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进阶练01:事物类说明文-【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进阶练01:事物类说明文(原卷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
    • 解析
      进阶练01:事物类说明文(解析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
    进阶练01:事物类说明文(原卷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第1页
    进阶练01:事物类说明文(原卷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第2页
    进阶练01:事物类说明文(原卷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第3页
    进阶练01:事物类说明文(解析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第1页
    进阶练01:事物类说明文(解析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第2页
    进阶练01:事物类说明文(解析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进阶练01:事物类说明文-【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进阶练01:事物类说明文-【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学案,文件包含进阶练01事物类说明文解析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进阶练01事物类说明文原卷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2021·上海普陀·二模)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①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侧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竣工。“冰丝带”汇聚了诸多具有创新引领性的建筑设计理念和科技成果,在大跨度索网结构屋顶设计和绿色场馆、智慧场馆建设等方面形成新的亮点,树立起了体育场馆建设新标杆。
    ②“冰丝带”外观设计灵感来自于冰雪运动和速度的结合。外墙曲面有22条特制圆管玻璃由高到低盘旋,犹如22条“冰丝带”飘舞,象征速度滑冰运动员高速滑动时留下的一圈圈风驰电掣的轨迹;“22”这个数字又代表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年份,这些都体现了冬奥文化。
    ③“冰丝带”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体现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最高水平。单层索网结构极大地降低了建筑的整体高度,建筑体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和谐地融入森林公园的整体环境。索网结构也有效地控制了比赛大厅的空间容积,以节省冰场大空间制冰、除湿、空调等能耗,并为大厅的混响控制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通过单层双向正交双曲面索网的设计,实现建筑功能、超级结构、绿色节能与建筑效果协调一致。
    ④“冰丝带”为实现速滑馆的使用功能采用了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近1.2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冰面。但制冰会产生大量能耗,“冰丝带”创新采用了中国自有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不仅能完成超大面积制冰,而且充分考量了环保节能的需要。据介绍,使用相同数量的传统制冷剂的碳排放量,是二氧化碳制冷剂的3985倍。将来,在“冰丝带”全冰面运行的情况下,一年可节约大约200万度电。同时,高效的热泵回收系统将制冰系统余热回收,还可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等,一年可节省180万度电。
    ⑤“冰丝带”为降低屋顶对冰面的热辐射,以节省制冰能源,冰面上方的吊顶采用了全新工艺的低辐射膜结构吊顶,仅此一项就能降低冰面热辐射超过40%。同时,为有效利用光能源,屋面外缘设有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光伏电力系统,蓝色的单元电池板自屋顶外边缘向内侧渐变排列。远观如同正在融化的雪,展现了冬季运动的特色。“冰丝带”打造了绿色环保的理念,让北京冬奥会成为最“绿色”的奥运会。
    ⑥“冰丝带”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智慧化场馆。在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支持下,场馆中引入了全新的“BIM运维系统”“定位导航系统”“数字孪生系统”等,它们就像是精于计算的“大脑”,具有感应、反馈和动态调节的智慧。传感器能实时感知冰的温度、空气温湿度等环境参数,通过设备自动化调节;数字冰场技术为运动员比赛和训练提供实时数据和分析;观众和场馆的客户群都可以使用室内外一体化的导航服务到达自己的座位和工作区。
    ⑦丝带飞扬,连通世界。秀外慧中的“冰丝带”蓄势待发,期待着与来自全世界的宾朋共享奥林匹克荣光。
    1.第②段说明外观设计时重点强调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第⑥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与第⑤段的顺序不能互换,请说明理由。
    4.从全文看,“冰丝带”成为体育场馆建设新标杆的原因是:(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2021·上海虹口·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北斗导航系统
    ①GPS已经很好用了,中国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北斗导航呢?因为GPS不属于中国。我们日常使用的GPS导航所用的卫星信号,主要来自于美国空军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投入建设的GPS,它一直占领着全球定位的民用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受惠于GPS定位系统,但同样也能够一直感受到这套系统的潜在风险。如果战争中GPS服务遭到了人为的暂停或干扰,那么依赖于GPS的所有武器装备都将无法使用,后果不堪设想。
    ②你可能会问北斗稳吗?相当稳。现在天上正飞着几十颗卫星,你能在全球任何时间和地点搜到6颗以上的北斗卫星,而在我们生活的亚太地区最少能够搜到12颗北斗卫星。在吸取了GPS,伽利略和俄罗斯的格纳斯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北斗的设计之初就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思路,三种轨道,三种频段,保证了信号质量和抗干扰能力,定位也更精准。
    ③在四川广汉搭载北斗终端的无人驾驶插秧机在水田里面自动转换插秧,它能够自动规划最优的路线自动完成插秧作业。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以前1个人7天才能完成的插秧劳作。在甘肃的田间安装了北斗终端的农机,用于马铃薯和玉米的播种工作,在北斗信号的加持下,农机作业的误差可以控制在1—2厘米,效率提高了20%—25%。北斗正在疯狂输出市场价值,随着“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推进卫星导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到了2284亿元,有力支撑了行业总体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④北斗还能干什么?它还能用来救人性命。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灾区曾与外界失去一切联系,正是北斗导航系统在救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架起了抗震救灾指挥部与灾区一线指挥机构的沟通桥梁。
    ⑤在目前整个卫星定位市场上,虽然GPS仍是主流,但是北斗具备非常强的竞争优势。北斗的产品已经输出到了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北斗高精度及北斗辅助快速定位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5亿。中国的北斗,正在成为全球的北斗。
    5.第②段划线句说明了北斗导航系统具有(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的优点。
    6.阅读文章③④两段,概括北斗导航系统的作用。(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7.第④段划线句中的加点词“一切”不能删去,理由是___________。
    8.下列材料放在文中第____段最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北斗系统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北斗卫星导航的无人机可以根据需求快速精准投送应急物资。在湖北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无人机,被广泛的用于区域内的消毒防疫,一架无人机单次喷洒面积可以达到5000平方米,并能覆盖防疫车无法抵达的死角。
    (2021·上海松江·二模)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网络文学
    ①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网络文学在短短10余年光景中,竟然发展成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网络文学的读者已达2.74亿人、注册写手200多万人市场年收入40多亿元。部分“神作”甚至能够辐射影视、游戏、动漫等多个行业,实现全版权开发。如此高光表现,自然引得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身其中,跑马圈地。
    ②有人惊叹,看网络小说每千字虽然只要几分钱,但累计起来竟成了一门数以亿计的大生意。而有专家的表述更为精辟:网络文学由原生时代进入资本时代。
    ③网络文学这个曾经不起眼的行业,如今正在成为很多人眼中的金矿。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巨头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产业布局,在经历多次洗牌和整合后,盛大文学和腾讯文学合并,成立阅文集团,成为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网络文学集团。
    ④在强大资本的支持下,网络文学产业也不仅仅满足于文学作品的销售,而是走向全版权运营,围绕一些当红IP,打造游戏、动漫、影视等衍生产品,以网络文学为起点,撬动更 大的产业发展。近几年,《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择天记》 等几乎所有热播电视剧,都是改编自网络小说。
    ⑤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不再仅仅停留在网上。对于很多平时不看网络文学的人来说,不知不觉间,网文已经通过其他形式,进入了他们的生活。
    ⑥网络文学甚至都已走出国门,开始影响海外的年轻人。2016年,一个名为“武侠世界”()的网站开始走入媒体视野。这个有着中国色彩名字的美国网站,专注于翻译中国网络文学原创作品。虽然诞生仅两年,却在美国拥有大批粉丝,并进一步获得其他国家读者的追捧与点赞。
    ⑦据了解,在大部分网络文学网站,作品刚刚发布时均称之为公共章节,供用户免费阅读,用户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开始向订阅用户收取每于字2-5分钱,网站则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与作者分享利益。在这种商业模式下,写作的速度和长度就直接关系到作者和网站的收入,也就是说,更新是第一生产力。这就导致了作品越写越长,100万字往往只是起步。一部叫《武神空间》的作品一共写了4178章,总字数达到1000多万字;《从零开始》从2005年开始连载,一直到2016年3月份才完本,一共写了11年,总字数超过2000万字。
    ⑧有专家指出,这种商业模式的确让网络文学实现了超大规模的类型化生产,但是否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值得深思,同时,网络文学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
    (摘自2017《人民日报》,有删改)
    9.第①段加点词“高光表现"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第②-④段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加点的关联词“但”,意在强调阅读网络小说的成本不高。
    B.网络文学的“原生时代”指免费阅读作品,“资本时代”指付费阅读作品。
    C.如今网络文学成为很多人眼中的金矿,是因为阅文集团的规模大和实力强。
    D.“撬动更大产业发展” 是指以网络文学为起点,衍生游戏、动漫、影视等产业。
    11.请简要概括第⑤-⑦段的说明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⑦段画线内容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⑤⑥两段的顺序能否颠倒?请简述理由。
    (2021·上海崇明·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家发现改写人类生命的微生物“暗物质”
    微生物是生命催化剂
    ①“生物学总是充满了惊喜。”巴普泰斯特说,“我们并没能对世界上所有DNA进行彻底的普查取样,因此,寻找和发现稀有奇特生物仍然大有可为。”也许有人会认为,巴普泰斯特的努力将徒劳无益,毕竟,我们已经进入了2010年代,而不是1710年代,生物学家要在地球上再次发现新的生命分支已并非易事,更不用说是在我们熟悉的人体环境中了。
    ②然而,他们错了。
    ③人体是大约39万亿微生物的家园,比我们人体自身拥有的30万亿细胞还要多。仅在我们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就生存有约10亿个微生物。
    ④今年早些时候的一项研究发现,多达2000种不同的微生物物种在人类肠道内繁衍生息。
    ⑤多年来在我们的认知里,细菌都是有害的,因此我们一直都很讨厌这些微生物。但现在我们知道,我们身体里的许多微生物实际上是我们的“盟友”,它们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得益于新的科学技术,我们现在能够前所未有地看到这个人体“动物园”的细节详情。
    ⑥几十年前,微生物学家还只能在实验室里培养微生物,来确定它们的身份、研究它们的作用。但大多数微生物无法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和分析,这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微生物王国的了解进程。
    ⑦如今,我们可以利用宏基因组学测序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新技术可以根据微生物的DNA来确定其身份,( )需要少量人类排泄物的样本( )行,而不需要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
    ⑧一旦确定了微生物的DNA片段,我们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用这些片段来重建某种细菌的整个基因组。研究人员用这个方法,几乎每个月都能发现那些生活在我们体内或身体表面的新的未知微生物。
    ⑨这些新发现偶然还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吉莉安·班菲尔德和纽约康奈尔大学的露丝·莱伊几年前发现了一种生存在人体肠道内的全新微生物群,这种新发现的微生物是蓝藻菌的近亲。蓝藻菌是对复杂生命进化至关重要的一种微生物,研究小组以希腊神话黑暗水域女神的名字将这种新发现的微生物命名为“美莱娜菌”。
    ⑩蓝藻菌是已知唯一一种能进行产出氧气的光合作用的有机生物体。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正是因为它们的细胞中结合了这种蓝藻菌。蓝藻菌的这种演化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从而为复杂生命的诞生铺平了道路。但蓝藻菌是如何进化的,至今仍是一个谜,主要是因为我们一直没能找到与它相关的微生物。
    ⑪更重要的是,美莱娜菌对于人体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8年的一项研究揭示,帕金森病患者肠道中的美莱娜菌数量比健康人要少得多。美莱娜菌在与蓝藻菌的竞争中占了上风,从而起到了保护我们的作用。
    (宇辰编译,有删改)
    14.第⑤段“动物园”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15.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体内和皮肤表面生存着39万亿种微生物。
    B.第⑤~⑧段按时间顺序依次展开说明。
    C.第⑧段加点词“几乎”更加突出了发现未知微生物的速度之快。
    D.美莱娜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蓝藻菌的近亲。
    16.选择合适的词填在第⑦段的括号里,并简要说明理由。
    A.还 才 B.且 才 C.只 就 D.却 就
    选____组词。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⑪段画线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这段文字放回原文哪两段之间最合适?简要说明理由。
    美莱娜菌填补了这一空白。微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为此提出,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是在地球生命进化相对较晚的时间段里出现的。
    (2021·上海静安·二模)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诗经》里走出来的昆虫——蜉蝣
    ①自古以来,蜉蝣这美丽而又独特的昆虫一直是人们咏怀的对象。最早吟咏蜉蝣的莫过于《诗经·曹风·蜉蝣》中的“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为何人们会钟情于这一不起眼的小昆虫呢?
    ②蜉蝣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也是现存最古老的飞行昆虫之一,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广大地区。蜉蝣的种类,目前世界已知的有3000余种。
    ③蜉蝣体形细长,体壁柔软。复眼发达,单眼3个。触角短,刚毛状。口器咀嚼式。前翅很大,三角形;后翅退化,明显小于前翅。足细弱,仅用于攀附。腹部末端两侧着生一对长的丝状尾须,一些种类还有一根长的中尾丝。
    ④蜉蝣一生需要经历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4个阶段。每只雌蜉蝣基本上能产两三千粒卵。卵在水里经过7—14天就会孵化成稚虫。稚虫生活在温度适中、不断流动的活水中,它们附着在水中的物体上,靠吃水里的植物或其它生物的碎屑以及藻类慢慢长大。如果在清澈见底的小溪边随意翻开一块石头,就会发现几只蜉蝣的稚虫瞪着圆圆的可爱的复眼,静静地吸附在石头上,养精蓄锐,等待飞出水面的那一瞬。
    ⑤稚虫在水里一般要待上1—3年的时间,经过10—50次不等的蜕皮才能离开水面。每蜕一次皮,它们都会长大一些,等到了末龄稚虫期,它们便顺着水草爬出水面,爬到水边的植物或石块上,然后蜕去稚虫期的最后一次皮,伸出美丽的翅,进入亚成虫期。
    ⑥亚成虫期的蜉蝣与成虫已经很相似了,已具有与成虫几乎一样的翅膀,但翅不透明,体色暗淡,复眼未发育完全,口器还没有完全退化,前足、尾须等附肢和体内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这一时期时间非常短,短暂的停歇后便再次蜕皮,变成翅膀透明、发育完全成熟的成虫。这最后两次蜕皮的间隔有的仅几分钟,有的则数小时,因蜉蝣种类不同而各异。
    ⑦成虫只有几个小时到几天的寿命,最长的也超不过10天。刚刚蜕皮的成虫必须在翩翩起舞的同时立即找到心仪的另一半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此时的蜉蝣,已经完全没有口器,它们不饮不食,身体轻盈,腹部的尾丝在空中随风飘动,尽展着优yǎ风采。它们在空中交配之后,同时向水面跌落,雄成虫因筋疲力尽很快死去,雌成虫将卵产在水中后,也在水面静静地死去。蜉蝣的生命就是从雌成虫拼尽最后一点力气产在水里的卵开始的。
    19.根据拼音写汉字:优yǎ___________
    20.第⑥段加点词语能否删除?请说明理由。
    21.下列对蜉蝣生长发育过程及其特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卵孵化成稚虫的时间不会超过10天。
    B.稚虫期最后一次蜕皮在水下水草里进行。
    C.亚成虫期体内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
    D.成虫期口器虽未完全退化但已不能饮食。
    22.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后面最合适?请具体阐明理由。
    漫长的水中生活,短暂的陆地和空中生活,这就是蜉蝣短暂而充实的一生。然而就是这样柔弱的蜉蝣,却能存活至今,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
    23.根据文中信息和以下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古人观察到身姿曼妙的蜉蝣在空中不断飞舞,顷刻间又坠落而死,认为蜉蝣是朝生暮死的短命昆虫。你认为古人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链接材料
    一般昆虫的一生是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有些昆虫的寿命更短暂,一年能完成好几代甚至好几十代。比如,科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果蝇,一代只需要10天的时间。
    (2021·上海·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郑和的远航
    ①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那条通往遥远海岸的探索之路是中国人长期远洋航行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②郑和远航的成功,强大的导航能力是关键。
    ③首先要归功于指南针和罗盘等定向技术的运用。从历史资料可以知道,郑和船队_____能够借助潮汐、洋流和季风, 掌握了综合运用罗盘指向、物标定向等复杂的航海技术。
    ④其次,是航海图的绘制与使用。《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虽略显粗糙,但已经可以提供很准确的航道指引了。船队绘制了40幅海图,涉及530多个地名,所标地名包括东非海岸的16个城市。海图对一些重要城市、岛礁、山脉等的位置与特征作了详细标注。这是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图,正是这套航海图,导引着郑和船队在惊涛骇浪中驶向一个又一个目标港。
    ⑤“牵星术”这一天文定位技术的运用,也是郑和船队顺利远航的法宝。此技术通过观察夜间星斗位置,并结合罗盘定向来提高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直到20世纪,还有国家在采用这种技术。
    ⑥除了强大的导航能力,郑和船队在组织协调方面同样体现了高水平。相对人类航海史上的其他创举,郑和下西洋,不仅时间比他们早,规模也比他们大得多。郑和每次远航,都以多艘大中型船只为主体,组成为数一二百艘的庞大混合船队,随行更达两万人之多,而后来哥伦布的船队只有3艘船,乘员只有88名。远洋船队有宝船(船队中的大中型船只)、粮船、马船、战船(护航船只)等,在没有电子通信技术的情况下,尤其在夜晚漆黑的大海上,众多船只之间能够做到前后联系,航向协调,需要极高的沟通、组织能力。
    ⑦此外,在船只的设计上,我们可以领略到六百多年前中国高超的造船技术。郑和宝船中的大型船只,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长150多米,宽60多米,船体深12米,载重量1000吨左右。一共有4层,可容纳上千人。船上有9根桅杆,可挂12张帆。这样的船,就是放到今天,也是大制作。
    ⑧郑和船队导航技术之先进、组织协调之有效,都是同时代其他远航活动无法比拟的,明代的舰船建造水平在当时世界上也是一流的。郑和远航的成功证明了中国发展到14、15世纪时,不仅国力强大,科技水平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位置。
    24.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画线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仅 而且B.即使 也
    C.虽然 但是D.因为 所以
    25.根据第②—⑥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6.第④段加点词“现存最早”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请加以分析。
    27.从全文看,第⑦段不能删除,请简述理由。
    (2020·上海普陀·九年级月考)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反季蔬果的自然与反自然
    ①凡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都是正常的,也是有价值的和健康的。对于蔬果,人们也形成了一个普遍的观念——应季蔬果在营养、口感和外形上都优于反季蔬果。
    ②什么是反季蔬果呢?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异地种植,例如冬季海南的热带水果对东北三省而言就是“反季”;二是利用长期保鲜,保存技术把很多应季蔬果保存到冬天成为“反季”;三是在当地以特殊的方式,如大棚种植的反季蔬果。从本质上看,大棚蔬果才是真正的反季蔬果。
    ③姑且不论大棚蔬果是否因违反自然规律而产生营养和口感的缺陷,仅从对环境的影响上看,反季蔬果也该背上一个“反自然”的罪名。研究表明:大棚种植的排放量是夏季自然光照下的7倍。环保主义者认为不能把大棚蔬果当成绿色食品。
    ④2019年底法国政府率先提出不倡导利用大棚生产反季蔬果。但此举引起了法国民众的不满,认为这违反了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单方面管制本国种植而不限制进口,既坑害了本国种植者,也会抬高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也有人认为与其他工业生产相比,大棚排放的温室气体不过九牛一毛,此举未免显得有些“矫情”。
    ⑤对民生和经济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然而,理性看待,法国的这个做法利大于弊,且顺应自然,有利于人类的未来。
    ⑥当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全球共识。哪怕只能减少一点点,也应当去做。更何况,如果世界各国都这么做,减少的温室气体就会是一个大数目。仅法国一个国家,以每年冬天有1000个大棚生产反季蔬果计算,且只以生产西红柿而言,一个大棚一个冬天将生产10吨西红柿,整个法国就会是1万吨,便会多排放2.2万吨温室气体。如果再考虑其他反季蔬果的生产,数字会更加惊人。
    ⑦反季蔬果对环境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其简易大棚还会造成严重的塑料膜白色污染。据环保部门统计,中国每年有约50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这些残留的农膜不仅会降低耕地的生产力,也可能会在雨水的冲刷下,流向大海,为全球的塑料污染增添无尽的源头。
    ⑧种植反季蔬果的大棚提高了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为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控制害虫,种植者必然要大量使用杀虫剂。在中国,为减少大棚生产成本,菜农普遍使用甲胺磷等高毒农药。
    ⑨一方面,温室大棚有利于害虫和生物的生长;另一方面,如果连续种植相同的蔬果,还会出现“连作障碍”。为此,种植者也会增施化肥以增加产量。这不仅影响大棚蔬果的安全性,还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化肥残留量高会直接导致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大幅上升,饮用这样的地下水可能诱发癌症。
    ⑩由此看来,禁止大棚反季蔬果的生产和销售有着充足的理由。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享用反季蔬果,因为 。
    (1)第④段加点词“矫情”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说明的对象是( )
    A.反季蔬果
    B.大棚反季蔬果
    C.反季蔬果对自然的影响
    D.反自然的种植
    (3)分析第⑥段划线句的作用。
    (4)本文介绍了反季蔬果的弊端有: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5)下列最适宜填入第⑩段的句子是( )
    A.在严格的标准控制下,大棚反季蔬果没有安全和健康风险。
    B.大棚排放出的温室气体与其他工业生产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C.可借助异地种植或保鲜技术满足人们消费反季蔬果的需求。
    D.对于民生和经济来说,目前禁止大棚反季蔬果弊远大于利。
    (2022·上海嘉定·九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张风春
    ①“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的生命”,这是联合国将2010年确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时所选的主题,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主题:如果没有生物多样性,也将没有人类。
    ②这是因为,我们的食物、生产原料、淡水资源,乃至人类的生活环境等都来源于生物多样性。直到今天,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贡献有很多都是(1) _____的。如在全球范围内,有40亿人的健康保健主要依赖天然药物,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约70%是天然药物或源于自然的合成。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物种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优良的生态系统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环境”。
    ③在大自然中,每个物种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地位。以蜜蜂为例,世界约80%的农作物都依赖蜜蜂等虫媒传粉,尤其是油料作物、水果类和坚果类等,更是高度依赖蜜蜂传粉。蜜蜂传粉不仅支持着自然界中其他物种的生存与演化,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的农业发展也高度依赖蜜蜂。有科学家认为,如果地球上的蜜蜂灭绝了,人类也会随之而灭绝。
    ④不难发现,缺少生物多样性造成恶果的案例(2)_____。在马铃薯传入欧洲之后,爱尔兰人发现这个物种不仅非常适合爱尔兰的自然条件,而且种植效益也远大于本国原有的其他作物。于是,爱尔兰的马铃薯种植迅速扩张,几乎所有耕地都种植了马铃薯,其他作物近乎绝迹。全国作物种植完全没有了多样性。直到1845年—1846年,爱尔兰大面积暴发马铃署晚疫病,全国3/4的马铃薯迅速被摧毁,这使爱尔兰人遭受了一场灭顶之灾,100多万人饿死,150余万人移民四外,最终形成了(3)____的缺少多样性引发的耕作灾难,
    ⑤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墨西哥是个人口大国,粮食一度依进口。后来,墨西哥从引进的日本小麦品种“农林十号”中分离出矮秆基因,并成功育成矮秆、抗病、高产的小麦品种。新品种推广后,小麦产量大幅提高,墨西哥也一下由粮食进口国变成了粮食出口国。
    ⑥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可见,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⑦但遗憾的是,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整体丧失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遇制。作为当今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有效遏制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大桃战之一。
    ⑧有人会问,物种灭绝不是自然规律吗?在原有物种不断灭绝的过程中,也会有新的物种陆续诞生,当初恐龙灭绝的时候,人类还没有出现,为什么人类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呢?关键的问题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当今物种的灭绝速度远远超出了自然灭绝的速度。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50年,物种灭绝速度比过去1000万年的平均速度快几十倍到几百倍,而且仍在加速。物种种群数量自1970年以来迅速减少,陆地物种减少了40%,淡水物种减少了84%,海洋物种减少了35%,有大约100万种生物面临灭绝,因受人类活动威胁而濒临灭绝的物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⑨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丧失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食品、健康、环境、安全等福祉,也影响到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⑩面对这种趋势,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投身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只有共同应对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驱动因素,保护土地和海洋,改变生物资源利用方式,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等,才能遏制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
    ⑪为了人类自身,保护生物多样性已刻不容缓。
    29.请将以下词语的选项填入文中横线处。
    A.不胜枚举 B.史无前例 C.不可替代
    (1)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30.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31.第⑧段不能删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文章第④段和第⑤段不能调换顺序。请阐述理由。
    (2022·上海奉贤·九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沸腾的火锅,滋味绵长
    彭薇
    ①老舍在《骆驼祥子》里写道:“先去扫扫雪,晌午我请你吃火锅。”作为一种应景菜肴,火锅一直是冬日的最佳搭档。中国的饮食文化脉络万千,你知道火锅的前世今生吗?不同流派有哪些各异的特点?
    (1)_____________
    ②火锅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餐饮形式。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中国的火锅具体起源于何时已无确凿考据,但考古证明,在新石器时代已有类似火锅的烧炉。2015年,在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挖掘时,发现了类似火锅炉子的陪葬品。经过鉴定,考古专家初步认定这是一个距今2000多年的青铜火锅。唐代末年,中国岭南地区会制作一种羹汤叫“不乃羹”,“以羊鹿鸡猪肉和骨同一釜煮之,令极肥浓,漉去肉,进之葱姜,调以五味”,类似今日火锅汤料,然后“贮以盆器,置之盘中”。到了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还是一道“宫廷菜”。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就是火锅的爱好者,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必备火锅。
    (2)_______________
    ③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独特的水土,也养出了一方的地道火锅。
    ④川渝一带的火锅讲究鲜香麻辣。这种风味的火锅适合巴蜀大地的潮湿气候,麻与辣的交汇使得川渝火锅“很热血”。食材各色各样,仿佛一切都能涮进火锅里。川渝火锅调料一般选用最基本的葱姜蒜和香油,这样才能搭配“重口味”的火锅味。烫菜也有规矩,先吃毛肚、鸭肠等食材,有个流传的“七上八下”烫法,这样烫出来的菜才最嫩。对于川渝人来说,火锅这种形式似乎是最好的朋友聚餐方式,符合川渝人热情好客的性格。
    ⑤老北京火锅最讲究的是“涮”。吃老北京火锅,铜锅、木炭、清汤锅底、羊肉等搭配少不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涮”的效果。与川渝火锅的麻辣交替相比,老北京火锅的“涮羊肉”更讲究本味,肉片薄而匀,尤其是刚刚切好的手切鲜羊肉,在铜锅里一涮,鲜嫩的羊肉瞬间紧致。再配上麻酱蘸料、红腐乳等蘸料,以及现烤的芝麻烧饼,别有一番滋味。
    ⑥广东人喜爱海鲜火锅。对许多食客来说,它的汤底恬淡,口味平和,更显“素面朝天”,保留食材原味。有人比喻,广东的“打边炉”里,藏着海洋的壮阔。虾、蟹、花甲、鲜八爪鱼等各种海鲜,配上猪骨、枸杞等熬成的高汤,浓香而清鲜。
    ⑦上海作为“海纳百川”之都会,在餐饮方面显示了充分的包容性。19世纪以来,五湖四海的移民带来了各种饮食方式,其中就包括火锅。《申报》1893年12月13日刊发的一则启事提到了“什锦火锅”。1937年上海出版的《家庭》中就写道:冬至节边,松江四鳃鲈鱼最适合在火锅中烹食。锅中用鸡汤,另加冬笋片、火腿丝、冬菇、鲜蘑菇等作为点缀,待沸透,然后投入新鲜豆苗数茎以及刚剖杀之活鲈鱼数尾,一熟便吃,下酒尤佳。上海火锅改良南北两地火锅,形成了对上海人口味的风味。
    ⑧云南菌子火锅、贵州酸汤火锅、海南椰子鸡火锅……大江南北,火锅家族日益兴盛。
    (3)____________
    ⑨中国人为何如此热爱火锅?学者易中天曾经这样解释:“火锅简直浑身上下都是中国文化。”火锅最为直观地体现了“在同一口锅里吃饭”的深刻意义。火锅热,表示“亲热”:火锅圆,表示“团圆”;火锅用汤水处理原料,表示“_______”;火锅不拒荤腥,不嫌寒素,用料不分南北,调味不拒东西,山珍、海味、河鲜、时菜、豆腐、粉条,来者不拒,一律均可入锅,表示“_______”:火锅荤素杂糅,五味俱全,主料配料,味相渗透,又体现一种“_______”。
    ⑩可见,沸腾的火锅中,盛着流动的中国味道。热气鼎沸之间,又多了几分人情来往。“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一些火锅爱好者甚至将此作为一种生活的释怀。白居易诗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如今读来,不失为冬日发出的一份火锅“邀请函”。
    (有删改)
    33.第⑨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是( )
    A.兼济天下 中和之美 以柔克刚B.以柔克刚 兼济天下 中和之美
    C.中和之美 以柔克刚 兼济天下D.兼济天下 以柔克刚 中和之美
    34.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第②段中加点词“初步”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请说明理由。
    36.围绕“火锅”,在文中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小标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上海浦东新·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艳丽夺目的郁金香
    祁云枝
    ①站在植物园里的郁金香前,大仲马的名言会飘然而至:“艳丽得叫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②郁金香如此美艳,花朵有香味吗?没有。
    ③俯身闻郁金香艳丽夺目的花朵,的确乏香可陈。别遗憾,这正是植物的高明之处,它们大都是哲学家,一直在践行“香花不艳,艳花不香”的原则。植物同时又是能量专家,懂得如何用最小的能量换取最大的收益。
    ④对植物来说,花朵的色彩和香味只是引诱昆虫传粉的手段,而昆虫对于花朵有不同的喜好,有的只认颜色,有的仅认花香。植物只要满足其中的一种诉求,能够吸引访客的注意力,让其乐颠颠地帮自己传递花粉,花朵的“广告”使命也便画上了句号,它们才不会无谓地浪费一丝一毫的能量。
    ⑤细心的观赏者或许还会发现,一早一晚和中午花朵的形态有很大不同。早晚绽放的郁金香花朵,看起来像一个个雅致的高脚酒杯,上小下大。中午再去看它,花朵的“杯口”已四散张开,外观更像是一个个饭碗。
    ⑥(甲)郁金香会随着气温与光线的改变,主动调整花柄基部细胞的膨压,以牵引花朵完成闭合运动。
    (乙)还有人做过实验,将花瓣尚未完全伸展的都金香置于恒温条件下,实验显示:给其光照时,花瓣绽开;若使其一直处于黑暗里,花瓣则始终闭合。
    (丙)通过观测即可发现,郁金香在气温升高时,选择绽开花瓣,反之,逐渐闭合花瓣。
    (丁)郁金香正是通过花瓣的闭合运动,来减少花朵内部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这是一种保全能量的方式。
    ⑦说起来,中国还是郁金香的故乡。在我国西藏、新疆和青海等地的高山地带,就分布着矮小乖巧的郁金香原种。全球郁全香的原种大约有150种。《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有14种野生郁金香,其中11种产于新疆。经过人工培育,如今全球郁金香的品种已过万,且不断有新品种问世。
    ⑧在对郁金香的疯狂迷恋和广泛种植方面,没有一个国家能与荷兰相提并论。16世纪,在郁金香传入荷兰后不久,珍品郁金香甚至可以与珍珠、钻石、黄金媲美。
    ⑨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一个博物馆里,至今珍藏着一块石碑,它本是该市一幢房子的奠基石。碑文上记载:1634年,这幢房子与另一幢建筑物是用3枚郁金香鳞茎换来的。还有一个文献记载颇为有趣,说一枚名为“亲王”的郁金香种球,可以交换24担小麦、10头肥牛、8头肥猪、12只羊、2桶葡萄酒、4桶啤酒、2桶食油、66千克奶油、1捆连衣裙和1个银杯。这枚种球简直价值千金。
    ⑩当然,这股疯狂投机的歪风很快被荷兰政府控制住,但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热情并未因此冷却。如今,荷兰每年大约培育90亿枚鲜花种球。其中仅郁金香种球,就有30亿枚之多,如果把它们排列起来,能绕赤道7圈。每年春季,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涌向荷兰,在郁金香汇成的花海里尽情畅游。
    (有删改)
    37.第④段中加点词“广告”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第⑤段画线句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9.第⑨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0.根据文意,合理安排第⑥段四句话的顺序,并说明理由。
    (1)正确的排序是(_________)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郁金香的花朵艳丽夺目,香气却比较微弱。
    B.郁金香花朵的形态在早间和晚间差异最大。
    C.荷兰是对郁金香最疯狂迷恋、种植最广泛的国家。
    D.全球郁金香原种共有150多种,而我国就有14种。

    相关试卷

    进阶练09:非连续性文本-【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学案:

    这是一份进阶练09:非连续性文本-【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学案,文件包含进阶练09非连续性文本解析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进阶练09非连续性文本原卷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进阶练08:其他类记叙文-【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学案:

    这是一份进阶练08:其他类记叙文-【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学案,文件包含进阶练08其他类记叙文解析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进阶练08其他类记叙文原卷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进阶练07:小说、散文类记叙文-【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学案:

    这是一份进阶练07:小说、散文类记叙文-【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学案,文件包含进阶练07小说散文类记叙文解析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进阶练07小说散文类记叙文原卷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