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2课时教案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7585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冀教版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冀教版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2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新授,议一议,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同桌合作中,经历自己选定测量单位、对课桌表面进行测量的过程。
2、会用自己选定的测量单位测量一些简单物品表面和图形面积的大小。
3、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与比较,了解测量单位的大小与测量结果(测量单位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初步体验在同一测量单位下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教学重点:会用自己选定的测量单位测量一些简单物品表面和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具准备: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纸、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生谈话。引出学会测量和计算面积是一些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新授:
1、老师提出测量的要求,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几种正方形纸中自己确定一种作为测量单位,并同桌合作开始测量。
2、交流、整理测量的过程和结果。重点交流选用的测量单位、测量的方式与结果。同时,把不同测量单位测量的结果整理在统计表中。
三、议一议:
1、分析大家测量的结果。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共识:正方形的边长越大(测量单位越大),测量的结果(正方形的个数)越少。引导学生反过来说一说。
2、提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发表意见。在讨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同一种正方形纸再测量一次课桌面,或测量凳子表面等。让学生体验在统一的测量单位下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四:练一练:
第一题,让学生用相同的测量单位测量自己的学习用品。学生测量的结果会有不同。
第二题,用数学课本做测量工具,测量边长为一米的正方形面积。要求学生先估计一下,再测量。可分组进行。
第三题,用边长一厘米的正方形测量给定图形的面积。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
五:问题与讨论:
可先小组讨论一下,再进行全班交流。
六、小结:说说本节的收获及教法、学法。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新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新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冀教版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新授,兔博士网站,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