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虽有嘉肴》《马说》复习课件(共27页)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虽有嘉肴》《马说》复习课件(共27页),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教材在线,文章纲要,文章中心,知识链接,教学相长,重点知识归纳,重点字词,教与学,一词多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自《礼记·学记》。《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虽有嘉肴, 弗食, 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 弗学, 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jiā) 然后 知困。 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强(qiǎng) 也。 故曰:教(jiā)学相长(zhǎng)也。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
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
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
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兑(yuè)命》曰“学(xià)⑤学(xué)半”,其此之谓乎!
《尚书·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本文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运用类比手法。以“嘉肴”与“至道”作类比,让推理由浅入深,把抽象道理形象化,具有更强的说服力。2.较多使用对偶句式。本篇前三句均为对偶句式,形式较整 齐,并增强表意效果。
1.通假字 学学半 “学”同“敩”,意思:_____
2.古今异义 ①不知其旨也 古义:______ 今义:意义,目的 ②教学相长也 教学:古义:______ 今义: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长:古义:_________ 今义:生长,增加
3.词类活用 弗学,不知其善也 善:形容词用作名词,_______
然后能自强也 _______________
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读qiáng
身强力壮 力量大,读qiáng
强词夺理 勉强,读qiǎng
学学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学半 _____________
同“敩”,教导,读xià
二、句子赏析故曰:教学相长也。
作者“教学相长”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在同一个主体的身上,学与教相互促进。教师不仅仅是讲授者,他本身也会在教学中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对老师有所启发。
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告诉我们,通过学习或教学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升自己。
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等方面给人以启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与“思”要结合起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论语〉十二章》
第14 篇 马说 [唐] 《韩愈》
本文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 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韩愈初登仕途时曾多次上书当朝权相,希望得到重用,以展才志,但都被冷落,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是“不平则鸣”之作。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 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因此,虽然有名贵的马(即千里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马)
一同死在马槽里, 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曰:“天下无马!”
(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在外面,
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反而)拿着马鞭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懑不平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托物寓意:本文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
1.通假字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同“衹(只) ”,意思:__________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同“饲”,意思:_____ ③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意思:______
3.词类活用 策之不以其道 策:名词用作动词,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_____ 今义:_______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_____或王命急宣(《三峡》) 有时或遇其叱咄(《送东阳马生序》) 有时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不可或缺 稍微
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_____执策而临之 _________出谋划策 策略
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供养,给……吃,读sì食不果腹 吃,读shí
“ 食” 同“ 饲”, 喂,读sì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揭露了当时社会人才被埋没的不合理状况,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同时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
二、句子赏析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说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世态的厌恶。
运用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以千里马难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寄托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懑不平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本文中心论点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咏史怀古。“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小见大,借史实吐露心中抑郁不平之气,暗含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中,“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运用设问的修辞,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暗含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
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虽有嘉肴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最好的道理,自我反思,互相促进,同“”教导,美味的,因此所以,自我勉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马说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和普通马一同死,吃一次,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同“饲”喂,表现在外面,同“现”,犹尚且,正确方法,表示加强诘问语气,屈辱辱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虽有嘉肴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帮,虽有嘉肴花源记,通假字,虽有嘉肴,重点实词,第25篇,虚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