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精讲精练(学生版+解析版)
第七讲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时作业(学生版+解析版)-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七讲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时作业(学生版+解析版)-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文件包含课时作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过关检测解析版doc、课时作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过关检测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A组·对点精练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搬来山屋,已非一朝一夕,渐渐爱了它的幽静。傍山人家,是颇有情趣的。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上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晒腻了太阳的猫吗?打打舒身都嫌烦,一头栽到床上就昏昏入睡了。熟睡中,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寅卯时分,你的梦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光吗?①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边。恍恍惚惚的,②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的鸟叫声,像是嘈杂的竹乐声,像是姑娘们的吵嘴声,又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的乱唱声。兀的不知怎么一来,哪里“吱”一响,你就醒了。你立刻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你睁开了眼,窗帘后一缕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哐哐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噜的话;稍偏右边,嘚嘚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撒上了山去。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那时你还会躺在床上吗?不,你不会。你跳下床来打开窗子,③那窗外笑着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清冽甘甜的空气一下子就沁入了你的心脾。那阳光洒下一屋的愉快,你自己不是都几乎笑了吗?山上那一抹嫩绿的颜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气,清爽是透到脚底的。④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成了它的一部分。
A.①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描摹出梦境之神奇,突出了梦中情境变幻之快。
B.②句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晨山中鸟叫声的热闹,情趣盎然。
C.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阳光的明媚可爱、朝气蓬勃写得神态毕现,富有表现力。
D.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对山中无限春光的喜爱之情,情感表达真挚。
【答案】D
【解析】原文④句“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成了它的一部分”中的“你自己”与迎春花的一部分并无相似点,所以此句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下列对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秋天是红色的季节,现在的院子正是这种色彩。远处看,柿子树和枫树的叶子着了红装。柿子树的叶片本就厚实,这时红得像浸过红颜料的布头,裹着黄柿子,露出一脸的憨厚;枫树,正庆幸这是他们一年中最露脸的时刻,不管是元宝枫还是鸡爪枫,都尽力伸展开他们的尖叶,鲜红欲滴。走近看,那爬山虎的蔓也着了红装,爬山虎的蔓本是怯怯地匍匐在墙角、墙头,用它的墨绿去勾线填缝,而这时它的蔓却喷出耀眼的红光,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墙角则像是被谁刚泼了一桶红油漆,而高楼整面的山墙,则满墙鲜艳,火辣辣地呼喊着大地上所有的浪漫。
A.比拟、夸张、互文 B.比拟、比喻、夸张
C.比喻、借代、夸张 D.比喻、互文、借代
【答案】B
【解析】本段中,“红得像浸过红颜料的布头”“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墙角则像是被谁刚泼了一桶红油漆”等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裹着黄柿子,露出一脸的憨厚”“爬山虎的蔓本是怯怯地匍匐在墙角、墙头”等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满墙鲜艳,火辣辣地呼喊着大地上所有的浪漫”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第一段中没有使用互文、借代的修辞手法。故选B项。
3.下列对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花;无香的花中,我最喜欢海棠了。海棠,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这四棵海棠,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它们遥遥俯视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
A.拟人、比喻、反问 B.对偶、排比、借代
C.对偶、比喻、拟人 D.比喻、排比、夸张
【答案】C
【解析】“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文中没有使用反问、借代、夸张的修辞手法。
4.下列对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我永远热爱太阳,我的光明之源。没有太阳,不会有我,不会有你,不会有他,不会有山青青、水青青的人间。然而,天顶的太阳只有一个,而地上却有无数太阳,像星星一样繁多,一样灿烂。
太阳有时从我打开的书页里升起,有时从我爱着的心灵里升起;有时从老师粉笔的芬芳里升起,有时从朋友辉煌的思想中升起;有时从远方珍重的祝福里升起,有时从身旁温热的语言中升起;有时从赤诚而婉转的歌喉里升起,有时从明亮而和蔼的眼睛里升起;有时从清洁工闪烁的汗珠里升起,有时从服务员微笑的酒窝里升起。
人间到处都有太阳,时时都有迷人的日出,到处都有希望的火光。因为人间有无数太阳,诚实与善良的生命才不断繁衍。自然的丽日照不进的心灵,才有不会凋零的春天。
我未曾在漫天的风雪中彷徨绝望,也未曾在歧路的暗影里落入深渊,因为我相信地上有无数的太阳。
A.借代 拟人 排比 B.比喻 拟物 反复
C.比喻 拟物 排比 D.借代 拟人 反复
【答案】C
【解析】阅读整段文字可知,题干所选文段中说“地上却有无数太阳”,而这些“太阳”指的是世间带给人温暖与希望的人或物,把其比作“太阳”,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自然的丽日照不进的心灵,才有不会凋零的春天”,这就把“心灵”说成是具有“春天”的世界,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没有太阳,不会有我,不会有你,不会有他,不会有山青青、水青青的人间”“太阳有时从我打开的书页里升起……有时从服务员微笑的酒窝里升起”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纵观元散曲由生到灭的全过程,关汉卿确实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元初顺应了下层知识分子独特的心理和生活要求,在世俗生活中扬起散曲之波,形成了一股强烈的思想文化力量,使之延伸到了清初。关曲中适时而动的哲学观念符合历史的潮流,对中国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我们拿许多元代、明代作家散曲作品与现存关氏作品加以对比,就会发现,关曲是整个散曲发展的“遗传基因”。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末句作简要赏析。
【答案】运用了比喻(暗喻)的修辞手法。将关曲比作散曲发展的“遗传基因”,强调了关曲在整个散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奠基作用与深远影响力。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突然像有一双手从我脑后伸过来,不由分说地为我关闭了世界的音响,只留一个水与鸟的音频。啊!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百鸟的流啭飞鸣,顷刻间被放大许多倍,种种的高歌浅唱像刚刚洗濯过似的清晰亮丽,升腾飞舞,喧闹着整个苍穹。你听,大天鹅的鸣叫时而像射出的金箭一样尖锐,时而像诗人的孤吟一样低沉;无数的凤头百灵,仿佛已被天空融化,在一片蔚蓝中显现凄清的美声,你却看不见它们飞翔的影子。
比喻具有相似性,通感具有转移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①句中把大天鹅的鸣叫比作诗人的孤吟,二者的声音都是低沉的,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大天鹅的鸣叫是听觉,而射出的金箭是视觉,把听觉转化为视觉,体现了通感的转移性。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豆腐最简便的吃法是拌。买回来就能拌。或入开水锅略烫,去豆腥气。不可久烫,久烫则豆腐收缩发硬。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香椿头只卖得数日,过此则叶绿梗硬,香气大减。其次是小葱拌豆腐。北京有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可见这是北京人家家都吃的小菜。
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主要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答案】此处运用夸张手法。“三春”一词在时间上夸张延长,写出了对香椿拌豆腐的香味的久久不忘,突出了作者对香椿拌豆腐的喜爱之情。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孟良战役纪念馆,我见到了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美的坟墓。整个墓园透出一种大美、凄美和壮美,一种少有的朴素之美。安葬于此的2 865名烈士,人与名对上号的只有138名。他们原本是一个个热血男儿,他们的英雄壮举,成就了当年惊天动地的功绩,而战争的惨烈致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无名烈士。来这里拜谒的人很多,男女老幼都有。不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人们都会想象的到,这每一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里,都安眠着一个最可爱的人,尽管你不知道他们的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无字碑式的朴素更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他们是为人民的安宁幸福而死,虽死犹生;他们虽然没有豪华坟墓和高大墓碑,可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最能代表此刻的心声: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文段多处使用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烈士生前惊天动地的壮举和死后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作对比;无名烈士长留人民心中和那些挖空心思置办豪华墓碑却被淡忘的人作对比。通过对比突出烈士永不磨灭的功勋,更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烈士的敬仰和怀念。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位司机小哥自豪地跟我说:我们村子里的井水又回来了,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又清,又亮,又旺,仔细尝尝,还真是有一点甜丝丝呢。现在每天都有城里人,大早起来背两个大可乐瓶子,赶到我们村里取水,说是专门烧茶吃,味道好极了……
我就问:“前些年水没了吗?去哪儿啦?”
就是没了呀!井底都能看到了,干秃秃的去哪里了我不知道,也许是回到天上去了吧?现在,它们可能看到我们的环境治理好了,就又回来了!老师你是没看见,那井水真旺呢,打了又冒,冒了又打,又可以像过去一样把两只西瓜吊下去泡,下班回来切一个,哎哟那叫甜,一下子就窜到肺里面了。用那井水浇地,番茄都更红,青菜都更绿,萝卜都更脆呢……
(节选自韩小蕙《温州,有绿水,还有青山》,
《人民日报》2020年7月6日)
排比具有整齐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的排比手法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每个分句都使用了“都更……”的句式,句式整齐,语气强烈,更鲜明地表达出“井水”的作用。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别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地塞在胸肺间。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么情感、浪漫都会在刹那间被抛到九霄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哪怕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拟物具有转移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拟物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画横线的句子的描写对象是人的思维,但是被作者当作物来写了。将物的特性转移给思维,说“思维被冻住”,描述生动准确。
B组·综合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叶片的“吐水现象”很常见,在清晨的草地上,常常可以看到叶片的边缘上悬挂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为什么植物会吐水呢?天气很热的时候,空气如果很湿润,植物发达的根仍然在大量吸水,到了夜晚气温下降的时候,叶片上的气孔关闭了,水分就不能从叶片上的小孔里蒸发出去了。这样一来,植物“喝”进来的水越聚越多,超过了它的需要。于是,过多的水分就从叶尖或叶子的边缘分泌出去,形成水珠,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吐水现象”。农民常常把庄稼的吐水量,作为衡量庄稼是壮苗或弱苗的标准。为什么吐水量大就是壮苗,反之就是弱苗呢?原来,根系越发达,吸水量就越大,只有根系发达,植物才能茁壮成长。
1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叶子“吐”出来的水,而不是露水。
B.水珠是叶子“吐”出来的水,不是露水。
C.水珠不是露水,而是叶子“吐”出来的水。
D.这不是露水,而是叶子“吐”出来的水。
【答案】D
【解析】所写句子要与前文一脉相承,可以用“这”指代前文提及的“水珠”,排除B、C两项。由后文“植物会吐水”可知,D项与之衔接更紧密,故选D项。
1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答案】B
【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喝”,这是人的动作,所以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项,比喻,把“愁”比作一江东流春水。B项,拟人,将花鸟人格化,花鸟面对此情此景也会流泪、惊心。C项,夸张、比喻。D项,设问、借代,“杜康”是发明酒的人,代指“酒”。
1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农民常常把庄稼吐水量的多少,作为衡量庄稼是壮苗或弱苗的标准。【解析】画横线的语句存在一面对两面的问题,“壮苗或弱苗”对应的应是“吐水量”的“多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天鹅是世界上可以长途飞行的鸟类,每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往返于南北之间。在迁徙途中,( )。它们一面跋涉,一面寻觅适合安家过冬、孵化爱情结晶的风水宝地,那抉择有多困难也没有人知道。这次它们选择凯江为落脚点,当它们的倩影通过眼睛投屏到大脑,我彻底沦陷。
一轮夕阳红着脸挂在山头,凯江变得柔和起来。江心的小岛旁,那对黑天鹅悠闲地漂游着,时而深情对视,时而相互梳理羽毛。明净的天空倒映在水里,它们就游走在云层里了,那样优雅、美丽、互爱,长诗短歌般的山水瞬间也多情起来。它们那黑得发亮的羽翼、饱含深情的眼珠子,我的心也变得柔软,一不小心生怕就惊扰了它们的清净。
1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体会,它们要面临多大的天敌入侵、饥饿威胁
B.它们要面临多大的天敌入侵没人知道,多少饥饿威胁也没有人能体会
C.它们要面临多大的天敌入侵、饥饿威胁,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体会
D.没有人知道它们要面临多大的天敌入侵、饥饿威胁,也没有人能体会
【答案】C
【解析】括号前的句子“在迁徙途中”限定了所填句子的主语是“它们”,并结合括号后的句子内容,主语“它们”应位于句首,由此排除A、D两项。B项把“天敌入侵”与“饥饿威胁”分开,又把“知道”和“体会”分开,在意思表达上不如C项表达得集中而丰富,故排除。
15.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答案】A
【解析】A项,与画波浪线的句子一样,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使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16.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示例:①“眼珠子”改为“眼眸”;②在“我的心”前加“让”;③“一不小心”与“生怕”互换位置。
C组·过关检测
一、【2021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了优秀的文化基因,如天人合一、诚信友善、天下为公、勤劳节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这种优秀的文化基因已融进民族的血液,使得中华民族能够 。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面对诸多消费主义带来的严重问题,我们应本着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挖掘相关资源为原则,为医治消费主义的顽疾寻觅良方;同时,也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由此,学校在培育青少年理性消费观时,应不忘民族“根”,高举民族“魂”,在中华优秀文化中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弘扬勤俭节约美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反对铺张浪费行为,可谓正当其时。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丰厚精神 。 无论在古书典籍、诗词歌赋还是民间市井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踪影。总之,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永不改变。面对当今盛行的消费主义,这些文化资源都是学校教育青少年的最好素材。(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用优秀文化润泽人心;帮助学生传承文化根脉,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 远离消费主义的侵扰。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 积累 周而复始 润泽 进而
B. 积淀 生生不息 滋养 从而
C. 积淀 周而复始 滋养 进而
D. 积累 生生不息 润泽 从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积淀:在长期积累沉淀中形成(多用于抽象事物)。积累:逐渐积聚起来的事物。语句的意思是中华历史与优秀文化基因的关系,用长期积累沉淀的意思更合适,故选“积淀”。生生不息:事物不断地产生、发展。周而复始: 一次又一次地循环。语句的意思是中华民族的绵延不绝,故选“生生不息”。滋养:滋补保养,供养。润泽:雨露滋润,不干枯;使滋润。语句的意思是中华文化蕴含的营养,故选“滋养”。“从而”意味着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进而”表示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根据“为医治消费主义”可知“远离消费主义的侵扰”是目的,故选择“从而”。故选B。
2.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诸多消费主义带来的严重问题,我们应以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挖掘相关资源为原则,为所医治的消费主义的顽疾寻觅到良方。
B. 面对消费主义带来的诸多严重问题,我们应本着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挖掘相关资源为原则,为所医治的消费主义的顽疾寻觅到良方。
C. 面对诸多消费主义带来的严重问题,我们应本着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挖掘相关资源的原则,为医治消费主义的顽疾寻觅到良方。
D. 面对消费主义带来的诸多严重问题,我们应以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挖掘相关资源为原则,为医治消费主义的顽疾寻觅到良方。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D.画线句子的语病是:1.数词“诸多”应置于表领属关系的“消费主义带来的”之后;2.“以……为原则”与“本着……的原则”不可杂糅。修改正确的只有D。故选D。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华优秀文化教育要被学校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
B. 被学校渗透到校园各个角落的是中华优秀文化教育
C. 学校要把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
D. 学校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的是中华优秀文化教育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从后文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分析,上一句的主语是“学校”,排除A、B两项;从前后语句的意思分析,此处强调的是学校要大力普及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排除D项。故选C。
二、【2021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夏天,荷花盛开之时,我总爱到荷花湾观赏那满塘的荷花。观桥南桥北荷花红,赏荷花映桥好风光。有时索性走下台阶临池与荷花对话,顿见满眼的荷花在片片绿叶_ 下,风姿绰约,争奇斗艳。微风吹送,一朵朵红颜绿裙的荷花在翩翩起舞,向我点头致意;美丽的裙裾随风飘荡,荡人心怀。荷花美,引来蜂鸣蝶舞蜻蜓飞,( ),美丽的荷花湾间 就灵动起来了。
荷花淡然屹立在水中,洁白如玉,粉红如霞,深红的、淡紫的……置身于 的荷花湾畔,顿使我心旷神怡, ,我的心里想的只有荷花了,炎热的烦恼早已抛之脑后。此时的我想,荷花一如上帝派来的天使,是专来为人间消暑纳凉的,让人们在观赏荷花的美好时光中度过炎炎夏日,给平凡的生活带来一番蜜意。
4.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蝶儿翩翩地绕着荷花舞,蜂儿“嗡嗡”地围着荷花鸣,蜻蜓拍打着翅膀绕着荷花转
B. 蜂儿“嗡嗡”地围着荷花鸣,蝶儿翩翩地绕着荷花舞,蜻蜓拍打着翅膀绕着荷花转
C. 蝶儿翩翩地绕着荷花舞,蜻蜓拍打着翅膀绕着荷花转,蜂儿“嗡嗡”地围着荷花鸣
D. 蜂儿“嗡嗡”地围着荷花鸣,蜻蜓拍打着翅膀绕着荷花转,蝶儿翩翩地绕着荷花舞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依据前文中“蜂鸣蝶舞蜻蜓飞”顺序可推知,此处要先说“蜂”,再说“蝶”,最后说“蜻蜓”,这样就排除ACD三项。故选B。
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映衬 陡然 万紫千红 浮想联翩
B. 衬托 陡然 姹紫嫣红 思绪万千
C. 衬托 骤然 万紫千红 思绪万千
D. 映衬 骤然 姹紫嫣红 浮想联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映衬:把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意思并列在一起,使之相互对照、相互比较,相得益彰。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和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两个事物通过比较而使得其中一个更加凸显。语境把“荷花”和“绿叶”放在一起,两者相得益彰,故选用“映衬”。第二空,陡然:形猝不及防,令人感到意外;骤然:来得很突然,没有任何的征兆,一下子就发生了,没任何准备,一般指天气的突然变化。语境说的是蜂鸣蝶舞蜻蜓飞时,荷花湾一下子就灵动起来了,故选用“陡然”。第三空,姹紫嫣红:强调花朵颜色艳丽。万紫千红:强调花朵品种繁多,同时还可以比喻事物的丰富多彩或景象的繁荣美好。根据语境说的“荷花淡然屹立在水中,洁白如玉,粉红如霞,深红的、淡紫的……”,此处强调荷花的品种繁多,故选用“万紫千红”。第四空,浮想联翩:形容思绪活跃。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思绪万千: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多端,情绪处于徘徊中,容易感慨。结合语境中的后句“此时的我想,荷花一如上帝派来的天使,是专来为人间消暑纳凉的,让人们在观赏荷花的美好时光中度过炎炎夏日,给平凡的生活带来一番蜜意”,此处强调“我”思绪活跃,由荷花想得很多很深,故选用“浮想联翩”。故选A。
6.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只见泰山的松树连成一片,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B. 盛夏的太阳光把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C.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D. 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然后又悄无声息地离去。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原句“一朵朵红颜绿裙的荷花在翩翩起舞,向我点头致意”运用了拟人手法,“翩翩起舞,向我点头致意”把“荷花”赋予人的动作行为;“红颜绿裙的荷花”运用比喻的手法,把荷花比喻成红颜绿裙。A.“泰山的松树连成一片,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运用比喻手法,把连成一片“松树”比喻成“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B.“盛夏的太阳……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运用夸张手法,通过“铜牌好像也要晒化”夸张说盛夏温度太高,天气太热。C.“没精打采的”运用了拟人手法,“没精打采”赋予树以人的神态,写出了树在路灯下的状态;“渴睡人的眼”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两点路灯光”比喻成“渴睡人的眼”。D.“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然后又悄无声息地离去”运用拟人手法,“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走来”以及“悄无声息地离去”都是赋予了秋天以人的动作行为。综上分析,C项和原句都运用了拟人兼比喻的手法。故选C。
三、【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敦煌壁画中,谁的知名度最高?恐怕非“飞天”莫属。敦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名片。优美的飞天,主要负责在佛国净土世界献花供宝、奏乐歌舞。她们时而 于花丛,时而飞翔于云霄。第404石窟里的飞天属于隋代的作品,其造型不再显得拙笨,而更加悠然自若、 。到了唐代,飞天的形象在升腾、翻转、伸屈中更加体现自然的人体美。她们面容饱满,气度潇洒,舞姿纯熟,其轻柔的躯体内仿佛还有血液在潜流。加上画工对线条把握的熟练程度、衣裙飘带“满壁风动”的走势,正是应了“气韵生动”一说。而且,唐代的飞天与此前茫然顾望的飞天造型不同,大多数把眼光瞩目着下方,恰好显现出世间生活与艺术形象的联系。实际上,飞天创作的盛衰变迁,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巨大转折以及人们心理状态的嬗变。世界上并没有一种 的造型艺术,但艺术造型所具有的美是永恒的。莫高窟壁画的飞天,是从优美的心灵中绽开的花朵,是生命活力和旋律的无声赞歌。人用自己的形象来描摹飞天,而飞天又以其特有的美来偿还世人。
7. 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设问 拟人 比喻B. 反问 拟人 比喻
C. 设问 双关 排比D. 反问 对比 排比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敦煌壁画中,谁的知名度最高?恐怕非‘飞天’莫属”是设问,“敦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名片”“莫高窟壁画的飞天,是从优美的心灵中绽开的花朵,是生命活力和旋律的无声赞歌”是比喻,“人用自己的形象来描摹飞天,而飞天又以其特有的美来偿还世人”是拟人。故选A。
8.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寄身 婀娜多姿 经久不衰
B. 寄身 仪态万方 长盛不衰
C. 栖身 仪态万方 经久不衰
D. 栖身 婀娜多姿 长盛不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寄身:托身。栖身:寄生、暂住。依据前文“时而”可知,这里强调“暂住”,应用“栖身”。婀娜多姿:各种轻盈软美的姿态,形容女性轻盈柔美。仪态万方: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修饰“飞天”的“造型”应选“婀娜多姿”。经久不衰: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 长盛不衰:长久兴盛而不衰败,比喻长时间保持旺盛的势头。一般用来形容文化、节日、传统等。文中用来修饰“造型艺术”,应选“长盛不衰”。故选D。
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唐代的飞天与此前茫然顾望的飞天造型不同,大多数把眼光瞩目着下方,恰好显现出艺术形象与世间生活的联系。
B. 与此前茫然顾望的飞天造型不同,唐代的飞天大多数把眼光注视着下方,恰好显现出世间生活与艺术形象的联系。
C. 与此前茫然顾望的飞天造型不同,唐代的飞天大多数把眼光注视着下方,恰好显现出艺术形象与世间生活的联系。
D. 与此前茫然顾望的飞天造型不同,唐代的飞天大多数把眼光瞩目着下方,恰好显现出艺术形象与世间生活的联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瞩目”不能带宾语,排除AD;“飞天”属于艺术形象,依据承上原则,应是“显现出艺术形象与世间生活的联系”,排除B。故选C。
四、【2021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天然漆并利用它髹涂器具的国家,而宋代是素髹漆器集大成时期。用漆漆物谓之“髹”,素髹即所谓单色漆器,又称“无文漆器”,强调漆色之美,无纹饰之缀。从素髹漆器的身上,现代人可必嗅到宋朝美学的“极简风”。宋代素髹漆器最大特点是“素”字,不仅代表着素雅与简单,也代表着“少就是多”的用色理念,其温润内涵的特质与宋代文人温文儒雅的品性_____________。以谭思通夫妇合葬墓出土的整套漆食器为例,其不施繁饰,不求华丽,体现的正是一种与宋代整体工艺美术“雅”的风格相______________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宋人理性、内敛的人生态度。所谓“古淡有真味”,在宋代文人清新雅致的审美思想影响下,素髹漆器形成了______________的时代特征。它们与人们日常饮食起居_____________,造型简洁雅致,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中,让千年后的人们能得以领略宋人追求慢、雅生活,沉淀出宋代素髹漆器的美。
10.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相得益彰 契合 独具一格 息息相关
B. 相得益彰 融合 独具匠心 休戚相关
C. 相辅相成 融合 独具一格 休戚相关
D. 相铺相成 契合 独具匠心 息息相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相辅相成:意思是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强调互相配合达到成功。相得益彰:意思是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强调互相映衬突出优点。结合“素髹漆器的温润内涵的特质”“宋代文人温文儒雅的品性”分析,两者是互相映衬,选用“相得益彰”。契合:指投合,意气相投。强调一致性。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强调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结合“与宋代整体工艺美术‘雅’的风格相”分析,与这种风格一致的,选用“契合”。独具一格: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格调。强调风格独特。独具匠心: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强调构思别致。修饰“时代特征”,选用“独具一格”。息息相关:意思是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强调密切相关。休戚相关:意思是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强调利害相连。结合“它们与人们日常饮食起居”分析,此处没有利害关系,选用“息息相关”。故选A。
1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让千年后人们能得以领略宋人追求慢、雅生活的态度,沉淀出宋代素髹漆器的美。
B. 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宋代素髹漆器沉淀出的美,让千年后的人们能得以领略宋人追求的慢、雅生活。
C. 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沉淀出宋代素髹漆器的美,让千年后的人们得以领略宋人追求慢、雅生活的态度。
D. 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沉淀出宋代素髹漆器的美,千年后的人们得以领略宋人追求慢、雅生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能得以”重复;语序不当,应该先说“沉淀出宋代素髹漆器的美”,后说“让千年后人们能得以领略宋人追求慢、雅生活的态度”。B.“能得以”重复;“领略”和“生活”搭配不当D.成分残缺,缺主语,去掉“在……下”;“领略”和“追求慢、雅生活”搭配不当。故选C。
12. 下列各句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B.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 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D.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嗅”为嗅觉,“宋朝美学的‘极简风’”应该是视觉,化视觉为嗅觉,运用通感手法。A.一会儿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化听觉为视觉,运用通感手法。B.“清香”为嗅觉,“歌声”为听觉,化嗅觉为听觉,运用通感手法。C.“看见”为视觉,“得了一点安慰”应该是触觉,此处运用通感手法。D.三个“来得”,运用了排比手法。故选D。
五、【2021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浏览网页,被不时出现的弹窗打断;关闭弹窗,遭遇强制性页面跳转;使用搜索引擎,被广告商“精准锁定” ……互联网打开了通向更广阔世界的窗口,而弹窗广告成为“弹不掉的无奈”,让网络景观蒙上灰尘。
作为网络广告的一种形式,弹窗广告本身并不违法,( )。比如,木马插件通过弹窗入侵终端设备,威胁网络安全;虚假广告内容误导消费行为,损害消费者权益;基于用户数据和上网痕迹开启的精准投放,增加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弹窗如同一张面具,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问题广告,抬升了网络空间治理的复杂度。12月4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弹窗广告”不能想弹就弹》一文,微博设置的“人民日报批弹窗广告”迅速登上热搜,阅读者超4.4亿次,讨论至少3.1万条以上。
1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相关违规操作却可能带来风险隐患
B. 但风险隐患可能带来违规操作
C. 相关违规操作可能带来了风险隐患
D. 风险隐患可能带来违规操作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根据前后文可知是“违规操作”带来“风险隐患”,排除BD项;从“本身并不”可知要有转折关系,排除C项。故选A。
14.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D.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划线句“让网络景观蒙上灰尘”中“灰尘”使用了比喻修辞,本体为“弹窗广告”,句中没出现本体,属于借喻。D.“樊笼”使用了比喻,本体为束缚自己的官场,没出现本体,属于借喻。可见D与原文句均是比喻(借喻)。A.“雕栏玉砌”“朱颜”借代,前者代指故国的宫殿,后者代指故国之人;B.“花溅泪”“鸟惊心”拟人、对偶,以“泪”“惊”来写“花”“鸟”,赋予人的动作情感;C.“隔离天日”夸张。故选D。
15.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语句。
【答案】阅读量超4.4亿次(或:阅读量超4.4亿人次,或:阅读者超4.4亿人),讨论3.1万条以上(或:讨论至少3.1万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子“阅读者超4.4亿次,讨论至少3.1万条以上”语病有二:其一为“阅读者超4.4亿次”表达不合逻辑,“阅读者”和“亿次”主宾搭配不当所致;其二“至少3.1万条以上”表达不合逻辑,“至少”和“以上”矛盾,保留其一即可。
六、【2021届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四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人张岱有名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这话也适用于山水之乐。细读古人山水游记,不难发现,一些颇为怪异的 反而为旅行增加了不少乐趣。( )除了腊前早雪雅致珍贵之故,雪水也是烹茶的绝妙水源。
收纳山中白雪赠人,听起来至少也不算 。但是你听过赠送云朵的吗?清代《秋灯丛话》里有一个故事。黄山云海翻腾,尤以天都峰上 ,传为天下第一。游客慕名而来,常常随身携带一只 精美的木盒,跑到峰上,打开盒子,收纳云气,紧固盒口。等到下山返乡,这个负离子满满的木盒便成为赠送亲朋好友的地道“旅游纪念品”。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幕:亲友们好奇而郑重地掀开盒盖,“云气”瞬间“结成峰朵,直冲霄汉”,引来啧啧赞叹。这奇观恐怕十之八九是作者的想象,不过时人千里送云,想必本来也就在于一份情怀吧。
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爱好 费尽心机 蔚为大观 装点
B. 癖好 枉费心思 蔚为壮观 装饰
C. 癖好 费尽心机 蔚为壮观 装帧
D. 爱好 枉费心思 蔚为大观 装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癖好”词意较之“爱好”重,意思是指对某种事物特别爱好。语境中有“一些颇为怪异的”来修饰限制,应该是强调爱好的特别性,用“癖好”。第二空,“费尽心机”,意思是挖空心思,想尽办法,中性词;“枉费心机”, 指白白的浪费心思,意谓徒劳无功,贬义词。语境中“收纳山中白雪赠人”算是用尽计谋,应该填中性词“费尽心机”。第三空,“蔚为壮观”,意思是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观的景象,强调“壮观”;“蔚为大观”,形容丰富多彩的景色,雄伟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多指文物、盛大的景象等,强调盛大。语境中“黄山云海翻腾,尤以天都峰上”,强调壮观,应该用“蔚为壮观”第四空,“装饰”,是后期的配饰;“装潢”,是前期的硬装。语境中用来形容木盒的精美外表(配饰),应该用“装饰”。故选B。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宋代每岁腊前,见雪独早,杭州五云山地势高寒,僧人必将收集起来的洁净白雪,呈给官家。
B. 杭州五云山地势高寒,宋代每岁腊前,见雪独早,僧人必将洁净的白雪收集起来,呈给官家。
C. 杭州五云山地势高寒,见雪独早,宋代每岁腊前,僧人必将收集起来的洁净白雪,呈给官家。
D. 宋代每岁腊前,杭州五云山地势高寒,见雪独早,僧人必将洁净的白雪收集起来,呈给官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补写的能力。根据后语境“除了腊前早雪雅致珍贵之故,雪水也是烹茶的绝妙水源”分析,话题为“早雪”和“雪水”。可见空处应该落到名词意象“白雪”,以便更好地与下文衔接,排除强调动作行为“收集”的BD;A项逻辑混乱,而且“见”缺少主语,“杭州五云山地势高寒”是“见雪独早”的原因,“宋代每岁腊前”是后边句子中“收集”“呈给”的状语。故选C。
18. 夸张的特征是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请说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怎样的夸张。
【答案】①一只木盒子里有“云气”,②盒子里的空气能被看到,③盒子里的些许空气能形成云气的“峰朵”,④“云气”瞬间会结成“峰朵”,⑤盒子里的“云气”能“直冲霄汉”。(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常见修辞手法效果的能力。结合前语境“跑到峰上,打开盒子,收纳云气,紧固盒口”“亲友们好奇而郑重地掀开盒盖”可知所谓的“云气”是看不到的,这里的所见更在一种感觉,即对风景寄寓的一种情怀,爱在心里便可升为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此中自有一种“夸张”,“云气”加上双引号也是表达特殊含义,意味着并非真正意义的云气;余下“瞬间”自然也是一种夸张,用时间的短暂强调内心的感受,因为喜爱便会相信眼前真有云气,有了云气自然可想见山间云朵,这是连带着的心理反应,与其说是夸张修辞毋宁说是一种身临其境地感受;“峰朵”中“峰”也是夸大,小小木匣里的云气即便可见,又能有多少啊,可这里居然用“峰”来修饰,想象大胆奇特;云朵不仅如山峰般高大,更壮观在于“直冲霄汉”,“霄汉”,云霄和天河,指天空,喻遥远,高远,也体现了夸张修辞。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评价35常见修辞手法(附解析),共6页。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5常见修辞手法,共6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7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真题专练,文件包含专题17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真题专练-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练解析版docx、专题17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真题专练-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