5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 题。
16.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根据一年内太阳的位置变化把二十四节气分列在十二个月中,每月的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对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的经验总结。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十月份的“节气”是
A.白露 B.寒露 C.秋分 D.霜降
19.在合肥市,白昼时间与“小满”时最接近的节气是
A.雨水 B.霜降 C.大暑 D.惊蛰
20.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了。处暑后我国华北地区气温不断下降,主要是因为
A.正午太阳高度渐小,日地距离渐远
B.正午太阳高度渐小,白昼时间渐短
C.雨水增多,太阳辐射强度渐弱
D.白昼时间渐短,地球自转变慢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该区域拟建一条海拔400 m桥隧结合的平直公路,并在附近建一座可欣赏到“长河落日圆”美景的观景台。读图,完成21~23题。
21.拟建公路中隧道路段长度约为
A.10 km B.15 km
C.20 km D.25 km
22.拟建公路中需修建桥梁的数量为
A.一座 B.两座
C.三座 D.四座
23.观景台应选址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右图为某手机软件的截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4~25题。
24.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5.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较短时段
B.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在扩大
D.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的较长的时段
下表示意2019年2月11日北京、海口、哈尔滨三地的即时气温资料。读下表,完成26~28题。
城市
气温 ℃ 时间 |
8时 |
12时 |
13时 |
14时 |
哈尔滨 | -19 | -8 | -8 | -7 |
海口 | 22 | 26 | 27 | 26 |
北京 | -9 | 2 | 2 | 3 |
26.造成三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下垫面 C.人类活动 D.纬度位置
27.当天北京的最高气温并没有出现在太阳高度最大的12时,其合理的解释是
A.12时地面辐射没有达到最大 B.12时削弱作用达到最大
C.12时大气辐射没有达到最大 D.12时太阳辐射没有达到最大
28.此材料反映出我国的气候特征是
A.冬季气温日较差小 B.冬季南北温差大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气候复杂多样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据此完成29~30题。
29.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30.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C.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下面左图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31~32题。
3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B.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处为上升气流 B.c处吹西南风
C.b处为上升气流 D.a处吹东南风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的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如图其中实线为剖面线,虚线为等压面,点线为等温面,箭头为大气流动方向。据此回答33~34题。
33.如图信息中,只有一处正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4.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时间可能是
A.8:00—9:00 B.12:00—13:00 C.15:00—16:00 D.23:00—24:00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35~36题。
35.甲地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36.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 B.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
C.丙地地形平坦开阔 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
下图为某地沿145°经线附近1月、7月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37~38题。
37.据图可知
A.甲地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B.丙地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
C.乙地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稀少 D.丁地位于高大山脉背风坡,降水稀少
38.丁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019年8月,亚马孙雨林遭受严重火灾,整个亚马孙雨林地区
烟雾浓重,远在千里之外的圣保罗出现了白昼如夜的景象。据此回
答39~40题。
39.圣保罗出现白昼如夜的景象,运用图中示意的地理原理解释,
主要是由于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40.此次亚马孙雨林大火,可能导致当地
A.水循环增强 B.水资源严重短缺
C.气候更加暖湿 D.水土流失加剧
下图为某日海平面气压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41~43题。
41.诗词描述的时间与图示时间相符的是
A.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B.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C.昼暑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D.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42.图示气压状况出现时
A.塔里木河处在丰水期 B.巴西高原上植被繁茂
C.北极的极光绚丽缤纷 D.印度半岛西北风强劲
43.图中
A.甲地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B.甲地气温高,空气受热下沉,形成近地面高气压
C.乙地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D.乙地受上升补偿流的影响,形成自东向西的暖流
传统日光温室多设计成“垂直墙体+坡面透明膜”的结构(下左图)。近年来,我国某地(36°48'N,118°42'E)出现了一种“阴阳棚”结构的棚体,即以传统日光温室的垂直墙体为共用墙,建造一个采光面相反的棚体(下右图)。据此完成44~45题。
44.为提高阴阳棚的互利效果,共用墙体上部和下部各留有一个空气通道,且在通道处装有风扇,加速空气流通。据此推断,上下通道气流方向以及作用分别为
A.通道1气流向南流,为甲棚降温 B.通道1气流向北流,为乙棚增温
C.通道2气流向南流,为甲棚增温 D.通道2气流向北流,为乙棚降温
45.相比于传统温室,“阴阳棚”温室
A.土地利用率低 B.获取光照更多 C.保水能力减弱 D.效益大幅增加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其位置随季节而变化。下图为“某区域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读图,完成46~47题。
46.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 B.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
C.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
47.热带辐合带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气温变化
C.影响的地区气候温和 D.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
下表为欧洲西部某地(50°N,5°E)和南美洲西部某地(45°S,72°W)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48~50题。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全年 |
甲地均温(℃) | 13.2 | 11.3 | 6.3 | 8.1 | 10.2 |
甲地降永(mm) | 161 | 339 | 509 | 232 | 3860 |
乙地均温(℃) | 4.8 | 9.2 | 16.1 | 12.2 | 11.1 |
乙地降水(mm) | 164 | 84 | 95 | 140 | 1260 |
48.甲地降水量远比乙地丰富的主要因是
A.西风带来丰富水汽 B.山地阻挡多地形雨
C.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D.靠近海洋水汽充足
49.乙地7月气温高于甲地1月气温的主要原因是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 B.甲地白昼时间长
C.乙地受东南信风影响 D.乙地沿岸有暖流流经
50.乙地全年降水量冬季较夏季更丰富的原因主要是
A.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B.暖流影响
C.冬季西风更为强劲 D.地形阻挡
二、综合题(本题共3题,共25分)
5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2019年7月22日至8月7日,浙江几位中学地理教师在澳大利亚旅行,行程的第一站是澳大利亚西部的珀斯,之后包车自驾一路向北参观沿途美丽的自然风光。
(图1:澳大利亚简图,图2为包车内部座位示意图)
(1)某日几位地理教师于当地时间8:00-10:00自珀斯一路向北行驶时,推测图2所示车内四个座位中,避光效果最好的是 。
材料二:7月27日某时刻,一位教师在乙地拍摄了一幅海平面日照图(图3)。
(2)请推断该日照图为 (日出/日落)图,此时太阳的方位是 ,比较该日甲乙两地的昼长情况 ,该日悉尼和达尔文市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城市是 。
(3)推断该教师出发前一个月,乙地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最佳角度为 。
材料三:某日教师们到达悉尼(34°S)游玩,在悉尼歌剧院前,一位教师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通过视频,她看见家里电子时钟上显示的时间为8月2日9:56,此时太阳正好位于歌剧院的正北方向。
(4)推测该教师进行视频通话时,悉尼的区时为 ,悉尼所在的经度为 。
5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马拉维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影响。图1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该国A地多年平均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2分)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2分)
(3)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与A地相比,B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及雨季长短,并分析原因。(5分)
5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依据上图中所示信息,与汉堡比较,描述瓦伦西亚的气候特点,并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4分)
瓦伦西亚(52°N,10.3°W)日平均日照时长(小时)统计表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平均日照时长 | 1.4 | 2.2 | 3.1 | 5.0 | 5.8 | 5.1 | 4.5 | 3.6 | 3.6 | 2.5 | 1.7 | 1.2 |
(2)据表描述瓦伦西亚日平均日照的时长特点,并分析其成因。(4分)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PDF版,共4页。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docx、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