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板块 古代诗歌阅读 第三讲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 精讲精练-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形象。近年来从考查题型来看,高考主要从以下三大角度命题:人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鉴赏。
记忆蓄积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九类人物形象
【跟踪训练】
1.判断下列诗句中人物形象的类型。
①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③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观猎》)
④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⑤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
⑥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徐渭《题葡萄图》)
二、古代诗歌中常见六类意象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4.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5.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6.抒怀类意象(或托物言志,或抒发感慨)
【跟踪训练】
2.一些物象由于自身某一特性,而成为人类的情感或品格的载体,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寓意的常见意象。请根据特征写出事物名称,或根据事物名称写出其象征含义。
①________:坚贞伟岸、坚韧不拔或常青不朽。
②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有节或虚心。
④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花: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鸿雁、鱼、青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鹃啼、猿啼、鹧鸪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乌鸦、秋风(西风)、夕阳: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绝尘脱俗、高洁傲岸。
⑩蟋蟀: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中常考查的意境特点
【跟踪训练】
3.概括下列诗句的意境类型。
①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其一)》)
②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④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⑤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王维《新晴野望》)
分类突破
题型一 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类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另一类是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对其描绘可以是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者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读者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一步补充。
【常见设问】
1.(2017·课标全国Ⅱ)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2.(2014·山东)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3.(2014·江苏)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4.(2013·重庆)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5.(2012·江苏)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题技巧】
从三个角度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角度一,看背景。关注诗人生活的时代,关注诗人创作的人生时期,关注诗歌后面对背景的注释。
角度二,看描写。对人物形象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直接描写;烘托、陪衬人物的侧面描写。
角度三,看意图。关注诗中双关、象征等手法,挖掘明言此而实言彼的语句,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
【答题步骤】
鉴赏人物形象题答题“三步骤”:
第一步,概括形象特点。借助“4大思考角度”,采用“性格+身份”的格式,概括多种性格和形象身份。
第二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诗句,抓关键词,要点化分析形象特点。
第三步,概括形象意义。点明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感情或蕴含的哲理。(此步骤有时不涉及)
【满分答案】
(2014·山东)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①行为洒脱。“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②情趣高雅。“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典题示例】
例1.(2017·课标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自主尝试】
【跟踪训练】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和仲蒙夜坐
文 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
题型二 鉴赏事物形象
诗歌的事物形象,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意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鉴赏事物形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高考设题角度一是理解意象含义(内涵),二是分析意象的作用。
考查角度1 理解意象含义(内涵)
【常见设问】
1.(2020·课标全国Ⅲ)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2.(2013·江西)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3.(2013·山东)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4.(2012·天津)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5.(2011·山东)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答题技巧】
理解意象含义(内涵)“3方法”:
1.积累古诗中常见意象的寓意
意象的寓意是古今文人在长期的创作中约定俗成的,如松、竹、梅分别象征傲岸不屈的精神、高风亮节的品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如“梅”既有传统文人的高洁清雅,还承载了诗人赋予的特殊象征意义,这需要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来体会。
2.要准确把握意象在诗歌中的特征性用语
这需要考生积累记忆,也要求考生针对诗歌内容加以选择。如诗人在描述核心意象“梅”时,常拟人化地表现梅花遇雪、不与群芳争春、无人欣赏的寂寞、引发诗人乡愁等重要特点,使之极为生动形象,感人至深。
3.要明确命题的要求
要明确命题是要求回答意象的寓意,还是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还是表现意象的方法,还是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等。如果要求回答梅花寓意,就从梅花角度陈述,如不畏严寒、不与群芳争春、悼惜年华等;如果要求回答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就要从诗人的角度陈述,如表达诗人不畏权贵、傲岸不屈、清高孤傲、不与凡俗争宠、感慨年华流逝、珍惜友情等;如果要求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除了阐述梅花的寓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外,还要阐述表达效果,如表达情感含蓄蕴藉、真挚感人等。
【答题步骤】
理解意象含义“三步骤”:
第一步,概括形象表层特点(自然属性)。提炼体现物象描写特征(形态、色泽及所处的环境等)的词语,概括其外在特点。
第二步,分析物象内涵。找出“物” 与“人”品格的连接点,结合诗句分析。
第三步,点出物象意义(社会属性)。依据物象内涵,注意联系诗人的经历或相关背景,点明诗人借助物象所抒发的情感或表现的寓意。
【满分答案】
(2013·江西)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典题示例】
例2.(2020·课标全国Ⅲ)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苦 笋
陆 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 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自主尝试】
【跟踪训练】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虞美人
秦 观①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 ①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考查角度2 分析意象作用
【常见设问】
1.(2020·新高考Ⅰ)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2018·课标全国Ⅱ)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2012·山东)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题技巧】
准确分析意象作用的4个思考角度:
1.营造意境
意象的作用之一是造境,众多意象组合在一起,渲染了某种氛围,奠定了感情基调。思考的着力点在于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如冷清的意象营造的是凄清的氛围,奠定的是伤感的情调。
2.表情达意
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由具体诗歌而定。
3.衬托人物
一是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和背景,二是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
4.结构作用
或为前后照应,或为全诗线索。
【满分答案】
(2018·课标全国Ⅱ)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典题示例】
例3.(2020·新高考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 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自主尝试】
【跟踪训练】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阮公体三首(其二)①
刘禹锡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
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
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
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因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贬官朗州期间。
“老骥”和“鸷禽”的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题型三 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
从高考命题来看,对景物形象的考查往往有两种类型:一是画面描述题,二是意境赏析题。
考查角度1 画面描述
【常见设问】
1.(2020·天津)“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2.(2019·天津)“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2018·天津)“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2017·天津)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5.(2015·安徽)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题步骤】
画面描述“三步骤”:
第一步,概括画面。一般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二步,描绘画面。描绘时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定忠实于原诗歌,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再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三步,分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可以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满分答案】
(2019·天津)“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满分答案】 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
【典题示例】
例4.(2020·天津)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①归。
【注】 ①饷田:到田间送饭。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自主尝试】
【跟踪训练】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①
白居易
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
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
兴发诗随口,狂来酒寄身。
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
疏傅②心情老,吴公③政化新。
三川④徒有主,风景属闲人。
【注】 ①李尹侍郎:李绅,新任河南尹。②疏傅:西汉疏广、疏受叔侄曾分别任太子太傅、少傅,称病引退后,用皇帝赐给的金银在家乡广设学馆,从不收取学子分文。③吴公:汉孝文帝时的河南太守,他能行善政,号称天下第一。④三川:洛阳。
本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考查角度2 意境赏析
【常见设问】
1.(2012·湖南)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2.(2012·山东)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题步骤】
意境赏析“四步骤”:
第一步,筛选诗歌中的典型景物(意象)。筛选标准:(1)体现诗歌风貌(2)构成和谐统一画面。
第二步,描述诗歌中所呈现的图景画面。(1)具体环境(2)主体形象(作者重点描摹的景物)
第三步,概括画面氛围特征(意境特征)。概括意境特征需运用术语。
第四步,据氛围特征分析情感。(1)注意意象本身的特点及文化内涵(2)注意意象的修饰语。
说明:有时个别步骤需要整合,作答时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满分答案】
(2012·山东)开头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潇潇,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典题示例】
例5.(2012·湖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度破讷沙①二首(其二)
李 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 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自主尝试】
【跟踪训练】
8.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减字木兰花
秦 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①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减字木兰花·竞渡②
黄 裳③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注】①黛蛾:黛画的蛾眉,指眉。②竞渡:划船比赛。每年端午为表达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尊敬和怀念,在民间形成的一种传统风俗。③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两首词营造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课时作业
A组·对点精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章正字①道正新居
朱庆馀
独在御楼南畔住,生涯还似旧时贫。
全无竹可侵行径,一半花犹属别人。
吟处不妨嫌鼓闹,眼前唯称与僧邻。
近来渐觉青莎巷②,车马过从已有尘。
【注】①正字:古代官职名。②青莎巷:唐代杭州城内的地名。
新居主人章道正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寒食①舟中作
[唐]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 ①小寒食:寒食的次日,清明前一天。②鹖(hé)冠:传说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本诗颈联描写舟中江上之景,诗人选取的“蝶”“鸥”两个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关山月①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②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
B组·综合提升
4.阅读下面的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 雨
于 谦
赤日行空暑气浮,炎风簸土几时休?
云霓九渴斯民望,廊庙当分圣主忧。
旱魃①剿除消沴气,神龙鼓舞起灵湫②。
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
【注】①魃:神话中的旱鬼。②灵湫:深潭,大水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烈日当头,暑气浮动,热风扬起灰尘,极为燥热,为后文创设情景。
B.颔联写土地严重干旱,百姓久盼甘霖,众臣应当为君王分忧,密切扣合诗题。
C.颈联描写想象中的场景,旱鬼被除,燥热的恶气消散,神龙从深潭跃起舞动。
D.全诗由无雨到望雨降雨最后到颂雨,脉络分明。境界宏阔,展示了悲悯情怀。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骢 马
万 楚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①,为尽天山行路难。
【注】 ①长城窟:相传长城有泉窟,可以饮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即于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气度不凡的良马。
B.颔联以夸张的手法表现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
C.诗歌从马的外在风神写到内在精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骢马的神骏。
D.全诗格调高亢,豪放壮阔,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
(2)诗歌尾联“能”“尽”二字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鹊踏枝
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夜笙歌”两句,正面叙写人事,与前三句景象所表现的意境呼应:笙歌之易散正如繁花之易落。
B.“楼上”是宴会之所,因人去楼空,则有高寒之意;“过尽征鸿”写人如征鸿离散。在春山四面之凄寒与暮烟冥漠中,足见词人内心的孤寂悲苦。
C.“鲛绡掩泪”句,用“鲛人泣珠”的典故,一写拭泪巾帕之珍美,二则用泣泪之人所织之绡巾来拭泪,愈见泣泪之悲苦。
D.这首《鹊踏枝》深美闳约,看似在写闺阁之情,伤春怨别,实则满含寂寞的悲凉。
(2)词的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形象类型
举例分析
忧国忧民,
心系社稷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描写了一片萧条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历经磨难,
坚持追求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展现诗人不愿同流合污,执着追求真理的志士形象。
胸怀宽广,
豪放洒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让我们看到一个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词人形象。
征战沙场,
保家卫国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英勇作战的战士们,即使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也不能改变他们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寄情山水,
热爱田园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表现了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热爱田园生活的诗人形象。
藐视权贵,
傲岸不羁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傲视权贵的品质,也反映了诗人傲岸不羁、豪放洒脱的性格。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诗人大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发现年华不再,衰鬓先斑。此二句刻画了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的形象。
羁旅他乡,
思念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塑造了一个思念故乡、亲人的诗人形象。
爱恨情长
的形象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形象。
名称
简析
杨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长亭
古代路旁设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中“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酒
酒除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名称
简析
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如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穷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鸿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莼羹
鲈脍
典出《世说新语》。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念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之思”借指思乡之情。
捣衣
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双鲤
鲤鱼代指书信,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再有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赵令畤《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名称
简析
梧桐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芭蕉
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
流水
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忧愁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猿猴
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赵嘏《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杜鹃
古代神话中,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鸣,口中流血,其声哀怨悲凄,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如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斜阳
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名称
简析
红豆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莲
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连理枝、
比翼鸟
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总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来比喻恩爱夫妻。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名称
简析
五柳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东篱
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适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三径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名称
简析
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如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人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松柏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如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的品质。
竹
它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如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句高度赞扬了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黍离
《诗经·王风·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黍离”常被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冰雪
古诗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草木
诗人往往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意境特点
举例
雄浑壮丽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壮阔苍茫
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苍凉悲壮
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闲适恬淡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清幽明净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丽清新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萧疏凄寂
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安谧美好
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高远深邃
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淡雅幽远
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清冷幽静
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2古代诗歌阅读二鉴赏古代诗歌形象: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2古代诗歌阅读二鉴赏古代诗歌形象,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点练,综合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八板块 古代诗歌阅读 过关检测 精讲精练-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八板块 古代诗歌阅读 过关检测 精讲精练-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精练之过关检测解析版doc、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精练之过关检测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八板块 古代诗歌阅读 第五讲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精讲精练-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八板块 古代诗歌阅读 第五讲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精讲精练-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五讲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精练之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解析版doc、第五讲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精练之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