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作文热点素材-- 朗读者第三季(时评文章)
展开《朗读者》:让文学成为生命中的主旋律
文学是透视中国的一扇窗,透过它,可以看到秦砖汉瓦,看到时代的脚步,感受到发展的脉搏。好的文学永远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巴金的“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路遥的“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得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奋斗”……透过朗读者之口,这些跨越古今的锦绣文字,勾勒出几千年的悲欢离合、时移世易,让人从中领略到中国文化薪火相传沉淀下的精髓。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历季之“朗读者”的时评文章,来为我们的作文注入“新鲜血液”,为2022中考满分作文助力。
王亚平的太空朗读,是给孩子的最好一课
孙译蔚
航天员的日常,像极了高三生活。
北京时间11月7日,在太空出差的王亚平迈出了舱外行走的第一步,圆满完成了出舱任务。这也是中国女性在太空上舱外行走的第一步。
三天后,她和翟志刚、叶光富两位航天员一起从空间站为央视节目《朗读者》发回了一段视频。他们朗读的是作家巴金的《总序》。
王亚平悬浮在空中,面带笑容地念道:“生活是一场‘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认为他说得不错。”
她说,谨以此篇献给所有心怀梦想的人们。而这段话也仿佛是为她量身定制的。她这一路从山东农村走到外太空,就是在征服生活,实现梦想。
航天员大队有句话:“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其中的真谛。”
王亚平说,只有经历过百炼成钢的人,才能深刻地体会这句话。
成为航天员,最难的是学习
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载人航天进入太空,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当时还是飞行员的王亚平和战友在电视机前一起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看着火箭灿烂的尾焰,王亚平萌发了当航天员的想法。“中国有自己的男飞行员、女飞行员,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男航天员,那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
6年后,中国招收第二批航天员的选拔,也是中国的第一批女航天员。她立马报了名。起初,家人反对,王亚平的父亲说:“你在地球上飞一飞就行了,跑到地球外面多危险?”
但家人看王亚平很坚定,也就支持了她的决定。
备战航天员时,有一天晚上散步,王亚平碰到了杨利伟,她问曾经激励自己的前辈:“作为航天员,你觉得最难的是什么?”杨利伟当时回答了她两个字:学习。
那时,王亚平并不理解,怎么会是学习?后来,她明白了。
成为航天员的第一年,她一共有三十多门课程,比如高等数学、天文学、解剖学、空气动力学、机械制图等等。不仅白天课程安排得很满,晚上每门课还都有作业。
从周一到周五,王亚平每天都要严格按照课程表进行训练。每周五,航天员大队又会做出下个周的课程表。
那三年,王亚平几乎没出过航天城大门,也没有逛过一次街,台灯基本上没有在晚上12点之前熄掉过。
太空不会因为你是女性而降低门槛
当航天员,不仅要学习海量知识,还要进行一些极具挑战性的适应性训练,以适应太空环境。
以模拟失重水槽训练为例,每次水下训练都会持续四到六个小时,对体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航天服重达240多斤,身上是配重的铅块。航天员们有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每次水下训练的体能消耗相当于跑一次“全马”。
“在这六七个小时里,要克服水的阻力,还有服装本身的压力。而且不能吃饭、上厕所,甚至哪个地方痒了,也只能忍着。训练完,吃饭的时候,手里的筷子都是抖的。”王亚平说。
之前,王亚平开运输机,没有经历超重的训练。刚成为航天员时,她的超重考核成绩不理想,一直在二级。“虽然二级也能执行任务,但是对航天员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王亚平说。
为了缩小差距,王亚平不断训练:引体向上、杠铃、推举、俯卧撑……过了一年多,她的成绩达到了一级。她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开心地写道:超重考核成绩一级。这是一种突破自我的幸福感。
“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太空就改变它的环境,也不会因为女性到来,它便降低自身的门槛。”王亚平常常这么说。
从飞行员转型为优秀的航天员,要经过千锤百炼。
王亚平最害怕的是离心机训练。她常常用坐过山车比喻,当速度很快时,人身体所承受的过载大概是两个G左右——而对于离心机训练来讲,身体最多要承受8个G的过载。
“8个G相当于8个你自身的重量压在身上。做训练时,我们的脸会变形,胸部会感觉到极度压迫而呼吸困难,眼泪也会不由自主地往外流,根本控制不住。”
在航天员的左手边会有一个红色的暂停按钮,可以随时按下停止离心机。但是,在中国航天员大队成立的20多年时间里,没有一个航天员按下过它。
“在我心中,这个按钮是不存在的。我想,这就是一种信念、一种意志。”
在《朗读者》上,主持人董卿问王亚平,这样的意志力是怎么样形成的?
王亚平想了想,说,可能跟家庭有关吧。“我的妈妈性格是一位非常坚韧、能吃苦的人。我记得我当飞行员的时候,有跳伞这个项目,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坐过飞机,头一天晚上还是忍不住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我妈妈当时表现得很冷静,说这是你们飞行员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到时候你就想怎么去做动作。她说她相信我,一定能做好。”
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
“太空究竟是什么模样?从那里看地球又会是怎样的感受?”王亚平此前曾无数次想象过太空中的景色。
当她真正置身其中时,觉得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震撼”。“从太空看地球,你会感受到一种生命力。地球有它独特的气质、变幻的表情、神秘的色彩,你会感受到它的壮美和辽阔。身处太空,你所见到的世界会让你得到升华——在你心中,有很多东西会变得‘很小’,比如得失;有很多东西则变得‘很大’,比如对家人、对祖国的爱和牵挂。”
生活的激流把王亚平带向了浩瀚无垠的星辰大海。
“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
王亚平和翟志刚、叶光富悬浮在空中,为地球发来激荡人心的朗读视频,背后是繁星点点和蓝色星球。
这不是王亚平第一次在太空中为孩子们上课了。2013年,王亚平和两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在中国空间站天宫一号,王亚平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物理课。
在两位师兄的帮助下,王亚平在失重状态下完成了5个基础物理实验: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
8万所学校6000多万名中小学生在地球上同步收看了这场直播。他们还纷纷向王亚平提问:“航天员在太空生活很长时间,怎么应对失重环境对身体的不利影响?”、“在太空中看到的景象和在地球上有什么不同,能看到闪烁的星星吗?能看到UFO吗?”……
这堂课结束后,王亚平收到了很多孩子们的来信:“王老师,看您在睡袋里睡觉,像一个会走的大烤肠”、“王老师,看您在天空飞来飞去的,像美丽的嫦娥”、“请放心地把接力棒交给我吧,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甚至有的孩子如今已经成了王亚平的同事。这让王亚平觉得很幸福。“曾经有人说我们不缺少种子,但是我们缺少的是播撒种子的人。”
王亚平想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孩子们,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总有一天你能触摸到它。“一定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1.生活是一场‘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认为他说得不错。
2.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其中的真谛。
3.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太空就改变它的环境,也不会因为女性到来,它便降低自身的门槛。
4. 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
5. 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总有一天你能触摸到它。“一定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朗读者》:让文学成为生命中的主旋律
作者:李敬泽
文学与影视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文学可以、也应该成为电视节目的重要资源,文学本身的厚重和宽度,在电视节目中或许可以转化为多种多样的阐释空间。
而电视节目的直观和迅捷,又可以提高文学的传播效力。高品质的文学作品如何与节目结合,如何通过电视语言呈现,如何在众声喧哗中开辟自己的道路,这些都是极富挑战性的课题。
在这方面,《朗读者》做出了探索,第一季收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成为现象级的电视节目,激发了公众的文学热情。其成功的核心在于将人文选择和人物选择有机结合,精彩的人物采访、精湛的文本内容、独特的节目形态,让文学阅读和文学接受的过程变得更加立体,层次更加丰富,内涵更加隽永。
《朗读者》第二季,再次将文学的世界,以中国风格的电视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让文学与生命的融合创新呈现在舞台上。
为了中国篮球鞠躬尽瘁的姚明,世代保鹤、为了丹顶鹤永怀丹心的徐卓,攻克世界物理难题的科学家薛其坤……当这些人的故事缓缓在台上展开,他们的朗读也有了不一样的含义。
人物与文本的互文,让朗读有了多重的视角、丰富的层次。可以说,《朗读者》以生命情感为连接,以朗读的形式沟通芸芸众生,让更多的生命借助这个舞台再一次打开,让观众的情感和灵魂借助屏幕得到抚慰和启迪,这一切都是今天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当全民阅读成为社会的潮流,当美好生活成为人们追求的梦想,文学和电视的合作,也必然更加相得益彰。营造生活中的诗意,推动我们情感世界的丰富真挚、推动我们精神王国的强健和壮阔,文学和电视的结合,有了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
让更多的文学作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让更多的人生在舞台上敞开和绽放,《朗读者》让我们的文学、让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让我们这个时代那些最好的文字,最深刻、最深邃的表达走到了大众面前。
经常有人问我,这个时代好的文学在哪儿?我说这个时代好的文学一点不比以前少,关键在于,在现代传播条件下,他们没有足够的机会得到大众的认识。
借助大众传媒,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将被这个时代、被我们每一个人了解、认知、朗读。让我们知道,在这个时代,依然有那么多好的写作者,那么优美丰赡的汉语,那么多深入准确表达了我们心声的作品。
文学就是要直接诉诸人们的情感,诉诸人们的经验。《朗读者》实际上是一次在大众文化层面上、大众文化媒介上的情感交流,这不仅是一个节目,更是一个“场”,在这里,人们交流我们内心最深刻的经验、最珍贵的情感,由此,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我们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个人,我们在生命的深处联系在一起,属于一个情感和价值的共同体。
这种深刻的呼应和认同,就是一种公众的和民族的“情感教育”,就是一种把中国人在情感上和文化上凝聚起来的力量。
我们对光充满喜爱,我们本身就是一道微弱的光点,当无数的星星点点汇聚,就可以成为光炬,照亮我们的前程,照亮这个时代。正如节目里国测一大队的郁期青先生朗诵的《光的赞歌》:“光在召唤我们前进,光在鼓舞我们、激励我们,光给我们送来了新时代的黎明。”
我们总能在朗读中汲取力量。大声朗读吧,奔赴下一场山海,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即使身处困境,身处黑暗,沿着路一直走,你总会看到光!
我们,向光而行!
1.《朗读者》以生命情感为连接,以朗读的形式沟通芸芸众生,让更多的生命借助这个舞台再一次打开,让观众的情感和灵魂借助屏幕得到抚慰和启迪,这一切都是今天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2.朗读者》实际上是一次在大众文化层面上、大众文化媒介上的情感交流,这不仅是一个节目,更是一个“场”,在这里,人们交流我们内心最深刻的经验、最珍贵的情感。
3.光在召唤我们前进,光在鼓舞我们、激励我们,光给我们送来了新时代的黎明。
4.大声朗读吧,奔赴下一场山海,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即使身处困境,身处黑暗,沿着路一直走,你总会看到光!
《朗读者》:开拓生命的厚度,激发前进的力量
师曾志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著名物理学家潘建伟现身最新一期《朗读者》,使栏目收获了极大的关注度。这位中国量子通信领域的领军人物在节目中分享道:“我首次读到爱因斯坦自传小序的时候,就觉得自己选的这条路是非常正确的。他说做物理方面的研究,其实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解放。这写得太好了,仿佛写出了我自己的心声。”
潘建伟在26岁时就曾许下在中国组建一个量子科学实验室的豪言壮志,这一梦想源于他在留学时看过的一部纪念“两弹一星”的片子。郭永怀先生的事迹深深地触动了他,他当即决定“一定要回去为国家做点事情。”
从这个生动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伟大偶像的指引、优秀作品的激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起着何等重要的影响。这也对今天的媒体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信息多元、观念芜杂的今天,应该为大众提供怎样的精神食粮?
当我们已逐渐习惯沦陷于爆米花综艺时,《朗读者》等栏目的出现如一股清流,浸入了每一个观众的心脾。《朗读者》的独特,在于它保持着高贵的格调和深度的思考。就像新一期节目中《达·芬奇密码》作者、美国知名作家丹·布朗所说的:“我认为文学是一面镜子,优秀的文学会映照出我们的文化和信仰。”
如果说第一季《朗读者》主要是带领大众领略文学之美、情感之美和人性之美,那么第二季节目则有了更高的创作追求,即让各行各业站在金字塔尖的权威大家从他们的经历、心得出发,赋予文学经典更丰富、更深刻的精神力量,全力构建出一个感染人、鼓舞人的电视节目文学天地。
第一,《朗读者》精心架构绝佳的影像入口,让“文学的力量”回归大众视野。
“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这是董卿在第一季《朗读者》宣传片中向观众发出的提问。细想一下,整天弥漫在我们视野里的所谓文本都是什么?娱乐八卦、财富榜单、时尚消费、猎奇故事……各种10万+的鸡汤文和鸡血文,让文学日益沦为情绪宣泄的边缘载体,有多少人能真正沉浸到一本好书里去接受心灵的冲刷?
《朗读者》的定位是“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它从文字出发却不止于传递文字之美,每一期由朗读嘉宾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带给观众文字以外的享受及思考,让这股“文化清流”充满了生命的通透与情感的明亮。
鲁迅先生说过,“文学是国民精神所发的光,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进的灯火。”在我们迫切呼唤“文学的力量”回归之时,《朗读者》让文字变得更丰富,不仅使文学在电视上开辟出一方新的天地,更为大众的精神世界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影像入口。
第二,《朗读者》打破了电视综艺的空间,观众因意外而惊喜,因惊喜而愈加感动。
出现在节目中的很多面孔,对大众来说稍显陌生,但他们大都是在这个时代里贡献着“光”和“热”的英雄。相信从他们身上,观众可以得到“久旱逢甘霖”般的思想浸润——尤其对当下被娱乐信息轮番轰炸、集中消费的年轻人来说,《朗读者》定是别有洞天的综艺天地。
除了陌生的面孔,还有相对生疏的文本。本季节目,另一位量子科学的领军人物薛其坤院士带来《礼记·大学》节选,他和清华大学物理系的老中青三代专家共同朗读,致敬清华物理系奠基人、培养了“两弹一星”元勋们的大师叶企孙先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这群前仆后继的科学家身上得到了鲜活的印证。这段满腔热情的朗读,让诗意和力量水乳交融,原本晦涩深奥的文字竟变得琅琅上口、感人肺腑,祖先的至理名篇,顿时有了活在当下的冲击力。
电视综艺也应天宽地阔,不能只是翻来覆去同一类面孔、同一种声音、同一款风格,《朗读者》拒绝重复,用“啃硬骨头”的拼劲儿,显露出非同一般的稀缺价值。
第三,“高而不冷”是《朗读者》的创作原则,它给你一个惊叹号,留下一串省略号。
一方面,节目在嘉宾的甄选上尤为追求人格魅力,将文字和人物的精神世界高度统一;一方面用深入浅出的创作手法极力降低大众的审美门槛,辅以恰好到处的专家解读、白话字幕,在亲近、可感中启发大众思考应该如何开拓生命的厚度、激发前进的力量。
朗读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它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但更多是一个自我交流、自我传播、自我认知的过程,一定要留给观众不可琢磨、不可预期的空间,在内容上打破重复的叙事逻辑,高潮之后还能有互启和共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节目好不好看,其实最重要的是能否留下无限的期待、想象的余地。无疑,《朗读者》正是这种余味悠长的节目。
能在一片喧哗中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性,这很不容易。《朗读者》就像是内容市场一位最美的“逆行者”,但我相信,它的方向才是真正正确的,也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同行者。就像节目里朗读的一段文字一样,“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
1.伟大偶像的指引、优秀作品的激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起着何等重要的影响。
2. 我认为文学是一面镜子,优秀的文学会映照出我们的文化和信仰。
3. 朗读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它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但更多是一个自我交流、自我传播、自我认知的过程。
4.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
《《朗读者》为什么能海内存知己
石 羚
文化读书类节目《朗读者》自播出以来,成为荧屏上的一股“综艺清流”。近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朗读者》节目同名图书与来自俄罗斯、印度、阿尔巴尼亚等国家的出版社签订了版权合作协议,推荐经典、推广阅读、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人说:6个国家,8种语言,中国文学之灯点亮了法兰克福。
文学是透视中国的一扇窗,透过它,可以看到秦砖汉瓦,看到时代的脚步,感受到发展的脉搏。好的文学永远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巴金的“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路遥的“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得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奋斗”……透过朗读者之口,这些跨越古今的锦绣文字,勾勒出几千年的悲欢离合、时移世易,让人从中领略到中国文化薪火相传沉淀下的精髓。
如果说“朗读”二字说的是文字,“者”讲的则是人。节目里,有把大半辈子献给改革开放的先锋人物,有白手起家闯出一片天的民营企业家,有以壁画为伴的考古学家,也有备受瞩目的话剧演员……是他们,搭建出活力四射的当代中国;也是他们,让这个节目富有时代气息。随着《朗读者》走出国门,一些中国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也来到前台的镁光灯下,让外国读者不仅从文字中阅读中国,更通过与“时代的领读者”对话,感知一个立体的中国。
曾有人质疑:呈现在外国人眼前的中国文物、诗词古籍、地域景观和特色美食,满足了西方观众对异质文明的好奇,美则美矣,但这些文明“奇观”无法激荡思想、打动灵魂。书展上,《朗读者》的制作人与德国友人用中德文分别朗诵了散文《写给母亲》,令在场观众潸然泪下。关于母亲的文字,把爱与爱连在一起,也把中国与外国连在一起。此外,陪伴、遇见、礼物等主题词也在节目中先后出现,勾起观众对于亲情、爱情乃至家国情的共情与思考。所以,《朗读者》能打动外国观众,不仅靠朗读文学、朗读人生,更靠不同文化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母题”。
产生共鸣,为的是相互理解、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当我们试图把中国故事带到海外,在“讲故事”前学会“挑故事”是必然的选择。因为在文化鸿沟面前,用翻译经典、学术推介等方式“板着面孔说教”,多数人无从理解文化的差异。讲故事,也不意味把肤浅的读物作为传播的首选。毕竟,认为中国只有中医、武术和饮食的偏见无法反映多彩的历史与现实。只有找到中国与世界的“联结点”并如实展示出来,才能更好地让外国读懂真正的中国,进而从“讲故事”过渡成“聊思想”,从单向讲述变成互通有无。
文艺复兴以降,瓷器、丝绸在欧洲带动起“东方主义”风尚,凭借想象,中国的形象被涂上了神秘的、浪漫的乃至理想的色彩;启蒙运动之后,传教士把中国经典译介成外文,由于材料有限,西方学者产生了种种文化误解。如今,技术的变革不仅打通了“天涯若比邻”的地理阻隔,也铺就了“共话今古情”的对话渠道。无论是《声临其境》《国家宝藏》等电视节目登陆戛纳,还是如火如荼的“网文出海”热潮,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外国人提供了多样的“中国体验”。如果说科技让世界越来越小,那么有了思想文化的碰撞,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大。多样的讲述方式,承载了有质感的文化,将让“中国好声音”蜚声中外。
1.文学是透视中国的一扇窗,透过它,可以看到秦砖汉瓦,看到时代的脚步,感受到发展的脉搏。
2.透过朗读者之口,这些跨越古今的锦绣文字,勾勒出几千年的悲欢离合、时移世易,让人从中领略到中国文化薪火相传沉淀下的精髓。
3.《朗读者》能打动外国观众,不仅靠朗读文学、朗读人生,更靠不同文化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母题”。
4. 如果说科技让世界越来越小,那么有了思想文化的碰撞,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大。多样的讲述方式,承载了有质感的文化,将让“中国好声音”蜚声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