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题 PDF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72626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题 PDF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72626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题 PDF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72626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题 PDF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7262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题 PDF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7262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题 PDF版
展开高一年级化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答案 C
答案详解 84消毒液为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是混合物。钠盐、电解质的前提是纯净物;84消毒液的分散系属于溶液。故选C
2.答案 C
答案详解 A选项雾霾所形成的分散系为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正确;B选项所述出自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是现代湿法冶铜的先驱,该过程发生了铁置换铜的反应,正确;D选项剂钢为一种质地坚硬的铁合金,正确;C选项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为溶剂提取重结晶法,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
3.答案 B
答案详解 ①稀硫酸为混合物,错误;②金属氧化物有酸性氧化物(如氧化锰),有两性氧化物(如氧化铝),错误;③同种物质的三态不同为纯洁物,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错误;④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正确;⑤液氯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错误;⑥稀豆浆和雾都是胶体,正确。故选B
4.答案 D
答案详解 A选项铁质菜刀生锈为铁与氧气的反应,B选项为氢气与氧气的反应,C选项为铜的吸氧腐蚀,皆有化合价的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D选项NaHCO3用于发酵粉是与酸的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D
5.答案B
答案详解 A选项许多个Fe(OH)3粒子的聚集体才是一个胶体粒子,故数目远小于0.1NA,错误;B选项可将C2H4和C3H6的混合物看作(CH2)n,14克及有1molCH2,故氢原子的数目为2NA,正确;C选项未指明标况,错误;D选项7.8 g Na2O2为0.1mol,阴离子为离子团,为0.1NA ,错误。故选B
6.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以常见离子为素材,考查指定条件下的离子共存问题,以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答案详解 A选项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CH3COO-酸性条件不能共存,Cu2+碱性条件不能共存,错误;B选项MnO4﹣呈紫色,错误;C选项遇石蕊变蓝的溶液即为碱性溶液,离子可以共存,D选项含大量Fe2+的溶液与MnO4﹣、H+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选C
7.答案A
答案详解 A选项NaOH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正确;B选项H2O2 、存在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错误;C选项H2SO4存在极性共价键,错误;D选项MgCl2只有离子键,错误。故选A
8.答案A
答案详解 由离子的浓度应用电荷守恒可知M为+2价离子,因Ba2+与SO离子不能共存,故选A
9.答案D
答案详解 A选项HClO为弱酸,不可拆,错误;B选项电荷不守恒,错误;C选项CO2少量应生成Na2CO3,错误;D选项通入足量的Cl2,Fe2+、I-完全反应,故以原配比进行,正确。故选D
10.答案A
答案详解 A选项肥皂水呈弱碱性,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能吸收氯气,正确;B选项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时会喷出CO2和H2O,会加剧燃烧和爆炸,错误;C选项水银易挥发,有毒,应用硫粉覆盖(疫情期间此事件常有发生),错误;D选项实验废液应专项收集处理,错误。故选A
11.答案B
答案详解 由原子守恒可知x=m,y=2n,氧原子守恒可知n=2,则y=4。由电荷守恒得:2x+y=3m,联立解的m=4。故选B
12.答案A
答案详解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加水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正确;B选项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加水体积偏大,浓度偏小,错误;C选项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的操作是错误的,会使一部分溶质流失,浓度偏小,错误;D选项配置该溶液时所用的容量瓶洗干净后没有干燥,对浓度没影响。故选A
13.答案B
答案详解 A选项烧杯不可用于给固体加热,错误;B选项FeSO4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存放时要加入少量铁粉可防止Fe2+被氧化,正确;C选项容量瓶用于配置溶液,不能做试剂保存、溶液稀释、反应的场所,错误;D选项用pH试纸检验某溶液的酸碱性时不可用蒸馏水湿润试纸,会将原溶液稀释,错误。故选B
14.答案D
答案详解 由图可知:短周期元素a、e为第VIA族元素,b为第IA族元素,c为第IIIA族元素,d为第V主族元素,再由原子序数可知a为O元素,b为Na元素,c为Al元素,d为P元素,e为S元素。A选项31P和33P属于不同核素,错误;B选项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由非金属性可知:H2S>PH3,错误;C选项Na2O2中存在非极性共价键,错误;D选项单质Na和S能直接化合反应生成化合物Na2S,正确。故选D
15.答案D
命题透析 本题以物质间简易转化流程为背景素材,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学生分析问题和应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答案详解 A选项含碘食用盐中含有的是KIO3,错误;B选项“Cl2具有酸性”的说法不对,错误;C选项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应为Cl2>IO>I2,错误;D选项途径Ⅱ反应生成I2,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NaHSO3,氧化剂为IO3-,正确。故选D
16.答案C
答案详解 通入1.12L标况下的Cl2恰好使溶液中Fe2+完全转化为Fe3+,故最终生成物为FeCl3。n(Cl-)=0.1mol+0.8mol=0.9mol,则n(Fe3+)=0.3mol,原氧化物中氧元素最终生成水,n(H+)=0.8mol,可知n(O)=0.4mol,n(Fe):n(O)=3 :4,故氧化物的组成为Fe3O4,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17.(8分)
(1). 20 (2分)
(2). 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出现 (2分)
(3). 4Fe(OH)2 + O2+2 H2O= 4Fe(OH)3 (2分)
(4).
2Na+2 H2O=2Na+2OH- +H2 (2分)。
答案详解 甲、乙、丙为三种金属单质;A、C、D常温下为气体;B物质焰色反应呈黄色可知有Na元素;气体C呈黄绿色可知为Cl2;H为红褐色沉淀可知为Fe(OH)3。综合信息可知:甲为金属Na,A为H2,B为NaOH,乙为金属Al,C为Cl2,D为HCl,丙为金属Fe,F为FeCl2,G为Fe(OH)2,H为Fe(OH)3。
C为Cl元素,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37,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0,H2在Cl2中燃烧的现象为 :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出现 。
18.(12分)
(1).分液漏斗(1分)
(2).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 Cl2 +8 H2O (2分)
(3).锥形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2分)
(4).碱石灰(1分)
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环境(2分)、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中使ICl3吸水变质(2分)
(5).水浴加热(2分)。
答案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利用A装置制备氯气无加热装置,故选择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 Cl2 +8 H2O。
(3).装置B一是用于除杂;二是用作安全瓶,发生堵塞时B装置内压力增大锥形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4).题干信息指明三氯化碘具有强吸水性,同时Cl2有毒需要尾气处理,所以试剂X既能吸收多余的Cl2,又能干燥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故为碱石灰最为合适,其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中使ICl3吸水变质,
(5).信息指明三氯化碘熔点:33 ℃,沸点:73 ℃,77 ℃时分解。故装置D适宜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一便于控制温度,二能受热均匀。
19.(13分)
(1).氯(1分),第三周期第VIIA族(2分)
(2).(1分),2Al+2OH- + 2H2O =2 Al O2-+3H2 (2分)
(3). (2分)
(4).r(S2-)> r(Cl-)> r(O2-)> r(Al3+)(2分)
(5).同素异形体(1分)
(6).2NH3 +3H2O2=N2 +6 H2O (2分)。
答案详解 依题意可知A为碳元素,D为铝元素,由A、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E为硫元素,由C、E同主族可知C为氧元素,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可知B为氮元素,F为氯元素。(1).F元素为氯(填元素名称),它在元素周期表中 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VIIA族,(2).D为铝,其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 + 2H2O =2 Al O2-+3H2 ,
(3).CS2的结构式为,
(4).C、D、E、F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S2-)> r(Cl-)> r(O2-)> r(Al3+)((填离子符号)
(5).A元素具有多种结构与性质不同的单质,它们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6).B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为NH3与H2O2发生反应,产物不污染环境可知产物为N2与H2O,先将反应物、产物“摆出”然后用最小公倍数法将其配平,其化学方程式为2NH3 +3H2O2=N2 +6 H2O。
20.(12分)
(1).2Fe3++Cu=2 Fe2++ Cu2+(2分)
(2).漏斗,玻璃棒,烧杯 (3分)
(3).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分)
(4).A(1分);B(1分)
(5).2Fe(OH)3+3ClO-+4OH- =2 FeO42-+3Cl-+5H2O(3分)。
答案详解(1).FeCl3蚀刻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 Fe2++ Cu2+,
(2).操作②为过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漏斗,玻璃棒,烧杯 ,
(3).棉绒(蓬松的石棉丝绒)的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4).少许冷却后的固体溶于足量稀盐酸,一份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则原固体肯定有Fe3+,则可推断固体物质的成分一种可能只有Fe3O4;另一种可能是也有铁剩余,但量少,未将Fe3+全部还原,故结论是一定有Fe3O4。若溶液未变血红色有两种可能,一是固体全是铁,二是固体有Fe3O4又有铁剩余,且盐酸溶解时铁量大,将Fe3+全部还原,故结论是一定有Fe。
(5)依据信息:由Fe(OH)3与KClO在KOH碱性溶液中反应制得,故可知反应物为Fe(OH)3、KClO、KOH,生成物有K2FeO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必定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生成稳定的Cl-,反应物有氢元素,产物有H2O,先将反应物、产物摆出,配平即可,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H)3+3ClO-+4OH- =2 FeO42-+3Cl-+5H2O。
21.(7分)
(1).(4分)写出正确的方程式得1分,列出正确的比例式得1分,表述规范单位正确得1分,结果(7.45g)正确得1分。
(2). 50% (3分)。
答案详解(1).侧重于“规范”表达。写出正确的方程式得1分,列出正确的比例式得一分,表述规范单位正确得1分,结果(7.45g)正确的1分。
(2).设Na2CO3Xmol、NaHCO3Ymol,106X+84Y=19;n(NaCl)=17.55/58.5=0.3mol,由Na原子守恒得2X+Y=0.3,联立方程组解的X=0.1,Y=0.1,故NaHCO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50% 。
山西省晋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共8页。
山西省晋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16页。
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题 PDF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题 PDF版,文件包含山西省晋中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题PDF可编辑pdf、高二化学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