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逐字讲稿优质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021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展开【知识点】
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以其无礼于晋: 【状语后置】于晋无礼。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
以,因为,连词。
其,代词,它,指郑国。
于,对于。
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且,并且,表递进。
贰,从属二主。
于,对,介词。
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氾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古汉语字典注,氾作水名是念作第二声。)
晋军函(hán)陵,秦军氾(fán)南。【省略句】
【翻译】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知识点】
佚之狐:郑国大夫。
若:假如。使:派。
见:拜见进见。
师:名词,军队。
从:听从。
辞:推辞。
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之: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犹:尚且。
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
为,做。
已,同“矣”,语气词,了。【通假字】
用:任用。
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判断句】
是,这。
过,过错。
然:然而。
许之:答应这件事。 许,答应。
【翻译】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3.(1)夜缒(zhuì)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bǐ)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gōng)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xiá),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知识点】
夜:【n→状语】在夜里
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
而;连词,表修饰。
既:已经。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
敢,冒昧的。
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敢以烦执事【省略句】
越:越过。
鄙:【意动用法】以……为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焉:何。
用:介词,表原因。 陪:增加。
邻:邻国,指晋国。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判断句】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厚,雄厚。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以为:【古今异义】古:以(之)为|今:认为
东道主:【古今异义】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请客的主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省略句】
舍:放弃(围郑)。
行李:【古今异义】古:出使的人,外交使者|今:出门所带的包裹等
共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
共,通“供”,供给。【通假字】
乏困:【形容词做名词】缺乏的东西
其:代指使者。
尝:曾经。
为:给予。
赐:【动词做名词】恩惠。
为···赐:施恩。
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
济:渡河。
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朝、夕:【名词做状语】在早晨。
之: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一个用法。
【翻译】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
3.(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quē)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使杞(qǐ)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乃还。
【知识点】
厌:通“餍”,满足。【通假字】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n→v】【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
肆:延伸,扩张。
阙:侵损,削减。
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祈请。
说:“说”同“悦”,喜欢,高兴。【通假字】
盟:结盟。【名词做动词】
使:派遣。
戍:守卫。
还:撤军回国。
【翻译】
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一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4.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知识点】
微:没有。
夫人:【古今异义】古:远指代词,那人,指秦穆公。|今: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判断句】
因:依靠。
敝,损害。
与,结交,亲附。
知:通“智”。【通假字】
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
易,代替。
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不武,不符合武德。
整,指一致的步调。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
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去之:离开郑国。
之:指代郑国。
【翻译】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朗读课文,梳理文言知识,再读课文,解疑释难,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5.2* 答司马谏议书知识点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5.2* 答司马谏议书知识点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写作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下册11.1 谏逐客书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11.1 谏逐客书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古今异义,名词作状语,状语后置,使动用法,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