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01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02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

    泸县一中高2019级高三二诊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I  阅读(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乡愁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使中国人的原乡观念根深蒂固,也使相关情感表达成为文学艺术的母题。在人类为认识、把握世界所创设的各种概念中,可能没有什么比时间和历史更有赖于人的记忆。人有记忆就会有历史,有历史就会有对过往的追思,有追思就会有乡愁。

    乡愁作为广义的历史追思,往往被神圣化。比如,在个体生活中,童年总与诗情记忆深度关联,“遥想当年”是遍被士庶的自我叙事方式;在文化上,厚古薄今是常态,历史上的古今争论,往往以复古一方的胜利为终局;在哲学上,形而上的道被历史化,时间的久远性往往被直接等同于真理性。基于这种时间和历史意识,在中国,从旧国旧乡旧人到古物古玩古画,似乎凡是与过往相关的一切均会被珍视。而所谓乡愁,则无非是这种无所不在的历史意识在人情感领域的表征形式。我们必须理解乡愁问题有典型的理想性质。或者用美学的词语来讲,即便我们对童年时代有丰富的记忆,这个记忆也不是对往昔生活的真实复现,而是一种审美记忆或者诗性记忆,它夸饰了原乡本不具有的美丽。

    一般而言,乡愁是围绕着个体的情感经验被建构出来的,似乎只关乎个人的经历,但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讲,乡愁的意义绝对不仅止于个体,而是对民族共同体整体有效的情感。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年,从中国历史看,中华民族之所以有这种恒久的维系自己文明的能力,显然不是因为私人性的对历史的回望,而是在文明的整体进程中,形成了这一民族关于自身历史的共同记忆。今天,人们习惯于将中华民族称为文化共同体,认为文化价值共识是让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但更深层的原因仍然是存在的,这就是民族共同记忆。由此,个体性的关于历史的回望,就最终汇入到整个民族关于自身历史的论述之中。中国文化的乡愁,就是在这种民族共同记忆中得到了奠基。

    由此看来,中国式的乡愁是一个既基于个体记忆又不断外向放大的概念。在核心处,它指向血缘,即从对父母的牵念中获得关于乡愁的最原初经验;其次是父母所居之地,即父母所居,便是故乡。以此为背景,它进而被放大为亲族和家国概念,放大为“四海为家”或“四海之内皆兄弟”,甚至最终被解构为“此心安处是吾乡”。以上序列使乡愁成为一种圈层式结构,它愈趋于中心愈浓烈,愈趋于边缘愈淡化。这是人从血缘共同体逐步迈向人类共同体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以普遍理性克服情感本能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价值逐步让位于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诗的逻辑逐渐演变为哲学的逻辑。但显然的问题是,人愈趋于理性和哲学化也就愈益导致个体的情感无处安放,并由此生发出无家可归的虚无感和悲情意识。

    对此,中国文化的伟大,就在于表现出了对诸多对立问题的协调和兼顾能力。比如,既尊重理性又推崇合乎人情的常识,既重视父母之孝又重视兄弟友爱、家国之忠以至天下情怀。这是一种“既要……又要……”的情感多元生发模式,它避免了非此即彼的极端化,也使乡愁表达充满弹性。

    (摘编自刘成纪《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基于时间和历史意识,中国人特别珍视过往,比如喜欢古旧物品,对曾有的生命记忆难以忘怀。

    B.乡愁围绕个体的情感经验建构,似乎只关乎个人经历,民族共同记忆就是无数个体乡愁的总和。

    C.在文明的进程中形成的关于自身历史的共同记忆,是中华民族被称为文化共同体的深层原因。

    D.中国式乡愁的核心指向和父母的血缘关系,愈趋于边缘愈淡化,甚至被解构为此心安处是吾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乡愁的产生说起,继而探讨乡愁的性质和意义,再分析乡愁的圈层式结构,层层推进,思路严谨。

    B.第二段从个体生活、文化和哲学三个方面举例论证了乡愁被神圣化的观点,表明乡愁具有典型的理想性质。

    C.文章对个体乡愁和民族共同记忆的内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由此把对乡愁的理解提升到民族文化的高度。

    D.文章分析了乡愁的圈层式结构,有助于读者理解个体价值逐步让位于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的演变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愁具有典型的理想性质,因此我们记忆中的童年可能比真实童年更美好,甚至完全是一种审美虚构。

    B.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可以作为中国式的乡愁是既基于个体记忆又不断外向放大的概念的一种佐证。

    C.相比于理性和哲学化的人,一个富于感性和诗性的人更容易克服本能,生发出无家可归的悲情意识。

    D.中国人都具备情感多元生发模式,既尊重理性又推崇合平人情的常识,有处理对立问题的协调能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小题。12分)

    材料一

    李白在《蜀道难》中这样描写上古时期的蜀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古蜀国的君王蚕丛、鱼凫,历来被认为只存在于传说之中,就连记录了很多上古贤君如三皇五帝的《史记》也没有关于蚕丛、鱼凫的记载。司马迁之后近百年,杨雄编纂的《蜀王本纪》中,才首次出现了蚕丛、鱼凫的名字,“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在东晋常璩的著作《华阳国志》中有这样的描述“有蜀侯蚕丛,其纵目,始称王”,蚕丛的眼睛是竖着的“纵目”,这就更像是神话了。《华阳国志》是本专门记录中国西南地区的地方志,不能算是正史,却是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史的重要文献。

    尽管后人把蚕丛当作养蚕的先驱,鱼凫当作训练鱼鹰的鼻祖,奉他们为蚕桑业、渔业的祖师爷。但他们究竟是古蜀人想象中的祖先,还是确实存在过的君王,因为没有考古学的证据,长期以来史学家们并没有定论。

    (摘编自《古蜀文明寻踪》

    材料二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出土了大批玉石器,考古学家据此判断,这里是古蜀国的古都,传说中的上古国君曾经活跃在这一地区。

    三星堆一号祭祀坑中出土了一根长143厘米的金杖,被认为是鱼凫王的权杖。这根金杖由黄金外皮包裹,里面的木杆已经炭化。考古队惊喜地发现在黄金上有精美的图案,靠近端头的一组是前后对称的人头,他面带微笑,头戴五齿高冠;靠近杖的内部,雕刻着扛着箭的鸟,箭的末端刺有一条鱼。蜀国的第三任君主就是鱼凫,捕鱼的水鸟应当就是鱼凫的化身。金杖上戴着高冠的人头,和多达500克的黄金外皮,华贵异常,证明了金杖主人的尊贵身份;而杖上雕刻的鸟、鱼、箭的图案,正是第三代古蜀王——鱼凫的化身。这件遗物的出土,证明了鱼凫的真实身份。在大致相同时间的长江流域,良渚人用玉杖作为权力的象征,而远在西亚北非地区的埃及长老,则是使用权杖作为权力的象征。

    (摘编自《古老神秘的古蜀华章》)

    材料三

    在三星堆遗迹二号坑中出土的纵目人面具是世界上年代最远、形制最大的面具。面具十分另类,它宽达1.38米,高达0.645米,眼睛呈柱状向外凸出,奇异非常,同时却又不失威严,这一特征正好对应了《华阳国志》中“有蜀侯蚕丛,其纵目”的记载。三星堆为何会出现造型如此奇怪的纵目面具呢?考古专家们查阅了大量关于古蜀地的资料,认为古蜀人的“纵目”,很有可能就是缺盐导致的病症。

    《中国科学技术史》和《中国井盐科技史》中,都记录了大英县卓筒井。这是我国手工制盐的活化石,而它刚好就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境内,可是这口盐井是宋代庆历年间的产物。也就是说,在殷商时代,古蜀之地是不知道“盐”为何物的,所以古蜀人势必极度的缺盐。而人体一旦缺少食盐,就会使得身体中氯元素和钠元素严重不足,导致头晕眼花、身体浮肿等症状,更严重的人还会患上“甲亢”,而眼睛大幅度“突起”正是甲亢的一种特征。因此,有专家猜测蜀王蚕丛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甲亢患者,他眼球格外凸出。古人不了解这种疾病,认为是神性的象征,是一种“圣人异象”。后人在塑造蚕丛像时,抓住了这一特点,并将其进一步夸张、神化,便有了这种奇特的“纵目”形象。

    (摘编自《通天使者——三星堆突目铜面具》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李白《蜀道难》之中的描写和杨雄在《蜀王本纪》中的记载,可以看出李杨二人都没有确认蚕丛及鱼凫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B.考古专家们查阅大量的资料后发现正是古代蜀地缺盐引起的病症导致了蚕丛的纵目,可见,蚕丛很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

    C.后人把蚕丛、鱼凫奉为蚕桑业、渔业的祖师爷,但是如果要证实他们是确实存在过的君王,就必须有考古学依据。

    D.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纵目面具、金杖等文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古蜀国历史悠久,文化繁荣。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常璩在《华阳国志》中的描述:有蜀侯蚕丛,其纵目,始称王,可以看出常璩也认为蚕丛、鱼凫都是神话人物。

    B.三星堆金杖的发现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用杖作为权力象征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对了解三星堆社会文化有重要价值。

    C.文章在论述时,引用《蜀王本纪》《华阳国志》等古代典籍的相关记载来论证,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D.文章在进行论述和推断时运用了很可能”“势必”“猜测等词语进行修饰限制,避免片面化、绝对化,行文用语严谨。

    6.专家依据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推断蚕丛及鱼凫很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请结合材料分析其依据。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7-9题(15分)

    跑警报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系的教授,每回上课,都要先问学生:我上次讲到哪里了?”班上有个女同学,笔记记得最详细,一句不落。先生有一次问她:我上一课最后说的是什么?这位女同学打开笔记本,看了看,说: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

    这个故事说明昆明警报之多。我刚到昆明的头二年,三天两头有警报。昆明那时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来。有时竟至在头一天广播:明天将有二十七架飞机来昆明轰炸。日本的空军指挥部还真言而有信,说来准来!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做跑警报,也有叫逃警报躲警报的,都不如跑警报准确。,太消极;又太狼狈。唯有这个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

    警报有三种。如果在四十多年前向人介绍警报有几种,会被认为有神经病,这是谁都知道的。然而对今天的青年,却是一项新的课题。一曰预行警报。五华山是昆明的制高点,三个大红球挂出,全市皆见。

    一有预行警报,市里的人就开始向郊外移动。大西门外,有一条由南向北的用浑圆的石块铺成的宽可五六尺的小路,据说是古驿道,一直可以通到滇西。路在山沟里,平常走的人不多。有了预行警报,这条古驿道就热闹起来了。从不同方向来的人都涌向这里,形成了一条人河。走出一截,离市区较远了,就分散到古道两旁的山野里,各自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呆下来,心平气和地等着——等空袭警报。

    联大的学生见到预行警报,一般是不跑的,都要等听到空袭警报——汽笛声一短一长——才动身。新校舍北边围墙上有一个后门,出了门,过铁道,就是山野了。要走,完全来得及。只有预行警报,联大师生一般都是照常上课的。

    跑警报大都没有准地点,漫山遍野。但人也有习惯性,跑惯了哪里,就愿意上哪里。

    说是漫山遍野,但也有几个比较集中的。古驿道的一侧,有一片马尾松林,就是一个点。这地方除了离学校近,有一片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了的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晒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面的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都极舒适外,是因为这里还可以买到各种零吃。昆明做小买卖的,有了警报,就把担子挑到郊外来了。最常见的是丁丁糖丁丁糖即麦芽糖,一个直径一尺多,厚一寸许的大糖饼,放在四方的木盘上。有人要买,糖贩即用一个刨刃形的铁片楔入糖边,然后用一个小小铁锤,一击铁片,丁的一声,一块糖就被震裂下来了,所以叫丁丁糖。其次是炒松子。昆明松子极多,个大皮薄仁饱,很香,也很便宜。我们有时能在松树下面捡到二个很大的成熟了的生松球,就掰开鳞瓣,一颗一颗地吃起来。

    预行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已经起飞,空袭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进入云南省境了,等到汽笛拉了紧急警报——连续短音,这才可以肯定是朝昆明来的。空袭警报到紧急警报之间,有时要间隔很长时间,所以到了这里的人都不忙下沟——沟里没有太阳,而且过早地像云冈石佛似的坐在洞里也很无聊,大都先在沟上看书、闲聊、打桥牌。很多人听到紧急警报还不动,因为紧急警报后日本飞机也不定准来,常常是折飞到别处去了。要一直等到看见飞机的影子了,这才一骨碌站起来,下沟,进洞。联大的学生,以及住在昆明的人,对跑警报太有经验了,从来不仓皇失措。

    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

    日本人派飞机来轰炸昆明,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意义,用意不过是吓唬吓唬昆明人,施加威胁,使人产生恐惧。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弹性的,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六日(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教授问女同学讲课内容的事情来引起话题,显得好笑而轻松,奠定了全文基调。

    B.文章描写马尾松林给跑警报的人们带来了都极舒适的感觉,与跑警报的紧张形成了反差。

    C.文章写两位不跑警报的联大同学,这与题目跑警报不符,给人造成了不和谐的感觉。

    D.文章娓娓道来,语言质朴简练,在质朴简练中又间以幽默风趣的话语,使文章充满阅读乐趣。

    8.本文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本文最后提到的“‘不在乎精神,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文言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10-13小题。

    太祖建隆元年,南唐主李景以御服、锦绮、金帛来贺即位。二年二月,唐迁都于豫章。八月甲辰,唐主景方议东还,以疾卒于南都。太子煜时留建康,遂即位。煜初名从嘉,聪悟好学,善属文,工书画,明音律。唐主酷信浮屠法,出禁中金钱,募人为僧。时都下僧及万人,皆仰给县官。僧有罪,命礼佛而释之。帝闻其惑,乃选少年有口辩者,南渡见唐主,论性命之说。唐主信重,谓之“一佛出世”,由是不复以治国守边为意。及南汉亡,惧甚,因上表乞去国号,改“南唐主”为“江南国主”,帝许之。五年二月,江南江都留守林仁肇密陈:“宋前已灭蜀,今又取岭南,道远师疲。愿假臣兵数万,自寿春径渡,复江北旧境。”江南主不听。帝忌仁肇威名,赂其侍者,窃取仁肇画像悬别室,引江南使者观之,曰:“仁肇将来降,先持此为信。”使者归,白江南主。江南主不知其间,鸩杀仁肇。帝欲伐江南而无名,遣知制诰李穆谕江南主入朝。江南主不从。帝命梁迥复讽之入朝。江南主不答。迥还,帝乃命曹彬为西南路行营都部署,将兵十万以伐之。彬等入辞,帝诫彬曰:“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且以剑授彬曰:“副将而下,不用命者斩之!”彬入池州,败江南兵于铜陵,进次采石矶。八年二月,曹彬连破江南兵于白鹭洲、新林港。金陵孤城愈蹙,城陷。江南主率臣僚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懊无断,既已降,必不能自引决。”煜治装毕,遂与其宰相汤悦等四十五人赴汴京。太宗太平兴国三年秋七月壬辰,陇西公李煜卒。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平江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南主率臣僚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

    B.江南主率臣僚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

    C.江南主率臣僚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

    D.江南主率臣僚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服,帝王所用的衣服。御是古代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之物的敬称。

    B.国号,国家的称号,在古代,即朝代名。取消国号意味着政权的灭亡。

    C.行营,古代统帅出征时办公的营帐或房屋和临时设立的地方行政中心。

    D.宰相,古代辅助君主的最高行政官员的一.种俗称,历代具体称谓有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宋的步步进逼,李景、李煜父子迁都躲避、去国号称臣都没有逃脱国家灭亡的命运,最终为宋所灭,身死异国他乡。

    B.南唐皇帝崇奉佛法,从皇宫中拿出钱来奉养僧人,宋朝皇帝投其所好,使南唐皇帝不再以治理国家、固守边防为意。

    C.宋朝皇帝贿赂林仁肇的侍从,偷来仁肇画像,在江南使者面前制造仁肇要投降的假象,离间南唐君臣,除掉了可怕的对手。

    D.宋朝皇帝以召见李煜为名,借机发动对南唐的战争,但不准滥杀无辜,要求部属在不得已之时也不可伤害李煜及家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闻其惑,乃选少年有口辩者,南渡见唐主,论性命之说。

    2)愿假臣兵数万,自寿春径渡,复江北旧境。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9分)

     

    明妃曲(节选)

    陆游

    汉家和亲成故事,万里风尘妾何罪?

    掖庭终有一人行,敢道君王弃蕉萃

    双驼驾车夷乐悲,公卿谁悟和戎非!

    太古以来无寸草,借问春从何处归?

    【注】此诗作于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当时诗人70岁,居于故乡山阴。当时南宋政府对金人多采和亲的政策。蕉萃:同憔悴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两句中,陆游认为汉与匈奴和亲是外交惯例,昭君是和亲制度的牺牲品。

    B.第三、四句借昭君的心理活动描写,塑造了留恋君恩、怨而不怒的昭君形象。

    C.第六句,诗人委婉表达了对南宋和亲政策的立场,暗示了群臣与其政见不合。

    D双驼点明塞漠之地,无寸草写出塞漠的荒僻,暗示昭君异域生活不易。

    15.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最后两句对全诗情感表达的作用。6分)

    (三)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1)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

    3)《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表达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停留于观念,其价值的实现就无从谈起。因此,理念创新必须进入实践领域,将观念形态        为实物形态和服务形态,才能实现其价值意义,而文化消费则是实践层面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特别是在逐步进入全面小康之后,精神文化消费必然成为人们普遍的需求。文化消费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市场行为,受到商业规律的        ,但作为精神产品的消费,其特殊性是        的:文化产品所传递的审美趣味、价值理念,无时无刻不都在        地影响着消费者,塑造着人们的精神乃至灵魂。在这个意义上,对文化消费的考察,就远不能仅仅局限于从一般商品消费行为去着眼。事实上,(            )。精神文化消费的高品位,显示的既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更是一个民族审美品味、精神风貌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这种力量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转化       制约       显而易见       潜移默化

    B.转变       制约       显而易见       耳濡目染

    C.转变       限制       不言而喻       耳濡目染

    D.转化       限制       不言而喻       潜移默化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物质富足之后需要进行精神文化消费,这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而且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

    B.精神文化消费是物质富足之后的需要,不仅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而且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

    C.精神文化消费不仅是物质富足之后的需要,而且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

    D.物质富足是前提,之后还要着眼精神文化消费,这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而且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精神文化消费的品位,既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显示,更是一个民族审美高品味、精神风貌良好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

    B.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消费,既是一个国家强大经济实力的显现,更是一个民族审美高品味、精神风貌良好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

    C.精神文化消费的高品位,显示的既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更是一个民族审美高品味、精神风貌良好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

    D.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消费,既是一个民族审美高品味、精神风貌良好的显示,更是一个国家强大经济实力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

    20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公平是对作为自然存在物的大道及其本性最简约、最简单的概括。公平的本体论重要许诺之一是平等。自然中的关系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在描述一对多关系时,用“公平”表述,而当描述一对一关系时,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内涵都是一致性。“公平”主要用于表述上与下的关系中,上要对所有的下都保持一致性,而“平等”重点关注的是在平行性的关系中要保持相互间的一致性。_______________。公正所指向、所描述的是个体的价值、个体的独立性、独特性,也就是差异性或比较优势,或曰个体自由、个人主义。公平的本体论之第三重要许诺是仁爱。以“天下为公”为前提、以“选贤与能”为基础的儒学仁爱精神与原则不是歧视、不是偏见,而是公平、平等与公正的现实化与情感化。

    2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明年第24届冬奥会将在中国举行,你班准备举行走进阳光,走进奥运的主题班会,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100个字。5分)

    、材料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成人是人生最重要的分水岭。古人极为重视,要举行隆重的成人礼。典籍规定:女子十五岁及笈(绾发插簪),男子二十岁加冠(盘发戴冠),以示成年。自此,女子可以婚嫁,男子可以参政、参军和参与祭祀。今天很多中学在高考之前也要为高三学子举行成人礼,学子们集体穿过成人门”“成才门成功门,然后向父母献花、向老师敬礼……

    关于成人,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成人意味着什么?成人前与成人后的我有什么区别?成人后我的路该怎么走?……请写篇日记,表达你的思考。时间:202167日,星期一。天气:晴。要求:自拟题目,格式正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A

    6.(1)三星堆一号坑出土的金杖黄金外皮和杖上的戴着王冠的人头以及鸟、箭和鱼图案证明了鱼凫是古代蜀王的身份。(2)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纵目人面具符合史书对蜀王蚕丛的记载,而且专家认为很可能是因为古代蜀地缺盐导致了蚕丛纵目,以此说明蚕丛并非神话人物。

    7C

    8.文章写了有关跑警报的各类事情,从教授的讲课,到警报的种类以及人们的表现,甚至是跑警报中的零食丁丁糖,文章内容看似杂乱,体现出散文形散的特点,但仔细分析这些材料,发现所以材料都是与跑警报这一主题紧密相关,没有无关的材料。而且这些材料都突出了文章所要反映的主旨——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的坚韧与从容,体现了散文神聚的特点。

    9不在乎精神就是一个民族面对危难时所具有的韧性。从文中人们面对敌机轰炸跑警报所表现出的不同表现和不同精神面貌,如联大的学生见到预行警报,一般是不跑的”“因为这里还可以夹到各种零吃……最常见的是丁丁糖’”以及那两位不跑警报同学的表现,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这些内容无不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韧性。

    10D 11C 12A

    13.(1)皇帝听说南唐主受佛教迷惑,就挑选能言善辩的年轻人,向南渡过长江去拜见南唐主,谈论有关性命的学说。

    2)希望借给我几万兵,从寿春直接渡过长江,收复长江北岸原来的土地。

    参考译文:

    太祖建隆元年,南唐主李景带着御服、锦绮、金帛来恭贺太祖即位。建隆二年二月,南唐迁都到豫章。八月甲辰,南唐主景刚开始谈论回去的事宜,就因病死在了南都。太子李煜当时留在建康,就在建康即位了。李煜本名李从嘉,聪悟好学,善于写文章,精通音律。唐主酷爱佛法,拿出朝廷的钱招募僧人,当时都城里面僧人达到了万人,都仰仗官府供养。僧人犯了罪唐主都依照佛理赦免了。皇帝听说南唐主受佛教迷惑,就挑选能言善辩的年轻人,向南渡过长江去拜见南唐主,谈论有关性命的学说。唐主的信念很强,认为是“一佛出世”,从此不再有治理国家守卫边疆的愿望。等到南汉灭亡,李煜非常害怕,就上表请求废掉国号,改“南唐主”为“江南国主”,太祖答应了。五年二月,江南江都留守林仁肇秘密陈奏:“宋之前已经灭了蜀国,现在又攻取了岭南,路途远军队疲劳。希望借给我几万兵,从寿春直接渡过长江,收复长江北岸原来的土地。”江南主不听。太祖忌惮林仁肇的威名,贿赂他的侍从,偷来了林仁肇的画像挂在室内,带江南使者来看,说:“林仁肇将要来投降,先用这个作为信物。”使者回去,禀告江南主李煜。李煜不知道这是离间计,用毒酒杀死了林仁肇。太祖想讨伐江南却师出无名,派遣知制诰李穆宣李煜入朝。李煜没有听从。太祖命令梁迥又劝李煜入朝。李煜没有答应。梁迥回去后,太祖就命曹彬为西南路行营都部署,率领十万精兵讨伐江南,曹彬等人入朝辞行,太祖对他们说:“攻下城池的那天,不要大肆屠杀。假如他们赴死反抗,那么李煜一家不要加害。”并且把宝剑授予曹彬说:“副将之下的人,不听从命令的就斩杀。”曹彬进入池州,在铜陵打败江南军,进驻采石矶。八年二月,曹彬接连在白鹭洲、新林港攻破江南军队。金陵作为孤城更加严峻,城池陷落。江南主李煜率领大臣到军门请罪,曹彬慰问接待了他们,用贵宾的礼节招待他们,请李煜入宫整理衣着,曹彬带领几名骑兵等在宫门外,身边的士兵秘密的对曹彬说:“李煜进宫如果遭遇不测,怎么办?”曹彬笑着说:“李煜向来不果断,现在已经投降,一定不会自杀。”李煜整理好衣着就和宰相汤悦等四十五人前往汴京。太宗太平兴国三年秋七月壬辰,陇西公李煜死亡。

    14B

    15一语双关,回味悠长。既指节令,又指家国前途。”“等字眼暗指家国前途未卜,安昌无期。以景结情,委婉含蓄。域外之地寸草不生,何来春意,诗人委婉批判了南宋朝廷和亲制度的弊端。以问结尾,增强语气。最后两句紧承前文,不仅追问春归之时,更在委婉质问南宋朝廷苟且偷安。

    16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17A 18C 19B

    20     一对多的关系和一对一的关系     平等表述     公平的本体论另一重要许诺(或第二重要许诺)是公正

    21.同学们,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经开始了。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提高身体素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迎接2022年冬奥会的到来。走进阳光,走进奥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2省略

    相关试卷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州市2022-2023学年泸县第四中学高三二月月考(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2022-2023学年泸县第四中学高三二月月考(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

    2023泸州泸县四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泸州泸县四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