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2章 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 学案

    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2章 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  学案第1页
    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2章 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  学案第2页
    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2章 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  学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2章 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2章 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 学案,共13页。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影响(对应学生用书第35)[识记基础梳理]读三圈环流(北半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三圈环流的形成三圈环流2主要气压带和风带(1)气压带A赤道低气压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E副极地低气压带G极地高气压带(2)风带B信风带D西风带F极地东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1)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4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对应连线)[轻巧记忆]                                                       表格记忆风带的风向 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东北风西南风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西北风东南风[理解要点突破]1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及风带风向的判断(1)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断看对应的纬线分布特点:纬线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对应的中心纬线。看相间分布特点:a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的。b所有的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的。看图形分布特点:气压带、风带在不同的变式图中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如下所示(箭头表示风带)(2)风带风向的判断以北半球为例如下所示: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成因及其特征气候类型成因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成因及其特征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运用考向对练]考向1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2018·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月考)右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完成12题。1若图中气流由于热力因素导致气温低冷却下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风带的风向可能不同B甲、乙中可能有一个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一定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2若甲控制地区盛行西北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冬季可能受到甲风带影响B受乙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C甲、丙交替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D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1C 2.D [1气流因气温低而冷却下沉形成的是极地高气压带因此丙为极地高气压带甲、乙为极地东风带甲、乙一定同属一个风带风向相同;丙气压带夏季向高纬地区移动。第2若甲控制地区盛行西北风说明甲风带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A项错误;乙风带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受乙控制的地区干燥少雨B项错误;甲、丙交替控制的地区形成地中海气候C项错误;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故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正确。][变式训练](教师备用题)若图中气流是由于动力因素导致的且位于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风带的风向是西北风B乙风带的风向是西南风C丙气压带对应的纬度地带气候干燥D甲风带影响地区气候温和B [图中气流是由于动力因素导致的且位于北半球由此判断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则甲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乙为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西南风。在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对应的纬度地带在大陆西岸气候干燥而在大陆东岸则气候湿润。]考向2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及影响(2018·黄埔模拟)20141220某船只因遭遇暴风雪被困图中海域。读图完成34题。*船只被困位置3下图中能正确显示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情况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导致该船只遭遇暴风雪的直接原因是(  )A西风带内的气旋活动所造成B极地东南风带强风所致C极地高压强烈下沉气流造成D东南信风势力强劲所致【思维流程】3D 4.A [3由材料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据风向可判断①②均为北半球③④均为南半球图中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图中位置偏北说明为北半球夏季图中位置偏南说明为北半球冬季图位置偏北说明为北半球夏季图位置偏南说明为北半球冬季。故②④图符合。选D。第4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图示地点受西风带控制带来降水天气;极地东南风由高纬吹向低纬不易形成降水;极地高压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东南信风不影响该地区。选A]考向3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56题。 导学号:214900305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6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5C 6.D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准确的区域定位和明确雾的形成原理。第5降水少、气温高和光照强都不利于雾的形成和持续。第6图示地区位于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被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解题技巧]                                                                                                          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的技巧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应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去理解。1气温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逐渐降低。2降水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具体如下:气压带或风带关键信息点对降水的影响典例气压带垂直运动是上升还是下沉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赤道低气压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水平运动的海陆方向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西风影响的大陆西部地区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东风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水平运动的纬度方向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降水多中纬西风带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降水少极地东风带考点二|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对应学生用书第37)[识记基础梳理]1阅读下列图示认识北半球的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2填写下表认识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南亚季风1西北季风东北季风7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易误点拨]                                                       1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出现并不代表相关气压带的消失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而残留在海洋上;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而残留在海洋上。2存在季风环流的地区并不都能形成季风气候季风环流主要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因此在世界上的范围很广但只有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因季风环流显著且影响明显才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理解要点突破]1关联图说明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2示意图分析季风环流成因(1)1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2)7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3世界主要季风环流区的对比比较内容东亚南亚、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风向及源地1西北风亚欧大陆东北风亚欧大陆西北风(季风环流)亚欧大陆7东南风太平洋西南风印度洋东南风(东南信风带)澳大利亚大陆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7)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7)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1)势力比较冬季风强夏季风强 [运用考向对练]考向1 海陆分布与气压中心的形成(2018·大连市模拟)下图为近地面与3 000 m高空垂直气压差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214900311abc位于同一纬度则下列情形可能出现的是(  )ac代表冬季的海洋 ac代表夏季的海洋 b代表白天的陆地 b代表晚上的陆地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abc位于同一条经线上abc三地之间形成的环流属于三圈环流的一部分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c之间的距离接近6 660 kmB近地面大气可能由bac流动Cabcb之间一定盛行信风Dac所代表的气压带移动方向一定相反1B 2.A [1同一垂直面上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另外如果近地面是高压3 000 m高空就是低压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差就大;如果近地面是低压3 000 m高空就是高压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差就小。读图可知ac两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差大所以不可能是冬季的海洋因为冬季的海洋近地面为低压高空为高压;ac两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差大最可能是夏季的海洋因为夏季海洋气温比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b地气压差小可能是白天的陆地因为白天陆地气温高近地面气压低高空气压高所以气压差小。第2综合上题分析可知ac近地面为高压b近地面为低压三圈环流每两个气压带之间相差约30个纬度同一经线上相差一个纬度距离相差约111 km所以ac之间的距离接近6 660 km;由于ac近地面为高压b近地面为低压所以ac两地气流流向b地;abcb之间可能盛行信风也可能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ac所代表的气压带向同一个方向移动。]考向2 季风环流与季风气候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34题。31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4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思维流程】3D 4.D [3图中显示A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属于东亚季风的影响范围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第4图中显示B地位于南亚地区属于南亚季风影响范围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时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西南季风为南亚地区带来丰沛降水。][规律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季风环流的判断方法季风环流判断的关键是根据已知信息判断出该地的时间或风向。对此主要有以下两种判断方法:(1)根据气压中心或风向进行判断。若30°N的近地面存在低压中心(即印度低压)则此时为北半球夏半年东亚季风为东南风南亚季风为西南风。若60°N近地面存在高压中心则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东亚季风为西北风、南亚季风为东北风。同理若已知近地面风向也可据此判断出此时北半球的季节以及气压中心状况具体方法按照以上思路反推即可。(2)根据洋流性质进行判断。若南亚地区洋流为顺时针索马里半岛为寒流则为夏季;否则为冬季。   

    相关学案

    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4章 第2节 山地的形成 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4章 第2节 山地的形成 学案,共17页。

    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3章 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 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3章 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 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气压带,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17章 第1节 世界地理概况 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17章 第1节 世界地理概况 学案,共1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