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最新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定向测试练习题(精选)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最新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定向测试练习题(精选)第1页
    2022年最新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定向测试练习题(精选)第2页
    2022年最新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定向测试练习题(精选)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0年某果园随机从甲,在这学期的六次体育测试中,甲,一组数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定向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买中奖率为的奖券10张,中奖”是必然事件B.“汽车累积行驶,出现一次故障”是随机事件C.襄阳气象局预报说“明天的降水概率为70%”,意味着襄阳明天一定下雨D.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则方差大的更稳定2、为了解居民用水情况,在某小区随机抽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统计如图.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众数是 B.中位数是 C.平均数是 D.方差是3、某班将安全知识竞赛成绩整理后绘制成直方图,图中从左至右前四组的百分比分别是4%、12%、40%、28%,第五组的频数是8,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90分以上的学生有14名 B.该班有50名同学参赛C.成绩在70~80分的人数最多 D.第五组的百分比为16%4、从某工厂即将出售的一批产品中抽检件产品,其不合格的产品有件,则此抽样调查的样本中,样本容量和不合格的频率分别是(    A. B. C. D.5、甲、乙、丙、丁四名学生近4次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数都是110分,方差分别是S2=6,S2=24,S2=25.5,S2=36,则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6、2020年某果园随机从甲、乙、丙、丁四个品种的苹果树上各采摘了10棵.每棵产量的平均数(单位:千克)及方差s2(单位:千克2)如下表所示: 25252421s22.22.02.12.0今年准备从这四个品种中选出一种产量既高又稳定的苹果树进行种植.应选的品种是(    A.甲 B.乙 C.丙 D.丁7、在对一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时,小华列出了方差的计算公式S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样本容量是5 B.样本的中位数是4C.样本的平均数是3.8 D.样本的众数是48、在这学期的六次体育测试中,甲、乙两同学的平均成绩一样,方差分别为2,1.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同学的成绩更稳定 B.甲同学的成绩更稳定C.甲、乙两位同学的成绩一样稳定 D.不能确定哪位同学的成绩更稳定9、一组数据:1,3,3,4,5,它们的极差是(    A.2 B.3 C.4 D.510、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名学生的跳绳情况(秒跳绳的次数),随机对该年级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数据包括左端值不包括右端值,如最左边第一组的次数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跳绳次数不少于次的占B.大多数学生跳绳次数在范围内C.跳绳次数最多的是D.由样本可以估计全年级人中跳绳次数在次的大约有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果一组数据1,2,5,a,9的方差是3,则2,4,10,2a,18的方差是______.2、甲、乙两名同学进行跳高测试,每人跳10次,他们的平均成绩都是1.55米,方差分别是,则在本次测试中__________同学的成绩更稳定.(填“甲”或“乙”)3、现将一组数据:21,25,23,25,27,29,25,30,28,29,26,24,27,25,26,22,24,25,26,28分成五组,其中26.5<x<28.5的频数是____.4、某校学生自主建立了一个学习用品义卖社团,已知八年级200名学生义卖所得金额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那么40~50元这个小组的组频率是__________.5、为了了解社区居民的用水情况,小江调查了80户居民,发现人均日用水量在基本标准量(50升)范围内的频率是0.75,那么他所调查的居民超出了标准量的有________户.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某校七年级为了解学生课堂发言情况,随机抽取该年级部分学生,对他们某天在课堂上发言的次数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下,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图中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组别发言次数nABCDEF(1)直接写出随机抽取学生的人数为______人;(2)直接补全频数直方图;(3)求扇形统计图中B部分所对应的百分比和F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4)该校七年级共有学生1000人,请估计七年级学生这天在课堂上发言次数大于等于12次的人数.2、实行垃圾分类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为了解社区居民掌握垃圾分类知识的情况,增强居民环保意识,某校环境保护兴趣小组从AB两个小区各随机抽取20位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测试(测试满分为10分),现将测试成绩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如下:A小区20位居民的测试成绩如下:6,7,7,4,8,10,9,9,7.6,8,6,5,8,8,9,9,7,8,5B小区20位居民测试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如下:AB小区抽取的居民测试成绩统计表如下:小区AB平均数7.3a中位数7.5b众数c9方差2.413.51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填空:a      b      c      (2)请结合数据,分析本次测试中两个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情况,并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3、某县教育局组织了一次经典诵读比赛,中学组有两队各10人的比赛成绩如下表:78971010910101010879810109109(1)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          分,乙队成绩的众数是          分;(2)计算乙队的平均成绩;(3)如果要从两个队中选择一对参加市级比赛,你认为安排哪个队更容易获奖.4、为进一步推广大课间活动,某中学对已开设的A篮球、B立定跳远、C跑步、D跳绳,四种活动项目的学生喜欢情况进行调查,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图1,图2的统计图,请结合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学校共抽取了多少学生进行调查;(2)通过计算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若该校共用800名学生,请你估计喜欢立定跳远和跳绳活动项目的学生共有多少人.5、某校对七年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的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现从中随机抽查了若干名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级作为样本进行数据处理,并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B等级人数所占百分比是     C等级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     度;(2)请补充完整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七年级学生共1000名,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估算:评价结果为A等级或B等级的学生共有     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根据随机事件的概念、概率的意义和方差的意义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买中奖率为的奖券10张,中奖”是随机事件,故本选项错误;B、汽车累积行驶10000km,出现一次故障”是随机事件,故本选项正确;C、襄阳气象局预报说“明天的降水概率为70%”,意味着明天可能下雨,故本选项错误;D、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则方差小的更稳定,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和方差的意义,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D【分析】根据统计图得出10户家庭的用水量数据,求得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进而逐项判断即可【详解】根据统计图可得这10户家庭的用水量分别为:5,5,6,6,6,6,6,6,7,7其中6出现了6次,次数最多,故众数是6,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6,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这组数据的方差为:,故D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方差的计算公式:3、A【分析】从条形图可得:90分以上的学生有8名,再求解第五组的占比与总人数,再利用频数与频率的含义逐一判断各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条形图可得:90分以上的学生有8名,故符合题意;由条形图可得第五组的占比为: 第五组的频数是8, 总人数为:人,故不符合题意;成绩在70~80分占比,所以人数最多,故不符合题意;故选:【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从条形图中获取信息,频数与频率的含义,理解频数与频率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4、C【分析】直接利用样本容量的定义以及结合频数除以总数=频率得出答案.【详解】解:∵从某工厂即将出售的一批产品中抽检100件产品,其中不合格的产品有8件,∴此抽样样本中,样本容量为:100,不合格的频率是:=0.08.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频数与频率,正确掌握频率求法是解题关键.5、A【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解:∵S2=6,S2=24,S2=25.5,S2=36,S2S2S2S2∴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甲,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差;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掌握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6、B【分析】首先比较平均数,平均数较高的是甲和乙,进而根据方差比较选出方差较小的即可.【详解】根据表格可知甲、乙的平均数较高,则表示产量高,比较甲、乙的方差,乙的方差比甲小,则乙品种的苹果树产量高又稳定,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则方差小的更稳定,理解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7、D【分析】先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得出样本数据,从而可得样本的容量,再根据中位数(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与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数)的定义、平均数的计算公式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解:由方差的计算公式得:这组样本数据为则样本的容量是5,选项A正确;样本的中位数是4,选项B正确;样本的平均数是,选项C正确;样本的众数是3和4,选项D错误;故选:D.【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了中位数与众数的定义、平均数与方差的计算公式等知识点,依据方差的计算公式正确得出样本数据是解题关键.8、A【分析】根据方差的定义逐项排查即可.【详解】解:∵甲同学成绩的方差2>乙同学成绩的方差1.8,且平均成绩一样∴乙同学的成绩更稳定.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用来计算每一个变量(观察值)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其作用是反映数据的稳定性,方差越小越稳定,越大越不稳定.9、C【分析】根据极差的定义,即一组数据中最大数与最小数之差计算即可;【详解】极差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极差的计算,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0、A【分析】根据频数发布直方图,跳绳次数不少于100次的人数相加除总人数后再乘即可得;由频数分布直方图可知,大多数学生跳绳次数在范围内;因为每组数据包括左端值不包括右端值,所以跳绳次数最多的不是次;由样本可以估计全年级人中跳绳次数在次的大约有(人),进行判断即可得.【详解】A、跳绳次数不少于次的占,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由频数分布直方图可知,大多数学生跳绳次数在范围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每组数据包括左端值不包括右端值,故跳绳次数最多的不是次,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由样本可以估计全年级人中跳绳次数在次的大约有(人),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率)分布直方图,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频数(率)分布直方图所给的信息进行求解.二、填空题1、12【分析】设一组数据1,2,5,a,9的平均数是 ,则 ,根据方差的公式,得到 ,再代入2,4,10,2a,18的方差公式中,即可求解.【详解】解:设一组数据1,2,5,a,9的平均数是 ,则∴2,4,10,2a,18的平均数是∵一组数据1,2,5,a,9的方差是3,∴2,4,10,2a,18的方差是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熟练掌握一组数据的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乙【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详解】解:甲、乙两名同学成绩更稳定的是乙;故答案为:乙.【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3、4【分析】先将各数据划记到对应的小组,再正确数出第四组26.5~28.5的频数即可.【详解】解:这组数据中26.5<x<28.5的数据,即是数据27、28出现的次数,通过统计数据27、28共出现4次,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频率、频数的概念,一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为频率.4、0.15【分析】求出40~50元的人数,再根据频率=频数÷总数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40~50元”的人数为:200−10−30−50−80=30(人),“40~50元”的频率为:30÷200=0.15,故答案为:0.15.【点睛】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掌握频率=频数÷总数是正确解答的关键.5、20【分析】根据频数等于总数乘以频率,即可求解.【详解】解:调查的居民超出了标准量的有 户.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频数和频率,熟练掌握频率之和等于1,且频数等于总数乘以频率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50;(2)补全频数直方图见解析;(3)B部分所对应的百分比F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4)180人.【分析】(1)用A组频数除以频率,即可求得抽取人数为50人;(2)用50乘以C组所占百分比求出频数,用50减ABCDE组频数,即可求解,补全直方图即可;(3)用B组频数除以50,即可求解;用F组频数除以50再乘以360°即可求解;(4)用样本估计总体,用1000乘以样本中发言次数大于等于12的人数所占百分比,问题得解.【详解】(1)3÷6%=50,故答案为:50; (2)50×30%=15, 50-3-10-15-13-4=5,补全频数直方图如下;(3)B部分所对应的百分比F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4)(人),答: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1000人中,这天在课堂上发言次数大于等于12次的人数为18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直方图,扇形图,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理解直方图、扇形图的意义,根据两种统计图中提供的公共信息求出样本容量是解题关键.2、(1)7.3、7.5、8;(2)A小区测试成绩波动幅度小;建议:加强对B小区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答案不唯一).【分析】(1)根据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2)根据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解:(1)A小区20位居民的测试成绩中8分出现次数最多,有5次,A小区的众数c=8,有统计图数据可知B小区20位居民的测试成绩的平均数a=7.3,B小区一共有20位居民参加测试,B小区20位居民的测试成绩的中位数为第10位和第11位成绩的平均数,而第10位的成绩为7,第11位的成绩为8,B小区20位居民的测试成绩的中位数b=7.5,故答案为:7.3、7.5、8;(2)比较AB小区20位居民的测试成绩知,两小区居民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均相等,而A小区测试成绩的方差小于B小区,A小区测试成绩波动幅度小;建议:加强对B小区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以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意义,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1)9.5,10;(2)9;(3)甲,乙的平均分均为9分,但是甲的方差为1.4,乙的方差为1,所以乙队的成绩更加稳定,选择乙【分析】(1)先将甲队的成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可得位于第5位和第6位的分别为9和10 ,可得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9.5分,再由乙队成绩中10出现的次数最多,可得乙队成绩的众数是10分;(2)利用乙队成绩的总和除以10,即可求解;(3)分别两队的平均成绩和方差,即可求解.【详解】解:(1)将甲队的成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7、7、8、9、9、10、10、10、10、10,位于第5位和第6位的分别为9和10 ,∴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 分,∵乙队成绩中10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乙队成绩的众数是10分;(2)乙队的平均成绩为 分;(3)甲队的平均成绩为 分,甲队成绩的方差为乙队成绩的方差为∴甲,乙的平均分均为9分,但是甲的方差为1.4,乙的方差为1,∴乙队的成绩更加稳定,选择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利用方差做决策,熟练掌握一组数据中位于正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众数;平均数等于数据的总和除以个数;方差越小,越稳定是解题的关键.4、(1)学校共抽取了150名学生进行调查;(2)见解析;(3)400人【分析】(1)根据题意由A项目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被调查总人数;
    (2)由题意根据四个项目人数之和等于总人数求出C项目人数,从而补全图形;
    (3)根据题意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喜欢立定跳远和跳绳活动项目的学生所占比例即可.【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15÷10%=150(名).答:学校共抽取了150名学生进行调查. (2)本项调查中喜欢“跑步”的学生人数是;150﹣15﹣45﹣30=60(人),画图如下:(3)800×(20%+30%)=400(人)答:估计全校喜欢立定跳远和跳绳活动项目的学生共有400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5、(1)25%;72;(2)见解析;(3)700.【分析】(1)先根据D等级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求出被调查的总人数,再由四个等级人数之和等于总人数求出B等级人数,最后用B等级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答案,再用360°乘以C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可得答案;(2)根据(1)中计算结果可补全条形图;(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AB等级人数和所占比例即可.【详解】解:(1)∵被调查的人数为4÷10%=40(人),B等级人数为40﹣(18+8+4)=10(人),B(良好)等级人数所占百分比是 ×100%=25%,在扇形统计图中,C(合格)等级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360°×=72°,故答案为:25%;72;(2)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3)估计评价结果为A(优秀)等级或B(良好)等级的学生共有1000×=700(人).故答案为:70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相关试卷

    初中数学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数学老师将本班学生的身高数据,篮球队5名场上队员的身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组数据,一组数据a-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