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示例学案
展开【答题步骤】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属于议论文的范畴。答题基本步骤:
1、通读全文,概括每段大意,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留意标题——或论点,或论题)以及思路层次(有无分论点,运用了哪些论据,是如何进行论证的)——这一点最为紧要;
2、读懂题目后,尽量结合原文关键词句组织答案——“读题”,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3、务必分点作答,“点”要尽可能齐全(按“点”给分)。
【解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8分)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①阿Q伸手去摩静修庵小尼姑新剃的头皮,小尼姑满脸通红地说:“你怎么动手动脚……”阿Q的答复是:“和尚动得,我动不得?”(点题,列出由头)
②说“和尚动得”,不免有诬蔑之嫌,且不去管它。但这句话实在警辟,它简洁而又活脱脱地勾出了一些人的一种心理和处事原则。本来并不认为“动”得有理,但既然有人先动了,那么我也来动一动,便是理直气壮,至少无可非议的了。“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能化非为是,变无理为有理,既有助鼓起自己“动”的勇气,又可以充当抵御责难的挡箭牌,功能多样,效用明显,所以这一原则便被一些人广为采用。(追根溯源——心理)
③但这种处事原则,通常只施之于弱于己者。阿Q只把它应用于小尼姑。当年列强的“门户开放,利益均沾”政策也只加之于贫弱的中国。此外,有时也用于某些公物或近于无主之物,近六十年前杭州乡下人纷纷去挖雷峰塔的砖,便是一例。(施用对象——两种)
④不幸的是,旧社会的这种分泌物至今仍然顽强地附着在某些人身上。现在,缺少自卫能力的弱小者已经很少(因为有人民的政权保护着)而公物却日见其多起来,而这公物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却又似乎与无主之物难以区别,于是“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一原则的施用范围,便越来越广泛。看见别人在那里用公款大吃大喝,我至少也得小吃小喝一番。你多占了三间房,我便也来多占三间,如果没有你那么大的能耐,便多占一间也行。既然你开得后门,我有什么开不得?……于是,对于种种不正之风,尽管颇为不满,却又往往不免多少沾点边。然而,虽然沾了点边,却仍然心安理得,因为有“和尚动得,我动不得?”的原则在。(突出针对性)
⑤“和尚动得,我动不得?”是一种泯灭良知的麻醉剂,一种自我欺骗的借口,一种向邪恶看齐的哲学。这样一种心理或处事原则,如果在社会上弥漫开来,不但扶正祛邪难以实现,而且会形成一种破坏力量。当年的雷峰塔终于倒掉,西湖至今缺了一景;今天某些厂矿设备遭到哄抢,某些森林被滥砍乱伐,不过是小焉者。其大焉者则是是非观念的淡漠以至混淆,人们的灵魂受到污染和销蚀。(揭出本质与危害——小、大)
⑥在“和尚”动手的面前,可以有三种态度:出面制止,不许他动,这是革命者和先进分子;他动我不动,不失为洁身自好的正直之士;你动我也动,便属于无赖甚至可恶了。这里没有硝烟炮火,但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一场考验。(三种态度)
⑦“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固然要不得,应该受到谴责,但有这种想法的人毕竟不是首恶。我们应该首先斥责、制止、惩处那些先动手并且在那里大动特动的“和尚”。否则,不但有欠公允,而且可能于事无补。(解决问题的根本)
⑧至于有的人,本身就是一位大“和尚”,却也在那大嚷大叫,批什么“和尚动得,我动不得?”,更应该加以揭露,还他一个本相。(揭穿“有的人”的真相)
1.文章以“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句阿Q“名言”穿针引线,有什么作用?文中为什么要用“当年的雷峰塔终于倒掉,西湖至今缺了一景”这一例证?(6分)(结构、效果)(例证的特点)
2.第④段中画线的语句,对论述文章的中心有怎样的作用?(6分)(中心——批驳“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一心理和处事原则;内容、结构——联系下文)
3.我们应当怎样遏止“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种现象?请依据文意分点概括。(6分)(认真梳理原文——末三段)
1.文章以“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句阿Q“名言”穿针引线,有什么作用?文中为什么要用“当年的雷峰塔终于倒掉,西湖至今缺了一景”这一例证?(6分)
1.(1)以“名言”组织全篇,不仅使全文结构严谨,而且极大地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和幽默感。(4分)(2)这一例证意在揭示“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样一种心理或处事原则的社会破坏力。(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2.第④段中画线的语句,对论述文章的中心有怎样的作用?(6分)
2.这些语句从现实的角度揭示了“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种不正之风施用范围愈加广泛的现象(2分),对当前一些人侵吞公物(或“化公为私”)的丑恶灵魂作了心理刻画(2分),又为下文深刻揭示这种处世原则的实质、危害等提供了坚实的论证基础。(2分)(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3.我们应当怎样遏止“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种现象?请依据文意分点概括。(6分)
3.(1)做革命者和先进分子,出面制止“动手者”,不许他动;(2)斥责、制止、惩处那些先动手并在那里大动特动的首恶者;(3)提高警惕,揭露那些大嚷大叫、批什么“和尚动得,我动不得?”的伪善者。(每点2分。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18分)
笑的价值
[英]伍尔芙
①有一些事物,是在语言之外却又不亚于语言的,笑,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笑尽管没有言辞,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一只狗,躺卧在炉前地毯上,因痛哭而呜咽,或因欢乐而吠叫,我们自会明白它的意思,而不觉有什么怪异之处。然而,假如它放声大笑呢?假如,当你走进房间,它不是摇尾吐舌,表示见到你时的欢愉,而是发出一串咯咯的笑声——咧着大嘴笑——笑得浑身直哆嗦,显出极度开心的种种神态呢?那样,你的反应一定是惊惧和恐怖。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段落中心句为“笑……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
②笑因何而起,我们几乎莫名其妙,它何时发生,也难以说清。幽默是顶峰,只有最罕见的才智才能登上塔尖,鸟瞰整个人生的全景。喜剧则徜徉于大街小巷,反映着琐细的偶发的事件——它那面明察秋毫的小镜子,映照出在它前面走过的人们身上无伤大雅的瑕疵和怪癖。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它时时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过是人,而人,既不会是完美的英雄,也不会是十足的恶棍。一旦我们忘却了笑,看人看事就会不成比例,失去现实感。【段落中心句是“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
③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财富、地位、学识等一切身外之物,都不过是表面的积累,切不可让它们磨钝喜剧精神的利刃。【段内第一层。】孩子们往往比成年人更具识人的慧眼,妇女对人的性格则常常具有锐利的洞察力。可见,妇女和儿童是喜剧精神的主要执行官。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没有被学识的云翳所遮蔽,他们的大脑也没有因塞满书本理论而僵死,因而人和事依旧保存着原有的清晰轮廓。【段内第二层。】我们现代生活中所有那些生长过速的丑恶的赘疣,那些华而不实的矫饰,世俗因袭的正统,枯燥乏味的虚套,最害怕的就是笑的闪光,它有如闪电,灼得它们干瘪蜷缩起来,露出了光森森的骨骸。正因为孩子们的笑具有这样的特性,那些自惭虚伪的人才惧怕孩子;或许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在以学识见长的行当里,妇女们才遭人白眼相待。她们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她们会嘲笑,就像安徒生童话中的那个孩子,当长辈们都朝着国王那件并不存在的辉煌袍服顶礼膜拜时,他却直说国王是光着身子的。【段内第三层。】
④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庆典;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阐述“我们”更愿意流泪而不愿“笑”。】
⑤真的,没有什么比笑更难做到,也没有什么比笑更可贵的了。【以“更可贵”凸显“笑的价值”。】
(杨静远译,有删改)
15.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6分)
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17.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6分)——后一问应引起重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16分)
美和美的东西
蒋孔阳
①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它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看似简单实则难答】
②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美的概念来。【论题已现】
③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的。”
④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它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末句为领起句】
⑤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汤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是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⑥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变成另外的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山雨空濛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⑦第三,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某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⑧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应该指“美的东西”】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⑨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选自《美学新论》,有删改)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从美的本质看,漂亮的姑娘本身就是美。
B.从美和一定物质条件的关系看,人的嗓音好,歌声不一定美。
C.梅花的美丽与桃花的美丽虽不相同,但都包含着美的规律。
D.在欣赏诗词时,不能用词的婉约美去衡量词的豪放美。
E.斑马身上的黑、白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美的概念需要根据美的东西来总结。
B.不能因为某一种东西是美的,就把与之相反的东西当成丑的。
C.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并未解决“美是什么”的问题。
D.美的东西人人都能欣赏,所以美的问题并不复杂。
14.指出画线部分“味外之味”中两个“味”字的不同意思。(4分)
15.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几小时后,他们迷路了。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原理,对这种现象作简要分析。(4分)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论述类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点要求,解题指导,应考知识储备,高考原题详析,高考热点体验,专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高考语文专题集训: 这是一份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高考语文专题集训,共27页。
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六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一感知高考试题明确考试方向: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六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一感知高考试题明确考试方向,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本阅读要点细读,怎样速读论述类文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