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五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7275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五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7275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五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7275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含解析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五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五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五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一个恒温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等质量氢气和氦气在容器中的相对关系的是( )
A. B. C. D.
2. 室温下如图,关闭活塞,在左右两室(体积相同)各充入一定量H2和Cl2,且恰好使两刚性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点燃使H2与Cl2充分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H2+Cl2=2HCl,恢复到原温度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相同 B. 最终容器内无H2存在
C. 反应前后H2室压强相同 D. 最终容器内密度与原来相同
3. 向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下列有关这三种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同体积时,三种气体的密度关系:
B. 温度、密度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关系:
C. 质量、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体积关系:
D. 温度、压强、体积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质量关系:
4. 如图所示,一密闭气缸被一不漏气但可滑动的活塞隔开分成两部分.反应前,左边充有N2,右边充有H2、O2的混合气体;20℃时,将右边混合气体点燃,反应后冷却到20℃,若活塞最终静置于气缸的中央(液体体积忽略不计).则反应前容器中N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
A. 3:5 B. 5:4 C. 2:7 D. 2:5
5. 等质量的甲烷和氨气相比较,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
B.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7∶16
C. 两种气体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
D.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7∶16
6. 某密闭容器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边充入1mol N2,右边充入一定量的CO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右边与左边分子数之比为2:1
B. 右侧CO的质量为14g
C. 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的14倍
D. 若改变右边CO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容器正中间,保持温度不变,则应再充入0.2mol CO
7. 在三个相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2、CH4、C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P(N2)>P(CH4)>P(CO2) B. P(CH4)>P(N2)>P(CO2)
C. P(CH4)>P(CO2)>P(N2) D. P(CO2)>P(N2)>P(CH4)
8. 某密闭容器中有一个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侧充入1 mol N2,右侧充入8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时,隔板处于如图所示位置,其中V甲:V乙=4:1(保持温度不变)。则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1:1 B. 2:1 C. 3:1 D. 2:3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等温等压下,SO2气体与CO2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
B.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g)和N2(g)分子数相同
C. 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气罐中分别盛有5 mol O2(g)和2 mol N2(g),两气罐中的压强之比等于5∶2
D. 等温等压条件下,5 mol O2(g)和2 mol H2(g)的体积之比等于5∶2
10. 在一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有两个可左右自由滑动的密封隔板(a、b),将容器分成三部分,已知充入的三种气体质量相等,当隔板静止时,容器内气体所占体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若Y是O2,则X可能是CH4 B. 分子数目:X=Z=2Y
C. 若X是N2,则Z可能是CO D. 气体密度:X=Z=2Y
11. 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边充入1molN2,右边充入一定量的CO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右边与左边分子数之比为4:1
B. 右侧CO的质量为5.6 g
C. 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4倍
D. 若改变右边CO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容器正中间,保持温度不变,则应充入0.2molCO
12. 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r(Y)=0.5M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Z
B. 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
C. 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 mol
D. 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 g Y气体和1 g Z气体,则其压强比为2︰1
13. 取五个相同的气球,同温同压下,分别充入CO和以下四种混合气体,使气球体积相等,如图所示。A、B、C、D四个气球内的原子总数与充入CO的气球内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B. C. D.
14. 可逆反应①X(g)+2Y(g)⇌2Z(g) ②2M(g)⇌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0:11
B. 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 在平衡(I)和平衡(II)中,M的体积分数相等
D. 达平衡(I)时,X的转化率为50%
15. 同温同压下,质量忽略不计的两个气球A和B,分别充入X气体和Y气体,且充入后两气球的体积相同。若相同条件下,A气球放在CO气体中静止不动,B气球放在O2中上浮。下列叙述或表示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M(X)>M(Y)
B. X气体一定是N2
C. 标准状况下,X气体的密度为1.25g/L
D. 气球质量:m(X)>m(Y)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完成下列各题
(1)8.4g N2与9.6g某单质Rx所含原子个数相同,且分子数之比为3: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x值为______。
(2)4.5g水与______g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它们所含氧原子数之比是______,其中氢原子数之比是______。
(3)如图所示,分别向密闭容器内可移动活塞的两边充入空气(已知空气体积占整个容器容积的14)、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若将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活塞先左弹,恢复原温度后,活塞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则原来H2、O2的体积之比可能为______。(写出所有可能的比值)
17. (1)0.2mol氯化氢中含原子数为______NA,质量为______g,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______L,若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g)和3体积Y2(g)化合生成2体积Z(g),则Z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
(3)A、B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8.6g,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L.已知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由此可推断A可能是______或______或______,B可能是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澄清石灰水和稀硫酸反应______;将氧气通入酸性的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反应______。
18. (1)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SO2的是______(填选项序号)。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那么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是______。
(3)液态化合物在一定量的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3O2=XO2+2YO2,冷却后(产物均为气态),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336mL,密度是2.56g/L。
①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mL (标准状况),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
②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是3:16,则X、Y两元素分别为______和______(写元素符号)。
19. 按要去填空:
(1)0.4mol OH-的质量为______,其中含有______个电子。
(2)质量比为16:7:6的三种气体SO2、CO、NO,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3)已知8gA能与3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和一定量D,现将16gA与70gB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生成2mol D和一定量C,则D的摩尔质量为______。
(4)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与CO2相比较,密度之比为______。
(5)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A、B两室,某温度下,先向A、B两室均充入a mol比例相同的H2、O2的混合气体,然后向A室再充入2mol N2,此时活塞停留在标尺对应数值为4的位置如图所示。
①a的数值为______。
②实验测得B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g,该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③若将A室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充分反应恢复原温度后,推测最终活塞停留在标尺对应数值为______的位置。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明确等质量的气体中物质的量和体积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氦气的构成来解答。
【解答】
设氢气与氦气都为mg,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g2g/mol:m4g/mol=2:1,则体积之比为2:1;
A.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符合物质的量之比为2:1,体积之比为2:1,故A正确;
B.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体积之比为2:1,但氦气是单原子构成的分子,故B错误;
C.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但体积之比为1:2,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
D.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体积之比为2:1,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
故选A。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旨在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分析反应前后左右两室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是解题关键。
【解答】
A.由左右两室体积相同,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可知,两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一定相等,而H2和Cl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故其物质的量不相等,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不相同,故A错误;
B.H2和Cl2的质量相等,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5.5:1,发生H2+Cl2=2HCl,H2过量,故最终容器内有H2、HCl存在,故最终容器内有H2存在,故B错误;
C.发生H2+Cl2=2HCl,反应后总的物质的量不变,平均充满左右两室,故反应后H2室的气体物质的量变小,故压强减小,故C错误;
D.反应后气体的总质量为原来H2和Cl2质量之和,体积为左右两室的体积之和,故密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难度一般,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是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解答】
A.温度、压强均相同时,气体的Vm相等,ρ=m/V=nM/nVm=M/Vm,可知气体的密度与摩尔质量呈正比,则ρ(O2)>ρ(Ne)>ρ(H2),故A错误;
B.根据PV=nRT可知,PM=ρRT,因此在温度和密度相等的条件下,压强和气体的摩尔质量成反比,则三种气体的压强p(H2)>p(Ne)>p(O2),故B正确;
C.温度、压强均相同时,气体的Vm相等,由n=m/V=V/Vm可知,等质量时,气体的体积和摩尔质量呈反比,应为V(H2)>V(Ne)>V(O2),故C错误;
D.温度、压强均相同时,气体的Vm相等,由n=m/V=nM/nVm可知,等体积时,气体的质量和摩尔质量呈正比,则m(O2)>m(Ne)>m(H2),故D错误。
4.【答案】A
【解析】解:令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反应前,左右两室的体积之比为1:3,反应前右室的物质的量为3mol,反应后,活塞处于中央,两室体积相等,则两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后右室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发生反应2H2+O22H2O,
设H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
若氢气过量,则:x-2y=1,x+y=3,解得x=73,y=23,
若氧气过量,则:y-0.5x=1,x+y=3,解得x=43,y=53,
反应前容器中N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1:23=3:2或1:53=3:5,
故选:A。
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注意左室中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据此根据体积变化判断右室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再利用赋值法与讨论法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常用化学计量的有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难度不大,注意公式的运用与基础知识的掌握。
【解答】
A.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质量的CH4和NH3分子数之比为116:117=17:16,故A正确;
B.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等质量的CH4和NH3的体积之比为:116:117=17:16,故B正确;
C.每个CH4分子含有4个H原子,1gCH4含有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116mol,每个NH3分子含有3个H原子,1gNH3含有H的原子物质的量为3×117mol,所以等质量的CH4和NH3含有H原子数目之比为(4×116)mol:(3×117)mol=17:12,故C正确;
D.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质量的CH4和NH3的体积之比为17:16,密度之比与体积成反比,则两者密度比为16:17,故D错误。
故选D。
6.【答案】B
【解析】解:A.左右两侧气体温度、压强相同,相同条件下,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左右体积之比,即为2:1,则左右气体分子数之比为2:1,故A错误;
B.右侧CO的质量为:28g/mol×0.5mol=14g,故B正确;
C.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则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的2832=78倍,故C错误;
D.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隔板处于容器正中间时,左右两侧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需要充入CO的物质的量为:1mol-0.5mol=0.5mol,故D错误;
故选:B。
左右两侧气体温度、压强相同,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左右体积之比为2:1,则左右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1,所以右侧气体物质的量=12mol=0.5mol,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理的内容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同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注意把握比较压强大小的角度和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在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条件下,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N2的摩尔质量是28g/mol,CH4的摩尔质量是16g/mol,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44g/mol,在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条件下,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其压强大小顺序是P(CH4)>P(N2)>P(CO2),故B正确。
故选B。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物质的量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有关公式,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CO和CO2的物质的量是氮气的14,为0.25mol,设CO的物质的量是xmol,则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25mol-xmol),根据二者的质量得28x+44×(0.25-x)=8,x=316,则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14-316)mol=116mol,
所以物质的量之比=316mol:116mol=3:1,故C正确。
故选C。
9.【答案】B
【解析】略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相同条件下密度与摩尔质量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正确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充入X、Y、Z三种气体,三种气体质量相等,根据ρ=mV知,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当隔板停止滑动时,气体的压强、温度都相等,所以其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V=nVm知,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据此分析解答。
A.设Y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X的物质的量为2mol,X、Y气体的质量相等,则X、Y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为1:2,若Y是O2,则X可能是CH4,故A正确;
B.同温同压下,分子数目之比等于体积之比,所以分子数目:X=Z=2Y,故B正确;
C.X、Z气体的体积相等,即两者的物质的量也相等,由于两者质量也相等,则两者的摩尔质量也相等,若X是N2,则Z的摩尔质量为28g/mol,Z可能是CO,故C正确;
D、根据ρ=mV知,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所以气体密度:2X=2Z=Y,故D错误;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理的内容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解答】
左右两侧气体温度、压强相同,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左右体积之比为4:1,则左右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1,所以右侧气体物质的量=1mol4=0.25mol,
A.气体分子数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则右边与左边分子数之比为1:4,故A错误;
B.右侧CO的质量为:28g/mol×0.25mol=7g,故B错误;
C.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则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282=14倍,故C正确;
D.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隔板处于容器正中间时,左右两侧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需要充入CO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涉及物质的量以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等有关知识,注意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的使用是关键,难度中等。
【解答】
根据题意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五非金属及其化合物_模拟集训含解析,共105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五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特训烃及其性质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