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第十五课时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PPT课件
展开■考点:自由平等 『基本观点』1.无法治不自由,法治与自由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2.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3.平等待人要求我们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
『核心知识』1.什么是自由?(1)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3)意义:拥有自由。不仅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2.如何理解自由是相对的?(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自由的保障。(2)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1)法治与自由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2)法治标定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3)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4.怎样珍视自由?(1)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5.什么是平等?(1)含义: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选举一人一票等;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2)意义: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6.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平等享有权利义务: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各项义务。(2)平等适用法律:我国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所有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核心知识』7.怎样践行平等?(1)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2)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3)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4)要为践行平等而努力。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真题检测1』1.(2020·江西省)一只风筝在天上飞,却乞求挣脱线的束缚。线终于断了,满心欢喜的风筝来不及拥抱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下列选项与这个故事寓意相符的是( )A.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B.自由不应该设置边界 C.绝对自由是遵守法律的前提 D.自由不需要法治保障
2.(2020·广州省)“任何权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这一法律格言蕴含的道理有(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每一个公民的权利是相同的 ③不同情况不得差别对待 ④不允许任何组织或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公平正义 『基本观点』1.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2.公平是相对的,无论我们怎样努力,都无法实现绝对公平。3.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增强公平意识,富有正义感。
『核心知识』1.什么是公平?(1)含义: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法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2)内涵:公平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核心知识』2.公平有何重要性?(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①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②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①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②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核心知识』3.怎样坚守公平?(1)个人维护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 “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尽我们所能。(2)制度保障公平。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4.什么是正义?(1)含义:凡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弱者的行为,就是正义的行为。(2)要求:它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5.正义有何重要性?(1)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2)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6.正义与社会制度的关系。 (1)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往往被当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2)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3)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核心知识』7.怎样守护正义?(1)个人守护正义。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守护正义;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2)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3)制度维护正义。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4)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真题检测2』1.(2020·广东省)郭某在小区骑车时将一男童撞伤,却想离开现场,受到孙某阻拦,郭某因情绪激动心脏骤停死亡。郭某家属起诉孙某要求承担赔偿责任。法院认为孙某对郭某侵害儿童权益的行为进行合理阻止,属于见义勇为行为,判决孙某无需担责。法院的判决( )A.引导公民培养自由的品德 B.营造平等的社会风气C.杜绝全社会违法犯罪行为 D.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
2.(2020·安徽省)正义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餐馆老板李某拒不申报纳税 B. 王某利用手中职权给家人谋私利C. 刘某强行索要小学生的财物 D. 张某积极向受灾的群众捐款捐物
一、单项选择题1.“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提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严以自律之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自由快乐是不受法律约束的 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③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④遵守法律,严于律己才能真正享受自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自由、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下言论与它们的内涵不一致的是( )A. 天下有绝对的自由,但无绝对的不自由B. 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C. 待人不公正比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更有失体面D. 对正义事业保持沉默,等于为非正义事业呼喊
3.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群体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从平等角度,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B.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C.我国允许特殊群体享有特权 D.人们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不同
4.近年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这一行动( )①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杜绝腐败 ③说明了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这旨在( )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②维护全民所有利益 ③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④完全消除社会差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尊重和保障残疾人的人权和人格尊严,使他们能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是国家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有( )①在公共汽车上设立残疾人的爱心专座 ②一些高校面向残障考生采取单独招考 ③某商业场所拒绝盲人携带导盲犬进入 ④各类公共场所建设了轮椅坡道和盲道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广东省改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周一清晨,某校正在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全校师生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唱国歌。国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嘹亮的国歌声响彻校园。在整个升旗的过程中,小吴同学既没有致敬,也未唱国歌。事后,班长小军提醒小吴,小吴却说:“致不致敬,唱不唱国歌是我的自由。” 请运用“法治与自由”的相关知识,对小吴的言行进行简要评析。参考答案:小吴的言行是错误的。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学校举行升旗仪式符合法律规定,我们行使自由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小吴应增强爱国情怀和法治意识,规范参加升旗仪式。
8.材料一: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疫情肆虐神州大地。株洲市上千名白衣战士抱着“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信念自愿奔赴抗疫一线。他们践行着救死扶伤的医者使命,“去更危险的地方,救治更多的患者”、“当国家和人民有需要的时候,这种时刻我不去谁去”……他们被称之为“最美逆行者”。 材料二:在全民抗疫期间,既有令人感动的行为,也发生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一澳籍返京女子不戴口罩违反隔离规定外出跑步,拒不配合防疫要求,结果被所在公司辞退;长春一男子拒绝隔离,外出聚餐,导致5人感染,多人封闭隔离观察,最后被立案侦查……
(1)结合材料一,从生命的意义角度,说一说这些最美逆行者“美”在哪些地方。参考答案:①他们珍爱生命,将生命至上,对生命要怀有敬畏之心。②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2)根据材料二,运用自由的相关知识点,谈一谈你对以上行为的看法。参考答案: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一方面,法治标记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⑤澳籍返京女子、长春男子的做法是没有正确认识自由和法治之间的关系的表现,违反了法律,最终会失去自由。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妇联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第三条规定:对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布含有性别歧视内容招聘信息的,依法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对此,下列理解最恰当的是( )A.要反对特权 B.要消除差异,一视同仁C.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D.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2.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在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时指出:“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要优化投入结构,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我国推动教育公平发展体现了( )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③教育发展需要绝对公平 ④公平能够解决一切社会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004年,山东省冠县陈某某冒名顶替他人上了山东理工大学,其行为于2020年5月被揭露后,所获得的学历于2020年6月3日被注销,2020年6月13日被用工单位解除聘用合同。目前,冠县纪委监委已对陈某某立案审查,并将其涉嫌违法线索移交公安机关。相关部门对这一事件的处理说明( )①只要不浪费上大学的机会,谁上都是公平的 ②只有维护公平才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③全社会积极追求公平、努力捍卫公平 ④维护社会公平是国家机关的事,个人不需要参与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河南省)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为让同学们切身体验民法典在生活中的作用,你班就如下民事案例举办一次模拟法庭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相应的策划和组织工作。案例 李女士见到何某骑车时将4岁女童撞倒在地后试图离开,于是上前阻止。 两人发生言语争执,何某情绪十分激动,结果引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 何某的配偶和子女认为林女士应该对何某的死亡承担责任,将李女士告上法庭,索赔50万元。
(1)就上述案例,模拟法庭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判处李女士不存在过错,不应承担侵权责任,原告索赔的请求被依法驳回。请你谈谈这一判决结果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①案例判决结果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②民法典旗帜鲜明地保护善人善举,为救危扶弱者撑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法治信心。③李女士阻挡何某离开的目的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仅不具有违法性,还具有正当性,应当给予肯定与支持。
(2)参与本次模拟法庭活动,你在增强法治意识方面有哪些收获?
参考答案:①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信仰。②了解法律程序,增强规则意识。③体验司法公正,提升公平公正意识。④增强公民意识,学会依法维权。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培养中学生的法治意识,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以“宪法关系你我他”为主题举行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加。 班会上同学们提出了一些观点: 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应当把高空抛物问题写入宪法; ④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⑤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
(1)上述观点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参考答案:③的观点是错误的,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高空抛物”不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什么法治精神?参考答案: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
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追求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a href="/zz/tb_c13869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自由平等的追求图片课件ppt</a>,文件包含72自由平等的追求pptx、视频严春风事件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专题二法治教育第十三节追求自由平等 维护公平正义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专题二法治教育第十三节追求自由平等 维护公平正义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考情分析,必备知识梳理,『基本观点』,考点自由平等,『核心知识』,易错易混点拨,『真题检测一』,考点公平正义,『真题检测二』,社会热点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中考解读 道德与法治 第十五课时 追求自由平等 维护公平正义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3中考解读 道德与法治 第十五课时 追求自由平等 维护公平正义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考情分析,必备知识梳理,考点自由平等,考点公平正义,关键能力训练,核心素养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