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组数据a-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专题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已知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则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A.5,12 B.5,6 C.10,12 D.10,6
2、一组数据:1,3,3,3,5,若去掉一个数据3,则下列统计量中发生变化的是( )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方差
3、在频数分布表中,所有频数之和( )
A.是1 B.等于所有数据的个数
C.与所有数据的个数无关 D.小于所有数据的个数
4、在一个样本中,4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小组内,第1,2,3,5小组的频数分别是6,5,15,7,则第4小组的频数是( )
A.7 B.8 C.9 D.10
5、一组数据a-1、b-1、c-1、d-1、e-1、f-1、g-1的平均数是m,方差是n,则另一组数据2a-3、2b-3、2c-3、2d-3、2e-3、2f-3、2g-3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2m-3、2n-3 B.2m-1、4n C.2m-3、2n D.2m-3、4n
6、七年级若干名学生参加歌唱比赛,其预赛成绩(分数为整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成绩80分以上(不含80分)的进入决赛,则进入决赛的学生的频数和频率分别是( )
A.14,0.7 B.14,0.4 C.8,0.7 D.8,0.4
7、有40个数据,其中最大值为35,最小值为15,若取组距为4,则应该分的组数是( ).
A.4 B.5 C.6 D.7
8、从某工厂即将出售的一批产品中抽检件产品,其不合格的产品有件,则此抽样调查的样本中,样本容量和不合格的频率分别是( )
A., B., C., D.,
9、一个人做“抛硬币”的游戏,正面出现4次,反面出现了6次,正确说法为( )
A.出现正面的频率是4 B.出现反面的频率是6
C.出现反面的频率是60% D.出现正面的频数是40%
10、某班有50人,一次数学测试后,老师对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由于小颖没有参加此次集体测试,因此计算其他49人的平均分为92分,方差s2=23.后来小颖进行了补测,成绩是92分,关于该班50人的数学测试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小 B.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大
C.平均分和方差都不变 D.平均分和方差都改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射击练习,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环,方差分别为S甲2=1.4,S乙2=0.6,则两人射击成绩比较稳定的是 _____(填“甲”或“乙”).
2、一个样本有20个数据:35 31 33 35 37 39 35 38 40 39 36 34 35 37 36 32 34 35 36 34.在列频数分布表时,如果组距为2,那么应分成________组,36在第________组中.
3、一组数据a,b,c,d,e的方差是7,则a+2、b+2、c+2、d+2、e+2的方差是___.
4、为了考察某种小麦的长势,从中抽取了10株麦苗,测得苗高(单位:cm)为:16,9,14,11,12,10,16,8,17,19,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____.
5、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首先计算出这组数据中________的差,参照这个差值决定________和________,对数据进行分组;然后列________来统计数据,进而画________更直观形象的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实行垃圾分类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为了解社区居民掌握垃圾分类知识的情况,增强居民环保意识,某校环境保护兴趣小组从A、B两个小区各随机抽取20位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测试(测试满分为10分),现将测试成绩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如下:
A小区20位居民的测试成绩如下:6,7,7,4,8,10,9,9,7.6,8,6,5,8,8,9,9,7,8,5
B小区20位居民测试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如下:
A、B小区抽取的居民测试成绩统计表如下:
小区 | A | B |
平均数 | 7.3 | a |
中位数 | 7.5 | b |
众数 | c | 9 |
方差 | 2.41 | 3.51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填空:a= ,b= ,c= ;
(2)请结合数据,分析本次测试中两个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情况,并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某学校为了推动运动普及,拟成立多个球类运动社团,为此,学生会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从足球、乒乓球、篮球、排球四个项目调查了若干名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求每位同学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自己喜欢的球类运动),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如下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2)请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若该学校共有学生2000人,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试估计选择足球运动的同学有多少人?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为了加强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学习了解,某校开展了全校学生学习时事政治活动并进行了时事政治知识竞赛,从八、九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统计这部分学生的竞赛成绩(竞赛成绩均为整数,满分为10分,9分及以上为优秀).相关数据统计、整理如下:
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的竞赛成绩:5,6,7,7,7,7,7,7,7,7,8,8,8,8,9,9,9,10,10,10.
八、九年级抽取学生的竞赛成绩统计表.
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平均数 | 7.8 | 7.8 |
中位数 | a | b |
众数 | 7 | c |
优秀率 | 30% | 35% |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a= ,b= ,c= ;
(2)估计该校八年级1500名学生中竞赛成绩达到8分及以上的人数;
(3)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从一个方面评价两个年级学生时事政治的竞赛成绩谁更优异,
4、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每人射击10次,成绩分别如下:
| 平均成绩 | 中位数 | 众数 | 方差 |
甲 | a | 7 | 7 | 1.2 |
乙 | 7 | b | 8 | c |
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
(1)填空:a= ;b= ;c= ;
(2)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角度来比较,成绩较好的是 ;(填“甲”或“乙”)
(3)若需从甲、乙两名队员中选择一人参加比赛,你认为选谁更加合适?请说明理由.
5、国家应急管理部、司法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普法办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于今年10月18日开赛.某校学生处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开展了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活动,并从七、八年级各随机抽取了40名同学的知识竞赛成绩数据,并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竞赛成绩用x表示,共分为四个等级:A.x<70,B.70≤x<80,C.80≤x<90,D.90≤x≤100);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七年级C等级中全部学生的成绩为:86, 87, 83, 88, 84, 88, 86, 89, 89, 85.
八年级D等级中全部学生的成绩为:92, 95, 98, 98, 98, 98, 98, 100, 100, 100.
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知识竞赛成绩统计表
| 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 | 满分率 |
七年级 | 91 | b | c | 25% |
八年级 | 91 | 87 | 98 | m% |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上述表中a,b,c,m的值;
(2)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该校七、八年级的知识竞赛,哪个年级的成绩更好,并说明理由(写出一条理由即可);
(3)该校七年级的1800名学生和八年级的24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知识竞赛,若成绩在90分(包含90分)以上为优秀,请你估计两个年级此次参加知识竞赛优秀的总人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分析】
将所求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按照相关公式列出,找出与已知数据平均数和方差的关系,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解:∵数据,,的平均数
即:
∴数据,,的平均数为
又∵数据,,的方差
即:
∴数据,,的方差为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平均数和方查的计算,根据题意找出两组数据的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2、D
【分析】
根据题意得出原中位数、平均数、众数及方差,然后得出再去掉一个数据3后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方差,进而问题可求解
【详解】
解:由题意得:
原中位数为3,原众数为3,原平均数为3,原方差为1.8;
去掉一个数据3后的中位数为3,众数为3,平均数为3,方差为2;
∴统计量发生变化的是方差;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众数、众数及方差,熟练掌握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及方差是解题的关键.
3、B
【分析】
根据频数与频率的关系,审清题意频数之和等于所有数据的个数,频率之和等于1,即可得解.
【详解】
A. 频数分布表中,所有频率之和是1,故选项A不正确 ;
B. 频数之和等于所有数据的个数,故选项B正确;
C. 在频数分布表中,所有频数之和与所有数据的个数有关 ,故选项C不正确;
D. 在频数分布表中,所有频数之和等于所有数据的个数,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择B.
【点睛】
本题考查频数分布表中的频数与频率问题,频数之和等于总数,频率之和等于1,注意区分是解题关键.
4、A
【分析】
每组的数据个数就是每组的频数,40减去第1,2,3,5小组数据的个数就是第4组的频数.
【详解】
解:第4小组的频数是40−(6+5+15+7)=7,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频数和频率的知识,注意掌握每个小组的频数等于数据总数减去其余小组的频数,即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和.
5、B
【分析】
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a-1、b-1、c-1、d-1、e-1、f-1、g-1的平均数是m,方差是n,
∴数据a、b、c、d、e、f、g的平均数是m+1,方差是n,
∴2a-3、2b-3、2c-3、2d-3、2e-3、2f-3、2g-3的平均数是2(m+1)-3=2m-1;
∵数据a、b、c、d、e、f、g的方差是n,
∴数据2a-3、2b-3、2c-3、2d-3、2e-3、2f-3、2g-3的方差是22•n=4n;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差和平均数,当数据都加上一个数(或减去一个数)时,方差不变,即数据的波动情况不变,平均数也加或减这个数;当乘以一个数时,方差变成这个数的平方倍,平均数也乘以这个数.
6、D
【分析】
根据题意,成绩分式为整数,则大于80.5的频数为5+3=8,根据频率等于频数除以总数即可求得
【详解】
依题意,成绩分式为整数,则大于80.5的频数为5+3=8,
学生总数为.
则频率为.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题意求频数和频率,读懂题意以及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
7、C
【分析】
根据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计算即可.
【详解】
解:∵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35-15=20,
又∵组距为4,
∵20÷4=5,
∴应该分成5+1=6组.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组数的计算,解题关键是明确用最大值减最小值的差除以组距可得组数.
8、C
【分析】
直接利用样本容量的定义以及结合频数除以总数=频率得出答案.
【详解】
解:∵从某工厂即将出售的一批产品中抽检100件产品,其中不合格的产品有8件,
∴此抽样样本中,样本容量为:100,
不合格的频率是:=0.08.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频数与频率,正确掌握频率求法是解题关键.
9、C
【分析】
根据频率的计算方法判断各个选项.
【详解】
解:A、应为:出现正面的频数是4,错误,不符合题意;
B、应为:出现反面的频数是6,错误,不符合题意;
C、正确,符合题意;
D、出现正面的频率是40%,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频率以及频数的概念,熟知频率的计算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10、A
【分析】
根据平均数,方差的定义计算即可.
【详解】
解:∵小颖的成绩和其他49人的平均数相同,都是92分,
∴该班50人的测试成绩的平均分为92分,方差变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差,算术平均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填空题
1、乙
【分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
【详解】
解:∵S甲2=1.4,S乙2=0.2,
∴S乙2<S甲2,
∴两人成绩比较稳定的是乙,
故答案为:乙.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2、5 3
【分析】
确定组数时依据公式:组数=极差÷组距,计算时应该注意,组数应为正整数,若计算得到的组数为小数,则应将小数部分进位;再确定36所在的组数即可.
【详解】
解:极差为:
,所以应分成5组,
第一组为,第二组为,第三组为
所以36在第3组中,
故答案为5,3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组数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组数=极差÷组距”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7
【分析】
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即可得.
【详解】
解:设数据的平均数为,
则的平均数为,
数据的方差是7,
,
,
即的方差是7,
故答案为:7.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方差,熟记公式是解题关键.
4、11
【分析】
根据极差=最大值-最小值求解可得.
【详解】
解:这组数据的最大值为19,最小值为8,
所以这组数据的极差为19-8=11,
故答案为:1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极差,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
5、最大值与最小值 组距 组数 频数分布表 频数分布直方图
【分析】
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即可得出
【详解】
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首先计算出这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参照这个差值决定组距和组数,对数据进行分组;然后列频数分布表来统计数据,进而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更直观形象的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
故答案为:最大值与最小值;组距;组数;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
【点睛】
本题考查频数直方分布图,掌握频数直方分布图的步骤与画法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
1、(1)7.3、7.5、8;(2)A小区测试成绩波动幅度小;建议:加强对B小区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答案不唯一).
【分析】
(1)根据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2)根据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
【详解】
解:(1)A小区20位居民的测试成绩中8分出现次数最多,有5次,
∴A小区的众数c=8,
有统计图数据可知B小区20位居民的测试成绩的平均数a==7.3,
∵B小区一共有20位居民参加测试,
∴B小区20位居民的测试成绩的中位数为第10位和第11位成绩的平均数,而第10位的成绩为7,第11位的成绩为8,
∴B小区20位居民的测试成绩的中位数b==7.5,
故答案为:7.3、7.5、8;
(2)比较A、B小区20位居民的测试成绩知,两小区居民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均相等,而A小区测试成绩的方差小于B小区,
∴A小区测试成绩波动幅度小;
建议:加强对B小区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答案不唯一).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以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意义,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1)人;(2)画图见解析;(3)人
【分析】
(1)由喜欢足球的有100人,占比25%,列式,再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2)分别求解喜欢排球的占比为: 喜欢篮球的占比为: 喜欢篮球的人数为: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有:人,再补全图形即可;
(3)由样本中喜欢足球的占比乘以总体的总人数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1)由喜欢足球的有100人,占比25%,可得:
本次调查的学生共有人,
(2)喜欢排球的占比为:
所以喜欢篮球的占比为:
喜欢篮球的人数为:人,
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有:人,
所以补全图形如下:
(3)该学校共有学生2000人,则选择足球运动的同学有:
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从条形图与扇形图中获取信息,补全条形图与扇形图,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熟练的从两个图形中得到互相关联的信息是解本题的关键.
3、(1)7.5;8;8.(2)750人;(3)从优秀率来评价两个年级学生时事政治的竞赛成绩,九年级更优异.
【分析】
(1)根据题意,利用表格和扇形统计图给出的数据,即可求出a、b、c的值;
(2)先求出样本中八年级8分及以上的频率,然后估算总体的数量即可;
(3)根据两个年级的优秀率,即可进行判断.
【详解】
解:(1)根据题意,八年级的数据中,
中位数为:;
九年级的扇形图数据中,8分出现最多,中位数落在8分内,
∴中位数:;
众数为:;
故答案为:7.5;8;8.
(2)样本中八年级8分及以上的频率为:,
∴该校八年级1500名学生中竞赛成绩达到8分及以上的人数有:
(人);
(3)根据数据可知,
八年级的优秀率为30%;九年级的优秀率为35%;
∴从优秀率来评价两个年级学生时事政治的竞赛成绩,九年级更优异.
【点睛】
本题考查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各个概念的内涵和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1)7;7.5;4.2;(2)乙;(3)选择乙参加比赛,理由见解析
【分析】
(1)根据平均数公式计算甲,利用中位数先把以成绩从低到高排序,取中间两个成绩7、8的平均数,利用方差公式求c即可;
(2)根据平均数两者均为7,乙的中位数7.5大于甲的中位数7,说明乙的成绩好于甲,
(3)甲乙平均数相同,乙的中位数7.5大于甲的中位数7,说明乙的成绩好于甲,从方差看乙的方差大于甲,只说明乙的成绩没有甲稳定,从折线图看,乙开始时发挥不好,后来乙的成绩呈上升趋势,乙队员要比甲队员参赛好.
【详解】
解:(1)甲的平均成绩为
乙的成绩从低到高排列为:3,4,6,7,7,8,8,8,9,10,
所以中位数
=
=4.2
故答案为:7,7.5,4.2.
(2)由表中数据可知,甲、乙平均成绩相等,乙的中位数7.5大于甲的中位数7,说明乙的成绩好于甲,
故答案为:乙;
(3)选择乙参加比赛,理由:
从平均数上看,甲、乙平均成绩相等,总分相等,
从中位数上看乙的中位数和众数都大于甲,说明乙的成绩好于甲,
从方差上看乙的方差大于甲只说明乙的成绩没有甲稳定,
从众数看乙的众数是8,甲的众数是7,说明乙成绩要好些,
从折线图看,乙开始时发挥不好,后来乙的成绩呈上升趋势,
故应选乙队员参赛.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数,折线统计图,统计表获取信息以及处理信息,中位数,平均数,方差,利用集中趋势的量与离散程度的量进行决策是解题关键.
5、(1)a=10,b=89,c=100,m=7.5;(2)七年级的成绩更好,理由见解析;(3)估计两个年级此次知识竞赛中优秀的人数约为873人.
【分析】
(1)用七年级C等人数除以40即可得出C等所占比例,再用单位“1”分别减去B、C、D所占比例即可得出a的值;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可得b的值;根据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可得c的值;用满分人数除以40即可得出m的值;
(2)根据中位数,满分率解答即可;
(3)总人数乘以90分(包含90分)以上人数所占比例即可
【详解】
解:(1)∵七年级C等有10人,
∴C等所占比例为×100%=25%,
∴a%=1-20%-45%-25%=10%,
∴a=10,
七年级A等有:40×10%=4(人),B等有:40×20%=8(人),
把七年级所抽取了40名同学的知识竞赛成绩从低到高排列,排在最中间的是第20名和第21名的成绩,分别是89,89,
∴中位数b=89;
∵七年级满分人数为:40×25%=10(人),
∴众数c=100;
八年级满分率为:×100%=7.5%,
∴m=7.5;
(2)因为两个年级的平均数相同,而七年级的中位数、众数和满分率都过于八年级,所以七年级的成绩更好;
(3)1800×45%+250××100%≈873(人),
答:估计两个年级此次知识竞赛中优秀的人数约为873人.
【点睛】
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利用数据进行决策,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点,熟悉掌握相关知识点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这学期的六次体育测试中,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篮球队5名场上队员的身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考察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0年某果园随机从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