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 中国的气候及气象灾害-2022年高考地理之区域地理总复习
展开教学目标: 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 2.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3.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 4.我国的气象灾害类型、成因及分布。考点解读: 1.结合我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图,学会判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 2.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其对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3.学会分析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掌握中国气象灾害的分布和成因。
基础知识:一、中国的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1.冬季气温南暖北寒:
(1)特点:南暖北寒,南北气温相差很大,温差可达50多度,最低气温处在漠河。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至秦岭一淮河一线。
(2)成因:北方太阳高度小于南方,白昼时间比南方短,日照时间少,获得的太阳热量少;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加剧了北方严寒;在南方,冬季风受山岭重重阻挡,势力大大减弱。
基础知识:一、中国的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2.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1)特点: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最低气温处在青藏高原,最高气温处在吐鲁番盆地。
(2)成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日照时间长,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南方雨季长,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短,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
基础知识:一、中国的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3.中国冬夏气温极值:
(1)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值在漠河,因为该地纬度高;气温最高值在海南,因为该地纬度低。 (2)我国夏季气温最高值在吐鲁番盆地,因为该地深居内陆,地势低,周围高山环绕,不易散热;气温最低值在青藏高原,因为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基础知识:一、中国的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4.中国的温度带:
(1)划分依据:农业生产实际;把=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称为活动积温,它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2)作物熟制:指一定时间内,作物生长收获的次数。一年内作物正常生长,只收获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两次的叫一年两熟制,两年内收获三次的,叫两年三熟制。
(3)中国的温度带:
基础知识:二、中国的降水和干湿地区 1.中国的降水基本特点:
冬季雨水少,夏季雨水多,年降水量时间分布规律是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
基础知识:二、中国的降水和干湿地区 2.我国的雨季:
(1)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2)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基础知识:二、中国的降水和干湿地区 3.我国降水的差异:
(1)总体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南北差异: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基础知识:二、中国的降水和干湿地区 4.中国降水的极值:
(1)降水最多:台湾火烧寮(临海;地处台湾山脉东北部迎风坡,多地形雨),年均降水量6558毫米,有中国“雨极”之称。
(2)降水最少:新疆托克逊(内陆盆地,高山环绕,远离海洋),年均降水量仅5.9毫米,有中国“干极”之称。
基础知识:二、中国的降水和干湿地区 5.中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基础知识:二、中国的降水和干湿地区 6.华北的春旱:
成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春季小麦返青,农业用水量大;雨带未到,降水少。
基础知识:二、中国的降水和干湿地区 7.长江流域的伏旱:
成因:伏旱发生在江淮地区的梅雨之后,雨带北移至华北和东北地区,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台风带来的降水可缓解伏旱。
基础知识:二、中国的降水和干湿地区 8.中国的干湿地区:
基础知识:三、中国的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原因:我国跨纬度广,海陆位置差异大,地形复杂多祥地势高低悬殊增加了气候的多样性。
(2)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基础知识:三、中国的气候特征 2.季风气候显著:
(1)现象: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显著变化,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雨热同期;冬季盛行偏北风。
(2)成因:我国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比较:
(4)季风气候不稳定,旱涝灾害多发:我国的旱涝灾害与夏季风强弱密切相关。夏季风强的年份容易北涝南旱,夏季风弱的年份容易南涝北旱。另外,季风区主要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是耕作业为主的地区;非季风区主要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主要是荒漠和草原荒漠地带。
注意:与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我国冬温偏低,夏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在夏季,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大陆性季风气候)。回归线沙漠带指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干旱少雨,沙漠广布,如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而我国北回归线穿过的东南部地区因夏季风带来的水汽,降水丰沛,成为湿润的鱼米之乡。
基础知识:三、中国的气候特征 3.中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基础知识:三、中国的气候特征 4.影响中国气候的因素:
(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
(2)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南部离印度洋较近,季风影响显著。
(3)地形: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如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了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
基础知识:四、中国的气象灾害 1.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
基础知识:四、中国的气象灾害 2.中国气象灾害的分布和成因:
基础知识:四、中国的气象灾害 3.中国主要的减灾工程:
思维导图:中国的气候
读我国四个区域(东北、华北、东南、青藏)气候条件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东南地区B.乙—东北地区C.丙—华北地区D.丁—青藏地区
【解析】1.读图可知,甲区域热量条件最差但光照条件最好,水分条件较差,与青藏地区高寒、光照强的气候特征相似,因此甲应为青藏地区,我国东南地区纬度低,热量条件好,A错误;乙区域水热条件最好,但光照条件差,与东南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相似,因此乙应为东南地区,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B错误;丙区域光热、水资源都不是最突出的,但相对均衡,这与华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特征相似,C正确;丁区域水分和光照条件较好,但热量条件相对较差,这与东北地区气候特征相似,而青藏地区水分条件较差,光照条件优势最突出,D错误。故选C。
读我国四个区域(东北、华北、东南、青藏)气候条件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2.甲区域热量不足但光照充足的原因可能是( )A.纬度高,太阳辐射弱B.地势起伏大,昼夜温度变化明显C.海拔高,空气稀薄D.距冬季风源地近
【解析】2.由上题可知,甲为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但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因此光照充足,C符合题意;青藏地区纬度不高,太阳辐射强,排除A;地势起伏和昼夜温度变化不是热量不足、光照强的原因,排除B;青藏高原海拔高,受冬季风影响小,排除D。故选C。
“水荒”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其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城市规模扩大,用水增多;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能正确反映华北地区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的曲线是( )A.甲曲线B.乙曲线C.丙曲线D.丁曲线
【解析】3.我国华北地区地下水位较高,且蒸发强烈容易土壤盐碱化。随着不同季节的蒸发和降水变化,土壤的盐分会发生迁移,春季由于气温上升得快,又多大风,蒸发量大,降水量少,故土壤的含盐量不断增加并达到全年的峰值。在锋面雨带7、8月移至东北、华北一带,华北地区降水量丰富,发生淋盐作用,土壤中含盐量变少达到最低值。秋季降水变少后盐分随蒸发又开始增加,进入冬季后由于气温变低,蒸发减弱,土壤中的含盐量有所减少并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据此可知,华北地区土壤含盐量的变化如曲线乙所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水荒”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其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城市规模扩大,用水增多;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最低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用水量大B.农业生产用水量大C.沙性土壤,渗漏严重D.伏旱严重,降水少
【解析】4.据图可知地下水位最低值出现在5、6月份,再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春季时降水少而蒸发量大,此时农作物需要大量灌溉水源,导致水资源短缺,因此春季时,华北平原的地下水位最低,B项正确;工业用水量全年相对比较稳定,而且华北地区农业用水量是总用水量的主要部分,排除A项;华北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为褐土,沙性土壤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排除C项;伏旱现象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排除D项,故选B。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寒潮、台风、冻害B.春旱、寒潮、沙尘暴C.滑坡、暴雪、沙尘暴D.春旱、洪涝、冻害
【解析】5.根据甲气象灾害形成的四个成因,共同体现了春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可以判断出甲是春旱;丙形成原因之一是接近沙源地,是沙尘暴;冬季风强盛,风力大,降温快,乙受冬季风影响,且是沙尘暴的成因之一,乙为寒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
【解析】6.根据上题中的灾害种类春旱、寒潮、沙尘暴,可以判断出该地区是气象灾害的多发区一华北平原,C正确;青藏高原少有寒潮、沙尘暴等,A错误;东北平原少有春旱,B错误;东南丘陵少有沙尘暴等,D错误;故选C。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伊犁河谷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冲,是“一带一路”战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核心区之一.这里水源丰富,物产富饶,有“塞外江南”的美誉。按照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便宜、公共安全等有关宜居城市的评价内容,伊犁河谷与昆明宜居区、天府宜居区、中原宜居区、江南宜居区共称中国五大宜居区。下图示意伊犁河谷位置及周边区域。
【解析】考查伊犁河谷地区水资源丰富原因,从图中所给的信息来获取,读图伊利河谷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周围高山冰川广布,河流水源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而山地西侧有开口,再观察纬度,地处中纬西风带,西风可以将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携带至此,受地形抬升,形成山地降水;因此可以分析得到伊犁河谷地区汇集山地降雨和冰雪融水形成众多河流,因而地表水较丰富
【参考答案】伊犁河谷属于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的地形,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容易聚集,受地形抬升,形成山地降水;周边高山冰川广布,冰雪融水丰富;河谷地区汇集山地降雨和冰雪融水形成众多河流,地表水较丰富。
(1)说明伊犁河谷水源丰富的原因。
【解析】先读图分析出礼盒河谷的地形特点,再结合伊利的气候特点降水充沛,气候宜人,即可分析地形对于气温和降水和风的影响,读图可以看出伊利河谷的地形呈喇叭口向西敞开,因而西风受地形阻挡形成丰富降水;北东南三面为山,则北部山脉可阻挡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使冬季气温受冷空气影响小;南部高山可阻挡塔里木盆地内的风沙侵袭;地处内陆三面环山则可以减小周边荒漠的热浪侵袭;由于河谷周边高山环绕,使得气温年较差较小,且垂直差异明显。
【参考答案】地形向西开口,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入侵;三面环山,山脉阻挡了周边荒漠地区热浪的侵袭;独特的地形使该地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冬温夏凉;地形相对高度大,导致气候垂直分异明显。
(2)分析地形对伊犁河谷气候的影响。
【解析】主要考查区城比较能力,从自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生物、资源)和社会经济(经济发展程度、农业、工业、交通、政策、劳动力等)各方面都可以比较;与昆明相此伊犁位于新疆地区,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因而物价水平较低;具有独特雪山草原景观,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从农业工业方面看,伊利农牧业发展优势显著,物产丰富;从交通方面看伊利地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核心区”,政策优惠,利于发展边境贸易,经济发展潜力大
【参考答案】伊犁河谷地广人稀,物价低,生活便宜;独特雪山草原景观,环境优美;农牧业发展优势显著,物产丰富;地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核心区”,政策优惠,利于发展边境贸易,经济发展潜力大。
(3)与昆明宜居区相比,伊犁河谷突出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4.2 中国的气候与气象灾害-备战2024届高考区域地理精品课件: 这是一份3.4.2 中国的气候与气象灾害-备战2024届高考区域地理精品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大兴安岭,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件13 中亚-2022年高考地理之区域地理总复习: 这是一份课件13 中亚-2022年高考地理之区域地理总复习,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中亚,典例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件09 亚洲-2022年高考地理之区域地理总复习: 这是一份课件09 亚洲-2022年高考地理之区域地理总复习,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亚洲,典例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